小巷城中村的花园散文

时间:2021-06-11 18:49:28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小巷城中村的花园散文

  小村,在古诗词中,总是画一般:一条黄土路,蜿蜒曲折,路边,随意点缀着些灰瓦土墙,随山势任意变化,或立高坡,或处低洼,或独立,或三五一簇。小村门前屋后,或盛开着桃李,或阴浓着一片竹林。外人见了,惊叹一阵,陶醉一阵。心里,变得无限空灵,水洗一样,纤尘不染。

小巷城中村的花园散文

  小村,在岁月里延伸

  小村的出现,大概在原始社会吧,或许更早些。据历史学家所画复原图,原始人的住处,茅屋环绕一圈。中间,一间大茅屋,是集体议事的地方。这很有点像我记忆中童年故乡的样子,一队社员,各处其家。开会时,队长一喊,齐集队部。队部前大场子上堆着谷草,小孩在上面玩耍,清凌凌的笑声响彻碧空。

  随着社会发展,交通要道处,小村房屋密集紧挨,汇集各色人等和政府部门,慢慢的,就演变成都市。有作家言,都市,相对于乡村而言,生活比较便利;乡村,相对都市来说,心灵比较清静自由。为了生活,人们走入城市。为了精神自由,人们又向往乡村。

  所以,晋人张翰在外做官,见秋风刮起,想起吴下菰菜、莼羹、鲈鱼脍,慨然叹息:“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驾一叶小舟,趁一帆风,回到乡下,优哉游哉。

  同为晋人的陶渊明,更把回归乡村的好处说到了极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人,抚孤松而盘桓。”离开喧嚣,离开滚滚红尘,那颗心,飘若白云,静如湖水。

  到了唐宋,很多文人都身处都市,心在乡村,在诗中,抒写着乡村生活的美好。他们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表达乡村人际的亲切;以“独出门前望田野,月明荞麦花如雪”叙写乡村景色的美丽;以“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抒发村居生活的娴雅;

  这些,实在是久历都市的人所无法领会的。

  在古诗词中,小村,就那么三间五间零散错落。有时,为了行走方便,或下雨防滑,村落间的土路上会铺上石子,或者沙子。在春雨天里,桃杏花飘飞中,撑一把伞,慢慢走入雨雾中,最美。

  小村虽简单,却不失和谐;虽单调,却富于变化;虽静谧,却充满诗意。吴冠中老先生的画,就很好地表现了江南小村的样子,三两间房子,临水而立,门前或树柳,或栽桃。给人一种安然,一种稳定,一种闲适,一种山水田园的感觉。黑黑的屋顶,白白的墙,嫩蓝的天空下,电线上的.几只逗点一样的燕子。这种建筑和中国水墨画非常吻合,也如黑白片子里的风景。因此,古朴,庄重,又充满诗情画意。

  小村,承载着生活的和谐

  乡村的美好,是宜晴宜雨的。

  晴天的早晨,人们一早起来,会拿把锄头走在晨风中,走向自己的土地,锄草,或者挖地。路上,总会遇见熟悉的村人,相互打着招呼,相互间散根烟。然后,进了各自的地里,忙着各自的活儿。早晨的庄稼苗儿,格外旺,格外翠。叶子上粘着露珠,亮亮的,透着绿意。有鸟儿在叫,声音清亮亮的,融入耳朵里,凉凉的。

  在不远的田里,也有人劳作,累了,会扯起嗓子吼上几句:“哎——,三月里来三月梭,三月燕子过江河。燕子来往泥地上,千口万口垒成窝。”山歌在晴空下飘散,一直飞到天上去了。

  雨天更是人们向往的。雨珠儿下在瓦上,叮叮铮铮,弹琴一样,时而密集,时而舒缓。远望出去,千村万落,沉浸在一片雨雾迷茫中。远山,有鸡鸣,有炊烟,还有红花绿树。这时,几个人凑在一起,弄几个菜,喝上几盅。菜,是门前菜地就有的,嫩的韭菜,红的西红柿,黄瓜茄子,随意一整,就是一桌。当然,也可以下棋,还可闲聊。

  小村人讲究邻居和谐,相互来往,谈天论地。“相见无所言,但道桑麻长”,是村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小村男人真诚。女人们,又另有一种娇媚。

  过去在老电影里,总会看到个镜头,长长的河堤,一个穿着花布衫的少妇,提一篮子衣服,袅着腰走上来,走进自己葡萄叶阴浓的院子,晒好衣服,回头一笑,刘海下掩映的,是双水灵灵的眼睛。过去,总认为那是美化,生活阅历丰富了,见得多了,才相信是真的。乡村女子,泉水漂洗过的,绿色空气涵养过的,山歌笑声润泽过的,不这样,才是怪事。

  小巷,让我们在城市隐居

  王维是隐士,喜爱山村生活,他写的最好的诗,也是山村生活。但是,都不及其散文名篇《山中与裴迪秀才书》中所言:“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材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前两天,我回到乡下,夜晚出去散步,大有同感,一颗心飘摇在静夜中,无限地大。

  然而,随着城市扩展,乡村,在一步步变小,一步步狭窄。乡村人,也在一步步城市化,那些拿锄头吼山歌的村民,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改变身份,走向城市。由过去的清静,一变为喧嚣芜杂;由过去的清闲,一变为茫无头绪;由过去的雨天下棋树下聊天,一变为孤独。

  这是一种矛盾,一种冲突。要解决它,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都市之中,营造出一种小巷文化。

  小巷文化,说白了,是把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文化,让人们在享受物质的同时,也得到心灵自由,精神净化。

  小巷,就建于都市中,一道粉墙,几盆花草,就是个小天地。一个人,无论为官为商,一天忙碌下来,公服一脱,薄衣单衫,走入家中,一壶茶,一本诗书,没人打扰,也没有喧哗,心里干净如清风明月一般。因此,高车驷马,弹衣整冠,很少出现在小巷中,小巷是最让人放松的地方;喜笑颜开、谄媚打拱,也很少出现在小巷,小巷是最人性化的地方;循规蹈矩、唯唯诺诺,也很少出现在小巷,小巷是一处最舒展个性的地方。

  想钓鱼吗?出了小巷,公园里就有鱼塘,三五朋友,手拿钓竿,一身布衣,坐在那儿,悠闲垂钓,把一个拥挤的日子,钓成一种诗意,在浮生中寻出半日清闲。

  想观花赏草吗?后院里,阳台上,养几盆花,留一片草,再植上竹,或几株藤萝,在其中漫步,行吟。在春日午后,夏日早晨,就如登一次山,进一次山林。身心,自会有一种别样舒爽。

  无论如何的城市,只要有了小巷,有了小巷人家,也就有了一处独立生活的精神家园。长长的小巷,窄窄的里弄,把任何市声吵嚷都隔绝在外,大门一关,自成一统,在内或著书立说,或绘画弹琴,或听戏下棋,都好不清闲。

  小巷文化,是城中村里盛开的一朵微笑,一粒鸟鸣,一颗水灵灵的露珠。

【小巷城中村的花园散文】相关文章:

小巷优美散文12-13

小巷深处散文04-13

童年的小巷散文09-26

小巷情深的散文06-03

那条小巷优美散文12-17

沿着文字的小巷散文03-15

枣林掩映的小巷散文11-26

一截小巷散文10-26

悠长小巷抒情散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