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客的散文

时间:2021-06-12 10:59:29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敬老客的散文

  敬“老客”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传统风俗。“老客”指的是那些已经死去的先人。

敬老客的散文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十,是人们接“老客”回家的日子。这个时候,瓜果熟了,稻子也熟了,那些远在天堂或地府的先人就会回家做客,看看子孙后代,接受儿孙们祭拜。后辈们也趁这个机会尽尽孝心,祈求庇佑。

  “老客”接了回来,就开始“敬”。敬“老客”,那桌上就要摆上祭品。以前的生活苦,一年难得看到肉。但敬“老客”一定要有肉,所以无论多贫穷的家庭,敬“老客”时这块肉是绝对不会少的。一般是每天敬早餐和中餐,从初十敬到十四。

  在我的记忆中,敬“老客”都是奶奶在操弄。奶奶先是把八仙桌收拾干净,在桌上摆上几个酒杯、几双筷子、一大碗肉和几盘蔬菜,然后在酒杯里倒点酒,接着就在桌前点燃冥钱。奶奶往往一边烧冥钱,一边不停地念叨。念的无非是要先人保佑某某身体健康,保佑某某会读书,保佑家里发大财,保佑风调雨顺、诸事顺利、平平安安等等。随着奶奶的念叨,随着冥钱燃烧的青烟袅袅升起,我会觉得,那些从没见过面的太公、老太公等先人,忽然变得亲近了。他们好像就坐在桌子旁,正慈祥地看着我们。

  奶奶念叨完了,就会对着桌子作几个揖,那神情是特别严肃、虔诚。奶奶自己作完揖,就会喊我们或父母去作揖。

  到了七月十四,就开始送“老客”。因为过一天就是鬼节了,“老客”和鬼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烧一沓冥钱,点几根线香,奶奶闭着眼睛念几句好话、许几个心愿,送“老客”仪式就算完成了。

  送“老客”那天,从下午五点开始一直到月亮升起,村前村后,田间小路上,到处青烟袅袅。

  据老人们说,送“老客”这天,阳气低的人可以在老人的袍子底下看到“老客”。不过说归说,没有人真的敢到那袍子底下去看。所以,到底能不能在老人的袍子底下看到“老客”,就成了和敬“老客”一样神秘的事。

  这样接、敬、送的情景每年都在重复,一直没有间断过。

  奶奶去世后,我家里敬“老客”的事就由妈妈继承了;而奶奶则变成了“老客”中的一员。

  我特别记得敬“老客”的那块肉。敬“老客”的那块肉一般不切碎,就是一整块,用水煮熟了。农历七月正是“秋老虎”发威的时候,天气热得出奇。这块熟肉每天拿出来两次,要保存四五天,如何使它不腐坏就成了问题。当时的做法是每天煮一次,但到十四的时候,这块被煮得面目全非的肉也总是有点异味。

  最后,这块肉还是进了我们的嘴。虽然味道不怎么好了,但对于我们来说等于打了一次牙祭,从心里感激先人。于是,我们又盼着来年敬“老客”。

  我还特别记得敬“老客”时大人们严肃、诚惶诚恐的样子。敬的菜、酒、饭都是新鲜的,得让“老客”先“吃”,“老客”没“吃”完之前,我们绝对不能碰那些饭菜;不能在“老客”面前大声说话,更不能说粗话……

  现在敬“老客”的规模和声势都比以前大,鞭炮声震耳欲聋,敬的菜肴是鸡、鸭、鱼、肉轮流来。生活水平提高了,谁也不差那几个钱。送的东西也时代化了。冥钱不是一沓一沓,而是一堆一堆;“小车”、“别墅”、“金元宝”这些也不算很时髦;让人鼓眼珠子的是有人烧起了“老二”、“小三”和“仆人”。

  我最近听说了一件事,说一个叫吴仁贵的老板敬“老客”那才叫大方和虔诚。

  吴仁贵是本地有名的房地产商。他早年家贫,中年得志,发财发得快,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暴发户”。

  吴仁贵发了财,念念不忘先人,说是先人保佑的结果。所以,每年七月初九都会专门开车从千里之外赶回家敬“老客”。从初十开始,吴老板老家的破桌子上就摆好了山珍海味,屋里天天香烟缭绕。到了十四送“老客”那天,那冥钱堆得像一座小山,那“西服”、“美钞”、“房车”、“别墅”也是应有尽有,那放鞭炮腾起的烟雾遮住了半边天,最让人惊叹的是他还专门给他死去的老爹烧了两个“美女”和一个“丫环”。他说他爹在世时,由于娘死得早,打了大半辈子光棍,所以要让他在地下好好享受享受。

  其实敬“老客”就是后人对死去先人的怀念和感恩,它的精髓就是敬老和“百善孝为先”这种思想。吴老板知恩图报,对他死去的爹这么好,他爹在地下,相信也会感激涕零的。别的.“老客”看到了、听到了,相信也会羡慕的。这样感世人、惊鬼神的孝行,虽不敢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至少能称得上“楷模”了!

  但接下来的故事,却让人不胜嘘唏。

  吴老板的爹叫吴得福。

  吴得福这人,说他命好却又一辈子没过过好日子,说他命苦却又生了两男两女四个儿女。人常说多子多福,吴得福却和福无缘、和苦是一家。他三十多岁老婆就因病死了,丢下他一个人带着两双儿女,又当爹又当妈,还要忍受孤寂,那种日子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老婆死后,他没有再娶,不是不想娶,主要是心思都放在儿女身上。

  吴得福爱儿女是出了名的。他常常说,他不眼红别人的钱财,钱财是死宝,人是活宝,只要咱儿女健健康康,我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记得有一次,他在外面帮人砌房子,由于干活耽误了时间,收工时差不多晚上九点了。当时,天黑沉沉的,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主人就劝他:“天这么黑,这里离你家有十几里,又都是山路,今晚就别回去了。你的崽女大的十几岁了,小的也有五六岁了,你一晚上不在家不会有事的。”可吴得福坚持要回去,他说:“那不行,不回去不放心。怕他们不会弄饭吃饿着,也怕他们会出事。”结果,他在回家的路上摔到了水沟里,把一条腿摔断了,在家躺了一个多月。

  吴得福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把儿女们都拉扯大,个个成了家立了业。而且儿女们都争气,一个比一个有钱。尤其是大儿子吴仁贵,可以算本地首富。本以为苦尽甘来,可以享享清福了。没想到儿女们有钱之后都住到了城里,像小鸟一样飞走了。吴得福就成了空巢老人。

  吴得福一个人住在乡下,晚上对着月亮想心事,白天望着屋前的小路发呆。可儿女们只顾自己发财,几乎把他忘记了,只有过年时才会回家看他。回来时也只给他一些钱,就匆匆走了。有时,他也幻想去城里和儿女们一起生活。可想想自己人老毛病多脾气又臭,怕影响儿女们的生活,儿女们也没邀请他,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前年,吴得福那条摔断的腿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加之长期劳累,不能行走了,他就成了瘸子。

  吴得福成了瘸子,人也越来越老,生活就不能自理了。有时一天吃一餐,有时吃两餐,有时大小便也在床上。虽然袋里有几张钞票,可就是不能变成嘴里的食物、身上的衣裳,不能变成牵着他上厕所、散步的那只手。尤其是生病的时候,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多亏了同村的一些老人,有时帮他一把。可吴得福对儿女们从没吭过一声。

  那是六月中旬的一天,天好像要下雨,吴得福想起有一件衣服晾在外面的竹杆上,于是就一瘸一拐走到了屋外。

  屋前是一个池塘,在池塘边上,有一棵枇杷树。此时,正是枇杷成熟的时候。吴得福收起衣服,看到成熟的枇杷,忽然想吃枇杷,就站在树下,用手里的拐杖钩住了最下面的一根枝条,那上面有几颗枇杷。由于年纪大了,加上瘸了一条腿,吴得福一只手刚抓着枇杷,身体失去平衡,一个站立不稳,就掉进池塘里了。

  吴得福第二天浮上水面才被人发现。发现时他全身肿胀得像一只鼓气的蛤蟆,手里却紧紧地握着那颗枇杷……

  也许是由于吴得福生前吃过不少苦,死时也太凄惨,吴老板觉得亏欠了父亲,良心不安;所以每年敬“老客”时才特别大方,也特别虔诚。

  不过,这样敬死不敬生的故事听起来却让人感慨万千、心情沉重,不知泉下的“老客”有何感想?

【敬老客的散文】相关文章:

敬天敬地敬祖先的散文08-18

钟敬文作品_钟敬文散文集选01-10

一杯敬自己,一杯敬远方散文01-25

清晨,为自己敬三炷香散文02-15

敬若知子且生流年散文06-25

亲敬(親敬)05-27

敬羡(敬羨)06-11

老客户回馈活动方案06-10

给老客户的感谢信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