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事儿

时间:2021-02-12 09:46:31 作文 我要投稿

那些事儿

那些事儿1

  野兽的吼叫、观众的惊呼、孩子的欢笑……昨天晚上,20xx俄罗斯莫斯科大马戏团中国巡演温州站活动,在温州体育中心体育馆开始上演。在1个多小时的演出过程中,精彩的表现,让现场的大人和孩子,不停地发出阵阵惊呼、欢笑和掌声。

  参加演出的,有技艺超群的空中飞人、有滑稽搞笑的小丑,还有一群十分特殊且重要的演员——11只老虎、3只棕熊、4匹马和5条狗。它们不远万里来温献艺,在台前温顺活泼,带给大家快乐,在幕后,它们的生活也有很多趣事。

  乘飞机、坐卡车,长途跋涉

  此次俄罗斯莫斯科大马戏团受北京一家公司邀请来华巡演,首站在吉林长春,温州是第9站。一路过来,这些动物们早已成为经验丰富的旅行家。巡演之初,动物们从俄罗斯坐飞机进入中国境内,然后开始辛苦的卡车旅行。马戏团此行共有11辆12米长的大卡车,其中11只老虎坐3辆,棕熊、马和狗各分坐1辆。除了演职人员外,卡车还装了大量的表演道具。

  动物们于9月1日到达温州,首先接受检查和消毒,次日搬到演出场所——温州体育中心体育馆。演出场地在2楼,但让动物们爬楼可不容易。5条大型犬坐在笼子里,三四个人一起抬上楼;老虎和棕熊更难侍候,它们各自待在笼子里,像坐电梯般由吊车吊上去。

  “大胃王”每天吃11公斤牛肉

  远离老家出门表演,动物们的身体状况很重要,马戏团安排了一名兽医随行检查。动物们的伙食也很有讲究:狗吃的是狗粮和牛肉,马吃胡萝卜和草,棕熊在吃了蔬菜、水果后还需补充点鱼肉和鸡肉。要说最能吃的非“虎大王”莫属,每只老虎一天要吃11公斤牛肉。饲养员说,就这量还是严格控制的呢。

  一般来说,动物们的食粮都是在当地超市或菜市场购买的,购买时有严格要求,比如生牛肉要整块的,而且不能肥,所以饲养员要和翻译人员一起出门购买。买回来的牛肉要杀菌,并切成一定规格,老虎吃还是狗吃,尺寸都是有讲究的。动物们喝的水也不能马虎,是经过安全检测的大桶装矿泉水,老虎一天喝12桶、马7桶、熊4桶、狗2桶。

  老虎的“保镖”是藏獒

  此行动物演员中,狗都是“男孩子”,棕熊都是“女孩子”,老虎中有雄也有雌。不管是性别一致还是有亲缘关系,为了安全,动物们得各自待在各自的笼子里。马戏团工作人员还分成12人虎组(即12名工作人员照顾11头老虎)、3人熊组、6人马组和3人狗组,每天24小时轮流照顾动物。

  在生活照料方面,老虎比起其他动物更“大牌”。除有专人看护外,还有两名“保镖”——两只个头威猛的藏獒。这两只藏獒从来不参加马戏表演,但它们的工作依然辛苦。在老虎休息的时候,它们要守在虎笼边,防止他人靠太近,防止老虎意外出笼。

  熊和老虎偏爱“刷洗”

  大热天,动物们也要“防暑降温”。马戏团一路巡演,随行带着8架大风扇,这些风扇的作用可大了。因为动物们在笼子里休息的时候,主要就靠吹风扇降温。一般熊和狗的笼前各架1台,11头老虎共用4台,还有2台备用。在炎热的下午,工作人员还买来食用冰块,砸成普通碗口大小,放在笼子里,动物趴上去可以降皮肤温度,吃几口还能凉爽一番。

  动物们的清洁也很有趣,马和狗喜欢冲凉水澡,而熊和老虎沾水不多:工作人员用棍子绑住刷子,将刷子伸进笼子里进行远距离刷洗。每天,这些动物的粪便都会被集中起来,由专人处理,如果处理时发现异常,如动物生病的征兆,要及时反馈给马戏团。

那些事儿2

  爸的烟从嘴上取下,放在桌子上,那烟一直在升起,在已燃尽的烟丝中挣扎,苟活。一旁的我在闲暇中望见这一孤单单的风景后,开始展望那些事儿,在过去的过去,人们称它为曾经。就像我在坐车时,喜欢望远方的风景,我就把这当下一秒的过去和曾经的风景。

  1.喜欢把玩我手中的笔,用心和记忆较劲,然后在白纸上写下那一行行的字,不胜清晰,像是泪水在模糊我的视线,才发现,记忆涌现,笔调从小调突然变成大调,在脑的后方,形成舞蹈的姿态,想起那绝妙的步子,在记忆中旋,旋中,整个意识在天的四方中伸展出我身后相伴已久的梦之羽翼,随后再一次坠入记忆海中。整个人被这样的海水,不断翻滚,不断上涌的记忆之水,吞没。我感觉整个人已经被这样的海水浸透,在下沉,下沉到深处,有人化成的生物,从我身边游过,他们浑身发着闪闪的光,在一片记忆的深处,在发出他们的光亮,在一片被遗落的角落,他们重现光彩,开始吞噬我的记忆,盘剥我的整个内心世界,伴随海水的浸压,我已经沉到海底,我躺在一片被黑暗袭满的海之深底,向上望见几颗星的光迹,然后闭上眼睛,并开始感受身边那微弱的海流。

  2有一天,我会知道,会懂得一个道理,我是怎么生出来的,我的整个灵魂,相伴已久的音乐,怎样把我的整个内心召唤起来的。在交错的音调中,在密密麻麻的音符中,在眩晕的舞步中,开始谱写新的歌曲,开始完成新的舞蹈,用整个内心世界去展示他们的价值。从那样的记忆深处走来一个我,和我融为一体,那就是现在的我。

那些事儿3

  20xx年9月,我们相聚于此,组成了一个名叫七七班”的大家庭,一起经历军训、艺术节、运动会......一学期下来,我们结识了团结共进的同学,认真负责的老师,一幕幕温暖的日常从记忆涌向心头,令人不禁嘴角上扬,回味无穷。这些校园的日常,是最值得被铭记、被怀念的。

  早、中饭之争

  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这是我们七七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吃饭积极,正是我班一大特点,当自习课一下,大家都拿着饭盒,争先恐后地冲向食堂,要是晚了一步,到时就已经被同学们扫光,还得重新去窗口要,等到饭菜重新打回来,又是一轮新的战争。刘米和同学凭借他庞大的身躯一马当先,挤在最前面,拿着勺子大把大把往碗里盛,旁边的同学已经开始哀号,李晨瑜则已经破口大骂。班主任许老师也十分关心我们的饮食,拿着汤勺,有谁路过就喊谁过来盛一碗。等到把餐盘里的吃完了就向别的班要,等到我们每个人都吃饱了,便心满意足地回教室了。

  中午饭当然也避免不了一场战争。

  早上最后一节课还上着,有些同学就已经蠢蠢欲动了。比如我的同桌,程浚哲。他早已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开始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他还瞪大了眼睛,竖起三根指头,对我说:“我今天中午要吃三个蛋蛋!三个蛋蛋!”不过我正苦恼,吉浩然托咐给我了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在程泼哲冲出去前,把他拉住。看着他这打了鸡血似的样子,我就感到压力山大。下课铃打响了,老师刚说下课,程浚哲一个转身就冲进了过道,我就知道会这样,迅速用双手拉住他的衣角,使出吃奶的劲,拉住他,别人已经冲出了教室,奔向了食堂,他此时非常焦灼,我都快要口吐魂烟了,十分费劲地从嘴里吐出几个字:“吉浩然……让我把你……拉住……”他略一挣脱,便冲出了教室,我对已经来迟了的吉浩然叹了一口气,说:“我已经尽力了……”他摇摇头,摆出一脸无奈的表情。

  温暖集体

  运动会上,女子4×400米接力赛将要进行,我上运动会的次数很少,因此非常紧张,我擦紧衣角,不停地擦去手心的汗水。枪声打响了,第一棒的同学随之冲了出去。一圈,两圈,她将手中的接力棒传递给下一棒的同学,接着便瘫在地上,同学们连忙将她扶起来,带回了场地。

  下一棒便是我了,我忐忑地站在跑道上,等待着上一棒同学,她出现了,离我越来越近,我向后退了几步,再次蹭去手中的汗,接过棒,向前冲去,我看见跑道旁的同学向我跑来,大喊“向俊伊加油!”跑到了逸夫楼前,同学们围在跑道旁,齐声高呼:“向俊伊加油!”老师也在为我加油打气,我全身又充满了力气,咬牙跑过一圈,两圈。我将手中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位同学,旁边一位同学立马将我扶起,细心地问我哪里不舒服。

  这便是我们团结的七七班!

  越努力,越幸运

  初建立这个集体时,大家都不太适应,只把这当成是一间教室,教室就是教室,还能干什么呢?于是,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纪律都很差。课间疯狂打闹,一下课都“飞”得满天都是,上课也是闹哄哄一片,老师经常花大把时间来批评教育我们,而耽误了学习。现在,我们已经在努力改变了。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下课安静坐在座位上写作业。值日生往日要扫一节自习课的地,现在很快就扫好了。教室黑板干干净净,抹布叠得整整齐齐,每一个班干部都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所有都在有条不素地进行。这便是我们的家,干净又整齐,安静又舒适。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都想改变,我们都坚信:越努力,越幸运。这就是最好的我们,最好的七七班。

那些事儿4

  想把我的故事写给你看,于是有了《听说》系列。用小说形式写的三个独立故事,以缩影的方式来展现自己青春成长的历程。

  仅五千多字的小说写了我将近6年的生活,这些生活中有爱情有亲情有友谊有婚姻有网恋有梦幻有叛离有任性。也许大家看到的只有婚姻友谊爱情,这些言表于外的文字而没有看清楚我字字句句所深含的寓意,可以说这篇五千字多字的成长史是我目前为止写得最呕心沥血的一篇文字,里面的每个字每个词语都有着它深刻的含义和深远的意境。

  《听说》系列的第一篇是真实的故事也是我写这个系列的起源,他和她是我的叔叔和婶婶,我本只想写他们之间的故事,但是写到后来发觉里面不知不觉的渗入了自己对于婚姻和感情的想法和观点,于是突然想把自己这些年对待生活的想法,通过这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给那些一直在我身边关心我爱我的人一个真正了解我的机会。

  于是就这样《听说》系列诞生。

  听说的第一篇写得顺风顺水,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里面几乎找不到我的生活片段,只有她的想法是属于我的。那些对于婚姻生活内心的恐慌和对这些年来婚姻生活的厌倦,是我看着他们的生活衍生出来的想法,也是我一直看待婚姻的感慨。

  这篇听说我只是想说明:任何的婚姻和爱情在茫茫无限时间的腐蚀下,都会归宿于最原始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我们都是殊途同归,只是有的早些时候明白有的到达归途的时候才清醒。爱一个人不要爱得没有尊严,请注意我们是人不是他家的一条狗。

  听说的第二篇好像是我十月怀胎的产物,这篇不足2500字的文字我既然写了整整10天,写了又改改了又写,里面的内容我几乎都可以倒背如流,到最后我写得都快回忆而死疲劳至死心累而亡。大概因为是我自己的故事,所以异常的疲惫。

  里面的宁和现实生活的自己有百分之六十的相似,宁的经历和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中的我,还有一小半是我希望的我。里面的方是我身边的一群好朋友性格的缩影,感觉自己在方身上写了太多我所认可的朋友和太多自己青春的往事,其中有现实生活的有网上的有梦幻的有青春的任性和叛离。只是都浓缩成那段记叙的历程,在其中苦苦挣扎终到心平气和。

  有人说,回忆是最累人的,因为要把那些生生死死分分离离的事情再经历一次。而我想说,回忆是最幸福的,因为要把那些喜怒哀乐再重温一次以使我们再次成长一次。真好。

  第三篇也是自己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故事只是我加了太多的浪漫元素,里面的感情是我的感情里面的性格也是我现实的性格里面的你是现实中的人物,而我也将持续把这段感情溶入在往后一生无尽的岁月中去。实际上这篇我重点写的是亲情,因为一直都觉得亲情会天长地久而爱情是有变数的。我们应该屈从身边无尽的温暖,只到地久天长。

  日子是过过来的不是数过来的,在过去那些无尽的数月无数的时日,是你们一路陪我走过来的,我们一起经历穷山恶水一起期待海枯石烂一起憧憬星光灿烂,你们是我青春最特别的存在。

  感谢你们那些爱我的人那些帮助过我的人那些一直在我青春中不离不弃的人。

  谢谢你们,《听说》系列献给你们。

那些事儿5

  算算,其实我们的班级圈子建立时间并不长。20xx-11-17是它的诞生日,从那一刻开起,这个圈子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它的主人,都有义务为它的荣耀而骄傲!

  细数、盘点我们这个班级圈子的故事,感动与快乐并行;成长与荣耀并行。

  ——题记

  当圈子融入集体,集体团结了!

  回眸我们这个圈子的过去,记得最清的就是老师那句话——校讯通,是一方沃土。我们要在这里开拓、努力提高自己的文章水平。这句话,朴实无华,却早已印在50位班级成员的心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不是最好,但求更好。

  我们的圈子,就这样诞生,在老师的一番鼓励后。记得从那天开始,同学之间,课下不再只有疯玩、打闹,更多的——我们在为自己的“小窝”寻意见:“看我今天的博文了吗?怎么样啊?现在还没有戴小红花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再如:“看到你的评语了,谢谢你真诚的意见。”……

  就是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让我们的作文水平加强;就是这样快乐学习的努力,让雏鹰尽早在风雨中搏击……

  当圈子融入课堂,课堂生动了!

  圈子建设不到2个月,班级的日志数、点击率逐渐增多。欣喜于班级成长的过程,更快乐于驰骋在书香的海洋。

  在网络的世界中广识博友,学习课本中,我们发觉,老师的课堂更生动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带着大家去一探究竟——“把书翻到习作那一页,今天要讲的是总分关系式文章。先说说我们的博客圈子吧,有很多同学发到圈子中的文章,能恰当的运用更多手法,使之生动,小红花就是老师给你们的奖励。”这回明白了吧?我们的课堂之所以更有活跃性,要多谢“圈子”呢!因为有它,我们可以在博客上发表文章,在课堂上接受点评。

  我们的班级圈子,很快让学校知道了。那天,我碰到了我们的副校长,校长很欣赏我们的圈子,并竖起大拇指,为我们的圈子喝彩——这,无疑是我们在春天播下的圈子之种,如今果实累累啊!

  当圈子融入假期,我们收获了!

  在认识校讯通不到3个月的时候,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任务——考完期末试,我们就走进了寒假的天地。老师和家长不会再担心我们的生活没有规律,为什么?我们还要打理网络家园呢!书香班级已经开赛,为了班级的荣誉,也为了自己写作水平的升华,要努力呀!

  “咚咚咚咚”,妈妈的手机来短信了。呵——一定是老师呀!果不其然:“家长您好,我班圈子已经参加书香班级活动,希望您监督孩子并与孩子一同学习,多读书,读好书!”老师每天的短信都在激励着我们,一个寒假的努力,我们的圈子——已经进入了前50名。直到开学,书香班级中体验到的快乐,还在我们脑海中时常浮现……

  当圈子融入生活,我们成长了!

  我们的圈子,算算还不够1年的时间。但在这一年里,我们作文水平提高之快,老师和家长都有目共睹。

  我们的圈子,算算还不够一年的时间。但在这一年里,“书香班级”“阅读天使”“博腕儿”“状元文”,我们将荣誉一次又一次的升华。它们代表的不单单是个人的收获,更是班级的荣光!

  我们的圈子,算算还不够一年的时间。但在这一年里,我们拼搏了、我们努力了,所以,我们成长了!

  这个班级圈子,我们会永久保留。从20xx-11-17开始,我们的圈子,不会止步!

那些事儿6

  “小孩纸们,哪会有什么烦恼?吃得好穿得好!”不少家长也许这么说过。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少年也识愁滋味。”别看我没心没肺的,事实上烦恼还是有点的。

  学习嘛,就不用说了,大家“同病相怜。”问题就出在与同学相处这一块。若要旁人来看,我的人缘还算好的。可不知为什么,进了这学期,我诧异地发现了一个惊天问题。本来脾气平和的我,竟然变得易怒,话不投机1/4句也嫌多!开始奉行被我改装过的“名言”:“君子‘动手’不‘动口’。”听到一句逆耳的一脚就上去了。“女汉子”,“母老虎”之类的称号纷至沓来。其他女生有时会带着敬佩之情来一句“小六威武”。呃,虽然我不想这样,但每到那时手和脚就脱离我的大脑控制范围。看上去很威风,实际可不然。充其量是:“表面风光,内心彷徨”。我常常觉得纳闷:这是怎么一回事?交往方式的不得当,在我的心里拧成一个普鲁士结。现在班里的男生也许还不跟我这黄毛丫头一般见识,嬉笑怒骂没关系,经常“不打不相识”。压在心底深处的郁闷和纠结,在第二天打人时灰飞烟灭,揍完后“新愁加旧恨”,一并复加,越加越多,直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天惹,女汉子真不是好当滴!

  就拿这星期三的事来说。听到第二天要春游,大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熙熙姐兴奋地说:“太好了,听音乐!”而那“小猪猪”却像突然受到了什么刺激一般,一个箭步冲到熙熙姐那,摆起架子摇头晃脑地训斥了熙熙姐一通:“你这样的人还配听音乐?切!一边凉快去吧!”熙熙姐觉得很是莫名其妙。一开始没吭声,不料他越说越来劲。我当时正为一场辩论赛而发愁,心里有些不爽,正想找个地出气呢!看到他,火气噌噌噌往上冒,一股怒火在胸膛里左突右撞,头脑变得昏乱。一咬牙,面孔曲线狰狞地吼了一句“要你管!”在周围人震惊之余(包括“小猪猪”)而且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记“旋风脚”就上去了。“小猪猪”清醒到一半是,就被火气过剩的我来了个“标准套餐”——一怒二吼三暴打。熟练地抓住后衣领,手指弯曲,带着满腔怒火狠狠赏了一个暴栗下去。“嗷……”“小猪猪”疼得呲牙咧嘴。余怒未消的我用一掌“铁砂掌”推着前来拉架的“萝卜丝包”先走。“萝卜丝包”被我这一掌下去一口气差点没接上。我打人的时候可以很冷血,毫不犹豫地揍,动作猛、狠、准,不用顾虑什么。但打完后我心底就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令我于心不安。但心里的风起云涌往往被那个强硬而波澜不惊的外表所深深掩藏。此刻的我,心里没来由地涌出一抹失落感:真是没用了,什么都要用武力解决了。为什么我克制不了怒火?为什么我脾气变得这么差?头顶的天花板,脚下的地板,眼前的书桌,一切都在天旋地转,有那么一口气始终出不来。我趴在桌上,看着那块干净的玻璃,映出的是一个面目模糊的我。我无力地瘫坐在床上。窗外,黄色的灯光投下一地迷离的树影。微冷的风,吹动树叶,沙沙的声音扰乱了我本来就“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我的脑子里,说不清是一团糟呢?还是一片空白。干脆就把眼睛闭上,身上隐约沁出冷意。这个烦恼像一个恶魔,张牙舞爪朝我扑来,让我仿佛陷入了一个吸力强大的漩涡里,无论怎么挣扎都爬不上来。噢,这个烦人的烦恼,我到底怎样才能消灭它?

那些事儿7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每当我读《夹竹桃》这篇课文时,就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两个一个是三味真火,一个是天山冰雪。

  世界上最奇葩的“夫妻”就是我的爹妈。我的爸爸妈妈一天不吵架,心里就像炒菜不放十三香。哎!我觉得爸爸妈妈就是天生的一对“死对头”。每次为了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就大闹天宫,吵完架后,妈妈就去屋里玩电脑,爸爸就坐在椅子上拿着手机看小说,双方互相怄气。但到该做饭的时候,爸爸妈妈分工做,配合的天衣无缝,一个炒菜,一个刷锅;一个盛饭,一个端菜。吃完就一起出去跑步,跑完步回来他们就和好了。

  第二天,他们又像酒鬼酒精中毒,一天不喝点,心里就感觉像猫抓似的极不舒服,一言不合又开始“大战”,一战就是半个多小时。如果这时有客人来了,爸爸妈妈就立即休战,要么陪客人说话,要么就打麻将,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吵架的事似乎是外星人干的,和他两个人没有一毛钱关系。客人走后,爸爸妈妈战斗继续,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就只好把弟弟叫进我的房间里,陪他写作业。弟弟作业写完了,爸爸妈妈还在吵,我想: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和弟弟又要被爸爸妈妈的唾沫星子给淹没了,清官难断家务事,所以我只好当个清官去问个清楚。

  “你们别吵了!来、来、来,妈坐这边,爸坐那边!现在我们好好聊聊,你们到底为什么老是吵架?”

  “我、你爸、你大姨还有你姨夫一起打麻将输了!”妈妈满不在乎的说。

  “就为了这一点小事儿,至于吗?”我小声的说。

  “至于,非常至于!”爸爸一下子把声音提高了八度。

  “小心眼儿!”妈妈骂道。

  “喂!死缺德的,你骂谁哩!”爸爸不甘示弱。

  接着他们又开始吵了,唇枪舌剑,唾沫飞舞。

  “停!妈你先把这件事情的经过说一遍。”我使用着暂停的手势。

  “昨天你大姨和姨夫来咱家打麻将,我那牌就差一个二饼就和了,我给你爸使眼色,暗示了好几遍,他就是不懂。”

  “你不说我怎么懂!”

  “我不说你也应该懂!”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这说明你根本就不懂我!”

  “让我缓缓,这件事主要原因是妈妈。”

  “为什么是我!明明是你爸。”

  “妈!先让我说完,打麻将的时候你就因为少了一个二饼,所以向老爸发信号,可老爸就是看不懂,于是你们就吵架,但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妈妈你做弊!”

  “我去做饭了。”

  “爸!你说说你,好男不跟女斗,你让着我妈一点,不就什么事都没了吗?”

  “作业写完没?”

  “在大年初一前都写完了。”

  “给你弟辅导作业去!”

  “哦。”

  不过,那天晚上爸爸妈妈都互相道了歉,心情也变好了。

  我们家有两盆花,红色的是爸爸,白色的是妈妈。红色的花朵是一把火,白色的花朵一捧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我和弟弟天天都在祈祷:这两盆花什么时间能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

  我把《夹竹桃》这段文字改编后念给爸妈听。

  第二天,第三天奇迹来了,你猜怎么着?

  哈哈哈,院子里飘满了笑声。

那些事儿8

  说到他们俩前,就必须得写写我的强大的家族了。我的爷爷奶奶共有四个子女,我爸排行老二。我们那似乎有个风俗,老大没成家,老二就不能成家。因为我爸的大哥也就是我的大伯做事太没效率了,导致我爸三十才成家。后来,老二家生了年长的我,老四家生了个男孩,接着老大家才生了个男孩,大伯的效率之低也由此可见了。因为老三是我的姑姑,所以林氏家族第一小辈就我们仨儿了。

  从小我们仨就混在一起,这也成就了我男孩儿的个性。母亲老教育我,我是姐姐,要让着弟弟。所谓的“弟弟”也不过比我小一个月。我每次被欺负就会哭着鼻子,嘟着嘴,向母亲埋怨:“你把我生那么早干嘛!我要当妹妹,不要当姐姐,不要当姐姐嘛。”当然,再怎么埋怨胡闹,我是姐姐的事实是不会改变的。

  渐渐地,我们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因为年龄太过接近,我们彼此之间也就直接称呼名字。十岁是淘气的年纪,什么事都干过,像偷地瓜、偷玉米、偷甘蔗……只要是地里有的,我们都不放过,幸运的是都未曾被农民伯伯给逮着,然后塞到衣服里,鼓鼓的,“光明正大”,跑了。有一次,二弟学会骑三轮车,非要在我和三弟面前显摆,扬言要带我们去兜风,骑着骑着,结果,你猜怎么了?我们仨儿,连人带车直翻到阴沟里去,三个人弄得满身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哈哈大笑,嘴里喊着:“泥——个大花脸,哈哈哈哈……”用沾满泥的手摸摸脸,自己也不禁笑起来。笑够了,一身泥泞,回家个个挨骂,父母还得把车给推回来。我们这事干得太不靠谱了。

  八年后,第二小辈陆续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家新添了个女孩,老大家也添了个女孩,老四家仍是男孩,老四家已有两个男孩,羡慕我们两家有女孩,结果领养了个女孩。第二批小家伙们的到来,足以证明要生一起生是可能的。这样的后果,受累的就是我们仨了。去玩,要带上他们;去吃,还要带上他们。队伍还过于庞大,每次出门,三轮车上座无虚席,四个小家伙个个咿咿呀呀,爬来爬去,经过别人家门口,他们都会钻出头来看看,接着就会说到:“多热闹的一家啊!”其实他们看到的是这样的一幕:这小家伙钻出头来,我要把她摁回去;那小家伙要玩具,我给他拿;另外两个小家伙要抢东西,我又要把他们分开,然后一人一半,忙得我上气不接下气。我那两个弟弟呢,悠然自得地骑着车、坐着车,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脸上仿佛写着:“你是姐姐,这事你负责。”那时,我真想大喊一句:“我不是姐姐!”其实那时的我应是最快乐的。可是再也回不去了。

  现在,我们个个都长大了,20xx年,我们都将成人了。由于两个弟弟实在对读书不感兴趣,一个已在外工作,一个也不过是在高中虚度光阴。已工作的弟弟总会与我聊上一个小时的电话,磕磕家常,那感觉真的很亲切,在繁忙乏味的学习中,增添了许多温暖。最近得知那上高中的弟弟生病住院了,我真的很希望他能平安,回归到我们这个大家庭。

  家,一个最终的归宿,是要我们一起维护,我相信,他一定会回来。

  一直以来,我都不想被称作姐姐。现在,想承认了。

那些事儿9

  对于润通我在不知不觉之中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许是我经常路过这里,心中满怀了好奇。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那一天--20xx年7月30日,我第一次走进了润通工业园。一进大门那里的保安大哥就跟我说:“恒冠事业部啊,有点远哦,还是要走10几分钟吧!”我想那么大啊,这时的我好奇心更重了,却突然没了方向感。我询问了大致的方向,顺着保安大哥所指的方向我开始了寻找之路。路口太多,地方太广,我在里面乱窜了一番之后没办法,又连问了两人,终于到达目的地,这一行让我记忆太深刻了。

  8月1日,我开始正式融入润通这个“大家庭”,也开始了我的幸福之旅。

  上班打卡:这是我们在工作日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听到那悦耳的声音心情不知道为什么会莫名的不一样,充满了幸福的感觉。没有工作和有工作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工作不仅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我感觉幸福。

  早上见到同事说“Hello”:上班的时候会碰见很多同事,见到一个同事微笑的对她说“Hello”,心情是那么的舒畅。就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会让我与同事之间的距离又近一步,感情也进一步加深,所以我感觉幸福。

  工作时间:我们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通力合作;遇到问题我们互相讨论,为求把问题解决;工作上遇到不懂的相互请教;工作上有新的认识或者有值得学习的知识,我们大家会凑在一起认真的研究,掌握方法进而实践。这是快乐的工作与快乐的学习为一体,让我不仅做好了工作,也让我学到了知识,跟进了工作和学习的脚步。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也让我和同事之间彼此增进了友谊,所以我感觉幸福。

  休息时间:在这期间,不仅讨论今天吃的什么,还会“八卦”一下。讨论讨论哪个明星、或是哪部电视剧、或是当天发生的大事记、公司的新鲜事……,还要发表一下对这一事情的看法或者提出对这一事情的建议。这样的生活是那么的无拘无束,畅聊心声,这种feeling大家懂的。

  车间盘点:每到中旬和月末我们都要下车间盘点,这样就可以跟生产车间的人打交道了,也可以多认识几个同事了。本来下车间的时间不多,正好合理利用这个时间,用言语进行沟通,以细节动作进行了解。在做好工作之余,又可以交几个朋友,何乐而不为了,所以我感到幸福。

  下班打卡:到了一天工作结束的时候,忙了一天大家都卸下了工作,可以把时间留给家庭或者是其他的事情,也让自己转动了一天的脑袋休息休息。回顾和总结一天的工作,“细数”自己一天的成就,感觉是那么充实和美好。我们都带着笑下班了,所以我感觉幸福。

  虽然我们的工作循环往复,比较平淡,但是其实幸福本来就很简单,平淡就是一种幸福。我们在工作中不免会有失落,但其实有时候我们需要体会这样一种心情才能懂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所以不要把获得什么当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回头看看你所拥有的东西,你会有很多感到幸福的理由,我也因此而感到幸福。

  这只是个开始,我相信润通的发展之路会更宽更长,我的幸福之旅也会因此而延续下去。

那些事儿10

  我的爸爸,一个个子高高,有一对眯眯眼上面去长着一对长睫毛,圆鼻头,圆脸蛋上隐隐约约散布着一点黑黑的小雀斑,看起来特别有亲切感,不过最有亲切感的还是他那挺挺的大啤酒肚,圆圆的,软软的,里面装满了童真、童趣和童心,他酷爱写作,写的文章生动、真实、令人感动。

  “摘大的!摘大的!”我爬上树摘樱桃,爸爸在下面使劲儿的喊,“哎呀呀!老爸!要不你上来摘吧?”我一边揉揉被树枝挂破的小腿,一边说“好!我来!”我只是随口一说谁知爸爸真的要上树摘樱桃,为了不像我一样挂彩,爸爸竟然动用了塑胶手套!亏他想的出来!爸爸背着他那大大的啤酒肚,慢慢地向上挪动,看他们头大汗的样子,背着啤酒肚一定很吃力!“摘到了!摘到了!琪琪你快看!”爸爸终于摘到了一颗樱桃,他高兴地哇哇直叫,真像个小娃娃,淘气又天真,那樱桃又红又大,爸爸立刻收入囊中,不过之前也不忘跟我展示一番,我低声的“表扬”了他一句:“真棒!”看到这里你们肯定会想了,这怎么有些颠倒啊!女儿夸父亲,父亲上树摘樱桃?

  在我们家妈妈是老大,调皮但又懂事的我是老二,可爱又天真的老爸是老三,所以妈妈管着我,我管着爸爸。

  “叮叮当!砰砰砰!”一大早,爸爸的书房了就传来这样的响声,爸爸的书房虽然很小,但是因为他的“禁制令”所以从没有人进过,房间里传来的奇怪的声响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咚咚咚,老爸,我能进来吗?”我奶声奶气的问道,“请进!”我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啪”把门一关,“啊!”我惊讶的大叫一声,老爸的书房,不不不!是玩具屋,这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小熊毛绒玩具、变形金刚、橡胶玩具......堆满了屋子的角角落落。

  “琪琪!过来!帮爸爸一起组装玩具!”我慢吞吞地走了过去,面对这一堆零件和组装了一半的玩具,发愣了,“叮叮当!叮叮当!”一个上午,这声音就没有停过,不过好在,我们组装好了玩具,“这颜色也太单调了吧!”我看着灰突突的机器人小声地嘟囔道,“对!”爸爸猛地一拍脑袋,“琪琪去拿油漆!”“Yes!sir!”我迈着军步去执行爸爸的命令,“嗯!味道真大!”我捏着鼻子,忍受着这恶劣的环境,“唰唰唰”爸爸拿着刷子,在机器人身上这么一刷,机器人马上变成了一个头戴黄色头盔,身穿土黄铠甲的勇士了!

  爸爸不喜欢死板的教学方法,认定只要是事情都有其他的解决方法,他敢于创意新,研究出了一套简单的方案,并把方案传授给我,嘿嘿!有了这个法宝,什么错误啊!粗心啊......统统离我远远的!

  “啧啧啧!是什么这么香啊!”我的小雷达又出动了,香香甜甜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小家,“咕咚咕咚”我咽了好几口口水!“来来来!来尝尝你老爸新推出的‘糖醋辣椒鱼’!”“糖醋辣椒鱼、糖醋辣椒鱼、糖醋辣椒鱼......”我一边边嘟囔着这个菜名,“甜跟辣不是相冲的吗?”我问“No,no,no!不是哦!先尝尝吧!”我下了一块鱼肉,上面淋了酱和辣椒,看起来伴有食欲的,我轻轻抿了一小口,调皮的鱼肉就趁机溜进我嘴中,消失在我舌尖,辣味掩饰掉了鱼的腥味,甜味衬托了鱼肉的鲜美可口,“Good!”我向老爸竖起了大拇指!

  桥这就是我的老爸,能跟小孩子一起玩,喜欢收藏和制造玩具,不喜欢死板教育敢于创新,烧得一手好菜的“超酷天使大肚子爸”!我的老爸就是我心目中的天使,只不过他拥有两对翅膀,一对插在背上,一对插在大肚子上。

  我的老爸,一个富有童真、童趣和童心的“金牌”好爸爸,你们说,难道不是吗?

那些事儿11

  我、我的妈妈、我妈妈的妈妈都和眼镜有缘,三个人站在一块,十二只眼相对,互相从对方身上可以看到自己以前或将来的影子。我以前笑妈妈:“你以为戴上眼镜就有知识了吗?”没想到风水轮流转,我也加入了眼镜族。妈妈笑我:“你以为戴上眼镜就时尚了吗?”是啊!现在的眼镜,已成为时尚的装饰品,潮流的先锋。眼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起来,让我们的装扮更加有型有款。没想到,古时候的稀罕物现在已经变成时尚了。透过那眼镜的变迁,我来说说眼镜那些事儿。

  外婆时代

  外婆是和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一辈人。外婆是小学教师,看电视连续剧《金婚》时,外婆常常不止一遍地引以自豪地说剧中蒋雯丽演的女教师文丽就是她,每次看完一集,外婆就要絮叨她以前的青春岁月,外婆当时也算是充满了对生活的浪漫期待,追求生活情调的文学青年。瞧外婆的一副老照片:穿着一身当时流行的“布拉吉”,宽松的短袖、简单的圆领、一条布腰带,脸上戴着黑框眼镜,在当时全国上下一片灰、一片蓝的色调下,这身打扮够前卫了。外婆说那时的眼镜和衣服一样,式样和颜色都是单调的,稍有新潮,就要扣上“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现在我欣赏着外婆的一款老式眼镜,发出沉重的慨叹。

  妈妈时代

  老妈是个70后,风华正茂时正值改革开放开始时期。第一部外国译制片《从大西洋来的人》和日本电影《追捕》风靡全国,剧中戴着蛤蟆镜的男主人公“麦克”和女主人公“真优美”成为我妈妈这样年轻人争相效仿的明星。妈妈配了一带副特大框蛤蟆镜,剪了个小蘑菇头,潮女啊!九十年代中后期,听老爸说,老妈换了一副椭圆形的金丝边变色镜,留长发。温文尔雅,一副窈窕淑女样,偶尔推推鼻梁上的眼镜,那回头率绝对差不了啊!当然也迷倒了老爸。

  我的时代

  哈!不用说,1997年出生的我,标准的90后啊!年龄渐增,视力剧降,看黑板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了,配副眼镜吧。

  眼镜店里的柜台小姐热情得连皱纹都挤出来了:“你看看这副……那这副?”不同造型的眼镜琳琅满目,塑料的,钛金的,连硅胶的也有。我最后选了副红色的树脂镜。

  树脂镜好哇,不怕摔。不像以前我的妈妈戴着眼镜,好高骛远,一脚踩空,眼镜摔个稀巴烂。玫红的镜腿上镶着三片碎片,不规则图形,嘿!我笑妈妈酷,妈妈苦笑说惨。

  我戴眼镜真的是迫不得已,不像那些明星,这仔那仔这天王那天后,不约而同都挂副眼镜了,你能记住周笔畅什么?不就只有一副酷酷的黑框眼镜吗?再看看收视率极高的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主持人汪涵,不就戴着一副只有镜框没有镜片的眼镜,一出场引来粉丝欢腾一片。我还看到某品牌眼镜,居然镶上了几十颗施华洛世奇水晶?!不过既然我戴了眼镜,就要扮靓些。

  现在人们大都爱戴眼镜,戴出自己的个性,近视的戴,视力2.0的也戴。也许通过这些方方圆圆角角的眼镜,我们真的看到了从远方走过的美丽,从以前的至尊品到现在的大众饰品,从以前的“视力矫正器”到现在的脸部时装。眼镜在变,时代也在变。

  三代人,三个时代,三种故事。六十年来眼镜的变迁,折射出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

那些事儿12

  听说,人的一生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

  第二次是在发现自己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无能为力的时候。

  第三次是在发现明知道有些事情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努力争取的时候。

  《明朝那些事儿》中,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最勤政的崇祯,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第三次长大的含义。

  “最后”这个词,是多么的悲凉。最后一位皇帝,就是亡国之君。正是因为亡国之君,一个王朝才会覆灭。

  明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万历沉迷丹药;嘉靖久不上朝;天启专研木工;偏偏崇祯最为勤政,却无奈是亡国之君。

  崇祯“尽到了一个皇帝的义务,却没有享受到皇帝的权利”。从登基起,他便每天勤于政务,杀奸宦,抗辽金,平叛乱,他一直在为挽救这个岌岌可危的王朝而竭尽全力着。

  他是一个极为精明的政治家,优秀的帝王,否则,怎能刚登基便打败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怎能一次次延长着这衰微王朝的寿命?

  想一想崇祯当年的处境,就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悲凉。山河破败,内忧外患,气数已尽……

  但是,他却不能像失意的文人一样隐居山林,

  也不能像徐霞客一样游遍祖国、寄情山水,

  更不能像普通的官员一样小富即安,

  他只能去努力争取,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哪怕,他明知败局已定!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明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传奇朝代,朱元璋军事奇才、建立大明帝国,朱棣征战四方、豪气冲天,张居正十年首辅、千古名相。而我,偏偏对于崇祯这位屡战屡败的落魄皇帝,心生敬意!

  他的一生,虽然失败,却敢于直面最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当之无愧的真正的勇士!虽败犹荣!

  而今,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我们,最缺乏的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奋力拼搏、不怕失败的勇气吧!

  90后的我们,出生在新中国最好的时代,生活上的衣食无忧,学习上的'顺风顺水,人生中的一路坦途,都让我们习惯了去享受成功,习惯了去迎接胜利,也习惯了去选择风险低、回报高的速成道路,却少了一份“纵然可能无能为力,可我偏要努力争取”的倔强和坚持。

  入职至今,感触最深的时刻,是在入职集训时集体挑战的“生命动力环”项目。70多名新员工,在教官的指挥下,围坐成一个圆圈,每个人都全力向后拽紧绳子,本来柔软的麻绳瞬间成为了钢铁般坚硬的“大铁环”,大家齐心协力同时按照上下左右的节奏同步摆动,开启了最大规模的一次团队合作。

  七月流火,烈日当头,“生命动力环”训练时做到100次的时候,大家就已经胳膊酸痛、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了,大家也很“稳妥”地为自己设定了800次的目标。

  然而,真正挑战的时候,在教官和左老师的鼓励下,大家纵然心理没底,却仍然“努力争取了”一次,最终达成了20xx次这个震撼了在场所有人的最终目标。

  知其不可而为之,做好失败准备偏偏又抵达成功彼岸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感动了。

  决定挑战20xx次目标那一刻,无论成败如何,所有人就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勇士!

  思绪飘回,翻到《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一页,读到篇尾那首诗的最后一句: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结束了吗?

  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吗?

  没有。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将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今后独一无二的人生。

那些事儿13

  朴哉说她喜欢南京的大学,我说我喜欢北京的。

  每天都是这样,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像是在画着没完没了的圆圈,一圈,两圈,转着转着就晕了。

  坐在教室里,本来挺暖和的天气,怎么忽然变得那么冷,还是同桌的解释比较恰当:文科班,女生多,阴气比较重。接着我说,你什么时候迷信了?

  上课的时候,粉笔灰在黑板上留下了脚印,讲台下一群疯狂做笔记的人们,“会考、统考”四个大字悬挂在头顶,让人没机会放松。有会考科目的老师们语重心长地教导:抓紧复习啊,拿A也是不容易的。没有会考科目的老师则说:会考嘛,也不是非常重要的嘛,统考科目也是要好好复习的呀。我盯着电灯上的那只蜘蛛,想着它的平衡能力真好,在圆的东西上也能站得住,后来觉得想法很奇怪,就没有再想了,低头读书。

  这个时候朴哉跟我说,她想考好会考。我冲她一笑。

  会考很快过去了,生活又回到了原样,也可以说,其实它从没改变过。我们仍然是一大帮女生叽叽喳喳聚在一起,谈论一下八卦新闻,抒发一下生活感慨,直到老师踏着上课铃声走进来。我抬头看电灯上的蜘蛛,它结了一张网,然后很自然的从上面吊下来,荡荡悠悠的接着我便听到全班的尖叫,这当然包括我的,我慌了……

  朴哉说她想过年,正巧老周老师走过:什么,过年,这,也太早了吧!!!我们笑做一团。十分钟过去后,我顺了顺气,说,我也想。阿山看了看我们,说,我也想,不过我更想先过暑假。

  于是,我们开始数日子。

  一天,两天,怎么突然有了度日如年的感觉,同桌轻描淡写地回应了一句,这是在学校,要是在家里,那就是度年如日,。我笑,到也是啊。

  现在来说说数日子吧,前桌那兄弟带来一个日历,每过一天,便将日历上的数字划掉一个,一天划一个,直到回家,回来之后继续划。也因为这样,我和阿山常开导他,其实学校也是很好玩的嘛……他很不给面子地去看窗外的风景,留下我和阿山两个人研究什么时候可以放假……

  朴哉说她想吃年糕,于是我们去了二楼食堂。

  “同学,吃什么?”

  “年糕。”

  “同学,吃什么?”

  “一样。”

  这几乎是每天晚餐前必要的对话过程。

  食堂里零星的存在着几个人,我想这时候食堂里工作着的叔叔阿姨们一定很纳闷:怎么星期六就没人吃饭了?其实也不用惊讶,大家当然愿意在寝室的床上感受空调风的吹拂了。

  拿筷子,拿汤,倒醋,放点辣椒油,吃东西。

  朴哉又跟我说她最近看的小说,我也又跟她说哪部电影,哪部电视剧很好看。

  东扯一句,西扯一句,饭就吃完了,倒掉残羹剩饭,回教室。

  这好像都是习惯性动作了。

  突然有一天,前桌那兄弟终于划完了半本日历。

  接着我和阿山去翻日历。

  看见7月2日那里赫然写着“放假”两个大字。

  紧接着,一阵欢呼……

  这几天,朴哉约我出来吃东西,她又跟我说她看的那本小说,我也又跟她说哪些电影哪些电视剧很好看。接着又说这个同学哪天过生日,那个同学去旅游了。

  前桌那兄弟给我发来短信,说他那日历又划掉了一个月,我说不是还有一个月呢吗?他说好象是的。

  阿山来电话说:还有一个月就开学了,我们又快打扫卫生了,不知那几只蜘蛛怎么样了?

  ……

  落笔至此,才幡然明白,原来大家想的,做的,甚至是怀念的,也就是,也还是,学校里的那些事儿……

那些事儿14

  公交车,在树影斑驳的林荫路上缓缓行驶着,往来上下的身影络绎不绝,相识的、不相识的人们彼此问候着,瞬间让整个车厢温暖、热闹了起来。清早,阳光慵懒的洒在这条乡村路上,路两旁的安居房整齐的排列着,勤劳的老乡们,早将自家门前的路面清扫干净,不经意的,却成为路人眼中的一道清新风景,沙枣花香不时扑面而来,美好的一天就从这一路花香开始……

  近3个月的住村生活,让村干部和工作组成员平静的“情感世界”都泛起了涟漪,所有人渐渐习惯并爱上了这里。一切都在悄然变化着。从几个月前的尘土飞扬到今天的晴空万里,从杏花绽放到青杏枝头泛黄;我们的工作也从开始的茫然无措逐渐转为脉络清晰;从语言不通的摆手到微笑认同的点头;从最初走访的陌生警惕到走访“三轮车”上的一路欢笑……不知,究竟是我们融入了这里,还是这里包容了我们,总之,村口的两棵“老槐树”仍努力的扎根在它热爱的这片土地上,它们的枝枝蔓蔓见证着这里村民的幸福生活,而我们,终将致力于让幸福长久延续……

  犹然记得,第一次调解村里的纠纷,由于沟通不及时,让修渠工程连连受阻,我们耐心的讲解劝和,双方冰释前嫌,村民也积极参与到修渠工程中……如果说,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奉献,那么此时的我们,实现价值的最好途径就是“撑起民族团结的友谊桥梁”,我们撑起的不是模板式的构架,而是共建和谐的灯塔,让更多逡巡徘徊的人们,在光明下携手。

  村里的夏,来的很干脆,没有一丝犹豫和羞涩,我们黝黑的脸庞,反而让牙齿显得更白,笑容更“健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伙儿与村民们笑的弧度竟如此相似,或许是在帮助老人紧急救火的时候,或者是在为邻村火灾受难人员捐款、帮助重建家园的时候,又或者是在为两年来,未曾有过自来水的238户农民家中送去久违“清凉”的那一刻起……总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首批住村干部,我们始终将“民情、民生、民心”谨记在心,弯下身子,摆正影子,以最好的姿态,为人民代言,为中国共产党“代言”。

  公交车还未到站,我就看到了那两棵老槐树,还有槐树下聊天的老人们,起身、准备下车,还未开口说在哪儿停,司机师傅已经转过脸笑着说“还在大队部下吗”?先吃惊后欣喜的我连连点头,即便未曾有过任何交流,那张温暖的笑脸,于我而言, 是种深深的感动。最近,这种感动很多,比如,在参加小学活动的时候,淳朴的孩子们推搡着凑到我们跟前,仅仅是要用不太标准的汉语向我们问好,敬一个标准的少先队员礼,那幅画面,深深的镌刻在了我们每个人心里……

  下车后,习惯性的拔下耳机,与老人们微笑问好,村口摆摊的老奶奶,照例送上表示最亲近的贴面礼,嘴里接连说着问候与祝福的话,我突然觉得我们距离如此近,近到,能清晰的听到彼此的呼吸和心跳,脑海里忽然冒出一句话“同呼吸、共命运,只因我们是一家人”。

  回屋放下行囊,召开完小组会议后,新一天的走访工作又在继续,我们已经记不清有些路重复走了多少遍,也已经习惯在崎岖小道上不停奔走,每每转身,就能看到自己身后的脚印,沉稳、深刻……时刻提醒我们,在为民务实、汇聚民心的路上,要有说走就走和义无反顾的决心。

那些事儿15

  春节就要到了,回想起春节的那些事,我就觉得很开心,因为春节总有那么多的事情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难忘。

  ——春节的灯

  春节的灯,最能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很大的、带有玻璃灯罩和白玻璃灯伞的能挂起来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亲都早早的将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和灯伞擦的锃明瓦亮,挂在屋天棚的中间。天一黑,就将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童年的春节,还有一种灯让人难以忘怀,就是那些现在看来很简单,当时却带来无穷乐趣的灯笼。父亲的手很巧,每年的春节前,都要找来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几支秸杆做成了灯笼的骨架,再用五颜六色的糖纸将四面糊好(这些糖纸都是一年中慢慢攒下来的),就成了一个别致的灯笼。节日里,天一黑,就和弟妹们每人提着一只灯笼,出门和邻居家的孩子们玩儿,那时别人家孩子的灯笼多数是彩纸糊成的,而我们的灯笼用糖纸,即透亮又鲜艳,引得别人好生羡慕。

  现在的灯笼多是专业化制作出来的,比起过去的更精致更漂亮,但感觉却少了些什么。

  ——春节供奉的家谱

  小时候在家过春节,每年供奉家谱是一项重要的仪式。除夕那天,父亲都要小心翼翼的将收藏了一年的家谱请出来,挂在一面墙上,下面摆上供桌。供桌上两边各放一个大的蜡烛台,很漂亮的红蜡烛点燃后,将一面墙都照亮了;中间放上一个香炉,香炉里面插上香点燃,香烟袅袅升腾起来。蜡烛台和香炉之间摆上装满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亲做的,有雪白的馒头,上面用麻果点出红的花点儿;有切成大片的肉,摆成图案;有油炸成金黄色的面鱼,有染成彩色的宽粉,嫩黄的鸡蛋饼……每当母亲摆供品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出神,想不出这么多好吃的放在这里,那些先祖们是如何吃,而且吃过了还看不出变样。

  供奉的家谱是三幅画儿。中间一大幅,上边是坐着的两个人像,一男一女,年长而且很慈祥,下边是许多站立的人像,各种姿态,空白的地方写着家族先祖们的名讳;两边是条幅,画有美丽的花卉和装饰图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饺子前,伯父就带领着堂哥们来家里和父亲、弟弟们会合,那时爷爷还在世,由爷爷带头一起在家谱前磕头跪拜。给先祖跪拜磕头是家里男人和母亲那样的媳妇们的必修课,而女孩子们是不做的。有时候好奇问大人们,回答说是女孩儿膝下有黄金,不能下跪的,现在想来满不是那么回事。

  家人们每年的春节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对先祖们的名讳,默默的拜望。对于家里等女孩子们来说,结婚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按祖上的规矩,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和家谱照面的,所以即使春节回父母家也是过了初三,那时供奉的家谱已经收起。在先祖的眼里,嫁出的女儿也许真像是泼出的水,不值得眷顾吧。现在的人们不再讲究过去的老规矩了,在春节的时候,出嫁的女儿们都可以回家。但许多人还是遵循过去都做法,也许认为先辈们流传下来的规矩还是很神圣的,不想去破坏吧。

  关于春节,我还有很多的记忆,相信此时此刻的你也一定是浮想联翩了。春节就要到了,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欢乐开心的春节!

【那些事儿】相关文章:

1.国庆那些事儿

2.过年那些事儿

3.校园那些事儿作文

4.“张哥”那些事儿

5.过年那些事儿作文

6.历史那些事儿作文

7.那些事儿;_400字

8.过年那些事儿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