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时间:2023-07-10 09:51:25 赛赛 英语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语法教学方法,语法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交际活动情景,可以使语法教学变得真实,内容丰富,而且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互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语言教学界曾兴起一阵热烈而且普遍的讨论,主题是:“在学校的语文课程中,英文法是否有必要列入”。结果,“英文法”纷纷地从各学校的语文课程中消失了。可是事隔20多年后美国和英国的教育界发现把英文法从语文课程中排除出去后不但没有获得教学效果的改善,而且引起了不少负面的影响。于是这些专家又开始主张重新把英文法列入学校的语文课程中。

  为什么“英文法”会被排出学校的语文课程呢?语言学家的理由之一是英文法的学习无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之增进。经过20多年后,语言学家又发现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文法而是在于“…what is taught and how it (grammar) is taught。(教的内容与教的方法)----The Oxford English Grammar,Sidney Greenbau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实际上学校文法所教的造句法、语序、标点、句子的承接,段落的处理等都是属于语文教学的很基本的事项,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确实有增进的功能。

  台湾的英语教学界也受到这一阵的“排除英文法教学”的热风影响,于1981年左右把英文法从中等学校课程中排除出去了。这样到现在也已经历了15年左右,不知我们的英文教学是否因排除了英文法而有所提高?我们的语言学家是否也和英美的语言学家一样再发现到文法的重要性?

  在理论上,对美国或英国的学生而言,英语是他们的母语,他们每天直接生活在他们的母语环境中,在这样语言成长的自然环境下他们还觉得文法的教学有助于增进他们的“speaking correctly and writing accurately(讲得无误,写得正确)”的语言能力,那么以英语为外国语言在学习的我们中国学生,文法教学对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应是不容置疑的。编者深信,任何一位英语教师每当她或他在批改学生的英语作文或中翻英作业时,或者每一位大学教授在批阅大学联考中考生所写的英语作文试卷时,一定都会感觉到英文法教学之重要性的强烈信息。或许,我们在英语教学上对英文法的犹豫,问题也应该是在“...what is taught and how it is taught.”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1、设置情景教学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模拟具体的交际情境,通过讲解练习点评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逐渐出现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语法现象,这些语法对英语交际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指导学生在情境中操练它们的用法非常有必要。如“I am opening the door”、“I have opened the door”、“I will open the door”这样把语法现象和具体生活的情境联系起来,学生必然能够学得快、记得牢,还能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外试着去使用英语。这样,以后在类似情境下,学生必能脱口而出地说出相似的句子来。

  2、归纳教学法

  归纳是指从大量具体现象中总结、提取出其中的规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列举出几个的例子,让学生接触一系列的语言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定的语法规则。初中大多的语法句子先是在课本中出现,并逐渐增多,再作归纳总结,并辅之以大量练习。教学实践证明,归纳教学法是一种适合我们中国学生特点的教学法。本人认为,在归纳教学法的基础上,适当结合演绎法,对加深学生的记忆是种不错的方法。

  3、句型对比教学法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句子,英语当然也不例外,句型就是从大量的句子中概括出来的典型句式,是语言的结构和模式。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句型和语法都滚雪球式出现的,某个句型或语法会一次出现――再次出现――反复出现――,由少而多,由浅入深,课文就是对已学句型语法的实际运用,每课所配的练习就是用来巩固句型、语法、词汇的。因而,在初中阶段,必须扎实地搞好句型教学,每一个句型都要通过模仿、替换、扩展和活用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句型。句型与一般句子相比具有典型性,但是与语法相比,它具有局限性,句型操练代替不了语法学习。为了进一步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必须进一步去学习语法,句型练习是语法学习的起点,语法学习是句型练习的深化和提高。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句型才能为较系统地学习语法提供感性材料的前提准备,为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句型操练的基础上,进而学习词法和句法,在学习词法和句法时,又借助句型操练,变语法知识为运用英语的能力,语法教学和句型教学互相结合、互为补充。对不同句型、类似句型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分辨其异同之处,加深理解,这是有助于他们正确运用这些句型的有效方法。

  总之,语法教学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其教学效果也要由实践来检验。一成不变的教学法是不可取的,绝对最优的教学法也是没有的,教学方法是否可取,是由其是否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来决定的。语法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支配的时间等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对最优的结合。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讲课,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所用方法的得失,不断予以改进。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一、提升语法教学的生动性

  在语法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首先可以有意识的提升语法教学的生动性,这是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对于语法知识的探究中,能够感受到语法学习的乐趣,并且随着教师的教学节奏积极思考问题的一个前提。教师要善于将理论的语法知识放到特定的语境下加以分析,可以多结合生活情境创设语境,以这种形式来分析语法点可以充分体现语法内容的生动性,学生理解这些语言点也会更容易,对于语法知识的吸收自然会更顺畅。

  例如:在讲授虚拟语气时,首先教师口头造了一个句子:If I were a bird, I would fly in the sky.此时学生好生奇怪:主语是I,be动词却用were,通常情况下是用am或was。于是大家疑惑一阵就纷纷发言了:老师,怎么用were,是不是弄错了。这样,教师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这个句子很有代表性,语言中涉及的情境大家也十分熟悉。这种生动直观的例句学生很容易领会,也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异样,这种教师故意造成的“错误”让语法课堂变得生动直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浓厚。

  二、丰富语法教学的趣味性

  如果能够让语法教学变得更有趣,相信这会很大程度降低语法学习的乏味感,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点的探究热情会更高。教师要善于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起来,可以灵活变换语法教学的策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以此来体现语法学习的趣味性。教师既可以将语法知识点融入到趣味性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边听故事边感受相应的语言点,教师也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或者是完成学习任务时接触这些语言点,为后续语法知识的深入剖析打下基础。很多方法都可以让理论知识变得灵活有趣,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可能提升语法教学的实效。

  例如,在讲解一般过去时态时,我让同学们先复述白雪公主的故事,然后引出一般过去时态:Long long ago, there lived agirl named…同学们听地津津有味,不但从中掌握了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只有将理论的且学生不太容易明白的语法点放到大家熟悉的语言情境中,学生对于语言的感受能力才会增强,这种方式可以在提升语法学习趣味性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理解及吸收。

  三、体现语法教学的完整性

  语法教学的完整性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能够透过对于特定语法点的学习对于其他的类似的语法问题都有良好的处理能力,这是语法教学的一个深层次目标。在体现语法教学的完整性时,教师可以由浅入深的设计一些相应的教学环节。可以首先从浅显易懂的范例着手来让学生对于语法点的实质有所认知,让学生慢慢领会这一知识点。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对于这个知识要点进行推演,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考察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巩固前面学到的内容,这样语法教学的完整性就得到了保障。

  如,在教学语法一致原则时,教师可以先列出两组句子让学生观察:Our group are all going to visit the chimps in the forest. Our group includes six boys and five girls.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虽主语同是our group,而前者用了复数,后者用了单数。在观察中,学生会总结和归纳出:group有两个用法,一个指整体用单数,一个指个体用复数。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再来点拨,让他们列出这种类型的词,如class,government,team等。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就充分体现了语法教学的完整性,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获取语法知识点的实质。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相关文章: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新思维12-09

高等技工学校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的探讨12-10

Be的英语语法09-07

英语语法教学教案-英语语法教学教案12-17

英语语法探究12-08

英语语法与语感02-06

英语语法笔记!09-07

英语语法be going to / will08-31

2017英语语法08-31

介词英语语法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