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3-02-15 17:36:41 报告范文 我要投稿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5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5篇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

  xx世纪90年代出生的90后青少年,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伴随着春天的故事不断成长起来的时代宠儿。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物质环境,中国特有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宗耀祖的家教理念,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交融和碰撞,媒体网络的大发展等,使现今90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以前的同龄人已经大不一样了。在消费观上的变化就尤为显著。现在,90后青少年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但是当今青少年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

  一、 实践目的和调查背景

  1、实践目的: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们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形式确定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为课题的社会实践,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分析,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2、调查背景:大学生,自古以来都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的 朝代称呼不同,但其在社会上永远是群众关注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估计掌握好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及维持合理的消费水平何其重要。

  二、 实践内容

  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2.调查方式:有纸质资料发放和网上答做,网上资料为49份,纸质资料发出11xx份,有效回收1xx0份。

  3.调查意义: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中的一个非凡群体,有自身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并在参与消费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治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其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之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4.调查时间:xx1xx年xx月xx日至xx1xx年xx月xx日

  xx.分工:首先由顺宜和丽珠将问卷打印出1xx0份出来,拿给我们班的同学以及其它班的同学做。另外,由水妹与梅浪将问卷发到网上,邀请同学与好友做,其中网上有效答卷时间为xx天,xx后,嘉欣和美梅将纸质的问卷和网上的问卷进行汇合,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最后我们全体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与总结。

  6.调查内容:(1)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2)是否有记账习惯;(3)大学生的消费观念(4)大学生的消费方式;(xx)大学生的消费行为;(xx)大学生的消费倾向;(6)对品牌的观念。

  7.问卷样式:见附件一

  8.统计结果:见附件一

  9. 调查过程:活动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三、 调查情况

  总体情况:根据附录一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是属于中等小康水平的,他 们的消费会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生活需求而进行的,理性度较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个人消费主要包括:伙食、学习用品、日常用品等带来的消费及恋爱中的开销。大家购物时,总会选择实惠的小店选购,对于流行新产品,会在自己的消费水平限度内选择性购物,并没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另外,同学们对名牌产品的消费普遍较理性,不会盲目跟风或者攀比。同学们在伙食方面的消费较高,大多数集中在每月xx0400元左右,而学习、恋爱、旅游、送礼和装饰等方面的支出较少。而且大部分同学并不支持追求潮流、时尚和名牌。绝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都是来源于父母,少部分同学会选择打工、做兼职或创业等自主方式换取生活费用。 但是,根据调查结果可知,较少部分90后大学生的消费具有无计划性、冲动性,观念矛盾且不成熟,消费状况中存在攒钱观念淡薄、经济独立意识较弱、过分追求名牌和时尚、消费的选择力较强、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不协调等问题。

  四、 调查结果分析

  1、 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原因分析:

  (1)消费来源单一。根据调查结果得知,87%以上的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造成此结果的因素有二:一方面是受到现阶段我国的封闭性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对父母过于依赖的因素。

  (2)理性消费是主流。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大部分大学生在购物时,首先考虑的是商品的价格。多大87%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这些大学生大多数来自贫穷家庭;而6.1%的大学生则是通过兼职等形式换取生活费和2%的大学生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奖学金来补助生活。

  (3)消费无计划性。仅有xx.2%的大学生能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进行消费,同时,40.8%的大学生很少有记账的习惯,14.3%的大学生向来没有记账的习惯。

  (4)储蓄观念淡薄。

  2、大学生消费心理及原因分析:总体健康,部分异常。当前大学消费心理主体是健康的,但其中出现部分消极消费心理,主要表现在:

  (1)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2)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

  (3)社会原因:

  ①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其他一些消费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事事讲排场讲面子,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甚至有些人把节俭视为见不得人的事,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新潮,节俭实惠等传统的消费取向在他们的头脑中存留很少。

  ②媒体的不良诱导。大众媒体是现代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其特有的轻易让人理解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导向的作用。现代的广告大多只注重物质文明宣传,不重视精神文明引导,这种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形成了不良的影响。

  ③家庭原因。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2

  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研究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此,笔者对中学生的预习、听课、作业和复习等环节的学习现状作了抽样调查。

  一 、调查目的

  (一)了解中学生学习的现状;

  (二)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三)寻求改善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

  二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在全市选择了不同类型(重点、非重点、市区、郊区、山区)的10所中学,以问卷形式抽样调查了10个班的500名学生,共收回问卷485份。还在一所中学挑选出9名优等生,由一位班主任老师采用谈话的方式进行调查。

  三 、调查结果

  (一)预习情况及其方法

  课前预习是听课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没能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从表一可以看出,“老师要求就预习”和“想起来就预习”的学生占总体的43%,而“自觉预习”的学生仅占22.4%。

  表一 学生的预习情况

  类别 不预习 老师要求就预习 想起来就预习 课前翻一下 经常自觉预习 比率(%) 5.6 17.6 28.2 24.5 24.1

  从表二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预习的方法大都是“把新课内容看一遍”,而通过预习“找出重点和疑难点”的学生比较少。通过谈话发现,优等生也只有4人做到了“经常自觉预习”。预习时优等生经常采用“找问题”的方法,中等生和学习困难生基本上采用“把新课内容看一遍”的预习方法,而且习惯于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在座谈中,有的学生反映,由于作业负担重,有时想预习但没有时间。这些都表明预习是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相当薄弱的环节。

  表二 学生的预习方法

  预习方法 看一遍 找疑难点 找侧重点 解决问题 对照参考资料

  比率(%) 41 22.2 18.2 6.0 12.6

  (二)听课情况及其方法

  注意听讲是上课的关键。中学生心理自制能力还不强,听课时注意力容易受到干扰。调查表明,造成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讲课枯燥,照本宣科,这种情况约占80%。因此,教师应提高讲课水平,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表三 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类别 没有使用多媒体

  进行教学 内容听

  不懂 讲课

  枯燥 照本

  宣科 讲的和书上的不同

  或内容过多

  比率(%) 9.3 22.1 34.4 26.0 8.2

  表四 学生听课的方式

  方式 1只听讲

  不思考 2边听边思考,力争

  在课堂上解决问题 3只听自己预习时

  的疑难问题 4边听边

  记重点 5听不懂就与

  同学讨论

  比率(%) 7.9 32.4 4.4 43.3 12.0

  不同的听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的效果。调查表明,采用第二或第四种听课方式的学生较多。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比较重视听课这一环节,而且能够积极思考,这些学生约占75%。 通过谈话了解到,优等生基本上采用第二或第四种听课方式。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听课时能积极思考,注意发现问题,喜欢课堂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学习的主动性强;而中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则大多只满足于把课听懂。

  (三) 课堂笔记的情况和方法

  表五 学生记笔记的情况

  方法 1不记讲的.

  和书上一样 2不记怕影响

  听课 3抄板书 4全部

  记下来 5记重点

  比率(%) 16.7 8.0 22.6 31.3 21.4

  调查发现,优等生基本上采用了第五种方法,说明他们能开动脑筋,寻找重点,有目的和有选择地记笔记。大部分中等生听课时则详细地做笔记,以备复习迎考,记笔记有其被动的一面。学习困难生主要采用了前三种方法,听课的被动性更突出。针对学生听课方法的差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和怎样记笔记,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

  (四) 课堂小结情况及其方法

  课堂小结有助于学生回顾和整理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

  表六 学生课堂小结的方法

  方法 听老师小结 自己小结 重温课本 做练习 讨论疑难点

  比率(%) 25.4 6.9 21.5 29.2 17.0

  从表六可以看出,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的方法以“做练习”和“听老师小结”的比率最高。调查表明,多数教师课堂小结全部“包办”,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些教师讲完课后就让学生做练习,让学生以“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从与优等生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们主要抓住教师讲课时的重点问题,在课堂小结时进一步与老师或同学分析讨论,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而中等生和学习困难生课堂小结的主动性和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深度则相对教差。

  (五) 作业完成情况及其方法

  课外作业是巩固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手段,它应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对作业的认识不同,完成作业时的态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表七 学生做作业的方式

  方法 1边温习

  边做 2先做再

  看书 3先看书

  后做 4抄别人

  作业 5有问题请同

  帮助解决

  比率(%) 6.9 55.0 28.0 4.8 5.3

  由表七可以看出,学生完成作业时采用“先做再看书”方式的比率最高,而“先看书后做”的比率相对较低。调查表明,中等生和学习困难生基本采用第一或第二种方式完成作业,且仍有抄别人作业的行为。这些学生没有形成基本的学习习惯。从教学环节的连贯性来看,一般应在完成作业前先看书,待比较清晰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后,再通过完成作业来自检学习情况,强化对有关内容的记忆,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当然,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座谈中了解到,有的优等生也是采用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式。他们认为,只要做好课堂小结,就可以直接采用第二种方式完成作业。这样既能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又能针对作业中的问题去看书和解疑,使得对问题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

  (六) 复习情况及其方法

  复习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系统理解和巩固的过程,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有关复习情况见表八和表九:

  表八 学生的复习情况

  方法 1经常复习 2平时不复习,

  考前复习 3老师要求就

  复习 4在老师指导

  下复习 5不复习

  比率(%) 55.2 26.4 8.1 6.7 3.6

  表九 学生的复习方法

  方法 看一遍 按老师要求

  复习 复习有关内容

  后做习题 抓疑难点 看主要

  内容

  比率(%) 13.5 9.9 48.4 24.4 3.8

  由表八可以看出,经常复习的学生占多数,考前复习的比率也比较高。他们的复习方法大致是第三或第四种,即以解题和解疑为主。复习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缺漏和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否则就不会产生好的效果。这方面,一些优等生的做法很有特点。一位学生介绍,他每次考前的复习都采取针对自己知识缺漏的情况,自我选题出卷进行自测。这说明,好的复习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复习。

  (七) 参考课外资料

  表十 学生参考资料使用情况

  种类 不看参考书 教学参考书 中学语文

  期刊 语文

  习题集 系列习题

  解答

  比率(%) 14.6 9.1 23.2 45.9 7.2

  由表十可以看出,参考课外资料的学生占很大的比率。目前社会上课外资料泛滥成灾,有些书质量很差,如果学生不加以选择,很容易干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占14.6%)不参考任何资料,这种做法也欠妥。在对优等生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对参考资料的选择性很强,并具有一定的辨别优劣的能力,课外阅读的涉及面也很广。

  (八)目前中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总体看法

  表十一的统计表明:多数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对各科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有正确的认识。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在改进教法和指导学法上下一番功夫。

  表十一 学生对各科学习的看法

  看法 只要感兴趣

  就能学好 只要死记硬背

  就能学好 多做一些习题

  就能学好 认真听讲、讨论,

  及时复习就能学好 各科都较

  难学

  比率(%) 9.6 3.2 8.6 64.4 14.2

  四 讨论

  (一) 中学生学习现状有待改观

  目前中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首先应转变教育的知道思想,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二) 学法指导与教法改革必须同步进行

  中学生教学的问题虽然出现在学生身上,关键却在教师方面。比如,教师讲课面面俱到,不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只能消极接受,长此下去,学生也就懒于动脑了。必须看到,让学生“会学”很重要。要使学生真正“会学”,教学方法不改革,孤立地进行学法指导是难以奏效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学法指导只有同教学改革同步进行才能实现上述目的。

  (三) 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学法指导

  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预习、听课、作业和复习等几个主要环节,学法指导要抓住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预习是当前各科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备课时要在深刻领会大纲精神和深入理解新课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预习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预习时应针对具体内容,把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或技能勾画出来。在此基础上,结合预习提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也可不列提纲)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有关新知识的有关疑难点标出来。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看是否达到了备课时拟定的目标和要求。教师讲课时,要变“满堂灌”为“少、精、活”,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将适当启发和适当精讲相结合。这样,学生听课时注意力才能集中,才能围绕教师讲课的重点认真思考,找出规律,解除预习中的疑难。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和点拨,做到有意设疑和解疑。学生攻克了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体会到了方法在学习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四)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要改善中学生各科 学习的现状,关键在于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并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着力研究教材和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3

  初一(22)班

  调查对象:玛珥湖

  调查方法:查资料观察对比

  调查情况:

  3月30日,我们班参观游览了湖光岩。对湖光岩玛珥湖进行调查。

  湖光岩在广东省z市西南18公里处,是一个颇负盛名的风景区,其中有中国唯一的“玛珥湖”。据调查了解,该湖是距今14万-16万年间平地火山爆发后冷却下沉形成的,湖顺岩势组成椭圆形。总面积3.6平方公里,湖面2.6平方公里,水深达20多米,比德国的玛尔湖面积还大,是具有很高的地质学价值、世界罕见的第四世纪以来的火山成湖泊的代表。玛尔湖还有“五奇”:奇之一:“天然年鉴”经过长期的自然沉积,湖底已形成低于海平面400多米的火山泥沉积层(现湖水仅深20多米)。因湖水不受外界水系干扰,其沉积层忠实地记录了地球古植被的变化,成为研究地球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的'“天然年鉴”。奇之二:永不干涸,自我净化。据《z府志》记载,该湖“大旱不涸,淋雨弥月不溢”;“以水中皆黑沙石至清无垢,没肩尚可数足指纹,故亦名净湖”。有关专家说,这是因为湖光岩有一个强大的磁场,使湖水产生一种神奇的自我净化功能。奇之三:树叶花草落无踪。湖泊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木花草,每逢刮风下雨,树叶花草飘落湖中,但总能消失得无影无踪。奇之四:不见蛇、蛙、蚂蟥。有道是有水必有蛙,而2.3平方公里的湖光岩,水中竟没有一只青蛙,也没有蛇和蚂蟥的踪影。奇之五:湖区皆是宝。由于季风不断从山口进入,湖光岩周围植被茂盛,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特别是在水杉林区形成一个负离子区,负离子含量达105688个cm3,被人们誉为“天然氧吧”;湖水主要是地下泉水,富含微量元素,湖底火山泥可用作美容和健身等。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认真进行了观察。努力找寻集传奇、优美、实用于一体的玛珥湖景致,可失望的是,我没有看到这样的景象。自来水公司因为大量抽水而导致了湖水退了十米之多,湖中心凹陷下去,乌龟和鱼儿因为水质问题和没有栖息的地方,无奈地惨死在了湖边上。仅仅十来分钟,我就在湖边上发现了四只死龟和两条死鱼,它们似乎在向人们呼吁:“保护水资源!给我们一个生存的环境!”湖水不再是那样清澈见底了,湖边的沙和石子都变得黑黑的,以前一群一群结队游玩的小鱼,现在也只是零星几条,还是特小的那种毛毛鱼。

  围着湖边转了一圈,又见到了五只乌龟,三只是死的,一只眼睛烂掉了,奄奄一息,我私自把它带回了家。因为它们并不适应湖光岩的湖水,都死得差不多了,湖边也有不少死的小鱼。好可怜的小生物!”

  在湖边散步时我还发现,周围的花草树木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春天理应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可是那一棵棵树上的紫荆花却垂下了脑袋,零碎的花瓣落满在人行道上,显得孤独而冷清。湖里的水更不用说了,水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青油,蝌蚪们在湖里奄奄一息……看到这番景象,我困惑了,我想:“连蝌蚪都愿意生活在这种池塘里,看来这个池塘与其他的相比算‘干净’了吧!”

  从湖光岩回来后,我特地从相册里找回两年前玛珥湖的照片,湖面略呈心形,湖水清澈、纤尘不染,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再看看周边的花草树木,每一棵都茂盛葱茏,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生气勃勃……

  仅短短两年多,玛珥湖的环境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深感忧虑。在忧虑中,我确切听到了玛珥湖振聋发聩的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建议:

  玛珥湖是万年地球演变发展留下的天然年鉴和自然博物馆,也是人类开启地球迷宫的一把金钥匙。玛珥湖在世界上独二无他,无论失去哪个,对世界人民来说都是重大的损失。湖光岩玛珥湖是z市的一块瑰宝,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欣赏到神秘的玛珥湖,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玛珥湖吧!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

  一、调查背景

  汉字是中华文化延续进步的根本,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正确的书写尤为重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势力和一些学校不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写字情况及其效果不尽人意,走进教室,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写字时脑袋歪着、本子写着、手捏着笔尖、眼贴着桌面,姿势及不正确;翻开作业本,有的笔走龙蛇、龙飞凤舞,似秋风咋起,吹乱一地稻草;错别字在学生的作业本中随处可见,特别是作文时更突出。作为中学生连一些基本的常用字都弄不清楚。种种原因,使中学生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字迹潦草、不整洁、错别字太多等等。

  二、调查内容

  1、字迹潦草的原因。

  2、如何规范写字。

  3、对规范些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200多学生进行了问卷,情况如下:在校时间经常动手写字的占59%,偶尔动手的占15%,老师布置作业了才写的占26%;坚决反对写错别字的占22%,认为情有可原,有事难免会犯点小错误的占78%;认为整体上写字字迹工整程度一般的占96%;很工整的占4%;认为写字时出现错别字的占70%,很少出现错别字的占30%;学生认为导致写汉字字迹潦草的原因是写字态度马虎的占85%,汉字难写,书写效率低的占11%,习惯用电脑打字的占26%,汉字书写能力规范化不受重视的占67%;学生认为写字字迹潦草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很大的占30%,较大的占56%,一般和较小均占7%;当写字遇到不会写或有疑问的字时,查字典后再写的占74%,用电脑(手机)查证在写的占85%,问身边的人后再写93%,不查不问,写下有疑问的`字的占4%;如果学校采取措施对中学生写字行进规范要求,学生认为经常举办书写比赛的占19%,开设书法课的占81%;学生认为规范书写汉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延续意义重大,见证了华夏语言文体的艺术美的占89%,意义较大的占11%。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经常动手写字,反对写错别字,但由于平时作业量大字迹工整程度不够,字迹不工整有情可原,作文时出现错别字的占多数,这与学校不重视规范书写能力有很大关系。根据《中学语文新课标》中学应开设书法课,传播和延续民族文化。

  四、应对策略

  充分利用语文课时间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布置作业时,减少作业量,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每一个字,掌握所学汉字,从头练起,规范写字姿势,搜集名家作品欣赏,或请相关老师讲座,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定期进行书法作品竞赛,对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并把作品展出,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建议学校开设书法课,专业老师任课,系统训练,提高学生规范书写的能力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5

  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意思是说,习惯是一切活动的根基。一个好习惯,可以使你受益终生,一个坏习惯,也可能贻害一生。对于中学生而言,习惯的好坏更是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长;而行为习惯如何,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德育水平。为了准确评估我校的实际德育成效,我特地进行了学生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设计问题35个。其中1——8题是关于仪容仪表和个人形象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72%的学生对于学校常规仪容仪表检查持反对意见,但80%的学生表示,他们是遵守学校相关规定的。近70%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重视自己的仪容仪表,而“非常重视”和“不重视”两个极端表现的学生人数分别占19%和12%。83.4%的学生认为外貌对于人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认为“影响非常大”和“没有影响”的学生分别占11%和5.6%。这说明,学生对于仪容仪表的认识还是相对冷静和理性的。64.3%的学生认为过于社会化的着装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不合适的,态度中立的学生占21.4%,支持者只有14.3%。对于在体育活动中赤膊的男同学,则有过半数学生认为不妥。这两组数据说明,多数中学生对这一问题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而关于穿着打扮、发型和首饰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学校对于仪容仪表检查的要求过于严格。

  本次调查的9——19题是关于校服着装的。校服是由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中小学普遍穿着。众所周知,校服最早出现在日本。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困难家庭的学生不会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于是,有的学校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校服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我国的校服主要是制服式;三四十年代,中式旗袍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建国以后,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校服基本绝迹,我们上学时,一有重大活动,基本上都是“白衬衣、蓝裤子、白色运动鞋”;到八十年代,校服重回校园。但出于经济原因和实用原则,绝大多数学校的校服采用了运动服样式,颜色主要有蓝,红,绿,白等,面料以涤盖棉,金光绒等为主。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认为,校服“是一项对中小学生具有多种教育功能的工作。”关于具体功能,文件表述为“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贯彻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可见,我国校服实施的一个前提是为了发挥其德育效果。此外,学生是否愿意着校服往往体现出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因而,本次调查,我将校服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列入其中。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的学生不愿意穿着校服,而对现有校服感到不满意的学生居然超过70%,愿意在生活中穿着校服的学生只有3.2%。在校服数量上,学生选择最多项的是“三套以上”,这应该与学生追求个性独立的性格特征有关。同时,在校服设计上,最多学生的选择是“舒适、宽大、透气”,最少的选择是“经济实惠”,可见,学生似乎斌更不担心费用的压力,相信,如果家长们来做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吧。在款式的选择上,有45%的学生选择了日式,38%的学生选择了西式,只有15%的学生选择了运动服。对于校服的问题,39%的学生选择了“缺乏性别区分,男女都一样”,15.1%的学生选择了“质量太差,穿着不合身、不透气”,13.5%的学生选择了“款式陈旧,无法体现中学生的特点”,26.2%的学生选择的是“讨厌一套校服,需要理由吗”。不要以为最后一个选项是恶搞,很显然,这一部分学生是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校服的意见,主要还是款式。校服的款式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与校徽、校旗一样,校服也是学校的标志之一,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服的款式显然应该是有一定固定性的,不可能快速的换来换去。但在细节上作出一些调整,使其稍微贴近学生的审美要求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关于校服的质量,我们也要面对成本控制这个尴尬的`问题。虽然学生们似乎并不是很在意校服的价格,但奢侈化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先不说家长的意见,这首先就与德育本身的要求不符。同时,学生的一套校服往往要面对三年的不断成长,面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面对各种活动的不同场合以及体育课等课堂的具体要求,所以,几乎可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到穿着舒适的。从这点上看,“松垮、不合身、不舒适”几乎就是我国校服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应该理解这样一套宽大而不透气、往往“冬天冷、夏天凉”的衣服穿在身上的感受。

  除去以上两个原因,学生着校服意愿的低下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同时,相反地,在校服的设计上,能不能从款式、质量上的细微处替学生着想,是不是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呢?

  英国校服款式经典、简洁大方,中学生必须穿着正统西式校服,男生为正统西装、正规皮鞋、需要佩戴领带;女生也是统一西式正统服装、正规女式皮鞋、必须佩戴领花。在配以花样繁复的校徽和帽徽,这些细节很好地诠释了言行自制、缄默含蓄的精神。而这种经典的服装风格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英国学生的风度、气质和审美。同时,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种温和的气候使男裤、女裙的着装成为可能。

  日本的校服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学校的标志,而且是时尚潮流的风向标。许多女学生毕业后仍然喜欢三五成群地穿着校服外出,可见她们对校服的喜爱程度。日本校服成功之处在于款式设计:男生校服阳刚帅气,女生校服娴雅可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日本中学生树立了健康的性别意识。同时,日本校服设计有着强烈的与时俱进意识,能够随着流行的变化,不断汲取时尚元素对校服改进,这种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水平,也符合学生积极向上的现代意识。与英国相似,日本冬季气温平均在 5摄氏度左右,这种相对较为温暖的气候保证了日本女学生可四季皆着裙装而不觉得寒冷或不适。

  韩国人崇尚“勤勉、朴素、博爱”,脚踏实地、不浮躁、不逾矩、忠于职守。因此韩国人也非常注重制服类服装。尽管韩国气候四季分明,但中学校服并未因寒冷而舍弃男女生的性别差异,韩国女生冬季校服下身依然着及膝裙,以保暖的毛质紧身长袜代替长裤,这样既注重了校服的保暖性,又保证了款式的美观和男女校服的差别。各校的校徽一般以机绣的方式绣于校服上衣左胸位置。有些学校的校服还有统一的配饰,如帽子、长袜等。

  上世纪90年代,美国长滩学区在实施校服政策后的第二年发现了巨大的变化,其校园犯罪率、打架事件有明显的下降。美国教育部当年的报告认为,校服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学校安全状况和学习环境。随后,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讲中建议美国公立中小学统一校服,以保证学校的安全。这次演讲在全美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小学生是否应该统一着装的激烈辩论。支持者认为校服可以使学校更安全,并改善学校出勤率和提高学生的成绩。反对者认为统一校服的做法与美国教育鼓励个性化发展和注重创造性培养的理念背道而驰。强制校服侵害了孩子的宪法权益,因为孩子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外形离,而且校服限制了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会降低学生自尊感。针对这些疑问,研究者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的研究,但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甚至是相反。争论还在继续。

  从上述各国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我国校服实施的一个前提是为了发挥其德育功能,但是事实上,校服能否发挥作用,发挥了多大的作用,需要具体研究。如果具体执行存在问题,那么作用恐怕就会很小,甚至可能相反。要强化对校服满意度的跟踪,注意实际效果与实施初衷是否有偏差,出现问题应该及时纠正。

  其次,校服作为一种制服,除了要满足学生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外,还有着一定的符号意义。这种符号意义对穿着者心理上会产生作用,如校服的统一性可以对强化学生“我们”意识或伙伴意识,增强组织内部团结;校服的标识性可以使学生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属的组织和与其他组织的差别,提高学生的组织归属意识等等。而学生心理上的这些变化恰恰是校服的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因此,加强校服的符号意义教育,对校服功能的发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最后,学校强制推行校服着装,硬性规定学生在校必须穿着校服,而且校服样式单一、功能性差、舒适性不足、色彩单调、面料性能差、号型不规范、定价无法让人信服等问题,使学生和家长多表现出对校服不满意,进而伤害到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针对这些问题,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促进校服的推行和校服功能的发挥。

  本次调查的21——35题是关于学生文明礼仪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由此可见,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讲究礼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善、和睦相处。因而,学生日常的文明礼仪情况可能比我们做的前两个方面更能凸显德育教育的成效。

  在调查中,只有21.4%的学生认为在家里和朋友面前,礼仪是很重要的;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打电话时,没有让对方先挂电话的意识;有一半的学生不知道宴会中主宾的席位应该在什么地方;只有40%的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实用敬语;大约四分之三的学生不注意自己说话的音量。但知道不应该在深夜给别人打电话超过80%,知道不应该在午休的时候去打扰别人的学生超过60%,认为个人卫生和衣着容貌是礼仪的学生均达到了百分之百。最有趣的是第29题,题目为访友时,事前约好后,应什么时候到达。居然有35%的学生选了“提前到达”。估计是很多学生没有理解“访友”的意思吧,错误地以为是前去赴约了。最后,有过半数的学生对中学生的礼仪现状表示不乐观,只有7%的学生认为很好。上述的情况说明,学生们普遍是重视文明礼仪的,也很清楚他们的现状,但他们的礼仪知识相当零散,缺乏学习礼仪常识的机会。这也许可以成为我们德育工作的一个突破口。

  很遗憾,因为时间关系,我的这次调查很仓促,问题设计不很周到,而且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没有能够被涵盖在里面。如果加上这一方面,问题总量肯定会超过50题,调查时间和统计时间都会大大拖延,不能不视为一个极大的遗憾。但以现在的结果来看,德育教育的目标和成效之间确实却在较大的差距,需要改进。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6

  关于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调查报告

  为了解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分析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寻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我们对我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中学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教师有必要进行学法的具体指导,开设学习方法课。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正在处于发展智力,增长 知识阶段,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在学校有用,对于他们离开学校后,刻苦地进行学习,充实自己, 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为了研究中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对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 调查目的

  1、 了解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2、 分析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3、 寻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

  二 调查对象

  从高中三个年级中各抽3个班,共452名学生。

  三 调查方法和步骤

  调查采取问卷和谈话法。问卷采用学生问卷。谈话法是由实验教师对本班三类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进行抽 样,并对他们分别进行谈

  话。

  四 调查结果

  1、预习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处在“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状态,占总数的4 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30%。

  从统计数据看,学生预习方法大部分处于“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的状态;而通过预习找难点、找重 点或解决疑难的比率较低,原因是高一年级的学科较高三年级学科易学,从小学进入高中,学习方法仍停留在 小学水平。调查表明,高一年级多预习语文、数学和外语,高三年级各科基本都要预习,而且预习物理、化学 的比率高于语文、数学、外语和政治的比率随年级增长。

  “看一遍”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极低,它反映出中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把预习当成一 种任务去完成,反而浪费了大好时光,这也是造成学习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找出难点”和“找出 重点”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一般很高,但这类学生很少。所以从中学生整体来看,他们缺乏自学能力 ,只把预习当成额外作业去完成,没有作为能力去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能力。

  我还发现,“对照参考资料”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随年级的升高由负高相关转为正高相关 ,这一变化反映出预习方法

  随年级的增长而变化,原因是高三学生的自学能力强于高一年级,而且由于临近中 考,复习参考资料是高三学生的主要方法。

  我们对24名优秀学生预习方法的调查表明,其中18名学生采取“找出难点”、“找出重点”等方法, 只有6名学生采取“看一遍”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把预习当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一个途径, 力争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长期依赖教师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课堂听讲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教师讲课枯燥是造成学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占整体的35%。由于教师讲课的水 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所以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听课方式。统计表明,采取第一种方式的学生较多,高一年级高于高三年级;采取第二种方式的学生,高三年级较多 ,高二年级次之;采取第三种方式的学生,高二年级较多,高一年级次之;采取第四、五种方式的学生极少。 这说明听课方式与年龄特点有关,高一学生惯于全记,高二学生因课程加多加深多注意听,高三学生重点坚持 有选择地记。从整体来看,学生听课时思维不够活跃。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统计表明,高一学生采取第一种方式与学生成绩相关较高;高二年级学生采取第二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相 关较高;高三年级学生采用第四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相关较高,而且数学和物理采用第三种方式也相关较高, 其它基本处于负相关状态。由此可见,由于不

  同年龄学生智力开发的不同和听讲习惯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 的学习方法。

  在抽样谈话的24名学生中,有16名学生采用二、三、四种方法。仅有8名学生采用第一种方法。所以 上课时提倡学生讨论和议论,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选择重点的能力,发现和鼓励学生独立创见,是提 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课堂记笔记的情况和方法

  学生记笔记方法的调查情况

  调查表明,记笔记的方法是随年级的变化而变化的。高一学生习惯于抄板书,高二和高三学生开始转向记 重点,但采取全记的比率还较高。

  统计表明,抄板书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很低,甚至出现了负相关,这反映出一味的抄板书,影响了课堂 学习效果。高二学生不记笔记与学习成绩相关较高,高三数学、物理课学生记笔记少或不记笔记与学习成绩相 关也较高,说明对于较难学习的科目或思维逻辑强的学科,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讲,以免造成思维混乱和前后 逻辑不连贯的现象。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写板书,也要求学生抄板书,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思路,也 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 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阻塞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较难学科应该以听、想为主。

  4、课堂小结情况和方法

  课堂小结方法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学生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的比率最高,其它小结方法的比率都很低。尤其是理科教师 ,他们基本采取讲完课就叫学生做练习的教法,从而使学生形成了这种习惯。 这种以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的做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如何呢? 调查表明,采取急于在课堂上做练习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都很低,甚至出现高负相关。这因为以做练习 代替课堂小结,使学生失去了课堂知识消化理解的过程。所以,单靠练习来提高成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 做好充分的课堂小结,使课堂知识得到消化整理,然后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做练习,才会收到良好的 学习效果。

  相关统计还表明,课堂小结的.方法随年级不同而异。高一学生采取老师小结的方法与学业成绩相关的较高 ,说明高一学生还没有自我小结能力,需要老师多做小结。高二学生采取讨论和重温课本的方法与学业成绩相 关较高,这是因为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并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可以放手让他们通过独立小结来提高学习效果。 高三学生采用课堂小结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因为高三学生思维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差异较大,学习成绩的分化也 较大,所以必须根据本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我们从24名优秀学生的调查中看到,有16名同学采取重温课本或讨论的方法进行课堂小结,其余8名 学生虽然采用了做练习的方法,而他们是在听懂学会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巩固和记忆的。

  5、做作业的情况和方法

  课外作业是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一种手段,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对作业的认识不尽相 同,有的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学习的需要,也有的当成一种负担;有的学生做作业的速度较快,也有的做作 业的速度较慢,有的学生做作业产生一种愉快的内心体验,也有的完不成作业心理出现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 ,学生都在寻求做作业的窍门和路子。表五反映了学生当前做作业方法的现状:

  “先做后看书”的方法比率较高,“有问题问别人”的方式比率也较高。但是,仍然存在抄 作业和完不成作业的现象。

  统计表明,“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很高。原因是学生先做后看书能够发挥学生独立思 考、自检学习效果的作用。特别是当学生遇到难解题时,还可引起学生对解疑的需要,促使他有针对性地去看 书,一旦从书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做法和答案,便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 学会应用知识的方法。

  统计表明,学生抄作业或完不成作业与学习成绩是负相关状态,这种情况大都属于差生。

  我们从24名优秀学生谈话中发现,他们多数都采用“先做后看书”的方法。他们说:“当我们做不来时 再看书印象深”。还有一部分较好的学生边复习边做作业,他们说:“我先看懂书,弄明白道理后再做作业, 这样速度快。”他们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根本

  的一条是必须独立完成作业。

  7、复习方法的情况

  学生对复习的目的和作用理解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复习方法和安排,统计表明,各年级学生经常复习者较多,都占半数以上;考试前复习的,其比率较其它方法相对要高。复 习方法随年级的不同而有变化。高一学生多是按老师布置的提纲进行复习,高二学生侧重在背重点,高三学生 侧重在抓难点。原因是高一学生依赖性较强和缺乏独立归纳能力,希望老师列出提纲要点,给明确复习的主要 内容。高二学生面对加重的作业负担,必须进行重点复习;同时由于难度的增大,难点较多,抓难点的复习方 法比率也较高;高三学生面临毕业与中考,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着重解决疑难。

  8、课外参考情况

  学生能否主动有目的地参考课外资料,是促进所学知识深化和培养自学能力的因素之一。而会不会有选择 地进行参考资料的学习,则反映了学生素质的差异。调查了解中发现学生的课外参考资料很多,有北京的、有 上海的、有天津的、有太原的,种类多达10几种,但哪种资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呢?统计数据反映出学生对参考资料的选择随年级的变化而变化。高一学生主要参考一些杂志,高二学生开始转向 参考复习资料,高三学生以参考复习资料为主。随年级的升高,学生学参考书的比率也在提高,而学参考杂志 的比率则呈下降之势,说明高一学生对参考资料的选择不定性和高三学生对参考资料的目的性有着明显的差异 。

  统计表明,凡是参考试题解一类资料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并不一定好,所以,杜绝社会上滥出题解一类书 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类书往往容易替代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忽视双基的训练,特别是其中一些难题 和怪题,抑制了学生大脑皮层多通路的联系,造成了思维的混乱。

  统计表明,学生不参考任何书籍的做法与学习成绩相关也很低,甚至出现负相关。因为完全靠书本是开阔 不了学生的眼界,而是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阻碍了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所以合理地选择参考资料,独立自学一些材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自学的 能力。对此,我们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参考书。

  五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多数中学生仍停留在教师所要求和布置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被 动性较强,他们主动学习和探求知识很不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的被动性,表现 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死记硬背。他们上课抄笔记,课后抄作业,复习考试按教师指定的背课本和笔记,还有许 多学生大量地看各类题解,这都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他们的学习缺乏独立性,离不开老师这根“拐棍” ;而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中考指挥棒的作用,特别是在高三,学生被 迫在课上课下大量做练习,重复性的无效劳动占去了很多学习时间,负担过重,这就显得学习被动和方法过死 ,严重影响着学

  生身心健康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中教师中的强制性措施过多,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的培养,这不能不是个重要原因。它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7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减负的首站,初中阶段更是减轻课业负担的重要阶段,经过学习,结合我校实际得出以下报告。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每天总有些学生不做作业,而且这些学生的成绩都不是多么理想。也有些学生虽然做了,但做得很是糟糕,不但字迹潦草,而且满是应付现象特别严重。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到不做作业及乱做作业对自己的严重影响,进而努力改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我决定进行初中生家庭作业情况调查报告。二、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5日三、调查地点:东平明湖中学初中部

  四、调查对象:初一、1班和初一、3班全体同学五、调查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20xx年11月的准备,我在东平明湖中学初中部初一、1班和初一、3班全体同学发出120份调查问卷,收回120份,无效卷20份,共计可统计卷100份,调查了解初一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情况。

  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天后,问卷全部收回。我对问卷情况进行了细致的统计。结果如下:1.在班级里的学习成绩(单位:﹪)

  调查显示:班级中只有60﹪的学生成绩是优秀,成绩好的学生平时作业习惯也好。30﹪的学生成绩是良好,10﹪的学生成绩是合格。在调查中,我又走访家长了解到孩子的成绩差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不主动,做作业很马虎,每天的家庭作业需要在家长的督促下才能完成。可是,许多家长忙于工作,有的家长干脆去打麻将很少有时间来管理孩子的家庭作业。2.做家庭作业的态度(单位:﹪)

  调查显示:32﹪的学生喜欢做家庭作业,46﹪的学生比较喜欢做家庭作业,有22﹪的学生不喜欢做家庭作业。通过问卷我还了解到部分的家长只是偶尔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还有的家长从没有检查过孩子的家庭作业,因为这部的孩子家长在外地工作,孩子或留在托送中心或让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平时只能管孩子的吃,孩子的穿,他们哪有指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就这样由于没有父母的监督,孩子养成了不爱做作业的习惯。3.完成作业的时间统计(单位:﹪)

  调查显示:48﹪的学生平均每天作业时间在0.5小时以内,这部分主要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作业既快有书写认真。40﹪的学生经常坚持1小时左右,还有12﹪的学生平均作业的时间为1小时以上。调查得知,作业用时间多的这部分学生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放学回家后没有及时写作业。他们等动画片电视看完了才匆匆写作业,有的完成作业也是很马虎的,有的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还有的根本就不写作业。有一些同学每天晚上都要去上辅导班,但是大多同学在辅导班里只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作业。4.平时喜欢的作业类型统计(单位:﹪)

  调查显示:学生对家庭作业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最令人关注的是推理实践的作业要求很高占了50﹪,可以看出学生喜欢实践类的作业。学生对于预复习、听磁带、背抄练习作业不是很感兴趣的,同时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弱,而这往往是成绩偏下的学生的选择。5.对平时家庭作业量统计(单位:﹪)

  调查显示:有36﹪的学生认为家庭作业是适量的,这部分学生多半是班级的成绩良好的学生有24﹪的学生说家庭作业是很多的,这部分学生也就平时不写家庭作业的学生。还有30﹪的学生认为家庭作业是不多的,这部分的学生就是每班的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做作业态度也比较认真,书写工工整整的。

  设想解决方案

  (一)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即在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要少说话,少干预,少打扰。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受到影响的。如果在桌子上放着与完成作业无关的课外书或者玩具的话,甚至一面小镜子,都可能使孩子写一会儿看一会儿,不仅耽误作业时间,也使心思不集中,造成作业正确率低。所以,桌面上一定要干净、整洁。同时父母必须及时、严格地进行监督检查,做到宽严有度。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最好离开,到规定的时间才准时进来检查,这样有助于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和集中注意力习惯的培养。但是,当家长发现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分神或者做小动作的时候,应该马上提醒、制止。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难,马上就问家长,这时,家长不应给予回答,要让孩子自己思考,尤其是什么字不会写啦这么简单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动手查字典解决。孩子实在是解决不了的,要留到最后一起辅导,使孩子们养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良好习惯,提高成绩。(二)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老师还要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班干部应该带头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消除学生们对家庭作业的恐惧心理和懒惰心理。在班级中树立榜样很重要,我记得小时候妈妈常说一句话“一个勤劳的人可以带动十个懒惰的人”以班干部为主体,成立学习小组,自我实现管理。为细化班务管理和学习管理,以班干部为主题,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划分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每组学生5人左右,分别设立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班级事务按照分类进行管理。明确组长职责,语文、数学、英语组长的主要任务是收发语文、数学英语的课堂作业本和家庭作业本,对本组同学的学习进行指导,向老师反馈同学学习的情况。在老师的眼里,是没有差生可言,因为每个人的`智力因素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学习成绩,只要

  尽力去学,成绩再差也是好学生,我们还可以利用“结对子”“比学帮超”等各种形式广泛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排座位时好生差生搭配,便于差生在学习上及时向好生请教。及时发现每个同学的进步之处大肆表扬,在班里大造“只要我尽力、失败也无悔”的舆论,让每个同学都能自信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并逐步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同时,老师要负责任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孩子的家庭作业进行批阅评定,让孩子有成就感,这样他们就会喜欢做作业了。(三)家庭作业的趣味性

  家庭作业是教师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在课外进行的练习。它既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补充,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反馈与检测。设计家庭作业则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优化家庭作业则又成为了一门值得广大教师细细钻研的艺术。在教学中,老师们应该多换一些有趣味的家庭作业题目,多开展一些实践操作的作业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做家庭作业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变机械重复为快乐实践,那就是家庭作业的趣味性。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于逃脱费时低效的窘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要设计了许多种类型的作业练习。可以是随堂练习,可以是课前的预习,还可以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如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趣味性很强的作业。(四)给学生自由的权利

  偶尔让学生们自己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这样可以吸引他们做家庭作业的兴趣。有些学生不喜欢写作业,多半与他学习兴趣有关,他想做的事就感兴趣,相反,让他抄抄词语、背背课文等之类的作业对他就没有吸引力。这样,家庭作业他就会马马虎虎的,做时就会草草了事,抱着不认真的态度。

  总之,初中阶段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尤其是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希望孩子能够经过各位家长充满爱心的细致地辅导与帮助,能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8

  中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问卷调查表

  1、本学期开学之前,你一般情况下会:

  A、无所事事,等待开学

  B、只要准备好开学所需要的物品就可以

  C、检查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完成

  D、考虑并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争取有所进步

  2、你认为应该在早读、下午上课或晚自修前的多长时间内引导大家进入学习状态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3、有的同学表示课前预习对自己学习有很大帮助,所以习惯预习;而有的同学表示预习对学习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不预习。你呢?( )

  A、不预习 B、很少预习 C、老师布置预习才预习 D、经常预习

  4、如果你预习,那你都经常预习那些科目?(注意:上面选不预习的同学不用填此项。)( )

  A、自己喜欢的科目 B、自己喜欢那位老师的科目

  C、家长强调的重点科目 D、预习自己认为成绩不理想的科目

  5、课堂上,你最喜欢( )

  A、 答问 B、自由阅读 C、老师讲解 D、讨论

  6、有的同学表示会在课堂上课过程中常常走神,你呢?( )

  A、对感兴趣的内容很认真,不感兴趣的就干别的事情

  B、上课内容听不懂时会走神

  C、认为上课内容已经很懂了,不用听

  D、基本不会走神

  7、不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听课方式,你是怎样的呢?( )

  A、听课时不记笔记,但愿意想,会配合老师的节奏(如:回答问题等)

  B、老师让记什么就记什么

  C、听课时会记自己认为重要的笔记,但常常听不到老师讲的下面的内容

  D、一面听,一面把老师讲的和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记在书上

  8、你觉得自己的听课效果怎样( )

  A、不清楚 B、全听不懂

  C、部分听懂 D、全能听懂

  9.等级科目课上,你通常( )

  A.完全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没有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

  B.主要精力放在解题上,没有对基础知识进行认真复习

  C.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又注意解题及解题后的反思、总结

  D.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并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

  10、开学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成绩不太理想,你一般情况下会

  A、不学习了,反正学不会

  B、听天由命,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C、确定自己的薄弱学科,狠下功夫

  D、请教老师,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对路

  11、上自习课的时间里,如果没有老师在场

  A、无所事事,逮着什么就看什么

  B、看哪个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就做哪个学科的作业

  C、查缺补漏,抓紧时间学习自己的薄弱学科

  D、思考今天的学习情况,做好总结

  12.你与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情况是( )

  A、不与其他同学探讨学习方面问题

  B、有同学经常对自已学习有帮助

  C、经常与其他同学探讨学习心得

  D、经常帮助其他同学从

  13、关于复习你是怎样做的呢?( )

  A、在平时、测验和考试前都不复习

  B、老师强调要复习才会复习

  C、平时不复习,测验和考试前会复习

  D、在平时、测验和考试前都会认真复习

  14、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常用哪一种?(注:从不复习的同学不用填写)

  ( )

  A、只会翻阅笔记

  B、把学过的内容通看一遍

  C、把学过的内容看一遍后,会尝试做一些题目来巩固

  D、回忆学过的内容,自己整理出提纲,针对还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弄懂

  15、你是怎样处理复习与作业的关系呢?( )

  A、不复习只完成作业

  B、边做作业遇到有不懂的马上看书或笔记

  C、先做作业再针对遇到的问题看书、笔记,或问同学、老师

  D、整理好课程内容,认真理解重点、难点之后再写作业

  15、你怎样完成作业的呢?( )

  A、做作业中遇到困难经常不能完成,也不会问同学、老师

  B、只讲究速度做完就完事

  C、做作业遇到困难需要与同学讨论才能完成

  D、能自己快速准确的完成

  15、当考试后,你发现考的科目自己觉得很糟糕,你会 ( )

  A、无所谓,来日方长,我会努力的

  B.从头开始,扎扎实实再从头学起

  C.从现在开始努力

  D.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16、试卷或作业发下来后何时订正呢?

  A、从不订正

  B、晚自修时

  一 、调查目的

  1,了解高一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2,分析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3,寻求适合高一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二、 调查对象

  迎河中学高一(1)班

  三、调查方法和步骤

  调查采取问卷

  四、问卷调查

  五、 结果分析

  1,预习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处在"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状态,占总数的5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30%.

  从统计数据看,学生预习方法大部分处于"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的状态;而通过预习找难点,找重 点或解决疑难的比率较低,原因是高一年级的学科较初三年级学科多,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方法仍停留在初中水平。高一学生除了要预习语文,数学和外语外,还要预习物理,化学政治等其他学科。 调查表明,高一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把预习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这样既浪费了大好时光,也没有大的收获。;从中得出高一学生缺乏自学能力 ,只把预习当成额外作业去完成,没有作为能力去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能力.

  预习情况 不预习 很少预习 老师布置才预习 经常预习

  所占比率 28% 44% 20% 8%

  预习方法 看一遍 找重、难点 对照资料

  所占比率 52% 30% 18%

  2,课堂听讲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教师讲课枯燥是造成学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占整体的35%.由于教师讲课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所以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 统计表明,采取第三种方式的学生较多,从整体来看,学生听课时思维不

  够活跃.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倾向于灌输式学习。这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思维任然停留在初中。高中的学习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提高了,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由此可见,由于不同年龄学生智力开发的不同和听讲习惯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 的学习方法。

  听课情况 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不想听 上课内容听不懂 其它

  所占比率 22% 46% 32%

  3,课堂记笔记的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记笔记的方法是随学生的听课装态的变化而变化的。说明对于较难学习的科目或思维逻辑强的学科,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讲,以免造成思维混乱和前后 逻辑不连贯的现象.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写板书,也要求学生抄板书,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思路,也 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 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阻塞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较难学科应该以听,想为主。

  课堂笔记 只听不记 边听边记,尽可能记下所有 边听边记重点 边听边记边思考

  所占比率 36% 42% 14% 8%

  4,做作业的情况和方法

  课外作业是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一种手段,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对作业的认识不尽相 同,有的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学习的需要,也有的当成一种负担;有的学生做作业的速度较快,也有的做作 业的速度较慢,有的学生做作业产生一种愉快的内心体验,也有的完不成作业心理出现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 ,学生都在寻求做作业的窍门和路子.表五反映了学生当前做作业方法的现状:

  "先做后看书"的方法比率较高,"有问题问别人"的方式比率也较高.但是,仍然存在抄 作业和完不成作业的现象.

  调查表明,"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很高.原因是学生先做后看书能够发挥学生独立思 考,自检学习效果的作用.特别是当学生遇到难解题时,还可引起学生对解疑的需要,促使他有针对性地去看 书,一旦从书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做法和答案,便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 学会应用知识的方法.。学生抄作业或完不成作业与学习成绩是负相关状态,这种

  情况大都属于差生。

  作业方式 先看书后做 先做后看书 抄答案

  所占比率 32% 58% 10%

  5,复习方法的情况

  学生对复习的目的和作用理解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复习方法和安排,调查统计

  统计表明,各年级学生经常复习者较多,都占半数以上;考试前复习的,其比率较其它方法相对要高.复 习方法随年级的不同而有变化.初一学生多是按老师布置的提纲进行复习,初二学生侧重在背重点,初三学生 侧重在抓难点.原因是初一学生依赖性较强和缺乏独立归纳能力,希望老师列出提纲要点,给明确复习的主要 内容.初二学生面对加重的作业负担,必须进行重点复习;同时由于难度的增大,难点较多,抓难点的复习方 法比率也较高;初三学生面临毕业与中考,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着重解决疑难.

  复习方式 不复习 看主要内容 看一遍 复习有关内容后做题

  所占比率 10% 26% 48% 16%

  六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多数高一学生仍停留在教师所要求和布置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被动性较强,他们主动学习和探求知识很不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的被动性,表现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死记硬背.他们上课抄笔记,课后抄作业,复习考试按教师指定的背课本和笔记,还有许多学生大量地看各类题解,这都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他们的学习缺乏独立性,离不开老师这根"拐棍" ;而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特别是在高中学生被迫在课上课下大量做练习,重复性的无效劳动占去了很多学习时间,负担过重,这就显得学习被动和方法过死 ,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初中教师中的强制性措施过多,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不能不是个重要原因.它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

  附录: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9

  一:为了研究和分析中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从零用钱的分配和利用状况,购物心态,父母对子女消费的态度展开调查。做出公布,使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我们也还调查了中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按理说,中学生的零用钱应是绰绰有余,但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另外我们也对中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针对消费经济来源做了分析,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中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中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中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花钱买东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消费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时,我们中学生的消费也越来越大。高消费意识在学生中广泛流传。然而,学校及社会尚未对“消费”这一活动进行研究,也未对中学生的广泛流传的猎奇心理加以改正。学生在消费中还有许多有待规范。

  为此,我们通过调查了50位同学,来探讨中学生消费观念。中学生每个月都会有零用钱,每天都会用钱,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现在的每个中学生几乎都市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中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望。中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就会不惜千金买名牌,为了更了解中学生消费的内容,这儿我们列举了一个表格,即中学生消费的内容。

  我们也还调查了中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按理说,中学生的零用钱应是绰绰有余,但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父母给子女零用钱。理所当然,也应过问子女的消费情况,但事实正好相反。请看下面的数据。

  遇到好天气时,人们都会不约而同低出门散步,我也不例外。我在南湖公园做了一次观察,发现沿河路上没有多少车,空气质量较好,上游湖中几乎没有多少漂浮物,湖中没有排放污水,湖水比较清澈,下游湖中漂浮物较多,生活污水排放较大,特别是沿河洗衣服的人很多,湖水下的泥土都是黑色的,寸草不生。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于污水的处理不是很正确,特别是沿河的居民直接把带有洗涤剂的洗菜水和洗衣服水倒入湖中。据统计,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因淡水被污染而找不到可饮用水资源,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淡水,人们就会遭遇几乎是灭顶之灾。

  由图表可知,父母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只占20%,而父母很少问子女的消费情况要占70%,不过问子女消费情况的也要占10%。这就表明:导致学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问,导致了中学生的高消费理念的蔓延,使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满足感,觉得钱是很容易得来的,以至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活在暂时的满足感中,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纠正它,不能让它蔓延。

  我们调查学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压岁钱,结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觉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

  通过分析以上的`情况,我们向广大学生,家长及校方,提出以下几点:

  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钱,使中学生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勤俭。

  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沿海地区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市场的发展对劳动生产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大量农民工不断的涌向沿海地区.那么这些农民工在外面的生活怎么样呢?本文为了行文的方便,将其简而化之,并合壁而中国化:一方面,将物质的生活归结为具体的生活,并且对她进行着重的探讨;,另一方面将科学,教育,文化等归纳为虚拟的生活.因此,本文拟从具体生活的探讨和虚拟生活的探讨两个主要地方面来探讨。

  学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

  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深刻的认识到钱来之不易。

  对村领导班子进行了党的路线、文化知识、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知识再培训;积极从创业致富能手、回乡知青、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青年中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和党员,形成凝聚人心、齐心协力抓工作的领导核心;同时充分发扬党员“带头富”和“带领富”的先锋模范作用。

  父母不应给学生太多的零用钱,应教育他们,让他们走出误区。父母也应多关心子女消费的情况,促使他们不要乱花钱。

  作为中学生的本人而言,在人际交往能力上屡遭失败,应树立信心,改变以往处事的陋习,主动与其他同伴交流,寻求自己的“病因”,多一些信心,必须对自己的行为作必要的“诊断”,克服个性中的消极因素,不断充实自己,在人际交往的能力上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学校教师应针对不同的人际关系的学生,要发挥人际关系较好的作用,帮助人际交往关系欠佳的学生,使学生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以适应新世纪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需求。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0

  研究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手机也普遍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学生也逐渐成为手机一族。但社会上对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有不同的声音,我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活动,正确地认识中学生带手机的利与弊,正确地看待及使用这现代科技的产物。

  以下是我调查的情况

  1)问卷调查记录情况

  学生篇:

  ①中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 占调查总人数比

  a、应该 66.9%

  b、不应该 28.1%

  c、无所谓 5%

  ②觉得应该的原因是? 占“应该”总人数比

  a、和父母联系方便 20%

  b、发信息、聊天 40.35%

  c、上网、玩游戏 20.16%

  d、可以显示自己的身份 12.9 %

  e、其他 6.59%

  ③那觉得不应该的原因是? 占“不应该”总人数比

  a、基本上没多大用处 54.56%

  b、影响学习 10.73%

  c、经济负担,交不起话费 20.34%

  d、其他 14.37%

  ④你有手机吗? 占调查总人数比

  a、有 56%

  b、没有 44%

  ⑤如何得到手机? 占“有”手机总人数比

  a、亲人赠送 64.78%

  b、用自己的零花钱买 15.46%

  c、其他 19.76%

  家长篇:

  ⑥你同意孩子带手机吗? 占调查人数的比

  a、不同意 45.74%

  b、同意 43.22%

  c、其他 11.04%

  ⑦您同意的原因是? 占“同意”总人数比

  a、离家远,可随时联系 41.1%

  b、让亲子之间更容易沟通 10%

  c、随时掌握孩子的行踪 25.6%

  d、经济允许,可以让孩子方便联系 13.3%

  e、其他 10%

  ⑧那不同意的原因是? 占“不同意”总人数比

  a、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45.73%

  b、怕孩子上网和坏人打交道,不健康的信息影响 22.3%

  c、手机辐射不利于健康 15.74%

  d、怕孩子形成攀比的心理 9.15%

  e、其他 7.25%

  2)采访记录情况

  1、家长:经济条件允许就带。

  家长认为带手机最大的好处是联系方便,以便自己更好地确定自己的孩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而且,在科技发达,手机话费降低,又出现小灵通和校园卡,所以只要条件允许,给孩子配一部是可行的。

  2、老师: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老师认为,一节课才仅仅的40分钟,对于传授知识时间已够紧的了,可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玩游戏、发短信,低着头手指动动一堂课就这么过去了。所以,带手机进校园是不可取的。

  3、同学:带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

  有了手机,我们不仅可以更好、更快地联系到想找的人。特别是对于远离家来这里上学的学生,手机方便了自己与家人的联系,至于会影响上课听讲问题,

  只要自己克制一下自己,就不会有影响了。

  个人见解:

  我通过这次的活动充分地认识到手机的利与弊,我个人觉得学校也不能一味地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叛逆心理,越不能做的就越做,老师和家长要正确地引导才能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我体会到中学生带手机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科技的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问题,中学生有手机已不再是新鲜事,手机话费成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扭曲了他们的'消费观,造成了攀比的心理。

  一个新产品诞生的时候,人们在尽情享受的同时,也要留,它所给我们利弊,我们应该保持头脑的清醒,学会保护自己,不轻易相信手机短信中的中奖信息,防止受骗,科学使用手机,让自己成为手机的主人。

  现在的我们不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我们也需和外界联系,只要有自制力,并开发适合学生用的手机,也是可以使用的。我们要从各个角度看待它的使用。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1

  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

  )

  )

  )

  )

  )

  10、每次测验或考试,不管考得好还是考得差,我都能够进行自己反思,为什么有些题目做问卷分析

  ①

  从上述问卷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该生的学生的学习动机都比较明确,但并没有

  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学习还是缺乏兴趣,这就而要我们老师,在授课时要努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平时考试或测验,尽量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来提高学习兴趣。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

  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

  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从上面的预习情况来看,还有一大部分人是没预习习惯,没学习计划和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提醒他们学习,家长多监管,任课老师多布置点作业让他们做,并做好定时检查。

  ③ 由上述表格数据可知学生预习的课目比较多是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还主科英语;因为这几科都是比较难学的科目,其实我觉得学生应该预习每一科目,上这课之前就要做好预习,这样才会有目的的听讲,才能够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和讲课的思路。预习的时候还可以发现自己学习这一课会有什么疑问,课堂上注意老师讲解时,能够解决心中的疑问,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我发现高中学生其实都很想预习的,就是找不到时间,其实他们还没有提前一个学期学习的习惯,就是学期开始之前就要预习好本学期要学习内容,这样才能够争取更多的时间。预习好

  了,听课效果也好,做练习巩固效率会更高,时间就会更多。预习能松高效地促进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学习;预习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再看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预习好;课堂学习要关注的三大问题: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老师讲课思路。要关注老师课堂的提问以增加学识;听课一定要“心到,眼到,笔到”;做好课堂笔记的技巧为方便课后复习基因知识。该校学生有良好的听课能力,上课能跟着老师讲解的思路,作好课堂笔记,但是据我了解发现,他们所谓的听懂就是高效的课堂学习,其实他们误解了,高效课堂学习方法:是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预习好;课堂学习要关注的三大问题: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老师讲课思路。要关注老师课堂的提问以增加学识;听课一定要“心到,眼到,笔到”努力动脑筋思考,争取在课堂上吸收所有东西,还超出课堂上老师的所讲的的知识再上个层面;做好课堂笔记的技巧为方便课后复习基因知识。所以指导老师应该好好指导他们的课堂学习方法,以提高他们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课后及时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该校学生大部分都复习的习惯,其实复习可以做练习题来基因知识,很多知识都是做再上完新课时候及时做练习来巩固,据我了解该校学生都没及时复习,而这边的老师也存在问题,他们每上次新课后,都讲练习,这也是导致他们不复习的原因之一,很多学生都依赖老师的讲课,而积极及时主动去做练习巩固知识,这是学生应该培养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多布置作业,检查学生作业情况!使学生及时巩固知识。

  该校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反馈能力还是比较缺乏,学生没有自我反省,就没有提高,有反思就有提高,这就是需要指导老师给学生一定学习方法的指导。 该校学生记忆能力都不好,而且也没有良好的记忆方法,为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指导老师可以为学生习提供记忆的方法训练;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目特点,为学生提供知识记忆的方法。 可以看出学生大多都能自己思考解决问题,能够勤于思考突破难题;刻苦努力提高成绩;具有良好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些学生成绩一般都比较优秀;能够与人交流问题说明学生人格保持健康心态;主动找同学研究问题说明学生能够积极进取,不甘心落后。

  学生都能够对自己学习能力有个评价,能够找出原因,认识自己哪些方面,哪些知识还没撑握,如何提高这些方面的成绩,都会思考这些问题,但还是有些人没有去发现问题,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这些都要指导老师为他们提供学习方法的辅导以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该校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系统学习方法,他们需要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对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学习中也不能自觉地加以运用。即使有的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大都是走了很多弯路之后形成的,并且是零散的。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很难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应该接受专门的指导与训练。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有关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课。作为学生自己,也应该多阅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备注:为此本问卷参考了《我要考第一:尖子生的学习诀窍和思考方法》【作者】刘帆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800804380 【版次】1 一书设置以上问卷。

  附:

  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问卷

  同学们:

  做一名成绩优秀的尖子生,考入名牌大学,对每一位中学生来说,都是一件最令人向往的事。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成绩优秀,每个人都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什么呢?这就是竞争,只有强者才能获得胜利;只有成绩好,你才能考入理想的大学。也许有同学会说:“我天生就不是考大学的料。”其实,只要努力,善于运用一些学习技巧,你就可以事半倍地获得好成绩。或许由此改变你的一生。

  下面是关于你本学期学习方法的调查题,请你仔细、认真、实事求是的填写,此卷有助于我们和你自己了解你都运用了那些学习方法。谢谢!没注明是多选的,都为单选题。

  班级 姓名 性别 (此处可以不填,如需要老师提供意见最好填此处)

  10、 你学习动机来源() A自己对学习非常感兴趣; B为了考上名牌大学;

  C父母、同学、老师、说我学习差,我证明给他们看,我不差; D其它动力。(包括为了赢得异性的好感等)。 11、 你学习有没提前预习的习惯?( ) A有 B没有 12、 如果有,你都有预习那些科目?

  13、 你一般都是什么时候预习?( )(可多选)

  A提前一个学期预习;B提前一周预习;C上课前一晚预习;D课前预习。14、 你上课学习能不够理清老师讲课的思路;有没课堂作笔记的习惯? A能跟着老师思路走;作笔记; B能跟着老师思路走;不作笔记; C不能跟着老师思路走;但作笔记; D不能跟着老师思路走;不作笔记; 15、 你自己课后有没有及时复习的习惯?( ) A有;B没有;C不经常有。 16、 有没记错题(自我反馈习惯)和好题点评的习惯? A有;B没有;C不经常有 17、 你觉得自己记忆力好还是差;知道提高记忆力方法吗?() A好,知道;B好;不知道;C差,知道;D差,不知道。 18、 你遇到难题一般是自己解决,或是找老师,还是与同学交流呢?() A自己解决;B与同学交流;C找老师。

  10、每次测验或考试,不管考得好还是考得差,我都能够进行自己反思,为什么有些题目做错了,或失分原因在哪里?( ) A有,B没有;C不经常有。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2

  研究目的:

  有位学者曾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确如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势在必行的。在这个发展飞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除了应付紧张的学习压力之外,还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各种应激源的刺激,如同学关系紧张,严重的升学压力等影响,如果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导致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等。我小组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感到担忧,所以我小组对不同人士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看法以及解决方法做出了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

  调查过程:

  一、调查准备:

  1、就课题上网搜集资料

  2、翻阅有关书籍查找相关资料

  3、明确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1、在网络上对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2、对家长进行现场访问

  3、采访在校教师

  4、咨询心理教师

  三、问卷及采访内容:

  1、您认为现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2、您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3、您觉得那些人或机构应当为这些问题的产生负起责任

  4、您觉得应当怎样解决这些存在的心理问题

  调查结果:

  一、您认为现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经过我们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初步认为青少年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厌学心理;2.早恋现象;3.虚荣心强;4.暴力倾向;5.抽烟喝酒;6.叛逆心理严重;7.不善处理人际关系;8.抗挫折能力弱。

  其中初中生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为:部分初中生的攀比心理严重,常常不顾家庭经济情况与他人攀比;对家长老师有反叛行为出现,如违背家长或教师的意愿,不尊重家长教师等;有抽烟喝酒的不良现象出现,并且习惯成瘾。

  对家长的访问结果主要表明:初中生缺少与家人的沟通,常有辱骂家长的行为现象发生;不尊重家长。

  而对在校教师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初中生在课堂上常常做出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已引起注意;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有聚众斗殴的现象发生。

  而心理教师则表明,在进行咨询的学生当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对人际交往,特别是在对于异性交往方面的恐惧以及担忧。

  二、您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我们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整理之后,得出了每个心理问题产生几个原因:

  1、厌学心理:考试科目过多、学习压力得不到缓解、学习主动性差、课堂沉闷课程烦琐难、应试教育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等;

  2、早恋现象:无法正确意识朋友与恋人的关系、对爱情的朦胧认知、没有处理好男女间的正常交往、模仿成人或影视剧等;

  3、虚荣心强:家庭条件优越、追求名牌、攀比意识强、爱“面子”等;

  4、暴力倾向:受有暴力色情的影片影响、家庭现象、显示自己的“厉害”;

  5、抽烟喝酒:追求刺激的心理、模仿成人、向异性炫耀等;

  6、叛逆心理严重:单亲家庭能越来越多,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没有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等;

  7、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没有正确处理好与异性的交往、没有处理好长辈的交往方式等。

  三、您觉得那些人或机构应当为这些问题的产生负起责任?

  我们分析了调查所得结果,归纳出以下几类:

  1、社会方面;

  2、家庭方面;

  3、学校方面;

  4、初中生本身;

  四、您觉得应当怎样解决这些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小组整理了调查结果后,得出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㈠社会方面

  1、多关心农民工子女的成长;

  2、提倡社会人士多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3、严厉打击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暴力淫秽书籍影像;

  ㈡家庭方面

  1、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2、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3、不体罚孩子;

  4、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里想法;

  ㈢学校方面

  1、学校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2、教育不应该只停留于表面,要深入学生的心理;

  3、积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课堂内容;

  ㈣青少年本身

  1、应当多读一些富有哲理的书,获取有益知识;

  2、加强自我意志力;

  3、提高学习兴趣;

  4、积极参加课余活动,多与人交流;

  5、多与长辈进行沟通,理解他们;

  6、自觉杜绝不良诱惑。

  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研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活跃,又面临着升学等压力,这些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综合我小组调查结果,现时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可大致分为四类。分别为,学习类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挫折承受力问题、人际交往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1、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二、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会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由于受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三、挫折承受力问题

  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反应与积极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四、人际交往问题

  1、与父母的关系。初中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会经常与父母产生冲突。同时,部分家庭出现种种伤痕,如夫妻关系不和、双亲离异等,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2、与同的关系。初中生都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3、与老师的关系。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这时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缺乏理解、耐心与关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产生对老师的不理解、不信任以至产生对抗心理。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一种压抑感并产生消极情绪。

  初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初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而且个体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中生自身的原因。初中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之中,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又比较大,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不强;第二,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上所存在的消极颓废的社会阴暗面与其所受的学校教育差异比较大,这不仅会严重地毒化他们的心灵,还将不可避免地引起他们的思索与探究,极易产生疑虑、困惑和无奈等等心理障碍。第三,来自家庭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家长以极为功利的价值取向设计塑造子女,严重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第四,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心理问题没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甚至把心理问题德育化。他们没有认识到正值青春年华的中学生最容易冲动,也是犯错行为最频繁的"危险期"。事实上,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全面分析,而不能因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而归因于思想变坏,不思进取,品德低下,更不能因此而对学生冷眼相看,全盘否定。我们要意识到心理辅导进入中小学校园是时代的要求。但无论初中生中出现哪种心理健康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他们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形成,也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解决方法:

  (一),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四),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五),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

  调查总结:总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只要相关人员及相关部门能够积极配合,抓住问题的本质,并及时的解决出现的问题,就可以早日清除初中生的心理障碍。还给初中生一个纯洁干净的蓝天,让他们重新认知自己,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3

  调查人:Xx

  调查时间:20xx年8月9日

  调查地点:Xx小区

  调查对象:小区中学生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像农历5月初5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就此问题,我对小区部分中学校的部分在校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 当代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中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中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的来源。

  二. 当代中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中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 中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还有青春期特有的猎奇心,导致部分中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中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 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中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中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 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中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 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中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20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 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国家能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多举办文化活动普及文化知识,当代在校中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 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4

  内容摘要:我们于20xx年8月~12月,对桃花江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习态度、教育价值观、心理特点??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对于那些消极的心理我们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吗?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1、具体目标

  ①调查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②调查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③研究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2、调查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和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调查,其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等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桃花江镇中学的在校学生之间进行,共发调查问卷100份,回收调查问卷96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87份,无效调查问卷9份,调查问卷回收率93%,调查问卷有效率87%,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78%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20%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 这说明当代中学生绝大部分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1.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83%的中学生都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学习,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这表明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应做什么和该怎么做,都有较强的自控能力。14%的中学生其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而且经常不能够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经常东抄西抄,虽然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但自控能力有待加强,时刻需要有老师的监督。3%的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整天无所事事,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老师布置的任务,即使有老师的督促也没有用处,这是比较危险而严重的教育问题。13%的中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而87%的中学生则认为学习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家庭压力和社会影响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当代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主要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和影响。据统计,84%的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11%的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5%的中学生不想学习。这与他们来自压力的“读高中考上大学”意识浓烈是相一致的。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不想学习的中学生数其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1%的中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

  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所讨厌的课程中,英语作为高中的核心课程之一,竟然有6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这与我国现实社会中一些现象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是一个在

  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话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经过对调查问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

  2.1教育价值观具有多元性、务实性、功利性的趋势

  大部分当代中学生早已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从而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学习成绩优秀的中学生自然而然要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好且学习成绩一般的中学生也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很好且学习成绩很差或家庭经济很困难但学习成绩很优秀的中学生也纷纷想方设法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务实性和功利性是当代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当代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2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趋势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

  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四、讨论(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1、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1.2、家庭、社会对中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学生学习需要是起对一定社会生活环境要求的反映。家庭和社会作为中学生的重要生活环境,对中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影响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有的家庭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过得去”就可以;有的家庭急功近利,更多的考虑什么专业挣钱多、好找工作就 让子女学什么专业,而不考虑他们对这些专业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子女学习等,这些因素都对中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成为中学生中途退学的隐性原因。其次,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也影响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如目前随着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实行缴费上学,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在某些县市,尤其是农村部分大中专毕业生要等一年才能分配工作,还要有关系。有权有势的

  进了机关等好单位,没有关系的孩子只能在家待业或到外地打工。这种现实使许多人有了“读书有什么用?钱要花很多,毕业后又没工作。”"的观念。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再抬头,这将直接导致中学生学习需要的降低。另外,有些人把学习、读书看成是一种“工具”,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而学习本身并没有成为一个目的。因此当学习没有达到某种目的时,其积极性便荡然无存了。

  1.3学习兴趣低下

  (1)外因:①学校教育方法欠当,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各科作业量过

  大等;升学压力过大;师生关系紧张。②家庭因素:由于家长期望值过高而导致严格要求;家庭人际关系冷漠;沉溺于优裕的物质享受;沾染上家长的不良习气,如赌博。

  (2)内因:价值取向逆转,学习目的模糊,对学习文化课的错误认识,学习成

  绩不佳,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等。

  2、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对策

  2.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2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首先应从中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生动而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如适时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勤奋学习、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并脚踏实地地学好各门功课。其次要强调学习的内在意义,即强调学习对个体本身的价值,使之体会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负担。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5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它给无数师生带来了福音。然而,我们在为素质教育大声喝彩的时候,同时也为不少青少年忧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此,教师也在犯难,“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不难看出,“厌学”已成了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之一。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若不加重视,会加剧学生辍学和出走。因此对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初中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厌学的症结所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调查方法

  1、对象:旧寨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级85人,初二年级82人,初三年级36人)

  2、时间:20xx年11月

  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

  四.结果与分析

  (一)、厌学现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所谓厌学,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学习的心理,进而在学习学科课程时,对知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再愿意学习的现象。

  其突出特点如下:

  第一,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为视上课为坐牢。

  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

  第三,逃学、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a、学习压力过重;(约50、7%)

  b.基础太差跟不上,(约36、9%)

  成绩差的学生,压力大,畏惧学习,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个别学生喜欢学习的学科就想学习,而且会学得很好,感觉有意思;不喜欢的学科就不想学习,就不学。学习完全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自觉性。

  c、教师枯燥的教学方法(约26、1%)

  老师讲得太单调,没有幽默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课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学生,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家长期望过高(约22、2%)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在家里除了学校的作业,另外给孩子安排大量作业,学生因此没有时间玩耍,从而感到心烦,不想学习。在家长看来,学生只能读书,不能玩耍,学生学习不好,考试不及格,父母要打、要骂,很少与孩子沟通。

  另外:

  1、学生感觉学习太单调太无聊(约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学(约16、3%)

  3、不喜欢某老师(约11、3%)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学习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当然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也成为许多孩子学习的压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有过厌学的想法,71、4%的学生认为厌学是正常现象,出现厌学情况时,有接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找信得过的师长和朋友解决。关于如何杜绝厌学现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到解决学习的好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老师解决。总的来看,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好多是应该能够改变的。厌学产生的后果和解决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学生本身大多数还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中学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中学生调查报告03-04

中学生的调查报告04-27

中学生调查报告07-01

中学生的调查报告03-24

中学生调查报告03-16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02-14

中学生健康调查报告11-24

中学生追星调查报告04-28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11-26

中学生健康的调查报告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