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

时间:2024-03-04 18:26:26 毅霖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安妮日记读后感(精选27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妮日记读后感(精选27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 1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安妮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像安妮一样,在法西斯疯狂怒吼中,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永远无法忘记安妮赤裸身体被削发的空洞眼神,永远……

  安妮日记读后感 2

  看完了《安妮日记》,我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因为没有战争,所以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出去旅游,而安妮一家……

  安妮因为是犹太人,所以遭到希特勒的追杀,只好躲进一间又黑又小的地下室。早上8:30到晚上9:30不能说话,不能走路,不能弄出任何声音还有光。你们想想看那是怎么一种情形呀!而且每天只能吃烂土豆,烂豆子,喝雨水,想到其它的`地方去,简直是天方夜潭。安妮他们一家只要一在外面出现,就必定会被抓走。虽然他们隐藏得隐蔽,但是事实是残酷的,他们还是被老鹰似的纳粹分子抓走了。从此安妮的年龄定格在去集中营的那一天。当英军解放了那个集中营时,只有安妮的父亲坚强地活了下来,连同这本日记也带了出来。当安妮的父亲把这本日记向英军读完后,所有人都泣不成声。

  读完这本书,我思绪万千:为什么安妮一家不能出来?还要遭到希特勒的追杀?难到就因为他们是犹太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 3

  今年暑假,姑妈送我一本书名叫《安妮日记》,我认真地看了这本书,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安妮。

  她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她经常对别人说:“我很想帮帮你。”;她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她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生活在不见天日的密室中,还不忘读那些荷兰朋友们不断捎来的书,还有就是写日记,把她想对一个亲密朋友讲述的'一切都写进去,她渴望重新回到学校;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的孩子,身在囚牢,还是在日记中写道:“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后。”看着安妮谈起自己、朋友、学校等等一些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事,我决定也像安妮一样写日记,把自己的一些事记录下来,如探望太祖母;学骑自行车;可爱的小狗小丽;学划火柴……像安妮那样把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安妮日记读后感 4

  再看看我们自己,从小就在糖水中泡大的我们就好似一个美丽的泡泡,尽管耀眼夺目,但却经不得一点风吹草动,随时可能破碎。因此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轻言放弃,但相对于经历战争痛苦的安妮,我们所谓的“逆境”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

  安妮,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女孩受到如此大的'磨难都勇于为自己理想而努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所以,如果你遇到了困难,请千万不要在逆境中沉沦,我们应该勇敢地站起来,奋起抗争,以乐观的心态直面逆境,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努力拼搏,并在逆境中锤炼自己,把自己磨练得更加坚实!因为,安妮一个不曾绝望的女孩;一个永远乐观永远快乐的女孩;一个面对逆境却不愿低头的女孩正激励着我们冲出逆境!

  安妮日记读后感 5

  最近,我喜欢上了一本叫《安妮日记》的书。书里面讲的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生,叫安妮.弗兰克,在德国发生的故事。安妮在生日时得到了一个漂亮的日记本,从那天起,安妮就开始写日记。本来,安妮在家里生活得好好的,可是安妮一家人是犹太人,犹太人和德国人战斗时,他们输给了德国人,德国人为了把犹太人清除掉,把一位位犹太人送去集中营,安妮一家为了躲避凶狠的德国兵,所以只好搬去安妮爸爸的公司的后屋居住,安妮每天只是在后屋里待着,后屋只有安妮一家四口居住,后来,德国兵抓犹太人越来越激烈了,后屋慢慢地有八个犹太人居住。在后屋里,安妮成长了不少,她不再像以前的那个安妮了,不幸的是,在后屋里也躲避不了凶狠的'德国兵,他们无情地把安妮抓走了。

  我真心希望德国兵们不要去抓那些犹太人了,让他们安安心心的生活。这个世界上,不管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不管是弱小的还是强大的,都应该和平相处、互相帮助,而不应该互相残杀。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让每个人都快乐地生活。

  安妮日记读后感 6

  里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里面讲的是一个在二战时期犹太小女孩安妮两年的密室生活。

  安妮全家为了躲避战争和法斯的追杀,在安妮13岁后不久,全家搬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司的'后屋,因为当时是法西主义,犹太人惨遭迫害,他们把那里当成了他们的“密室”,安妮自从搬到了荷兰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阴森、寂寞和恐慌之中,但她常常抬头凝望天空,总感到事情会越来越好,残酷的战争终将结束,合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的。

  但二年以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举报,被人投入了集中营。残酷的现实摧毁一切,最终安妮死了,死于伤寒,这一切多是讨厌的战争和种族所引起的。

  安妮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活下去,所以她在日记中还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的活着。”

  所以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了解历史、战争及种族迫害,更能感受到安妮身上那种勇敢、坚强、不屈服乐观向上希望活着的那种人生态度。

  希望世界上永远不要有战争,永远和平。

  安妮日记读后感 7

  这是一本精妙绝伦的书。由一个年轻的。勇于揭露事实的女孩子所写。是我所读过的有关战争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中最明智感人的一本书。

  安妮。弗兰克介绍了纳粹期间,即荷兰被德国占领的那两年里,躲在密室中的八个人的各种变化。他们生活在恐惧,与世界隔离以及被监禁中,而这些不仅仅来自于外界可怕的战争环境,也来自于他们自身。这让我非常真切地体会到战争造成的巨大邪恶——人类的精神的坠落。

  同时,安妮在日记中尖锐而清晰地写到了人类根本精神中那些高贵的闪光点。尽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恐惧与羞辱,但这些人都没有放弃。安妮自己的个性在这本书中也被生动地刻画出来了。她在两年的时间里快速的成熟起来,在人生至关重要的青春期时改变,那么迅速而艰难。凭借她自身的.热情和智慧。她的聪明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很长的时间里,安妮都在思索着与青少年成长有关的敏感问题。她还写道了与父母的关系,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成长中的问题。

  这些就是生活在特殊环境下的一个少女的思想与感情,她的日记更多地向我们讲述了我们自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感到我们与安妮的经历如此贴近,更不由地深深陷入到她短暂的一生以及整个世界里。作文

  安妮日记读后感 8

  1942年7月,刚刚过完了十三岁生日的安妮·弗兰克,跟随父母姐姐和父亲的朋友凡·丹先生一家为了躲避纳粹军队的搜捕,被迫搬进了一间阁楼里。

  藏匿的生活是十分艰辛和残酷的.,为了保持自身的安全,他们从此不能再出门,白天也不能随便走动更不能大声说话和上厕所。在这个逼仄拥挤的阁楼里,安妮一家和凡·丹一家八个人一直生活了两年零一个月。

  1944年8月4日因被人告密,安妮一家遭到德国警察的逮捕,最后只有安妮的父亲从集中营活了出来,其他七个人都死于纳粹集中营中。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安妮是一个乐观,善良自信并且具有独立精神的女孩儿,她向往和平不甘心屈服于侵略者的淫威,并且勇敢的面对残酷无情的战争,她仍然在恐怖与恶劣的环境下坚持阅读与写作。

  我们要学习安妮独立勇敢的精神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具有了勇敢独立的精神,我们就会以微笑来面对生活的挫折,以坚强与自信来面对学习上的坎坷,最终我们一定会在成功的巅峰指点山河。正如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所说,“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

  安妮日记读后感 9

  今天,我读完安妮的日记了,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我今天才动笔,是最晚一个写的。

  安妮的日记里写了她的生活和经历,我非常同情她,但是战乱时期同情是没有用的,因为她已经过世了。战乱真的非常不幸,因为战乱使安妮和他人成了要被捕的人,他们四处逃走,他们找了一个十分安宁的地方住了下来。

  关于《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5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世界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私人日记,真实记录了安妮与家人等八个人躲避。

  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密室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十三岁生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从此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1944年8月,他们的密室被德国卫军查抄。不久,这个不满十六岁的女孩便被伤寒。

  夺去了生命。这本日记成为人们对那场残酷的战争进行深刻。

  安妮日记读后感 10

  去年暑假,我读了世界名著《安妮日记》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

  安妮·弗兰克曾被世界人民称作——永远的天使。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安妮日记》这本书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十三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他们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在狭窄的空间里自己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永远的天使——安妮·弗兰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日记》这部电影,造了安妮·弗兰克的纪念馆。安妮·弗兰克在写完《安妮日记》这本书后,留下了一句话,她说:“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到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令我一生受用不尽。

  这本书令人的泪水流个不停,但却让我有了对生命的感悟。现在,看了我介绍的《安妮日记》,大家一定也喜欢上了这本书了吧,也很想读它了吧!找个机会一定要读!

  安妮日记读后感 11

  《安妮日记》的作家安妮弗兰克从1942年6月12日1944年8月1日写日记。后来她在伦敦电台广播中听到荷兰流亡政府教育部长说到,在战争结束后应收集和发表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国占领下的苦难生活的一切。安妮弗兰克因受这个讲话的影响,才决定根据自己的日记出版一本书。

  她最后一则日记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8月4日,安妮被德国党卫队逮捕,并于1945年3月死于德军集中营。当时她仅仅有16岁!安妮希望她的日记能够传递下去,这也完成了她的一句话: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下去!

  当我读到犹太人必须佩戴一颗黄色六角星;犹太人必须交出自己的自行车;犹太人不许坐电车……犹太人只能上犹太学校时,我领悟到了大家的.感受。他们的生活大受限制,这也不行,那也不准,他们的日子就这样过下去。

  读完这本书后,我顿时领悟了:战争能毁掉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善良、自由的心!

  安妮日记读后感 12

  战争阴云笼罩下的阿姆斯特丹,即使是晴朗的天气,也给人一种沉闷的压抑感。为了生存躲在衣橱后面的犹太姑娘安妮,以乐观的心态和无以伦比的勇气折服了千千万万的人。

  第一次比较详细的了解安妮是在电影《幸运里的错》中,身患绝症的女主参观了安妮之家后被安妮的.勇气所鼓舞。之后去看了《安妮日记》。这个姑娘在生死边缘仍然写道:尽管人们都有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但我坚信人们内心的最深处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没错,战争永远是被人们所厌恶的,但仍有人执意挑起战争,贪婪和欲望也许是罪魁祸首。安妮在日记中留给我们的,是对人性本善的信念,对人性丑陋的宽容。留给我们半个世纪的深思。

  小姑娘用自己的方式打赢了战役,穿过金黄的麦田,衣襟飘过夏秋,步伐轻快的走远了。心灵永远是最强大的武器。

  安妮日记读后感 13

  安妮。弗兰克是一个活泼可爱、眉目清秀的犹太少女,由于法西斯对犹太人的残害,她们全家人和四个犹太人邻居,带上生活用品,一起躲到她爸爸公司里一个很隐蔽的房间里,他们把那里叫做“密室”。

  密室里的生活既艰苦又难熬。走路要轻;要在公司的人来上班之前先洗漱完毕;还要在公司的员工下班以后才能下楼用热水……如果不遵守以上条例,就可能被人发现,并被带到集中营去。飞机投下来的炸弹虽然能炸毁房屋,但却炸不毁安妮坚强的意志。在她感觉无聊时,就用学习和从阁楼上的窗户眺望大自然来消磨时间。安妮就是这样坚强不屈地生活着。

  后来安妮和彼得。威尔彼此相爱,每当他们互相亲吻的'时候,她就感觉幸福走遍了全身。

  《安妮日记》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战争和种族迫害,而且让我看到了身处逆境的人们是如何克服困难,顽强地生活着。安妮的生活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安妮日记读后感 14

  《安妮日记》里的小主人公安妮·弗兰克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为什么呢?那就跟我来吧!《安妮日记》讲述的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和人在密室里的真实记录。安妮原来是居住德国的法兰克福,由于有外来人侵犯,她的一家就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岁的生日,她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一本精美的日记本,从这时开始她把日记本当成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并且把它取了个名字——吉。也从这时开始,她用她的笔以一个作家的梦想记录下了在密室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写下了关于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种种问题。

  他们从1942年7月6日躲进密室,到1944年8月4日,在这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也用日记恢复了原来的镇定。虽然她写的每一篇日记非常简短,可是我们可以看出安妮很想恢复自由。

  我想:在密室里那么泛味、苦闷,安妮也面对着种种恐惧、不安,可是她怎样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写日记来消除这些呢?这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安妮日记》里的日记很简短,但是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刻,这本书之所以可以选为世界名著,也因为它的真实和朴素,而也是它的真实、朴素,安妮的坚强自信把我给感动了。

  安妮日记读后感 15

  每个孩子都喜欢读书,每一本书都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记忆。

  前不久,我读了一本书叫《安妮日记》。书中讲述了一个二战时期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一家以及亲友,为了躲避法西斯纳粹的廹害,无耐之下只好躲进了一间不足四十平方米的小屋。躲在这间小屋里的`三年,白天他们不能发出一点声响,只有在晚上才能活动一下。

  1944年8月,因为有人告密,躲藏在小屋里的8个人被捕关进了纳粹集中营。到战争结束,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得以生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安妮的父亲十分消沉。后来在周围友人的帮助下,他终于鼓起勇气,用他的后半生宣传《安妮日记》,也就是现在我看的这本书。

  如果没有残酷的战争,安妮不会离开我们,犹太人不会受到伤害。让我们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不让历史悲剧重现,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我真希望同学们和我一样喜欢《安妮日记》这本书。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己做起,共同努力,让世界充满爱,让爱的阳光洒满世界!

  安妮日记读后感 16

  今天我读了安妮日记,书的作者——安妮,同样是这场经历的受害者。她以第二人称的形式将纳粹分子的暴力行为统统记录在日记本上,使后人有机会了解真实的历史进程。同为犹太人的安妮,十分怨恨纳粹的不讲道理的行为[将犹太人赶尽杀绝],她认为这是不人道的。

  安妮是幸运的,她和她的家人以及爸爸同事的家人藏在了一个名叫“后屋”的.地方,并在此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安妮又是不幸的,她生得一副美人坯,却是无辜受害的犹太人,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凭什么,凭什么纳粹可以随便剥夺犹太人的生命?凭什么犹太人就要忍受灭族的`悲惨命运?可怜的安妮虽揭示了恐怖的历史,但她并没有改变历史!我为此感到痛心: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竟如此失掉了生命,真是太遗憾了。回首想想我们这一代的孩子们,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天天生活在如此优越的环境里,竟忘了几百年前一个与我们年纪相仿的少女在为自己的明天发着愁;不知道明天能否继续活下去,不知道明天是否就被别人告了密,被抓到纳粹集中营里去。这种对前途的渺茫的遐想,不知道现在有几个学生会考虑这些。

  安妮在日记里讲述了自己对人生,爱情的见解[抑或说成感悟],让我们重新解读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的种种,读来让人获益匪浅。

  朋友,读读安妮日记吧,相信你也会因此变得更成熟,言语更富有哲理!

  安妮日记读后感 17

  “我希望在我死后,也能够继续活着”这是安妮在日记中写的话。每当我一次又一次地读完这本书时,总会思考:她真的做到了吗?现实坚定的声音告诉我:她的确做到了。

  这本书读起来是轻松愉快的,不像闻名遐迩的名著那样枯燥无味,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每当我想起战后的满目疮痍,安妮的悲惨结局,便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失落,情绪的落差就像高高飞起的'风筝一下子被人扯了下来。

  这本日记记录了她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每一个充满未知、危险但又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以及激烈的战况和她内心深处的思考与疑问。在这两年时间里,安妮一家一直居住在一间密室里,每一举一动都受着限制。尽管我与安妮年龄相仿,读起这本书来有着强烈的共鸣感,但我仍然无法想象,她是怎么在如此与世隔绝、不自在的环境中生活的?然而安妮似乎并不这么想,有时甚至把新的战况当成一个逃离的新希望。她有着一颗无比乐观的心,就这点,让我无比钦佩。

  我承认我总会被安妮乐观的心态打动。“如果从外部看,我只是一只没有自由又喜欢嬉戏的小羊羔;但在内部,指引我的则是美好的那一面的我”她总是向往着美好的自我,美好的`未来,而并非自己的悲惨的下落和战后的惨状。这不由得引发我的深思:对生活感到烦躁厌倦时,难道就一定要一味地抱怨生活吗?还不如静下心好好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案,朝着美好生活大步向前。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应彻底放下希望,失落只会让阳光更难透过紧密的乌云,照耀到我们身上。

  的确,安妮早已在七十三年前去世,但她的乐观仍然在影响着全世界。她仍活着,以另一种方式活着。每次在遇到所谓的“人生大起大落”时,想想这个女孩,我都会觉得,一切一定都会好起来。

  安妮日记读后感 18

  在读了这本书,我感触很大,主人公安妮在一九四二年和一九四三年是她在童年时最珍贵的两年,之后就因为在希特勒上任主席时,就开始德国法西斯反犹太人运动的兴起,而躲起来,从此在一家公司的黑暗秘密的小屋里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两年。因为为了避难,与外界失去联系,幸好在这家公司里有一个收音机,他们一家人天天只有听广播才能知道外面的'事。安妮对这个小屋充满了好奇,但过了一些时间就失去了耐心,开始变得粗暴,任性,他觉得很不自由。

  在他们住进这个小屋一个月后就又有一个被法西斯被迫的叫范登先生一家来到秘密小屋里,这样有热闹些,免不了争吵,但是时间长了他就明白了,因为没有自由而让人产生一些情绪是可以原谅的,所以她就以乐观,向上,温和的态度去面对现在的一切。而且希特勒也是屡屡战败。他想离胜利已经不远了。

  但实际上可恶的希特勒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更加残害了犹太人民。一九四四年八月四日,因有人告密他们的秘密小屋被发现,安妮和其他八个人被带走,死在纳粹的集中营,只有安妮的爸爸活到战争的结束,把安妮的日记保存下来。

  这本书记录了德国希特勒反犹太人,残忍的杀害太人,也展现了他对特殊环境中的喜怒哀乐和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对自由的向往,也对德国法西斯的无比的痛恨。

  安妮日记读后感 19

  安妮费兰克和她的一家人为了逃亡和躲避那些德国兵的捕杀,躲在了一个很不舒服的地方,白天连动静也不能有,窗户也不能开,这是因为外面有德兵,所以她们也有点会透不过气来。

  但她们还是坚强地在那间密室里不发声,而且一天到晚坐在原地不动,到了深夜才打开窗户透一透气,真苦呀!况且,窗户不是用玻璃做的,而是用厚厚的木板订起来的,这是为了防止德国兵听到动静而设计的',等晚上德国兵不在时才能看一看外面这些迷人的景色。

  安妮费兰克有许多朋友,好的朋友都很关心她,而男的朋友都很喜欢她,有时带安妮费兰克到自己家玩,参加一些运动,出汗时请她吃冰淇淋。有时因为时间规定,所以不能玩,这就是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牺牲啊!希望希特勒不要再大开杀戒了,但是后面还有更可怕的事。

  安妮一生中没有一个知心朋友,所以她过得并不是很快乐,她的日记写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结束,因为她在八月四日被抓去投入了集中营,最后在第二年因得了伤寒而去世了。

  我阅读了《安妮日记》,让我感觉到战争的残酷和伤害,这种种族迫害让我们还可以读到对幸福生活的期盼,青少年成长与困惑;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感悟到安妮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阅读和努力学习的人生态度,永远有着崇高的理想,自处逆境不气馁,不屈服。还要学习她善于思考,善于深刻剖析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

  我很高兴能看到这本书,可以让我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得到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伴随我成长一生。

  安妮日记读后感 20

  1942年7月,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刚见到这本书,知道这是二战期间安妮在密室中写的日记时,我很惊讶又有些怀疑,不相信在那种环境下,还会有人静下心来写日记。可当我查阅资料确认这本日记是真的时,我就感动了,为安妮的勇气、为她那一颗不惧的心。

  她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日记》……”“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这便是安妮那强大的内心。

  她生活在密室中,仍然有理想,并把他们在密室中艰辛的生活和她通过广播知道的外面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这些事情,都作为了她日记的材料。那是一种怎样的乐观与淡定啊!

  《安妮日记》中所描述的事情早已成了一段历史,但却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启迪。那就是:即使遇到了困难,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不要因为困难而乱了脚步。

  安妮日记读后感 21

  《安妮日记》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它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于二战期间藏身密室时,作下的日记,记录了安妮的生活,安妮在密室里度过了25个月,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密室里遇到了知心朋友——彼得。范丹,虽然密室外响着阵阵枪声,但是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无辜的人死去,读到这里,我已经心惊胆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悲伤和恐惧,战争让一个幸福的家庭破裂,战争是残酷的,而人们的坚强却是难以预测的,安妮没有因为亲人的`死亡而丧失勇气,她知道自己时刻面对死亡,但她仍然心存希望,他希望战争早点结束!是啊,这也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啊!

  安妮用微笑面对和她在一起的七个犹太人,把悲伤深深地埋在心底,面对困难,她会勇敢的.往前冲,这种勇气不正是我需要的吗?

  每次失败后,我就退缩,我没有勇气去面对失败,获得成功就是我的目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做一件事必须坚持到底,遇到困难坚强的面对它,你就会成功!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是啊!想要通向成功就必须面对失败!

  读完《安妮日记》后,我很惭愧,安妮,这个坚强的小女孩,她只有16岁的生命,她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而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遇到一点困难,父母就会帮我克服,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事事难料,我要靠自己,勇敢的往前冲!

  安妮日记读后感 22

  我看了《安妮日记》这本书。通过前言我知道,这是一本感动世界的日记本。安妮是一位爱运动,爱看书的犹太少女。捕捉犹太人警察到处抓捕他们,安妮一家藏了起来。

  主要讲了安妮把日记当成忠实的伙伴,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吉蒂”。她们那举行了毕业典礼,放假了。后来,接到德国的通知,捕捉犹太人警察要来他们那,抓捕犹太人了。安妮他们收拾好东西,躲藏在了密室里面,其实是个公司的.办公大楼里。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房间,装饰起来。他们连洗澡都那么麻烦,每人都选了不同的洗澡地点。安妮和她的姐姐玛戈在一起洗澡。一个人洗着,另一个人就要帮她把水倒掉。安妮和她妈妈吵了一架,安妮觉得妈妈太小题大做了,对爸爸告状。妈妈因为这个大哭了一场,安妮也哭了起来。安妮对爸爸说她对爸爸的爱胜过她妈妈。爸爸吓唬她说,如果在和妈妈闹别扭,就要没收她的日记本。安妮害怕了,她要快点把日记本藏起来。还写了怎样赚钱,吃东西等等。

  但我看到后记时,后记告诉我不会再有下一篇安妮日记了。因为有人出卖了他们,捕捉犹太人的警察把他们给抓住了,现金贵重物品一律抢光了。八人送到了集中营,安妮她们几个被处死了,只有幸存下来的爸爸,发现了安妮的日记,幸亏没有被拿走,安妮爸爸就到处宣传安妮的日记,和大家一起分享。

  安妮日记读后感 23

  这些天我终于读完了《安妮日记》。我被安妮写的日记震惊了,我无法想象战争带来的痛苦。两年多来,由于战争的缘故,这个富裕舒适的家庭与范丹夫妇、他们的儿子彼得和杜塞尔医生一起,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完全封闭的后屋里,他们感到恐惧和颤抖,完全失去了自由,每天都得小心翼翼,甚至失去了说话的自由。

  他们每天还遭受着恐惧、饥饿和疾病的折磨,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幸福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中国,每天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你可以在家里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例如玩电脑、看电视、画画等。在学校,你也可以做你喜欢做的事,例如阅读、跳绳、踢毽子等。周末还可以邀请朋友滑冰、看电影、打羽毛球等。

  但是我们经常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抱怨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玩,有时候做多几道题目就怨声怨气,这是多么不应该的啊。在《安妮日记》中,我也看到了孩子们从寒冷的家中跑到被风雨侵袭的街道,跑到没有火的潮湿教室,饿着肚子啃胡萝卜的画面。

  书中,描写了孩子们向街上的人乞讨一块面包的画面,多么令人心碎的一幕。想想这些孩子,看看我们自己,真是太羞愧了。每天我们不是嫌妈妈饭做得不好吃,就是嫌爸爸炒的菜不合胃口,挑三拣四。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和幸福。

  《安妮日记》让我反思自己,学会思考,它就像一盏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

  安妮日记读后感 24

  在混乱中,有一个声音保留了下来——安妮。她讲述了她所经历的一切事情。

  犹太人为国做了许多好事,却被一句谎话变成了“千古罪犯”。而命运却像开玩笑似的,把安妮诞生在犹太人族里。安妮原本平淡的生活毁灭了。但是安妮爸爸好心的同事帮他们安了家,于是安妮一家和范达恩一家“逃”到了“秘密后屋”躲避德国军队的追击,经历了许多事情。在这些事中,安妮和双胞胎姐姐玛格特的感情好了起来,且被嘲笑不懂事的安妮越来越显得比同龄人要成熟得多。并且喜欢上了知心人彼得。

  他们8人生活了25个月左右。他们早上不能有动静,包括洗澡上则所;连晚上都不能开灯。

  但好运不长,安妮和其他7人因有人告密而被抓。1944年10月,安妮,玛格特和范达恩太太被送往贝尔森集中营。而被留下来的弗兰克太太绝食死了。最后,俄军救了弗兰克先生,使他活了下来,但玛格特和安妮——两位花季少女先后死于疾病。那时的安妮还不到16岁。

  安妮是多有个性的一个人啊!被祖国抛弃了,却仍然爱着荷兰,爱着祖国的`语言;就算到了秘密后屋,也把看书当成一种娱乐,一种放松身心的游戏;当别人再三嘲笑她的不足时,她只是忍气吞声,尽量改正;她还把自己的.感情和事情毫不留情的,毫无虚假的写在了笔记本上。

  “我希望即便自己死后仍然继续活着。”安妮已完成了她的心愿。我认为《安妮日记》会流传下去。而安妮也会留在我们心中。

  安妮日记读后感 25

  《安妮日记》是一个叫安妮的女孩儿躲避战乱中书写的日记集子,文中记录了她的生活和情感状态,深刻的反应出了纳粹德国发动的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摧残人性和反人类的行为终将被世人谨记并载入史册,为世人唾骂。而我们生活在自由、明主的社会环境里,就更应该懂得珍惜,而这些都是安妮无法得到的,虽然她非常向往。

  安妮出生在德国一个富有的德籍犹太人家里,而当是的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为了逃命,他们一家来到了荷兰躲避战乱。但是纳粹德国的侵略横扫欧洲,很快荷兰就沦陷了,而这时候他们无处可去,而纳粹分子也在荷兰到处搜索犹太人,就连安妮的姐姐也收到了法院的传票,之后他们就在秘密小屋里隐秘的`生活着。安妮是渴望自由的,她多么想出去活动,呼吸新鲜空气,看一看外面的花花草草,可是她不能这么做,每当纳粹军人来搜索的时候,她们就感到恐惧和担忧,因为食物也很紧缺。在这个时期,安妮也进入了青春期,心理上、生理上都开始发生变化,而她对父母的婚姻也非常担心,因为怕他们不再相爱了,这样她就失去了家。

  纳粹德国的战败,让安妮终于可以自由的生活了,但他的日记却将德国的暴行记录了下来,也写出了一个女孩度过的艰难岁月。在躲避战乱的日子里,安妮对妈妈充满了抱怨情绪,而这些也可以在她的日记里读到,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她终于明白了妈妈的难处,她需要学会相处和沟通。

  我们要用自由的时间努力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也要学习安妮的坚强,更要从她的领悟中得到启发:学会沟通和体谅他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 26

  在这个假期里,我阅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一个犹太女孩在德国大肆屠杀犹太人期间躲在阁楼上写的一本日记。

  她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姐姐们都很爱她。但是大屠杀的到来毁灭了这一切:无数人没有了亲人,没有了家,无数人倒在了子弹下,还有无数人被送往了集中营……但那些人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

  安妮一家选择了躲藏,他们与几个邻居一起躲到了他爸爸的公司楼,生活了25个月之久,在这段时间里,有警察来访的恐惧,有生日到来的欢乐,有小偷拜访的绝望,还有安妮恋爱的`兴奋……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乐观,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她天真、可爱、活泼、率直,在受到委屈和责备后,仍未笑着面对生活。他们在那里渴望生存,不顾一切的去寻找活下来的希望。

  安妮也在这里学习到了很多的道理,成长了许多。但,不幸的.是,他们最后无奈还是被送往了集中营,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一人生还。

  看了这本书,我很感动,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儿竟然能够在这么非常的情况下写出这么细腻的日记:她渐渐学会思考,沉着和冷静。

  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笔表达了对的德国的控诉,也告诉了我们她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祷明天的安宁。

  安妮日记读后感 27

  我看了这《安妮日记》后才发现,原来以前的德国党卫军是那么的坏!他们为什么夺走了年仅16岁、善良可爱的安妮的生命呢?读了这本书,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可怕的年代,感受到安妮那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纯朴善良的心。

  《安妮日记》是从安妮13岁生日那一天开始写到15岁,后来由于被抓到在德国军营才停笔的。

  里面主要是写了安妮的爸爸奥托。弗兰克,妈妈艾蒂丝。弗兰克,姐姐玛。弗兰克,凡。丹夫妇,彼得,阿。杜瑟尔医生和安妮一起躲进了安妮爸爸公司大楼后面的一些房屋里面,他们叫做“密室”。他们早上先用木板钉住,然后在用厚窗帘挡光,白天他们不能出一点声音,以免被楼下的德国人发现,因为安妮他们全都是犹太人,德国人抓到犹太人后会把人毒死,闷死,病死和饿死。晚上才是他们的自由时间,不过所有人都要规定时间冲凉和上洗手间。“密室”里没有阳光,没有快乐,没有自由,只有伤心和恐惧。安妮在“密室”里唯一的朋友就是日记,她向日记说出了心中的苦闷,讲述了身边的故事,记录了成长中的好奇和期待,同时也控诉了法西斯的战争,还写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让人们知道战争是残酷的,是危险的`。让我们的世界充满平安和幸福,不要让战争来到我们的身边。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美丽、充满生机的国家是非常幸福的,我将珍惜生活、珍惜时光,用自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更美丽。

【安妮日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安妮日记的心得11-23

安妮日记阅读心得06-08

读《安妮日记》心得09-21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06-16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01-12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11-04

安妮日记读后感07-11

安妮日记读后感05-22

《安妮日记》读后感08-10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