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时间:2023-01-13 16:18:15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14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14篇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1

  前几天,我发现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本《中华美德故事》,中孔子好我深受启发。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都60多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与别人学琴不一样,别人都是迫不及待地想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连就是10天,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新曲练熟,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猜测作者人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

  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十分惭愧。又一次,妈妈给我买的复习资料,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这时,我想起来参考书后面不是有答案吗,抄一下不就完了,再说爸爸妈妈刚好出了。第二天妈妈给我检查时发现了这道难题,又对对答案看到我做对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便把我叫到身旁,让我说出这道题的过程,我哪会呀!那天挨揍是少不了的。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这件事,它提醒我:对待困难要虚心向会的人请教。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成长的阶梯,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奉献。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可以给人聪明才智,也可以给人心灵上的震撼。《中华美德故事》无疑就是这样的书。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数不胜数,源远流长。在道德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值得推崇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道德品质深深影响了中华儿女。书中启迪人生的经典故事,令我读后颇感触深。它似一面镜子,时时对照自己的行为,对我们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要算毛主席的'故事。毛主席从小就胸有大志,11岁便远走他乡求学,走之前他给父亲留了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向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求学的时候,毛主席夜以继日的学习着课本知识,而且能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使得毛主席见多识广,知识面不断拓宽。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他立下的志向又激励他一步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带领中华民族抵抗日本的侵略,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读了毛主席的故事让我知道,我们从小就要胸有大志,不能被一些蝇头小利所收买,还要从小努力学习知识,要像钉子一样不断钻研。“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最近中国和日本为了钓鱼岛的主权问题紧张的对峙,中国就是没有强大的海军作为后盾,所以才遭到日本人的欺负。我们要青少年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应该努力学习,练好本领,长大后就像毛主席那样为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3

  读了《中华美德》这本书 。 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等。我深受感动,但让我最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家里很穷。除了妻子儿女需要照顾,还有一位老母亲。但是,他却把老母亲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母亲,同时还教育孩子们事事都不能让奶奶生气。所以,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和他们生活了许多年,而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让邻居们非常羡慕。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双新鞋,我见自己没有,便不高兴。可没想到,妈妈的鞋子早已坏了,而自己还有好几双好鞋呢!当我知道后,十分后悔 ,想到妈妈起早贪黑,而自己却一点都不为她着想,更不要说孝顺了,与书里的那个人相比,自己是多么的无能啊!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顺父母。当我看见穷孩子被人欺负,有一个青年挺身而出保护穷孩子,他却被打得遍体鳞伤时,我是多么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对他说:“谢谢你,你是一位伟大的人!”当我看见有人对待花草非常认真,把它们照顾得像自己的亲人,真诚的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时,我多么像对他说:“谢谢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会开得更加灿烂。你是大自然的使者。”当……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没一一介绍。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灵。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许多许多,现在就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中的《一诺千金的季布》一文,文中介绍了秦末有个人叫季布,她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还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万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汗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但没有被重全所迷惑,还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锤使他免遭殃。

  读完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做人要诚信。有一次我买了一本书宇宙之谜的书,下课了,有很多人围在我的身边看这本书,我看完了这本书以后,洪倩倩围着我说:“求求你借给我看看这本书,我保证过了一个星期就还给你。”我看她可怜兮兮的样子,就答应借给她了,并对她说:“一个星期以后一定要还给我的哦。”洪倩倩说:“我一定会还给你的。”一个星期过去了,我问洪倩倩要书,洪倩倩说忘带了,我很生气的告诉她,再过一个星期一定要还给我,不然的话我以后再也不借给你书了,你这样不守信的话,人家也不会借给你的。

  做人一定要守信!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5

  假期,我看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令我感触颇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要迫不及待的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太难。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就要十天甚至更多时间,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的曲子。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来知道这首曲子作曲人的人品、个性、精神以及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 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又一次,我在家庭作业中,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道题。这时,我突然想起一本参考书上有这道题的正确答案,而且每一步算式都写得很清楚,我就不懂装懂的把答案抄了下来,我的了优秀,老师还表扬我,夸我聪明。之后,老是让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我给大家讲不出来,老师批评了我,我越想越觉得难受。今天我看到了孔子的故事,又让我想起了这件事,他提醒我:作为一个班干部在办理要起好带头作用,对待学习不能不从装懂,碰到困难要虚心向老师请教。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6

  近日,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它向我讲述了许许多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长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的受到教育。这本书共有八个篇章,68个故事,有爱国篇,自强篇,正直篇,勤学篇,友爱篇,诚信篇,机智篇,重孝篇等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书中(勤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学练,刻苦读书的故,深深的'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暗自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的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磨出血了,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的深奥之中,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期的苏秦每天读书读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命拿起锤子很扎自己的大腿,他勤奋苦读,是学业大进,终于说服了六国之君,当了宰相,勤奋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等等。读了这些故事我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奋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勤奋好学得人。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7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名是《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讲了许多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温席侍母、陆绩怀橘、曹操自勉、苗岭女杰等,还有许多名人,有刘恒、于谦、司马迁等。

  这本书里的人物个个都很有美德:闵骞的后母很坏,冬天不让他穿暖,还经常打骂他。这事被他父亲知道了,他父亲要把后母赶走,闵此骞还为她求情;王祥的'后母对他很不好,但他却不记恨后母,还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后母生病了,想吃鲜鱼,但那时候是冬天,已经没有鲜鱼卖了,于是,王祥就到了河边,脱掉衣服,用自己的体温使冰融化,终于捉到了两条鲤鱼。读了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在学校里,我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跟同学斤斤计较,过意不去,甚至闹别扭、吵嘴;在家里,我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又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不愉快。和书里的人物相比较,我想,我真是心胸太狭窄了!

  记得有一句话这样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那时候我知道退让一下,我和同学、好朋友之间就不会发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确,待人要宽容,同学能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是一种缘分,人与人能成为好朋友,更是一种缘分。

  和善待人、宽容待人,是我们从小就要学会的。这是做人的根本。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8

  在这次的国庆长假中里我读完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中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的启发特别深。《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详细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而且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急待地要求学新曲子,一般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却不是这样,他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天。明明已经熟练了,可还是不肯换新曲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个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回过头来再想想自己,扪心自问,我感到非常惭愧。

  有一次,在家里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想也想不出该怎么做,终于,我决定放弃。这时,我也不知是怎么了,突然想干脆明天早上到学校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写的,把答案一抄不就完事了吗?第二天晚上作业发下来,我得了优秀,老师还表扬了我。可是,读了孔子的故事后,翻开作业本一看,好像优秀上多了个污点。我现在觉得,对待学习要认真,当碰到困难的时候,要虚心向老师请教,而不能敷衍了事,甚至去抄作业。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好成绩。”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9

  兴趣的是《中华美德故事》书,这本书让我渐渐的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也让我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认识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价值。本书有很多的神话故事、精彩的童话寓言,里面富含丰富的内容,让我充满好奇。

  中国的历史很悠久,它的传统美德是最宝贵的财富。《中华美德故事》最感人的就属《孔融让梨》了,小小年纪的孔融就能主动将大的梨让给别人,自己吃最小的。现在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另一篇故事给我的映像也很深:宰相季文,身居高位,却以俭为荣,他穿旧衣,吃普通菜,信简陋房,不讲排场。相比之下,我们不少同学比吃比穿是很不应该的。孔子曾说过“言必行,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嬴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我。从书中我还懂得了在生活中应该遵守诺言,敢于向别人承认错误,知道错了要及时改正。这本书的故事很精彩,相信每一个读了这本书的人都会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懂得很多的道理。

  同学们赶快来读读这本书吧!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10

  暑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旁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怀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11

  看了一我本书,书名叫〈〈中华美德故事〉〉。书里内容很多,比如:尊敬师长、爱国爱民、谦虚礼貌、刻苦学习、尊老爱幼等等。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期靠吃粗粮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呢?子路想,要是翻过几座山到亲戚家里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山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见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老。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有一次,我正穿着一条裙子在看电视,妈妈在外面看书。突然,我感觉很口渴,便大声叫:“妈妈,帮我洗一点葡萄再拿过来。”过了一会儿,妈妈果然送葡萄来了。现在想想我和子路比起来是多么的渺小,更不要说孝顺了。

  我想对那些乐于助人说:谢谢你们,因为你们,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而美丽。

  我还想对那些保护花草树木的人说:谢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如些美好,你们是美的使者。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记住这句话,我会努力学习,争取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12

  今天,我读完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的启发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天,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作品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风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

  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时,我突然想起一本参考书上有这道题的答案,就不懂装懂地把答案抄下来交给了老师。第二天,作业发下来了,我得了优秀,老师表扬了我,夸我聪明。可是,现在翻开本子一看,好像多了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仿佛在问我:“你懂了吗?”我越想越难过。今天我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又想起了这件事,它提醒我,作为一名学生,在对待学习时不能不懂装懂,碰到困难,应虚心向老师请教。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奋好学,实事求是,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更应该努力学习,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13

  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读完后,使我大有感触,让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知道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占所以美德的第一位。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亲尝汤药》这个小故事,它讲了汉文帝刘恒悉心照顾生病母亲的感人事迹,感触很深。汉文帝即为古代著名的孝子之一,他以仁孝之名闻名天下,虽为皇帝,但在母亲生病时仍日夜服侍,亲手为母亲煎药并试药。就这样坚持了3年这么长的时间,十分不容易。

  这个故事也让我联系到我的爸爸妈妈现在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感受到爸爸妈妈照顾我的辛苦,给我吃好、穿好、生活好、每天如一日的送我上学、接我放学,非常辛苦。为了让我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时常带我出去旅游,欣赏各地美景,尽力的'给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等我长大了,爸爸妈妈慢慢变老,身体状况慢慢变差,我一定要关心、爱护他们,就如同现在他们陪伴着我一样陪伴在他们左右,我要做一个孝顺的儿子。生活中我一定要向刘恒皇帝学习,学习他从行动上,从细节上孝敬长辈的行为,不要将孝顺只是挂在嘴边。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14

  今天,我读了学校下发的中华美德故事,读完后,使我大有感触,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磨杵成针》。李白以前总是不好好读书,可是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把一根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针,李白看了十分震憾,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他发愤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心中为之一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奶奶真有毅力要把这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细的绣花针。我心想:既然铁杵都能磨成针,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又算什么呢?看看这个故事,在对比生活中的自己,我自叹不如。

  记得有一次,我要参加钢琴七级的`考试,可是,由于以前我一直忙于做功课,没有时间弹钢琴,即使我有空,也懒得弹,所以离考试只有几个星期了,我还弹得疙疙瘩瘩,一点也不熟。面对老师的责备,父母的唠叨,我下定决心要每天练琴,把曲子弹熟。从那一刻开始,即使功课做得再晚再累,我都要坚持每天弹几小时琴,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通过了钢琴七级考试。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个品质将使我终身受益匪浅。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华美德作文02-07

中华美德作文09-10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04-30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06-29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05-08

中华美德故事的读后感02-17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11-05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03-12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04-30

传统中华美德的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