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时间:2024-05-14 23:01:16 林强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通用16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通用16篇)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1

  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床上看着《李时珍》这一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的脑子里一直在围着一个问题:李时珍真的一生下来就是天才,就会写《本草纲目》吗?可是后来直到我从头到尾一直把这本书看完,我才明白这并不是的。

  虽然我没机会看到李时珍爷爷,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的眼睛里却清晰地浮现了他的好形象:李时珍爷爷从小就很爱学习,他的`父亲李言闻是当地有名的医生。为了方便给人治病,在自家的后院种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草药。在李时珍三岁的时候,父亲就让李时珍去后院浇水,李时珍去后院浇完水后,就采下了一片楸楸草药叶子尝了尝觉得很苦,就跑过去问父亲,父亲告诉他中药都那么苦,尝多就习惯了。从此李时珍就开始研究许多中草药。

  有一次,父亲拿出一把长有黄色粗根的草药问李时珍:“说说,这是什么药?”“这不是地鲜黄吗?”李时珍想了想回答说。“对,你知道它们的药性吗?”父亲又问。这一次李时珍回答错了。父亲纠正了他的错误,然后严肃地说:“孩子,你要记住,医生用错药,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呀!轻的会延误病情,重者会把人毒死。千千万万不得马虎呀!”李时珍睁大眼睛点点头,他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中。

  李时珍渐渐长大,他萌发了学医的念头,参加了县里的科举考试,中了秀才。后来又参加了第二次考举人的乡试,但榜上无名。乡试落第后,他索性收了个徒弟,开始周游天下去采集各种奇珍异草。有时走到一个地方就歇一会,啃点干粮继续上路。经过千辛万苦和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一本有着190多万字的《本草纲目》,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读这篇文章我有很深的启发:一个人只有经过不断的刻苦学习,才能做好一件完美的事。

  科学的巨人——李时珍,连同你的《本草纲目》,将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光荣史册上,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上,世界人民的心上!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2

  医生,在现代社会里被人尊称为“白衣天使”,可在明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却很低很低,甚至与“巫卜”一起列入“九流”那类职业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竟出现了一位流芳千古的名医——李时珍。

  李时珍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重修《本草》是他为医学作出的最巨大的贡献。李时珍为了重修《本草》,历尽了千辛万苦:他观察动物,核实前人的记述;他采集矿物,研究药用矿物;他为了了解药用后的反应过程,甚至拿自己当试验用体会药力……但值得庆幸的是;他的艰苦没有白费,他成为了世界人民公认的伟大医学家!

  李时珍为了研究医学,可以不顾生命危险。可是我,在困难面前总是低头,没有恒心,没有耐性,不好问也不好学……想到这里,我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儿向李爷爷学习!

  我,一名小学生,之前对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我很是迷茫。但是,当我读完《李时珍的故事》后,我终于明白了:只要你“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只要你有目标、有行动、有恒心;只要你能像李时珍那样不折不扣地学习,一切愿望都能实现!

  “真难!”我又为了一道难以计算的数学题而头痛。“是做?还是不做?”我犹豫不决。就在这时,我脑海中又浮现出李时珍不顾生命危险尝百草的情景,心里想到了他所遇到的更大、更艰辛的困难。“我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我静下心,“对,我的'目标是作对它!”学着李时珍,我认真分析起这“病”的“病因”,一边又拼命思考这“病”的“治法”,开什么“处方”……一切手段都尝试过了,怎么?我这笨脑袋就是不开窍呀!“好!软的不行来硬的!”我将上课时所有的“治病法”都一下子抬了出来。在我的“非常手段”下,“病魔”不得不束手就擒。“谢谢你!伟大的老师,不,是引路人!你让我这只迷路的小羊羔,又重新找到了回家的路!”

  科学的巨人——李时珍,连同你的《本草纲目》,将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光荣史册上,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上,世界人民的心上!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3

  造七级浮屠莫假设救人一命,医世疗人必赖灵丹妙药,必需妙手回春之奇医。古曾有名奇医,著本名书――《本草纲目》,此人承继家学,普济苍生,医术精湛,更有着常人无法具备的毅力和勇气,他就是我国明代药圣-李时珍。

  读完了《李时珍的故事》,看过了一代伟人的成长,我有了许许多多的感悟。从李时珍先生身上,我看到了信念、毅力以及勇气。

  李时珍之信念

  李时珍的家族世代为医,普救众生。李时珍幼时,身体虚弱多病,后经中草药调制方得健康。自七八岁时,他就常和父亲一起种植草药,与母亲一起谈论药草知识。在家庭医药世代的熏陶下,李时珍也逐渐对医药产生了兴趣。三次未中的官宦考试,让李时珍消除了“科举致仕宦游之路”的念头,毅然弃儒从医,子承父业,一心钻研医药,这个决定为李时珍以后的医学道路奠定了根底。少年时代,李时珍就听父亲说,古代中国有一部专记药名、药性、药效的著作,通称《本草》。他对本草充满了好奇心,少年的圣神仰慕更激起了他对医学的兴趣。

  李时珍之勇气

  因为学医的人一般都要从读《本草》入门,李时珍认真仔细阅读,深入研究,把书读的很透,但是,在细读之余,通过行医实践他发现许多药物是《本草》药书上不曾记载,还有些记载经他反复验证,觉得不太可靠。有一次,李时珍亲眼看见一位病人,因为误食药物,而使病情更加严重。这是他意识到医学的重要性,更是他有了勇气,指出《本草》中的.错误以及重新《本草》。

  李时珍之毅力

  为了重新《本草》,他不仅访医问药,解决古书中的疑问,还自己亲自动手,用实践、经验说话。他曾经听闻西边龙宫的北面山头上,有一种叫榔梅的植物,吃了它,便可长寿不老,他特地跋涉几十里山路去采集,经过试验,得知榔梅是一种止渴的果实。他不耻下问,有疑必求其答,本草中经常提起“芸苔”,李时珍不知那是一种什么药,翻阅古书,也为见其答,经过询问与自己种植,才知那是一种植物,俗名“油菜”。为了了解白花蛇,他亲自登上龙峰山,捉捕白花蛇,观察其习性与特征。他还踏上武当山、太和山……仔细尝百草,观百物,白日在深山中采药,晚上在简陋的住处研究草药,笔记。这一切一切的努力,都为《本草纲目》的内容增添了真实性,而这一切,都与他付出的努力和他不屈不挠的毅力息息相关。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4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李时珍》,讲的是李时珍克服千难万险,刻苦钻研医学,终于写出了著名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我对李时珍坚持不懈的精神无比佩服,李时珍为了修改古书,造福百姓,去太医院当官,当他知道在太医院无法修草本时,毫不犹豫辞官而去,连荣华富贵都不要了,可见他修草本的决心。后来,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

  看看李时珍的坚忍不拔,再看看自己,觉得差距太大太大了,我之前的梦想很多,其中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不过我并没有为理想而努力。今后我要向李时珍学习,有了目标就不放弃,相信只要不懈的努力,我的梦想就能变为现实。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5

  古时候有个名医叫李时珍,他听说曼陀罗花这种药草有麻醉作用,可是世人还不不知道合适的服用量。李时珍决定自己来试,他吃了一点以后对徒弟说等一会儿药力发作以后你用针扎我再用刀在我手上割看还痛不痛。过了一会儿,李时珍觉得有些头晕、心慌,可徒弟用针扎时他痛得将手缩了回去。他又吃了一点,李时珍就晕了,徒弟用针扎、用刀尖划他一点也不知道。就这样,李时珍终于摸清了吃麻药的准确用量。

  李时珍用他一生的心血,终于写完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有一百九十多万字,记载的药物有1892种,每种药都详细地记述了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儿、功用和采集、制作的方法。还有1160幅插图。这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书所不能比的,是一部伟大的医药学巨典。

  读完《李时珍的`故事》,我肃然起敬,钦佩不已,李时珍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执着、认真、勇敢值得我们学习。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6

  《李时珍》写的是李时珍成长的故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很早之前,在苏州中医李月池家,一个男孩出生了,他就是李时珍。

  李时珍从小就热爱医学,在家的后院里缠着爸爸问这问那,那是因为爸爸家的后院里有很多草药。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时珍一天天地长大,他八岁时,后院的草药全被他认完了,但是他认为这还不够,还要继续认,他爸爸没办法,就只好带他去山上见识见识各种草药,父亲每次实地讲解草药以后,小时珍都记在心里,而且他的`记忆力很好,父亲再问他时,他都能回答正确。就这样,李时珍长大后,将《本草经》修改成了《本草纲目》。

  读完《李时珍》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很多知识,特别是知道了李时珍从小热爱医学,爱得如痴如醉,平时总是缠着父亲不放,勤奋学习,记住了很多花草的药性、用途。李时珍就是在父亲的影响下,这样耳濡目染,为民行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的,他的勤奋努力,让他将前人写下的《本草经》修改成了《本草纲目》,真是了不起。

  我要向李时珍学习,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将来为人民服务,为父母争光,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7

  听到《李时珍》影片中其父亲说的这句话后,我心中不禁想:在逆流中的船还能行驶?那一定是一只不怕困难,乘风破浪的船。不错,李时珍的一生就如同这只船,在逆境中前进。

  影片《李时珍》的主人翁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编写了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在编写书籍的过程中,困难如急流中的大浪,一个接一个向他涌来。但他却顶着困难,毫不退缩,永往直前。在他采集药材,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的一个徒弟为了一本札记,为了师傅,被无辜杀害。一天,碧空万里无云。李时珍与两个徒弟攀着绳子,爬上了仙山。这次收获不小,发现了包括师傅渴望的曼陀罗花在内的许多奇花异草。他们边采集,边记录。当三人正要回去时,突然发现背后一群道士手拿木棍疯狂地向他们奔来。三人赶紧往回跑,但还是被他们追上,并绑了起来。老道士将三人大骂一顿还不罢休,一将夺过札记,扔进火炉。一个徒弟拼命挣脱,不顾烫手的火苗抓起剩余部分就跑。他跑到万丈深渊前,被道士追上来推了下去。等李时珍与另一个徒弟找到他的尸体时,他手中还死死抓住那本札记的几页。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李时珍不灰心,不泄气。

  看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自己学琵琶的事。前年暑假期间,由于看到邻居弹琵琶,感到好奇,便嚷着妈妈给我买了琵琶,在学习班报了名。开始觉得新鲜,学习比较认真,能按老师的要求去练习。可学习了一段日子,假指甲将我的手指磨出了几道红印。我开始意识到,学琵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学习到用右手的大拇指与食指拨琴弦时,发现要点好掌握,可要练就一定的速度,并非一日之功。我厌倦了,灰心了,心想:练习这么难,又这么苦!还是不学了。不管妈妈怎么劝说,我再也不想去吃那苦头了。现在,每当看到那将被丢弃在一边的琵琶,就为自己害怕困难,向困难低头的.行为深感惭愧。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遭受许多挫折,如果知难而退,就会一事无成。只有从小注意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吃苦的精神,以李时珍为榜样,迎难而上,不畏艰难险阻,才能实际自己心中的理想。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8

  星期六,我读了一篇《李时珍》的故事,非常动人!

  李时珍是我国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写了一本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为了写《本草纲目》这本书,他用了10年的时间,将古代的医书几乎翻了个遍,记了很多的笔记,他还亲自实践,到深山野林采集草药。为了深入研究,他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吃了一些有毒的草药。从中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非常敬业、不怕千辛万苦的.男子汉。

  文章中还写到他给人看病经常不收钱财,只求别人告诉他一点土方、偏方,一点有关药材的知识。我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时珍是一个大好人,还是一个虚心好学的人。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李时珍的精神的!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9

  当我读完《李时珍的故事》时,被深深的感动了。

  李时珍的父亲是李言闻,他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李言闻希望儿子去考官,哪怕只是一个小官,也比做医生强。可李时珍却不那么想,他说:“看着乡亲们受着病痛的折磨,我怎能有心整天读哪些没用的'东西呢?还是让我学医吧!”李言闻只好答应了他。李时珍跟父亲学医十分勤奋,医术越来越精。后来,因为一个人吃了他开的药以后竟然死了,原来是病人由于不认识药而抓错了药。李时珍就想编一部书叫《本草纲目》。经过了27年,李时珍终于编成了这本书。《本草纲目》一共52卷,190多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而且每种药物都详细的记载了产地、形状、气味儿、公用、采集、制作的方法,对不常见的和易混淆的药,还附有1160幅形象逼真的插图,使人容易辨认。它真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宝典啊!

  我要学习李时珍为民着想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自私自利。一定要坚持做一件事,不成功就不做第二件事。不能像我学跳舞那样,觉得太苦就不学了。如果你坚持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好。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10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五彩斑斓的梦想,比如:军人、教师、宇航员......等。而我的梦想是当一位医生,因为医生有着大仁大爱的精神,能够救死扶伤、挽救生命,能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伸出双手,给他们带来战胜病魔的信心,与病魔抗争。我还要写一部医学著作,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

  其实小的时候,我很害怕医生,因为只要感冒严重,那肯定逃不过那一关——打针,那细长又尖尖的`针头让我毛骨悚然,浑身起鸡皮疙瘩,我也逃不过小朋友的日常操作——哭。这是我小的时候感到极其痛苦的事。

  可当我学了《李时珍》这篇课文后,我的感悟很大,也收集了一些关于他的资料。比如:李时珍辞去官职,游历了许多名山胜地,他为了采药,研究各种草木的药用性质,他到均州武当山听到那里产一种榔梅,吃了能使人返老还童,人们把它称作“仙果”。但是李时珍并不相信世上有仙果,为了弄清真相,他冒着生命危险,攀登悬崖峭壁,采到了一颗槟梅。经过他详细研究,才知道那种果子只不过像梅子一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根本谈不上“仙果”。他花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写成了著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在这本书里,一共记录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收集了一万多个药方,为发展祖国的医学作出了伟大贡献。

  所以,每当我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我都非常配合医生,听他们的话。他们日以继夜、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他在帮助我拥有一个舒适健康的.身体,我又有什么理由去哭闹呢!所以,我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一定要当一名医生,穿着那像天使一样洁白无瑕的白大褂,恪尽职守,不在于报酬多少,只是为了帮助他人逃离病魔的魔爪。另外,我还要努力钻研医术,把我的毕生心血写进去,为后人的健康做一点贡献。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11

  近两天,我看了《李时珍》这本书。书中的药圣李时珍这一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时珍是个药圣,创写出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有一次,他为了研究武当山的仙果,于是冒险来到这里,从山上采来了几颗榔梅,带回乡研究,他翻遍了书籍,终于了解了榔梅的奥秘:其实榔树就是榆树,只是可以止渴、清神罢了。李时珍的`毅力让我感动。李时珍在和那些道士们医学见解不同下发生过激烈的争吵,但他却不会被道士的见解所迷惑,还信任自己的医术,成功救了许多人,他救人从来不收医药费,还给那些穷人赠送粮食,他觉得:医生是为人们治病的,没有必要收取药费。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我更加敬佩李时珍,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他艰辛攀爬高山采集草药的身影;仿佛看见了他夜里写书的身影。

  我从《李时珍》这本书体会到做人一定要成为有毅力、有耐心、有见解的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12

  寒假里,我读了《“医圣”李时珍》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讲的是李时珍长年累月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他集毕生心血,编写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了明代最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的事迹告诉我们: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看到这里,我不禁浮想联翩。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了体能测试,测试项目是一分钟跳绳和一分钟仰卧起坐。仰卧起坐对我来说,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吗?但是跳绳却不是我的强项。跳绳的.时候我的手和脚老是不能配合好,脚老是踩到绳子。怎么办呢?我很着急。回家后,我就向妈妈请教,妈妈告诉我:“跳绳的时候,脚不能蹦得太高,否则,一方面影响跳绳速度,另一方面就是会很吃力,踩到绳。”听了妈妈的解释,看了妈妈的`示范,我也跟着练了起来。我白天练,晚上也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顺利地通过了体能测试。想一想,我能取得成功,不也是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吗?

  读了《“医圣”李时珍》,我明白了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做事要有毅力。让我们都来做一个有毅力的人!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13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出身医学世家,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乡医的地位一直很低,父亲为了能扭转家族贫穷的状态,希望他熟读四五,学做八股,考取功名,求得官职,李时珍也的确是听从父命,发奋苦读,多次赴考,可惜只在第一次14岁时考中秀才,之后就一连三次名落孙山,无缘进士。

  事实是,他的兴趣所在是医学,弃医从儒本身就违背了自己的心愿,终于在屡次科考失败后,他才坚定学医信念,向父亲表明立场,“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从此李时珍随父学医,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尝了无数药,救了无数人,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志向,也凭着自己的精湛医术当了官,进了皇宫,还有幸见到了皇上,只可惜皇上只重仙丹不重医,并未让李时珍的高超医术得到最大的发挥,也没有接受李时珍重修本草的.建议。

  即使没有任何经济与官方的支持,李时珍也坚决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他凭着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本着尊重事实的的严谨医学态度,怀着救死扶伤的仁爱之心,跋山涉水,活捉蕲蛇,尝遍百草,拜师求学,钻研医典,在52岁时开始编写《本草纲目》的初稿,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本书“博而不繁,详而有要”,收录药物1892种,附药图1109幅,附方11096方,不仅在现代药物学和医学的研究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动植物、矿物、天文、地理、哲学、文学和化学、农学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价值。

  李时珍的故事再一次印证了,一个人的学习兴趣与人生目标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想到孩子们以及我们,其实每天都像机器人一样的生活着,孩子们学习做题,周而复始,大人们朝九晚五,年复一年,只有少数人成功的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什么?兴趣和理想,我想是这样的,看看那些伟大的大家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心系家国的梦想,并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为之努力奋斗!又一个问题抛过来了,如何让自己和孩子顺利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兴趣所在呢?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14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是《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在安徽河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这天,他们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弟子庞宪发现远处有一座破败的古寺,他们就住在了破寺庙里,李时珍问庞宪,你觉得苦吗?庞宪说:不苦,我们修订好本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李时珍趁着大好月色把今天的寻访所得一一记了下来,有两种草药不好分辩,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药性不同,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我们应该以李时珍随遇而安,以苦为乐、甘于付出,一心为民的精神作为我们的`榜样,李时珍亲自尝草药是多么的危险,李时珍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什得我们学习。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15

  明朝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读《李时珍》后感。我感受最深的是李时珍为了编写这本药物书,整整花了27年的功夫才完成。这本叫《本草纲目》。

  为了编写这本药物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不顾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吃的、住的都十分差劲。可是他全然不顾,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多了不起,无不令人赞叹,由此使我想到了我们班成绩最差的同学,学习条件都是第一流的'为什么不勤奋好学呢?这和李时珍相比差多远。

  唉!真可惜。我主张勤奋好学,更赞叹李时珍那种热情向上,勇于攀登的精神。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16

  大家知道李时珍吗?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本草纲目》一书的编着者。今天,我就读了一篇关于他的故事,题目叫《李时珍夜宿古寺》,这是他在全国各地察访药材时发生的一个故事。

  李时珍带领弟子庞宪察访药材,已经好几个月了。这天,他们因为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弟子庞宪发现远处有一座房屋,走近一看,是一个破败的古寺,便住下了。夜幕降临了,师徒俩找来枯杂草,升起火来,两个人坐在火边,一边啃干粮,一边喝水,吃过后,李时珍开始记录当天的寻访所得。记着记着,李时珍让庞宪拿来药筐,从里面翻出两种草药,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药性不同,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了起来。

  李时珍不畏艰难险阻,到各地遍寻药材,修订《本草》,为的是谁?他为的是自己吗?不,他为了所有人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面对不好分辨的药材,他不是看不出就不看了,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这些药材。

  他心里想的是什么?难道他疯了吗?不,他没有疯,他在这些困难面前想的不是自己的生命,想的是怎么样尽快修订好《本草》,为万民造福!他不想自己,只想帮助他人的品格让我回想起今年的玉树大地震,在这场天大的灾难中,有无数像李时珍那样的志愿者,不顾自己的安危,抢救伤员。

  读了《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个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道理:为人要多付出,不要求回报。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李时珍作文11-21

《李时珍》 教案03-07

《李时珍》教案02-25

李时珍的教案04-06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800字09-20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5篇)11-05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5篇11-05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合集5篇)11-05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