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弹子球读后感

时间:2022-11-07 21:02:34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1973年的弹子球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973年的弹子球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读后感

  约莫38年前,在一间并不起眼的酒吧里,每每深夜总有一个背影消瘦的年轻人趴在厨房的餐桌上,吭哧坑哧舞动着笔尖,暗黑的字体跃然纸上,将孤独和迷幻重置,释放。寂寥的背影被黑暗的夜空笼罩着,显得极其平淡。

  那人就是村上,而立之年的村上。

  《1973年的弹子球》是他第一次将自己的情思聚敛于一个对象——童年时的弹子球机。

  我是抱着梦回童年的决心去读这本书的,尽管我非常清楚,每个人的童年都不尽相同。我在他的字里行间中,寻思着,沉浸着,感慨着。

  我追寻着我自己的童年,类似于那个让我忘乎所以的“弹子球机”。以及还有那些活生生的人们,给予我成长时的鼓励和帮助,将我的青春岁月画上句号的,再无遗憾的。

  的确是的,整个回忆读起来让你觉得没有章法,但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又让你不觉得没有章法。矛盾的个体,青春的颜色。

  我从薄薄的书中摘录了几段文字,作为我们对青春的缅怀和对书的留白。

  阳光如细微的尘埃悄无声息地从空中降下,不为任何人注意地积于地表。

  弹子球机同希特勒的步伐有一个共同点:双方都作为时代泡沫连同某种可疑性现于人世,比之存在本身,更是其进化速度使之获得了神话式的光环。

  弹子球的目的不在于自我表现,而在于自我变革;不在于扩张自己,而在于缩小自己;不在于分析,而在于综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已过去,以快得几乎难以置信的速度。一段时间在他心里剧烈喘息的几种感情也很快偃旗息鼓,蜕化为无谓的古梦。

  烦恼事如雨从空中降下,我们忘我地将其拾在一起揣进衣袋。何苦如此,我至今也不明白。想必错当成别的什么了。

  有多种多样的憧憬,有多种多样的愁苦,有多种多样的誓言,而终归无不烟消云散。

  “我喜欢井。一见井就往里投石子。再没有比石子打在深井水面时的那一声令我心怀释然了。”看到这儿时,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如果我说那时的心情和村上的一模一样,会不会有很多人不理解。实际上,我们的确也是这样做的。

  我大脑强烈的共鸣感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他激起的,从而又被他的意念所俘获。

【1973年的弹子球读后感】相关文章:

矩形弹子球中的量子谱和经典周期轨道12-11

打弹子作文07-15

弹子袋作文11-02

[精华]打弹子作文10-22

写事的作文:打弹子08-06

打弹子作文【大全3篇】10-24

打弹子作文(范例3篇)11-12

我家的“球球”12-13

《球球老老鼠》读后感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