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时间:2023-04-16 09:25:34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1

  用“废寝忘食”这个词来形容我读《穆斯林的葬礼》毫不为过。那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尽快读完,必须读完,每一次情节的跌宕起伏都让我无法停止,于是,也只能,一直跟着霍达、跟着书中的他们——悲伤的奔跑!

  关于这本书的评价真是“前人之述备矣!”,无论是冰心的《一本奇书》,还是刘白羽的《穆斯林诗魂》都让我对这本书肃然起敬,就更别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桂冠让它实至名归!真心的感谢霍达女士,让我有机会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穆斯林,粗略的了解回族的各种仪式;第一次深刻感受六十年间三代人在历史的变迁中动荡沉浮;第一次对玉的历史对玉的鉴赏有了浅薄的认知……更让我认识了一群朋友: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这些人有的初次相识,有的似乎已经相交甚久,有的似乎是在讲述别人,有的也无非就是在说你我的故事!

  全书让我掩卷而泣,无法自己的是新月之死。那么阳光、灿烂的生命怎能在最美的季节就停止绽放了?

  新月无疑是此书最完美的人物:她善良纯洁,对人对事恬淡不争;她有理想有追求,希望做一个回族人的骄傲,学好英语,破釜沉舟高考仅填一个志愿,最终考上大家都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她积极乐观,帮助同学罗秀竹,参与班上演出,积极主动参与译文工作;她漂亮可爱,如画中人儿……可是她又是全书中最悲惨的人物:她是韩子奇与妻妹梁冰玉的私生子,出生在战争颠沛流离的年代,不到三岁亲生母亲就不得不离开了她;她刚满十八岁,正是扬起梦想和希望的年龄,花一般的生命中却陡然发现有严重的心脏病;在生命的尽头,老师楚雁潮真挚的爱情奇迹般的滋润着她绝望的'心灵,在她刚刚泛出生命之光时,因为回族不能轻易与汉族通婚的习俗,以及后母的古板不疼爱,还原真相的残忍,又让新月得到更深的打击,从此一病不起,很快走向了生命的边缘!

  在那个清晨,在那个大雪封路,窗外还是黑层层,隐隐约约可以看见雪花扑打窗户的清晨,在那个淡淡的曙光刚刚映上东窗的清晨,新月结束了她短暂而充满遗憾的一生。“没有真主的许可,任何人也不会死亡,人的寿命是注定的。我们都属于真主,还要归于真主。”该为她悲伤还是喜悦?她终于摆脱了俗世的困扰,在真主面前可以尽情的挥洒自己青春的色彩,进入天园的穆斯林不是都可以在绿荫的庇护下,享受芳草铺地、鲜花盛开的美景吗?可她又有那么多留恋,深爱她的父亲与哥嫂,用生命去诠释爱情,对她一往情深的楚雁潮,还有那梦里呼唤了无数次到死都没有见到的生身母亲……

  我无法停止哭泣,那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力量?

  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一辈子为玉而生、为玉而死的梁亦清、韩子奇?他们给予了玉鲜活的生命,但岁月却给予了他们到死都不瞑目的人生,这到底是为了哪般呀?我又看到了一辈子为了男人、孩子而生存的梁君璧,远走他乡、颠沛流离的梁冰玉?本是相亲相爱的两姊妹,却在婚恋上反目为仇,那些艰苦与共的真情、那些异国他乡的思念到头来又算得了什么?还有韩天星、陈淑彦,还有……还有二十年后那久久伫立在一棵树旁,头发已经花白,脸色沉郁、神情凄楚的拉着小提琴的他,梦里的《梁祝》一定在述说着那些别人懂或者不懂的故事!

  天上,新月朦胧;

  地上,琴声缥缈;

  掩卷,我悲伤的奔跑着;

  远方,晨曦熹微,我终愿跑出这悲伤,因为我愿不负那普照大地的阳光!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2

  有这样一本书,它既没有《巴黎圣母院》之悲惨,也没有《茶花女》之凄美,读起来却让人不禁伤感,心头隐隐作痛,发出对人生的慨叹。

  本书作者豁达,通过精心刻画韩子奇、韩新月、楚雁潮、梁君壁、梁冰玉等人物,叙述了一个穆斯林玉器世家的几代盛衰。这个家庭,既有“玉王”韩子奇开办玉展,名震天下之盛,又有后期玉石被红卫兵全部没收之衰;既有韩新月考上燕京大学之欣喜,又有后期新月因心脏病去世之悲痛……起起伏伏,如同一曲有些悲凉之意的乐曲,唱出了对人生、对现实、对生命的咏叹。我惋惜书中的韩新月,她美丽、善良、聪慧,如下凡的天使,又如欲绽的蔷薇,正当她与楚雁潮相爱之时,死神带走了新月,在他们之间立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多么残酷的现实啊!我也很同情书中奇宝斋的斋主——韩子奇。他本不属于这个玉器世家,他原来是一朝圣者,前往圣城麦加朝觐,在途中被“虚幻的凡世蒙蔽了双眼,在珠宝钻翠奇石美玉中度过了自己痴迷的一生”。为了玉,他放弃了朝圣的使命,为了玉,他抛妻弃子,带着玉前往英国伦敦,为了玉,他葬送了冰玉母女……他,如奴仆般,如守财奴般,守护着他所谓的'“珍贵”的玉,死守别人赠与他“玉王”的名号,最终得到了什么?两手空空,加上世俗的躯壳,还有平庸的灵魂,再加上已虚度的一生。可怜啊!真是可怜。

  我不禁思做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或是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是金钱?不,那只不过是人类发明的,束缚自己一生的刑具;是珠宝?不,我们只是珠宝暂时的守护者,不久的将来,它们便会流入历史的长河。是美色?不,再美丽的容颜也会随着时间而褪色,时间会破坏一切。是名誉?不,这不过是世俗用蒙蔽你双眼的面纱。有人生活在世界上,抱着一种错误的信念,以为人生在世就是为了享乐。这显然是荒谬的。那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想,是为了明白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为何在这里。人类就是这样探索真理,才能繁衍至今,将文明延续。我认为,人生如一次徒步旅行,你一无所有,只有一张空白的地图,你的人生轨迹由你自己勾勒,你的人生由你自己描绘。当然,一次旅行肯定会有尽头,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尽头在哪里,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旅行何时结束。这个尽头,便如代表一个人真正离开的仪式—葬礼般神秘,肃穆。但最重要的不是这个尽头,或者葬礼在何处,而是我们面对他的态度以及在它之前的旅行中,我们做了什么。

  每个人都会有一场葬礼,可如果有人真正把葬礼当做尽头,那人生,该多么无趣啊!而人生的本质是什么?这谁又知道呢?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相关文章:

《穆斯林的葬礼》有感作文08-21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句子03-12

穆斯林的葬礼赏析05-16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08-06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06-05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10-06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体会09-02

梦中的葬礼--《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2-17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15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