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时间:2023-01-07 03:37:4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精选24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精选2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精选24篇)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

  自己本不是一个历史观很强的人,但当时只在kindle上粗略读过后便搁置了。最近一档综艺节目叫做《一本好书》,从万历皇帝的视角出发对该书进行了舞台剧式的演绎,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为一个孩子背负的王朝,为一个帝王无奈的抗争。

  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不论是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哲学家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俞大猷,也都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1583年春的会试,万历皇帝询问与试举人,为什么他越想励精图治,但后果却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松懈?是因为他缺乏仁民爱物的精神,还是在于他的优柔寡断?或许他已感觉到自己拯救一个看似坚不可摧实则摇摇欲坠的大王朝的无力。在与文官集团经历了长达15年的立太子之争,万历与文官集团彻底决裂,并开始长期罢工,直至1620年万历驾崩,帝国暮气,回天乏术,24年后,整个明朝灭亡。

  看到此时,非常纳闷,为什么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的矛盾会如此之深,到可以终身不上朝?是只有万历如此还是明朝的皇帝均是如此?可能都是如此吧,他抗争过,尽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但被剥夺个人意志的他抗争不过2万人的文官集团,抗争不过没有法治只讲道德终要走向灭亡的封建帝制。万历登基时还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曾经也勤勉朝政励精图治,关心国家和人民,可当一个摆设的皇帝真的是一件让人厌倦的事,罢了罢了。

  关于张居正,因为其是湖北江陵人,印象深刻当年高考语文(湖北考生)的阅读理解就是选自熊召政的.《张居正》,后来也听郦波教授在百家讲坛讲《风雨张居正》,虽不太记得清内容了,但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如泣如诉的语风难以忘记。“整顿官吏,政令传出,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条鞭法,仓粟充盈,可支十年有余”。《明朝那些事儿》对他如此评价: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不说他身负绝学,改革创新,也不说他专断独行,表里不一,只是想不到在其死后遭万历清算抄家掘坟,曾经的亦师亦父,亦臣亦友的情谊可以变得如此决绝,不禁唏嘘,或许不止张居正是一个复杂的人,是人性本就复杂。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西班牙的舰队已整备出征英国,世界局势如是。而1588年1月17日清晨,“将星西殒之际,我们一个古老的帝国业已失去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戚继光的“鸳鸯阵法”最开始是从老板口中听到的,当时查了资料并没研究出什么所以然,待今日重读本书,发现“鸳鸯阵法”其实是因时制宜之策略,是在军事创新与政治妥协之间实现平衡的智慧之举。从古至今,改革都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充当改革家,既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更要有审时度势的大局观,从实际情况出发。同理到企业发展中,最完美最先进的改革方案往往是无法执行的,在妥协中务实前进,达成目标或许才是法则。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万历十五年间,发生的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的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历史并不是一人一时,或者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的。而要发现这种联系和规律,就不能拘泥于单独的大小事件,必须将它放在大视野下,才能看得明白”,此乃作者的“大历史观”。

  正如王强老师在混沌大学《历史的凝视》课程中所说的,对过去有意识,对未来有觉知,这似乎将人类同动物区分开来。培养历史观,其实是让我们去了解历史的事实与真相,因为历史是时间的证人,是真理的光亮,是记忆的生命,是生活的导师。我们走向历史的同时,也在走向未来。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2

  当年《人民的*义》热播时,高育良反复提及的《万历十五年》就引发了我的好奇,后来看到读书会内很多书友推荐此书,便果断下单。今时今日,终于有幸拜读。

  寒冷的冬日,独坐在五楼会议室享受宁静的读书时光,恍然间仿佛回到了大学校园里的图书馆:手捧一本书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份独品书香的喜悦比书籍本身还让人沉醉。

  读罢《万历十五年》,赞同作者的大历史观: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作者从万历皇帝、位极人臣的张居正、申时行以及一代名将戚继光等人着笔,以万历执政第十五年为引子,抽丝剥茧,通过这些人物命运的变化,揭露了明朝乃至几千年来中国的官僚体制。这个体制中,帝国真正的主人是庞大的文官集团,天子不过是国家机构运行所需要的产物。国家一项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如若有冲突,即便是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比如立喜爱的幼子为皇太子。这让我想到《沧浪之水》一书中的主人公,从小科员一路升为厅长,总以为地位越高受得约束越小,其实不然。

  千百年来,这个体制的运行没有法制作保障,靠的是道德的力量来约束,导致弊端重重。道德至高无上,但它终究代替不了法制。像读书会的运行便是同理,有了“一月至少读一本书”的铁轨约束,大家读书的`效率显然更高。对我尤为如此,虽然我有一颗疯狂热爱读书的心,却总是诸事缠身,没有读书的时间。今天“迫于群规”,足足抽出一下午一晚上的时间读完了拖延一个月的书。几十人的读书会尚且如此,庞大的国家机构呢?道德的力量显然远远不够,期待我们的法制越来越健全。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3

  其实不算认真看完,只是快速浏览。里面很多故事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书末的“《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说白了就是,把明朝这段历史置于世界大背景下,然后再把时间长度拉长到数百年,如此可以看出很多在微观上无法看到的东西。

  对于当时中国的日渐衰落,以及中国目前遇到的困境,其实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学时候学了无数遍的“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点说,什么民主 自 由 文明什么的,都是建立在一种东西之上,那就是“契约精神”,也就是“法治”的基础。这一点,有赖于商业的发展,翻过来又能促进商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国内都说“经济改革倒逼政治改革”。某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在一开始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到了瓶颈期,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这时,就会产生促进生产关系改革的呼声。

  黄仁宇还谈到了市民阶层的重要性。不知中央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时候,有没有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那真的是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联想到前段时间广东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契约精神”的要求在南方是高于北方的,这既是南方商业发达的结果,也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要实现富强民主自由文明,首先得把北方的游牧气质和小农气质去掉,除了大力提倡发展经济外,如何改革上层管理模式也是今后面临的一大问题。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4

  万历皇帝自小受慈圣皇太后和首辅张居正严格教育儒家教育;熟读经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开始万历皇帝也想按着他受教育的努力去做好皇帝,严重旱灾时,甚至亲自步10里为百姓祈雨。但是经过一些事情,慢慢发现的人性和体制的复杂性。首先是自己非常信任的对他严格说教的导师张居正个人生活被揭发是如此腐败,而文官打倒张居正的文官的目的,显然又和他万历初想的并不一样。当他想自己能主导政治时,却发现想做任何的改变,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阻力,这些以道德和祖法为工具的阻力让他难以对抗。黄老先生讲明朝是文官体系为统治的,不如直接讲以儒家意识形态为统治,任何文官甚至皇帝都很难对这种意识形态有任何的挑战。最后万历选择妥协,以道家无为来默默的'发泄他的不满和进行抵抗。书中儒家意识形态根深蒂固,以及这种意识形态和人性的冲突矛盾。就行成了一些特殊的行为。

  张居正政治上厉行改革,做为万历的老师,对皇帝严格要求。但他本人又口是心非,表面满口节俭,而私生活极其奢侈。厉行改革,却又不了解实际情况,反而出了相反的效果,同时也得罪了一批人。结果一死,整个家族和政治同僚就受到清算。

  申时行做为首辅,行为却和张居正完全不一样,在处事上他信奉调剂折衷的原则来调节文官间,皇帝官僚间的矛盾。这种行为是典型中墉之道,是儒家思想和人性妥协的产物。

  海瑞更是个争议的人物,他严格尊崇孔孟之道,对崇尚道德,严守法律。他的这种行为,当时的官僚对其即希望是一个社会道德的标杆,又知其的脱离现实性,对其不重用,并排斥其很多行为。海瑞个人可以通过自律及对价值的追求了来到达,但由于其很多理念本生脱离人性,必然不具备大众性。其很多行为更是暴露出儒家思想的缺陷,像由于孝道极端推崇,休了两任妻子的,最后一任莫名死去;还有对个人欲望的极端抑制,这些本身就是和人性先背离的。其行为对具体事物的处理效果,也颇受争议,看是完全遵守道德,然而由于社会的事情复杂,以及道德本身的局限性,往往起了并不好的效果。当时的精英阶层本身并不相信他,包括当时的知识份子,对这种行为也有争议,象李贽就明说有时清官比贪心的官更误事,清官有道德的支持,而且就算失败也能赢当时读书人非常看中的名誉,处事固执而不知变通,往往导致事情往坏的方面发展。

  在写戚继光和李贽也真实的把其多面性呈现给了作者:戚继光有军事才能,民族英雄的一面,但其又有偷偷纳妾,行贿张居正的一面。李贽一个学者,思想家,其对人对己对社会的妥协与抗争记述,也非常真实。这种性格多面性的记述更加体现了人性。

  现代大众社会行为学说,通常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或观点的接受:第一位的是立场,第二位的是情感,第三位的才是客观理性。黄老先生能客观理性的研究这段看似平常,确是很典型的历史时间,并且又能非常客观理性的呈现给大家,确实是读者的幸运。

  读后,感觉最深的是,价值观的影响力,不仅对个人的行为,道德,和幸福观起决定影响,而且任何团体,社会,宗教,国家都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其影响深远,决定整个体制。决策面和执行面还有基层中间过长的距离和脱节导致的低效是高度集权的社会体制所不可避免的。道德很多方面是对社会稳定其作用,社会发展更依赖于技术方法和本身的规律的研究。个人的道德及智慧在社会群体中有时是矛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很多规律是相反的。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5

  书中以小见大,仅用区区几年的历史光阴分析了一个朝代的消亡史,乃至一个民族的'注定衰弱与觉醒。中国两千年的文明史,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书中叙及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

  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况断非个人的原因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古代无完善的法制与执行力,依赖道德约束人们,以使文官集团日趋强势,社会制度止步不前。

  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无海洋性国家的经验。未放眼全世界,未着眼于更长远的历史,致使我们故步自封,没跟上世界大潮流。要把道德的范畴放得远大。历史观点代表人生哲学,不能收短时间的政策所掩蔽,尤其不能闭户造车,不顾外间情势单独决定。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6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技术之不及。”这是书中最后说的一段话。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看似平静的一年,却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发生。正是这些末端小节,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本书详细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的一生,一群在历史书里熠熠生辉的名人,却有着相似的悲剧人生,具体的细节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程朱理学将儒家圣人“周孔”打造成“孔孟”,从孔子想回到过去理想状态下周公制定礼仪的社会,变成现在人们熟悉的“孔孟之道”,“人之初,性本善”。儒家思想从汉朝独尊儒术到现在的发扬光大,成为中国20xx年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本来就是政治家们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使用的手段,程朱理学正是当时儒家的学派的顶点,而说起缘由,其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用一句话说,就是考试考了。能当官才是硬道理。

  而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形成了明朝最强大的集团,文官集团。

  万历皇帝因为立太子的事情,被文官集团攻击的体无完肤,原本儒家思想只是统治者为了社会和谐使用的手段,却成为了文官集团手中的利器,导致皇帝三十年不上早朝,刷新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我中华泱泱大国的一把手,居然连死后和谁合葬,立谁是太子这样的事都决定不了,那么谁才是国家真正的统治者?

  张居正在任期间大兴改革,整顿吏治,管理监控土地,让国家有了十年粮食储备,正所谓人走茶凉,人亡政息,查抄清算,儿子被逼自杀。根本的.原因就是改革内容和固有的政治逻辑相冲突。

  戚继光大败倭寇,在任期间几乎未尝一败,但是发明的新战法武器无法执行,被文官集团在后方制肘,在万历十五年默默死去。

  这其实不是他们个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一种困境,儒家思想教条主义的困境。万历皇帝死后20多年满清入关,结速了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最后,中国没有西方中世纪的宗教之争,但并不代表没有宗教,实际情况是,孔孟之儒家,便是中国千百年的垄断宗教,而文官者,名位公仆,实为统治者。文官集团虽然以孔孟教条自居,但对教条从来是以工具视之,其弘扬、遵循与否,取决于与自己的利益相符。这本书深刻描写了万历十五年这一年间六位具有失败人生,且红遍历史长河的著名人物被文官集团利用孔孟之道裹挟下的无奈人生,更利用“大历史观”通过六人展现地历史的侧面,将明朝的灭亡成为了这一年“蝴蝶效应”下的必然!好书!非常值得多读、细读!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7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黄仁宇

  黄仁宇所写的《万历十五年》与以往我读过的所有历史类书籍都不大相同。“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他先以万历十五年这个“平平淡淡”的一年讲起,一开篇就给读者留了一个悬念:既然平平淡淡,那为什么还要用一本书来写呢?这问题的背后是作者想展现出来的野心。用吴晓波的.话说,就是“你即便在大海的任何一个角落舀起一杯水,我都能告诉你整个大海的秘密。”

  黄仁宇从僵硬的中国历史身躯中取出一小段,在现代的显微镜下细致观摩。

  我读完这本书便发现,万历十五年“隐瞒”了太多太多的故事。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抗倭英雄戚继光等,这些人物时间交叉往复,人物彼此之间也发生某些联系。通过人物我发现了一些秘密,这就是我开篇所引用的话的具体体现。

  我还发现万历十五年虽是平淡的一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实际上,从这年起,王朝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了。或者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覆灭已经注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罢了。

  黄仁宇是以这么一段话结束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不得不说,黄仁宇以一个“大历史视野”去看历史,使得他的书在同类书籍内脱颖而出。不过,虽说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占据历史类书籍销售榜首二十年,但在当时黄仁宇写出这本书后,被一些史学家说不够严谨,黄仁宇本人却有点得意地写道:“不时有人说及,黄仁宇著书缺乏历史的严肃性,他们没有想到,我经过一段时间奋斗才摒除了所谓严肃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8

  一直以来,我就对中国历史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中国古代史。通过文字记载,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今的差距。但有一样东西是贯穿古今中外的,就是人的智慧。古代有令人惊叹不已的各种手工艺,现代有叹为观止的高新技术,这都是人的智慧的结晶。而人的智慧也体现在治国理政上,尤其是帝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一句话就很明显地道出了历史的重要性。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我在阅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进而阅读了一点明朝的历史著作。明代的皇帝,除了世人比较熟悉的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了解的并不算多。对于明朝,总体的印象就是皇帝比较荒唐,宦官比较势大。看了这本书后,我对历史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无论是哪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除了官方定位,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并不是教科书上描写的那么不堪,或那么完美,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历史巨轮下的拼搏者。

  统观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采取传记体铺叙方式展开了对明朝万历年间的六位重要历史人物故事的描述,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这些人物都个性鲜明,作者之所以以他们为故事主线,大概也是因为他们在明朝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又显得是那么渺小,在时代面前他们都是芸芸众生,自身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限定了发展轨道,他们试图打破它,却发现到头来一场空,因为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

  万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个时代的中心,是那段历史的主宰者,因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权,然而事实上,他是最可怜的人,他所处的时代是文官集团势力庞大的时代,他所处的时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学深刻影响的时代,所以他有“人欲”则不达,一是受文官集团势力的牵制,二是受他内心思想的羁绊。他从小所有的教育与文官集团集体认同的道德标准如出一辙,这些从始至终束缚着他。他试图打破这个无形的牢笼,以至于在张居正死后要那般绝情的清算他,但最后这种种在后人看来竟像个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气而已,这种报复行为对于他自身获得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裨益。身为皇帝又怎样,时代决定了他的命运。

  张居正想要中兴明朝,整顿税收,大权独揽时尚能推动少量地区执行,却触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所以他一死,所有改革全部恢复原样,自己也身败名裂。

  申时行吸取了张居正的教训,不再强力推动,改成和稀泥,努力在协调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做好事情,却只是小修小补,还被文官集团骂道德不够。

  海瑞选择相信德,过的一贫如洗。但受时代所限,他判案仍然是根据德,而非法律。同时他太扎眼,为整个文官集团所不容。

  戚继光非常现实,从小兵用的武器、战术,到治军方略,战略战术,都按照实际情况来。该送礼送礼,该送美女送美女。即使这样,在他的靠山张居正倒台后,他也被迅速罢官。

  李贽的悲剧,不在于最后的自杀,而在于他从来没有圆融一体,自身思想前后矛盾。他希望能弥合文官集团的私欲和道德,这几乎不可能。

  《万历十五年》里的每个人,就这样在激荡和反抗中走完了一声,迎来最终的大失败。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提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可以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从简单的、看似毫不相干历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个明朝社会所遭遇的空前危机,引起人的深思。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9

  李约瑟难题中对古代与近代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区别进行了提问,公元十六世纪及以前,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而近代科学却产生在十七世纪的'西方,中国古代近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深思。

  这一转折点正处于16世纪中期的明朝,《万历十五年》从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等角度讲了明朝末期万历皇帝朝中朝外之事,更多的是把行政制度、财税制度与中国古代儒学修习系统对人对社会的莫大的影响力之间的统一思考和综合讨论。

  贯穿全书的,用作者的观点来说是道德束缚力在中国社会特别是明代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知识分子阶层和文官体系的支撑和矛盾来源,书中说明了16世纪中国社会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的侧面形态。责编傅璇琮也曾表示:“这本书的撰写,确实拓新了我们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我想,读这本书,可以培养自己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作者关于历史观的部分意见。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才能赶超先进、重塑辉煌,才能迎来日新月异、鸟语花香的科学春天!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0

  自汉代儒家思想上升成为意识形态之后,庞大的帝国所赖以维持秩序的是孔孟之道。但孔夫子的道德是抽象的准则,真正在人与人之间起实际润滑作用的是”礼”,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礼”保证了整个社会的运行秩序。 “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的行为作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守的成文条例。”

  经过宋代程朱理学的发展,儒学到了明代已经越发保守僵化。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无形地统治着这个社会。万历年间所面临的问题在于:作为封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绝对权力无形中被各种各样繁琐的礼制规定抵消了,一方面,要实行有效的统治,就必须以儒家礼 教作为法理基础,另一方面,对儒家礼教的任何背离、突破和改变,势必遭遇到强大的抵制,其中大部分抵制是潜在的、无形的,如废长立幼、修建皇陵等问题。

  万历皇帝曾力图励精图治,希望通过努力实践”礼”来增强文官集团乃至全体人民对经典道德的信心,但当他经过张居正以及选太子的风波之后,他彻底看穿了所有人的“阴阳”两面。这时他自己首先对这套道德体制丧失了信心。他对管理国家事务的消极抵抗是是针对这一整套道德体系。

  此时,道德和”礼”已经发展到相当畸形的地步。表面上官方倡导的道德原则与人们的实际行为已经严重脱节,“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究其原因就在于:在儒家的`观念里,根本没有私德和公德之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把个人品德作为治理国家的前提,治国如治家。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因此,儒家的以德治国是典型的人治。儒家要求一个人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人格,然后才能从事治理国家的工作,即所谓“内圣外王”。其荒谬性并不在于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性,而在于其不承认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完全是不同性质的领域。把二者等同起来,即把政治道德化,这就使国家有权干涉私人生活,个人 自由因此荡然无存。我国解放后的诸多悲剧,恐怕也与此不无关系。

  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法律判决,而是道德判决的力量。或者说,道德判决具有比法律更高一等的效力。由于道德的衡量标准又是一套固定的礼仪,于是道德之争又从礼仪之争开始。“本朝的制度,应当说是不能听任这种党争发展的。我们的司法制度极为简单,缺 乏判决争端的根据。即使是技术上的问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为道德问题,以至善或极恶的名义作出断语。”“大小臣僚期望他以自己的德行而不是权力对国家作出贡献。但是德行意味着什么呢?……所谓德行大部分体现于各种礼仪之中。”

  由于对人的一切评价最终被归结到道德问题,人们就不得不生活在虚伪的面具下,所有人都隐瞒私欲,表现出一副道德高尚的面目,然而私欲并非所能压制了的,相反它作为”阴”的一面更加膨胀。从而加深了每个人“阴阳”两面的分化。表面一套,实际一套,所有人都显示出犬儒主义的姿态,追求道德是人人挂在嘴上的口号,私下里大家都彼此心照不宣。偶尔出上一个清官——老百姓让他名垂千古。大家都怀着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仰望海瑞,然而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 就是中国从古至今政界的现状,也是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仁义道德是件漂亮的衣服,穿上它,然后好做苟且之事。

  我还是觉得,儒家的道德力量在人们信仰它的时候是非常强大的,毕竟从古至今,杀身成仁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当文官集团的所有人以及下层民众再也不再相信道德时,政权的统治就岌岌可危。随着形势恶化,人们不再对道德和”礼”抱有丝毫信心,连接在上层文官集团和下层成千上万的农民之间的锁链变得松 动不堪。战乱四起,王朝更迭的序幕开始了。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到底要到什么时候,苦难的中华民族才能摆脱这巨大的惯性,真正腾飞起来呢?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1

  黄仁宇的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原以为戚继光作为一代抗倭名将,功垂千古,在他为官领兵之时必也是风光无限的。但从作者的笔下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他虽是本朝最有才能的将领,但他的军事思想不能见容于文官,政治立场不能见容于万历皇帝,最终因与张居亚关系过密而被弹劾罢官,直至临终再未起复。 自宋朝赵医胤杯酒释兵权以后,重文轻式的'趋势便在不断发展,直至本朝,文官已经把控了整个朝廷,再无武官立足之地。

  而在战场上,文官指挥战斗的事例不胜枚举,这种风气使得武将的军事才能得不到发挥,文宫只勇动动嘴皮子便能占有军功,武将舍生忘死还要背负战争失败的责任。 戚继光在这样的环境中,立志建立一支新型的军队。因为以一己之力无法对抗朝廷体制, 他做自己可为之事,招募新兵,培养军队,整顿纪律,让这支军队具有强大的战争力。此时,这样的军队已经与他密不可分了,被百姓称为“戚家军”,这是对他们战斗力和纪律的认可。但这样的军队显然不能被文官集团容忍,异军突起,通背了常态和惯例,这使他们感到恐慌,表现在行动上,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打压。

  戚继光拥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这个王朝里,他孤军奋战,于战力低下的卫所军中建立起“戚家军”抵抗传寇,保卫沿海和平。他是一位孤独的英雄。作者:马燕妮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2

  《万历十五年》,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并不明所以。直至略略地翻看了一下其中的内容,才得知这是关于明神宗在位期间的故事,在这位长达28年不上朝的皇帝朱翊钧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深感好奇。

  正如本书的原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万历皇帝所在位的第15年,也就是1587年,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年份,全书也讲述的是关于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发生的一些似有似无的小事。但在读完全书之后,我才模模糊糊的明白,作者想要给我们传递的是他心中大历史观的意义所在

  本书的重要人物明神宗,明朝的第13位皇帝,九岁即位,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一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荒诞无度。事实上,在他的老师张居正的辅佐和母亲严厉的教导下,这位年轻的皇帝,在最初的十几年,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对一个皇帝来说,这是极值得称赞,也是最能够体现他励精图治,一心为国的本质。只是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老师张居正的去世,母亲的松于干涉,让他的性格从优柔寡断变得强硬乖张,国本之争之后便倦于朝政,深居内宫。于是在他的从政历史之中,让人惊艳的并不是他所一度开创的太平盛世,反倒是那将近30年未入朝的举动成为他的标识。而本书的其他人物,就如同作者在书中所说:“最后的结果都是无风上颚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初读时,我便感到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十分悲剧的,但这种悲剧却并不令人出乎意料。也许是在一些小事上面体现的',我认为万历皇帝性格的演变,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大明王朝自此之后的发展,都是有因可循的。而在读过两则附录和《<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后,我似乎又陷入了更深一层的思考。

  就如之前所说,万历皇帝性格的变化,是因为他遇见了精神上的爱人—郑氏。而少年时期的勤于政事,在老师张居正离开后,也变化成为了成年时期的反叛惰政。而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大明王朝刻板的政治制度,不懂得变通创新,看似皇权高度集中的背后,实则是文官集团对皇帝无尽的质押。万人之上的明神宗,在内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对外扩张了本国的领土,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却没有能力,将自己喜爱的儿子立为太子。无论是命令还是央求,最终都抵不过文官集团的反对。即便是以28年不上朝作为无声的反抗,也没能改变文官集团最终的决定。一朝皇帝如此,百官平民更是如此。无论是清正廉洁的张居正,还是孤独的将领戚继光,都没有理想中完美的结局。然而在当时,经济社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有所提高。谁也没有想到这无关紧要的一切,竟然会加速大明王朝的衰亡。将眼界放的更远,放到历史之中,就会发现这平平无奇的一年,实则暗藏了许多玄机,并且为明朝之后的发展,下了不可扭转的一棋,直接决定了明王朝的必然灭亡。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至此,作者想要表达的大历史观,毫无保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他说,历史学家检讨过去的错误,作以将来的警戒。也许很多事,就如在中华上下5000年之中的万历15年一般,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这年间发生故事的背后,却隐藏着导致一个王朝灭亡的巨大危机。而这巨大的危机也正是那些,在当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小事,一个个所堆积形成。

  这其中的道理,于国家而言,便是汲取其中的教训,制定出修改的方案。于我们而言,便是不要轻视遗漏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事,那些,也许将来能够扭转你一生的"小事"。我想这便是《万历十五年》给我留下的道理。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3

  大历史一是时间要放到足够大,退回一些才能看清,二则是地理范围要大,考虑中外各地的情形。

  中国之所以陷入近代几百年的被动,明朝立国已经埋下伏笔,国家以道德为治国基础,没有技术条件改造成法制国家,整个行政目标是保护落后的农业生产,由此发明户籍制度,把农民种在农村,没有批准农民不得到处行动,限制底层积极性和流动性;政治上层设计高度集权,皇上有能力的`如劳模朱元璋靠个人勤奋尚可一人勉强为之,子孙后代就只能靠内阁大学士和文官集团,经过200多年发展官僚集团逐步成熟,他们是政权实际控制者,皇上只是个道德象征,信息通过底层几乎不可能传上来,上下难以通达。

  而文官系统在明有天生物质和精神分裂倾向,国家给的俸禄有限,希望各位大人以道德和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自身握有实权,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只能方便的通过潜规则或明文规定巧取豪夺,这个分裂是个顽疾,到清朝也没得治。没有法律只靠道德,而道德标准只在个人口中,这样的系统维系几百年也真是不易。皇帝或内阁要用人就不敢一下把规则全部改掉,而越往后拖越没有治愈的机会,直到大厦全部崩塌掉。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4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点出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一幅幅众生相,才惊觉原来已经看到结尾了。《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但是意犹未尽。将李贽安排在最后,可以想见黄仁宇先生决定将大部分力气直接进行僵化凝固的思想体系的批判同时,也借助于现今哲学成就来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很可惜,作者最殚精竭虑的部分是我最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将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许时隔些年,我会有更深的理解。

  李贽这一章,我看到了黄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这也是我阅读过程中碰撞最剧烈的地方。我们古代的哲学,至少是万历及以前的和汉朝罢黜百家之间,都无法跳脱儒家正统思想,但是跳脱不了却也难加以改进,使之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从什么时候儒家思想对于时代已无指导作用,作者没有解答,统治集团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渐迂腐是互为因果的。非常喜欢结尾的.一段,真个是掩卷叹息,静坐感慨。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展望一下明天,开启新的一本。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5

  一代名将戚继光在万历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去世。

  但《万历十五年》,不止这一年。

  在历史书中,戚继光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是带领中国军民抗倭的民族英雄。但在这本书里,他被指巴结权贵,崇尚迷信,并且都列出了实证。

  大概是我学识浅薄,刚翻看这本书时,六人的名字里竟只认得戚继光,因而率先翻看的,必然是戚继光的那一部分。

  明朝军官的任命多数以“世荫”的形式而继承父业。任命的程序相当复杂,大致是高级将领的子孙需要降几级继承,低级军官则无需降级。中期开始,情况稍有改变,推行武试,任何有志于成为军官的人只要考试及格就可以取得进身之阶。但事实上由考试及格充当军官并上升为高级将领的,可谓绝无仅有。而且这种武生的考试又重在刀枪弓马是否娴熟,由文官主持的笔试,其要求不过是粗通文字而从未涉及军事科学。各处所开办的“武学”,也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的讲授内容,其教学进度,以“每日总授不过二百字”为原则。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高级将领,几乎很少有人具备运筹帷幄的谋略。在这种情况下,戚继光就显得弥足珍贵。

  戚继光在所招募的新兵中建立铁一般的纪律,这是戚继光的军队取胜的'必要保证。除了部队的素质以外,主帅戚继光卓越的指挥才能是决定胜利的唯一因素。

  这些都是我们在历史书中所认识的戚继光,那个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但这本书中,还有我们不曾了解的那一面。

  他巴结权臣张居正,曾花重金购买美女作为礼品奉给张居正;他崇尚迷信,亲自设计制作各营连的军旗,在军旗上绘绣天上的星星或者传说中鸟首人身的图象,以象征他们的指挥官。他重视黄道吉日和生辰八字,而在向部下训话的时候,又常常提到善恶的因果报应;这位民族英雄的结局似乎也不大配得上他的荣耀。戚继光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坠入了寂寞和凄凉。张居正死后7个月,他被调任为广东总兵,官职虽然依旧,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拱卫帝都的重要地位。

  戚继光死去以前,他的妻子已经遗弃了他。他不事私蓄,在被斥退以后,竟至一贫如洗,甚至医药不备,令人唏嘘不已。

  我也不曾想过一代民族英雄晚景竟是如此凄凉,这与我们印象中的戚继光相去甚远。但细想,却又似乎是合理的。一个人的存在,是立体的,总有一面被阳光笼罩,也因为这抹阳光,这个人的身上也必定存在处于阴影中的一面。有人可以永远站在阴影里身上没有一丝光亮,却没人可以做到无死角地被光亮笼罩。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6

  李约瑟难题中对古代与近代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区别进行了提问,公元十六世纪及以前,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而近代科学却产生在十七世纪的.西方,中国古代近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深思。

  这一转折点正处于16世纪中期的明朝,《万历十五年》从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等角度讲了明朝末期万历皇帝朝中朝外之事,更多的是把行政制度、财税制度与中国古代儒学修习系统对人对社会的莫大的影响力之间的统一思考和综合讨论。

  贯穿全书的,用作者的观点来说是道德束缚力在中国社会特别是明代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知识分子阶层和文官体系的支撑和矛盾来源,书中说明了16世纪中国社会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的侧面形态。责编傅璇琮也曾表示:“这本书的撰写,确实拓新了我们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我想,读这本书,可以培养自己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作者关于历史观的部分意见。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才能赶超先进、重塑辉煌,才能迎来日新月异、鸟语花香的科学春天!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7

  本书是由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著,作者以其“大历史”观的视角从明朝万历年间的人物入手,从而提出了明朝最终走向衰弱的原因是依靠道德而非法治,因而不能在数目上管理国家的观点。

  数目上管理国家意味着用更精细和更有组织的方法去管理。明朝的基础是广大的无法接受教育的农村阶层,可以说治理起来相当困难。因此道德可以通行于天下而取代周密的法制及先进的技术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明朝洪武皇帝用服役的方法限制大地主的.产生从而欲使整个社会出现平衡而不是发达的局面。从思想观念看,如果使尊重个性自由发展的观念变成“正统”思想那么“稳定”的秩序就会被打破。而无限依赖“德治”就会产生庞大的文官集团,文官集团又会反过来增强对道德的依赖而忽略了各项制度的建设,从而导致政府的无能和军事组织上的落后。

  本书立意很高,但我国的汉唐盛世不也是“以德治国”么?何以证明明朝是这种“非法治”演变到极端进而灭亡的证据?历史现象纷繁复杂而耐人寻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探讨。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8

  读完此书已有一段时间,一直想分享些自己的体会,却一直不知如何下笔。

  1587年,为万历十五年,从传统观点来看,并无大事可叙,但黄老却从发生在此间一件件极其微小的事件,窥见了蕴含其中明代的大历史走向,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以人物为主线,从其间我们看到了不一样,少年意气风发万历皇帝;朝堂之上与庙堂之下判若两人的时代大改革家张居正;忧患为国却性格优寡的首辅申时行;抑有脾气古怪却刚直不阿的清官海瑞。从中了解了人物的两面,历史的多面,在人物性格与其仕途沉浮之间去感受一个时代的'风云动荡与发展趋向,无论哪个时期,都没有完人,但却有一个正当时可以改变历史走向之人,此人必定遭受众多议论,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必定会在青史之上留名,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身处其中,名留其外。

  大历史观,无外乎站在一个长隧道之外以一个大的观感去看待历史,不拘小节,着重对历史趋势的研究与探索。掌握此方法,可以避免许多研究上的不必要的多余杂质,从而更加清楚的明白历史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总而观之,以大观小,读史明智,成王败寇,如是而已……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9

  虽然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命名为《万历十五年》,虽然还是不清楚什么是大历史观,但是呈现的是立体的历史,立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历史教材或者历史电视剧。就比如戚继光,民族英雄,但能在盘根错节的政治中,稳如泰山、步步高升,难道只靠军事才能、爱国热情可以做到的'吗?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历史,但我从历史中读到历史时代赋予历史人的枷锁,却掩饰不了首先是作为人的本性,万历作为皇帝,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宫囚笼;作为一个男人,喜欢谁都要被人管束,想给老婆送礼物都要打白条;作为一个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欲都要被人指指点点。一个想要赢得身边人、天下人的认可,却感觉力不从心、无人理解。皇帝也首先是个人,张居正、申时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历史人物。看完《明朝那些事》,感觉王阳明活得最明白,过得随心。

  另外,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火者、裸奔,比现代房车还房车的轿子……古人真会玩。

  这本书可能以后再读时会有更深的理解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20

  之前觉得张居正、申时行的差异在于与文官集团打交道的方式,现在觉得不太准确,应该是在皇帝这一政治个体与文官集团的政治团体之间的处事方式不同。

  通过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帝国的平稳运行不仅在于文官之间的平衡、和谐,还要关照皇帝与制度(即文官集团)之间的关系。正德皇帝跳脱的个性不允许他仅仅作为一个权力的象征配合制度运行,大学士在政治上的无能导致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对抗状态,以致政体的瘫痪。

  而万历皇帝有着和正德相似的个性,他有大展身手复兴帝国的愿望,而同时,这与文官们的期望往往相互背离。作为文官之首、皇帝的顾问,大学士的处事手段就显得极为重要。

  张居正对皇帝和文官同时使用霹雳手段,以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强行驱策两方力量,结果是死后两方共同进行的反抗。而申时行则是另一个极端,同样是不偏袒,他想在两边都做好人,让两方都觉得和自己是一伙的,这样在解决问题时自己在双方都有一定的.说服力、影响力。

  然而对于一般的问题,他可以“处心积虑不动声色在幕后解决问题”,而且从黄河治理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申时行处事心细如发以及这一方式在效率和人事稳定上的优越性。但是,一旦面临立储这样关乎文官生存、皇帝基本权利的大事上,在两方都想做好人的结果就是都做不成好人。作者:张静怡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21

  《万历十五年》是以铺叙方式为主的纪传体,书中记载了发生在这一年的许多看似无关的事情,这看起来是个偶然,但是通过这些事和人,又表明明朝的衰亡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无法避免。

  从书中我们了解到,明朝是以道德来代替法律制度,不只是明朝,历朝各代皆是如此,只是统治思想有所差异。在这样的制度条件和统治方式下,文官武官秩序井然,等级分明,官员阴奉阳违、腐败无能,皇帝昏庸无道,以这样的统治集团来治理国家,其最后的结果必是败亡。但明朝本来有很好的机会可以改革,可以发展经济,但是都错过了。其根本原因是“明朝以‘仁’治天下的立国之精神已经耗尽体力”。所以一个国家的衰亡跟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单纯以社会伦理常纲统治的国家,只讲求成规,只会是倒退的。

  在这样的制度里,不管是万历皇帝朱翊钧,还是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亦或是都御使海瑞,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一些侧面提到,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人物,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是制度造成的悲哀,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一不成为其牺牲品。

  学历史、读历史不仅仅要了解知识,关键是要看当初的'历史对现在有什么裨益,坏的方面引以为戒,好的方面可以借鉴。从万历皇帝的统治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力量以及法律来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22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作者是黄仁宇,是一本历史学著作。

  选取了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作为考察切入点,运用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和传记体式的章节,通过对关键历史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国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

  书中以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僚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之间的关系矛盾。

  《万历十五年》以1587年为关节点,在历史的'脉络中延伸,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大事与人物着手,记叙了明朝中晚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开始走向衰败的迹象。作者指出,“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正是从这些细枝末节的中,作者认识到,万历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转折点,是历史的关节点。

  在第一章“万历皇帝”中,作者以万历皇帝的角度,描述了身为君主的种种限制与无奈,从深层角度分析了其消极怠政的原因及其逐渐消极反抗的过程。作者从万历皇帝的角度展开分析,剖析其怠政的原因,站在万历皇帝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较为真实的、不一样的皇帝,使读者对万历皇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得万历皇帝这一形象生动而丰满,更对其昏庸的印象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23

  出乎意料的一本书,实在对中国古代史不感兴趣,经古代文学史老师推荐阅读,也算一个有意思的体验。

  全书涉及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主要由明神宗、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几人的经历为主要线索。选角看似无意实则大有门道:神宗是皇权的代表,张居正则是相权失败的典型,相对的申时行却是相权与皇权和解的象征。海瑞作为明朝有名的清官,实则从全书来看此人成就不高不过是一个证明本朝吏治清明所需要的标志;戚继光当然是明朝军事力量强大的标志;李贽……私以为作者没有选择其他明朝的思想大家,而选择这位“奇葩”不单单是因为其思想的矛盾性,而是因为这样的矛盾性刚刚好与全书的主题相契合,正应了首尾圆通的那句:“万历十五年是平平淡淡的一年。”但这又是象征着明朝盛极而衰的'一年。

  此外,全书又以“阴阳”为主题包裹着整个万历年间的是是非非。

  而“阴阳”二字,在本书中所指又有多重含义。一来阴是官员处事的圆滑、乖巧以及官场的生存之道,相对之阳则是官员在外或者对上的表现,也就是符合社会要求的一种“标榜”。二来阴则是指国家运行的内在规律,其中包括思想、文化、伦理、道德……阳也是皇权、政治、商业等宏观现象。

  其中韵味,不再赘述,三言两语,聊表愚见。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24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属平淡的一年。著者以万历皇帝、首辅大臣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以及李贤为线路,通过描述几人的生平历事,来翻开万历及大明王朝的历史。万历十五年,在当朝朝廷发生了若干历史学家易于忽视的事件,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表面上看来,是历代王朝所在平常的事情,但有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却对未来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看《万历十五年》第一遍的感受是以德治国也许是理想中的治国之略,但是在实施时,却是与社会制度、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至少来看真正实际治国之略是以法治国,辅以于以德治国,法律至高无上。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执政者却依旧固守原油的固封道德治国,不思创造新的制度,只求平衡稳定。又是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停步不前,固守旧德,致使新的思想、新的创造无法施展,随之大明帝国落伍与世界潮流,直至改朝换代。

  万历十五年,提及两千年前的孔孟之道,在过去曾经是领导和改革社会的力量,至此已成为限制创造的牢笼。庞大的帝国,不依靠公正而周详的法律,却依靠固化的道德信条;各人行动全凭儒家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万历十五年,1587年,西班牙舰队征战英国的前一年,通过对这一年几个人物看似平常事情所写,却对以后乃至民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万里中枢集团固闭自封,不闻世界之事,是以落伍于世界,是以陨落的渊源。不过终究是上层建筑的发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势必为历史所抛弃。今日之于我们、民族、国家、企业、个人,亦于如此!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14

【经典】《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21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精选31篇)06-10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精选18篇)06-12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通用23篇)09-27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通用31篇)11-04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通用10篇)04-07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通用26篇)11-14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