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的读书心得

时间:2021-06-22 20:42:12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书心得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心得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心得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的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书心得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书心得1

  终于看完了号称世界名著的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看后没有特别的感触,与我的期望值相差太远。

  我的感触就是:女人都差不多,男人都一样。或者再进一步说:世界上的女人都差不多,全世界的男人都一样。为爱燃尽热情甚至毁掉生命,惮精竭虑,不管不顾,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可是却忘记了人是社会人,需要交往需要亲情,亲情是融入血液中,难以割舍更割舍不了的,人间没有世外桃源,没有纯粹的脱离现实的纯洁情感,不管当时怎样火热,怎样一见钟情,现实的寒冷温暖不了爱情的温度,特别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爱情,也只有这种爱情才配称作爱情吧,加入太多元素的只能叫婚姻,于是爱情只有死亡才能永恒,这也就是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喜剧让人在一笑之余心酸的原因吧。也许我悟性太低,我不想去弄明白在那种大的环境下俄国的政治、人文等诸如时代背景之类的东西,我只看到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为情所困为情痴狂最后为情毁灭的心路历程,她只有死才能最终彻底解脱,即使她离婚成功与沃隆斯基结婚又如何?

  只不过是人间又多一具行尸走肉,打着爱情的幌子,背负着婚姻的沉重责任与义务,为别人活着,只为对得起母亲这个人世间最伟大的称呼的怨妇。这样的怨妇已太多,少一个反而是女人的幸事。敬佩她卧轨自杀的勇气,只为这种勇气,也该向她敬礼!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书心得2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千秋。

  安娜作为一个美丽开朗、大胆年轻的上流社会的贵妇,拥有堪称完美的家庭生活:有权有势的丈夫,活泼可爱的孩子,田产和庄园,佣人环绕,过着阔太太的生活。其实,对于安娜而言,这样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没有热情和开放,是一座精致的金丝笼。

  一切悲剧的根源就是安娜的鲜明的性格特征。敢爱敢恨,大胆与狂热,感性与理性……一切都与当时迂腐破败的社会格格不入。

  安娜在多年的抑制之后,在与渥伦斯基相遇的那一天开始,一切都无法阻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渥伦斯基的爱情一发不可收拾,让安娜陷入了狂热的无法自抑的浪潮里。她为了自己的幸福放弃了家庭和孩子,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是不被人容纳的。在俄国的社会阶层中,所有华丽的婚姻表象下却是肮脏丑陋的样子。空虚的内心通过不断的刺激来填满,到头来却发现只是一场空。

  安娜向丈夫坦白,提出了离婚。而她的丈夫却要求她维持表面的平静,不要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安娜想要自由,光明正大的爱情,拒绝了卡列宁。一夕之间,丑闻传遍了整个贵族阶层,让安娜为贵族圈所抛弃。而她最后只能依附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无法踏足她曾经的生活圈子。渥伦斯基一开始对安娜怀有强烈的爱情,而在现实和社会人伦的种种消磨下,爱情开始逐渐淡去。渥伦斯基开始早出晚归,与安娜的距离也逐渐变远,对于安娜来说,这是对爱情的背叛,这是她无法接受的结果。于是,在恍惚之间,看见了人被火车撞死的画面,以为这是她的归期。最后,卧轨自杀。

  安娜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到可惜的女性形象,敢爱敢恨,大胆洒脱,其实,在读者看来,安娜太傻了,傻到将自己的一切全部堵在自己的爱情上,最后一无所有。爱情是安娜唯一的支柱,所以,在爱情逝去之后,无法承受社会的重托,选择了轻生。

  托尔斯泰把安娜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安娜的行为和整个社会的反对,正是体现了俄国的那个年代,对于女性的刻薄冷血,甚至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混乱与黑暗,在这部作品中,更是暗含了对教派的讽刺。

  安娜一个人悲苦的命运,衬托出了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刻薄冷漠,那个年代的社会的混乱与不堪。安娜的勇敢追求爱情的勇气让我折服,但是最后因为过度的爱情失去了自我让我很可惜。全心全意的爱情,其实也需要适当的退让与理解,一昧的把渥伦斯基困在爱情的牢笼里,会让再纯粹的爱情变质。逐渐演变成渥伦斯基的冷暴力,让安娜失去了最为宝贵的精神支柱,走向了灭亡。我一直相信,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是可贵的,渥伦斯基也一直爱着安娜,但是毫无保留的爱情会让人窒息,从而导致了失败。

  所谓,世界上所有幸福的事情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事情千千万万。每个人遭遇的幸福和不幸都是等价的,没有所谓的上帝的偏心。幸福会让人更加快乐,而不幸会给人带来磨炼。安娜所经历的的一切有苦有甜,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也曾经历过世人的冷眼。安娜之所以不幸,是因为把自己的一切全部堵在了爱情这一件事上。她不曾想过,生活中除了爱情,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冒险的堵上了自己的一切,所以在经历一点点风吹草动的时候,都变得弱不禁风,到最后会越来越失控。

  所以,不论经历什么,女性总要学会坚强的成长,学会独立,学会自爱,努力的营造自己的生活。爱情不过是生活的一个要素,不是全部。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书心得3

  人们常说,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而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也可谓是众说纷纭,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

  我们应当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片面的赞美或是批判。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

  安娜聪慧、典雅、质朴、活跃,是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性。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单纯、沉静、从容、高贵,无论在什么样是场合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她活跃的精神世界,她悠闲恬静,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作家着以浓墨重彩描绘安娜体态和精神之美。安娜的美,对作品主题表达、情感抒发以及故事情节的推动发展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裂,更没有安娜悲剧结局一百年来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越是美丽的,其悲剧意味就越浓厚,其悲剧结局就越是让人痛彻心扉。如此一个优美动人的女性,她的要求不过是真挚的母爱与情爱,这个正当的生活权利,却被冷酷无情的贵族社会分裂并对立起来,成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奢想!

  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源于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而这正与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道德观念相违背。首先表现在她与丈夫卡列宁的矛盾斗争中,属于彼得堡官僚集团的卡列宁是个残酷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安娜一再,卡列宁“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当他生气的时候简直是一架凶狠的机器”。“想得到功名,想升官,这便是他灵魂中所有的东西!“至于高尚的理想,对文化,对宗教的爱好,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升官的许多敲门砖罢了”。在安娜心目中,卡列宁是个虚伪的人,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象鱼在水里游泳一样。”卡列宁这种冷漠、虚伪、一心想往上爬的思想,他那种令人憎恶的性格,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安娜痛切地感到婚后“八年来”,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这一种无爱的家庭,由一开始结合就埋下了巨大的危机,而当“维特式”的热情的渥伦斯基一出现,安娜心中的压抑已久的感情便一发不可收拾。她于是再也不能容忍卡列宁式的“虚伪与欺骗”,不顾一切,牺牲一切地与渥伦斯基结合了。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01-14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08-28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09-30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范文12-07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范文05-09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五篇03-31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精选10篇)12-02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精选20篇)07-21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精选5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