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互动需要教师做什么 -教师工作总结

时间:2022-04-25 19:26:58 教师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效课堂互动需要教师做什么 -教师工作总结

摘要:本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课改理念能否有效落实、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价值、互动的形式、教学活动的科学预设等方面的分析,来讨论诸因素与课堂有效互动的关系。关键词:师生有效课堂互动追求有效教学,从课堂教学层面分析,有效课的堂互动是其表征之一。反思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关注课堂互动行为,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需要从教师、教材、学生等多方面进行思考。1需要教师落实课改理念还要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沟通、互动、相互启发和补充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从中分享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进而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课堂上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要取得良好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亲和、平等的行为能够创造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能够改变课堂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进而使教师与学生对未来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期待。比如在课堂分组讨论时,教师将自己定位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环节,在聆听学生发言时,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还可以发问来表示对学生的所答很感兴趣,愿意向学生请教;课堂上不打断学生的发言,不强行纠偏,以亲切、随和、平等的态度来组织教学。在多元有效互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见解、知识阅历、生活经验、个体独特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师生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地从课堂教学中学到自己有用的知识并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那么这堂课的互动就是有效的。要做到有效互动,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必须站在一个制高点去解读教材,要把教材读懂读透,从而确立自己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范例教学理论的发展者克拉夫基认为,教师备课时,应当领会教材内容,既要作一个教材编写者,明确所编写教材的目的、要求、本质、结构,各部分关系;又要作为一个学习材料的学生,去发现其中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可能存在的难点与问题。例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知识在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中和《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胚胎工程"中都有涉及,但教学要求各不相同。必修2的教学,教师应在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模型建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异同的比较等知识的教学设计上用心思考,备课时找准学生对应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寻求恰当有效的互动形式来达成教学目标;在选修3中,精子的变形、卵泡的形成、卵子成熟的两次减数分裂场所及时间、精子的获能、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子的系列变化内容的教学,教师应在相关知识的讲座呈现方式、学生讨论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做好教学预案,为课堂上有效的互动生成作充分的准备。2需要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要选择恰当的课堂互动形式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只有当感性输入和学生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兴趣最大。一个全新的经验,由于它和一个人的认知结构毫无关联因而毫无意义时,也同相是无兴趣和不被同化的。教学实践也有力证明,有效的问题能催生互动,例如,在2009年江苏省高中优秀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的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的谷辉老师讲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时,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讨论了达尔文关于金丝雀虉草胚芽

有效课堂互动需要教师做什么 -教师工作总结

鞘向光性实验,归纳出达尔文的假设: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后,进行了如下的问题设计:问题过渡:当年的达尔文已经是一位70多岁的老者了,但他还是对科学孜孜不倦地追求。天才的达尔文在有生之年为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他认为可能尖端产生了某种刺激。那么这种刺激到底是不是存在呢?问题1:如果存在这种刺激,尖端产生的刺激能传到下面的伸长区吗?问题2:如果存在这种刺激,尖端产生的这种刺激为什么会引起植物弯曲生长的呢?问题3:如果存在这种刺激,尖端产生的这种刺激到底是什么?教师:按照这样的思路,带着这3个问题,让我们沿着达尔文的足迹,继续寻找"刺激"。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同时参考教师提供的补充资料,积极地参与到思考和讨论中…。上述几个大问题作为该教学环节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些粗线条的问题有一定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可以让学生对解决问题做策略的选择,可以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做多种假设与猜测,而不是仅仅按既定程序作一蹴而就的验证,在问题的刺激下,学生求得问题答案的欲望被有效的激起,问题引领课堂有效互动得以顺利展开。教师把这些外沿很大的具的发散性问题抛掷给学生,就如把学生置于一个偌大的陌生领域,学生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地思考,扩大了互动的空间和互动的需求。课堂上教师通过调整教学双方的活动,选择恰当的课堂互动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能使课堂成为有效的教学互动场。例如,笔者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第二课时教学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然后请实验小组代表上台讲解本小组课前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施过程(实验录像、ppt、实验装置等)。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小结。小组内学生根据老师的点评分析,思考讨论后,再请小组学生代表上讲台作自我反思和互评,找出本小组以及对方小组实验方案和操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来。教师总结,验证假设,形成结论。上述教学片段,就师生互动来说,对教师的提问,学生踊跃回答,对于教师的观点,学生能加以补充,甚至提出质疑。生生互动来说,小组讨论、小组分析教材、小组成员分工将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分别派成员来回答,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教师巧妙地设计很好地带动学生之间的讨论,引发实质上的教学内容互动,而不是满堂提问和满堂讨论,是在有限的45分钟内产生有意义的、有效的互动。3需要教师作充分的教学预设还要体现鲜明的生物学科特色有效的课堂互动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作宏观立体的科学预设,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教师要明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责任,并在活动中不断调整教学,使之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期望相适应,同时,也应当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期望有所了解。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应当有一定的预见性,备课时往往要有以下思考:⑴一节的课教学目标表述中的行为动词怎样转化成有效的教学行为,这些教学行为通过怎样的互动形式呈现?⑵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达到怎样的目标?⑶在教学的相关环节里,教师需要设计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以怎样的互动方式解决,期望学生怎么回答?⑷若预设的互动效果与实际生成之间有出入,互动的备选方案是什么?⑸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和要求,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互动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反应怎么应对?⑹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教学现场会出现怎样的反应?等等系列问题教师在备课时要全面考虑,充分准备。例如在2009年江苏省高中优秀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的江阴市第一中学的朱慧老师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节课的导入部进行的设计:以鸡蛋为实验材料,课前录制一段渗透现象的视频(课上用时约1分钟)。学生看完视频,可能提出的问题:液面为什么会上升?卵壳膜是什么样的膜?为什么会选择鸡蛋?(如果学生问不出,教师引导提问,一定要控制好时间!)教学进行到这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①卵壳膜是半透膜,即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②渗透现象,即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水分子相对数量多的一侧,到水分子相对数量少的一侧的现象。(如果学生之间的讨论难以形成完整的结论,老师可通过师问生答的方式分步引导完成。)过渡:细胞中也存在物质通过特殊膜的运输。今天,我们以水为例,一起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朱慧老师的这段设计,把教学内容与教材资源进行了整合,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每一细节都作了充分的预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求新知的欲望被有效的激起,迅速进入到新课学习中。在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材中很多栏目内容的编写都体现出鲜明的生物学科特色。例如,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中就有"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与生活的联系"、"探究"、"资料分析"等,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合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还可对教材资

源进行创新与整合,尽量让学生有动手实验和亲身探究的机会,课堂上有效提高互动的质量会大大提高。例如,朱慧老师是通过播放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水与失水视频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的;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利用学生已有的初中知识,探究萝卜的吸水与失水来鉴定三种溶液(30%盐水、清水、萝卜汁);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教师引导学生合理选材,学习小组讨论、明确分工,确定并实施探究方案,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亲身经历"探究"过程。这样的教学,生物学科特色鲜明,如此互动才是我们追求的有效互动。4需要教师组织好学生的预习还要具备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的课堂互动情景其精彩呈现在课堂,但与课前学生对教材的充分预习有很大关系。在很多情况下课堂上的互动结果不能实现教学的预期效果,除去教师自身的因素外,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没有预习,没有进行充分的"思维预热",是影响学生与教师以及同学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重要因素。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不把预习当作一种形式,而是作为一种资源,如讲"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之前,让学生作充分预习,上课前教师把学生提出的质疑收集整理,课上展示在课件中或板书上,让其他学生帮助解决。这大大提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重点,集中精力突破难点,提高了课堂师生以及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个体素质结构论认为,非智力因素结构对认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问题解决中起着"指挥"和"控制"作用。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接受老师的课,先接受上课的教师,也就是教师的为人和人品。所以,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有耐心,在学生犯错误时保护其自尊心,而且在课外要做到像朋友一样帮助、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到教师平易近人、亲切可信,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如此,在良好的人脉关系的支撑下,教师在课堂上方可左右逢源,顺利开展有效互动,学生才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总之,有效的课堂互动是教师学科综合素养及其教学机智的具体表现,是源于教师、学生、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把课堂互动放到一个综合的背景下去思考、去建构和设计课堂教学,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真正有效和高效的。

【有效课堂互动需要教师做什么 -教师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教师课堂工作总结05-07

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3-01

教师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05-09

教师工作总结06-14

教师的工作总结03-23

初中教师工作总结04-29

期末教师工作总结05-25

后勤教师工作总结05-27

教师见习工作总结05-29

教师考核工作总结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