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手工制品产业 促进城乡妇女就业增收的调查和建议 -调查报告

时间:2022-04-25 17:33:03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开发手工制品产业 促进城乡妇女就业增收的调查和建议 -调查报告

关于开发手工制品产业 促进城乡妇女就业增收的调查和建议 




    妇女劳动力是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更是每个家庭致富奔小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城市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实现增收致富,既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摆在妇联组织面前的历史性课题和现实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结合《铁岭市妇女创业计划》的实施,于去年底组成五个调查组分赴各县(市)区进行了专题调研,重点调查了全市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现状和手工制品产业的形成过程、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了妇女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提出以开发手工制品产业为突破口,吸纳更多妇女就业,实现增收致富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1.我市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现状
   (1)城市下岗失业妇女现状
    我市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中女性占半数以上。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凡具备条件的下岗失业妇女逐步走上了新的就业岗位。但是一些妇女特别是4050妇女仍然存在再就业难的问题,这一群体妇女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无技能,家里又有老人孩子走不开,就成了尚未就业人员中的困难群体。2004年10月,铁岭市妇联与铁岭市劳动就业局、铁岭市人事局共同举办了妇女就业专场洽谈会,61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821个。从供求状况对比看,18-30岁年龄组的用人需求最大,其次用人需求集中在31-44岁年龄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大学文化的用人需求最大。而2800名求职妇女中4050妇女少数应聘,多数落聘。这些妇女十分渴望有活干、有钱赚。
   (2)农村妇女现状
    铁岭是农业大市,农村妇女劳动力和剩余妇女劳动力是妇联引领妇女创业的着眼点和重点。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指出:"农村劳动力中妇女占65%以上,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力量。没有农村妇女的全面发展,就不会有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我市农村妇女劳动力在农事生产一线的占半数以上。近些年,农村又出现了"男工女耕",即男人外出打工,女人干农活、操持家务、伺奉老人孩子的分工状态。男劳动力除了春秋两季农活外,几乎都外出打工,留守在土地上和家庭中的是妇女劳动力和尚未出嫁的女青年(部分独生女孩的家庭不愿也不放女孩外出打工)。由于机械化和现代农业水平的提高以及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民真正用在土地上的时间并不多,存在大量剩余时间,这样,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剩余就不是一个一个的单人剩余,而是一段一段时间上的季节上的大批妇女劳动力剩余。这些妇女劳动力渴求的是既能照顾家庭、老人和孩子,洗衣做饭,又能在家里或距家特别近的地方从事能够灵活支配时间的活计,以增加收入。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吸纳劳动力能力差,目前还不能为大龄下岗妇女和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提供更多、更为符合个人要求的就业岗位。缺少适合个性化要求的就业岗位和已婚妇女不能远离家庭参加生产的现状,使城市大龄下岗妇女和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很难找到称心的就业岗位。
    2004年初,铁岭市委发出"全民创业"的号召,辽宁省妇女八大也号召妇女"做创业的女性"。为了响应号召,铁岭市妇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铁岭市妇女创业计划》,从促进城市下岗妇女再就业和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剩余妇女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统筹城乡,提出了促进方向和发展目标。在妇女创业计划跟踪落实中,各级妇联组织感到,为了使城市和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参与到创业的行列中来,必须开发一些适合妇女特点和所能从事的就业项目,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工制品目前采取的是来料加工和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这一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对从业者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等要求都不是很高,而且劳动强度不大、工作地点和工作方式灵活自由,是一个吸纳就业人数较多、资金设备投入较少、风险相对较小、适合各个年龄段妇女就业的产业,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非常受妇女欢迎。如果开发好这一产业,必将形成一个新的就业增长点和妇女增收致富的增长点,解决大量剩余妇女劳动力就业。
    2.手工制品产业的形成过程及运行状况
    我市手工制品产业起步早,分布广,经历了由自发组织、妇联推动、区域发展三个阶段,目前走势良好。 
    从80年代开始,铁岭县就出现以绢花生产为主要项目的手工制品业。当时横道乡几名妇女农闲在家自发组织起来制作绢花,挣些零钱补充家用,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妇女都参与进来,形成了绢花生产制作点。由几人、几十人到几百人,发展到全县万余人从事这项生产。调兵山市从90年代初开始自发组织绢花生产、手工绣花和袜子编织,从自产自销到来料加工,人员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西丰县陶然乡居仁村1991年开始生产干花,由家庭手工作坊发展成干花厂,企业现拥有厂房8间,女工21名,生产加工几十个花色品种,产品销往沈阳、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昌图县四和镇和毛家店镇的藤编筐篓也有多年的历史。
    各级妇联组织发现以妇女为主体的手工制品项目后,承担起组织、协调、宣传、培训等任务,推动了手工制品产业的发展。铁岭县妇联2002年在省妇联的帮助下,组织6个乡镇的妇女搞毛织品加工,参与人数最多时达千人。横道乡2003年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建成北方花艺有限公司,以绢花生产为主,吸收当地劳动力百余人,该公司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产品除在沈阳五爱市场设立专门销售网点外,还外销到许多国家,生产绢花的妇女户均年收入达4000元左右。乡党委和乡政府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每年表彰劳动模范都把"花娘"纳入表彰之列。目前全县范围内一支以村妇女主任参加的30多人的经纪人队伍已经形成。铁岭县阿吉镇乌巴海村妇女主任崔维芹,发动全村参加绢花生产,并传授生产技术,现在全村每天40多人参加绢花生产,每天每人挣10元钱左右,农闲时全村有100多人从事绢花生产,成为这个村子的致富项目。魏家村赵恒敏从沈阳引进手工串彩灯项目,全村200多人参加生产,每天每人能挣10多元钱。清河区妇联在东兴社区和崇源社区成立了下岗妇女手工编织培训基地,自培训基地成立以来共举办大型培训班28次,培训学员1800名,每个社区都有技术员,随时免费包教技术,共有10个经纪人负责产品的外销。清河区妇联崔主席与龙之升制衣有限公司、铁岭外经贸局、沈阳大东区妇联联系,积极帮助外销产品。开原市王淑云、张明夫妇2000年开始钩编帽子,在市场上销售。开原市妇联发现后,把他们作为带头人,对邻近五个乡镇的妇女进行了手工编织培训,设立手工编织点,帮助他们组织人员大批量生产,又跑大连、沈阳、省外贸等组织活源、寻找市场,现在已带动300人固定从事手工编织行业。开原下肥地乡妇联2003年接管了由于管理不善、濒临倒闭的企业--富来维手工艺品加工厂,加工玻璃工艺品,带动200多人就业,女工月收入达3、4百元。调兵山市调兵沟社区居民黄静,2003年4月到阜新市宏洋绢花厂学习绢花制作工艺,回来后在社区的帮助下利用闲置教室办起了小型加工厂,2003年底,在市妇联的推荐下,黄静参加了省妇联举办的"手工制品带头人经验交流会",加入了省手工艺品商会,通过这一有利契机,黄静开阔了眼界,并签下了织毛袜子、制作多层绢花、手工绣花、手工编织等来料加工业务,现已带动本社区和其他10个社区、3个村的400多名妇女姐妹从事手工制作业务。调兵山市马华的华茗针织有限责任公司在妇联和外经委的扶持下,不断发展,已取得自营出口权,今年出口额预计500万美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手工制品产业在开原、清河、调兵山和铁岭县四个区域已见雏形。开原市21个乡镇,272个村,有5个乡12个村搞起了手工编织。开原市庆云堡镇老虎头村有20多户搞草袋、草绳编织。开原市妇联就业服务中心下设2个编织点,常年组织妇女搞手工制品来料加工。铁岭县有7000多人从事绢花加工,号称"万名花娘工程",由过去的十几个绢花点发展到现在30多个。清河区有500多名下岗失业妇女和1000多名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从事手工编织行业,创品种80多个,花样200多种,实现了订单加工,产品供不应求。调兵山市巫术街26个社区都有手工制品加工点。调兵山市小明镇招商引资企业----盛英绢花有限公司下设2个加工点,辐射1000多名加工绢花的妇女,该公司已经取得自营出口权。西丰县有6个社区有人从事手工制品行业,种类有钩编拖鞋、手工毛衣和手工艺品等,都内销到沈阳、开原、辽源及本县。其它县(市)区还有一些散户加工点和从事手工制品的人员,这些人员已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具有固定销售收入。至于没有固定收入、有钩编织绣手艺的妇女不计其数。 
    3.我市手工制品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手工制品产业适合女性心灵手巧的特点,是一个比较贴近妇女实际、深受妇女欢迎、具有可操作性和广阔发展前景的群体项目。
    妇女群众的渴求,为手工制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从事手工制品产业的妇女都是想致富没门路,没项目,外出打工没条件,或单亲家庭和残疾妇女,基本上属妇女中的弱势群体。妇女们说:"如果在家搞手工艺品制作,既不耽误做家务,又能增加一些收入,只要每个月能挣上二、三百元,干上三、五个月,过年的零花钱也出来了。"通过召开座谈会,妇女干部及群众对手工编织这个行业基本上是认可的,她们非常愿意从事手工制品这项无投入风险、无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开原市有58万人口,其中妇女成年劳动力约1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现有近2万农村妇女和近千名下岗妇女渴望从事手工编织行业。广大妇女从事手工编织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前不久,开发区妇联举办了一次手工编织培训班,那天刚好下过雨雪,道路十分泥泞,本以为这次培训不会有多少人参加了,但没想到能够容纳400人的会场竟座无虚席,实际到会500多人,更令人感动的是,许多妇女的鞋子裤子都已湿透,但她们却说:"感谢妇联为我们寻找致富门路、创造就业机会,我们哪怕是一个月挣100块钱也愿意干,只要不呆着!"广大妇女的需求、企盼,是发展手工制品产业的先决条件。
    妇联组织孜孜以求,为手工制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服务。各级妇联组织急党委和政府之所急、想妇女之所需、行妇联之所能,把发展手工制品产业看作是为下岗职工、农村妇女姐妹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工作来抓,认识高,行动快,不怕千辛万苦,积极帮助妇女找活源,建基地。市妇联组织基层妇联和带头人赴广州参加广交会,到锦州参加展洽会,责成专人负责开发手工制品产业,筹备手工制品大奖赛,筹建手工制品商会。昌图、西丰、开发区等妇联领导同市妇联领导一道利用周日休息时间跑沈阳,考察项目,联系业务,并与调兵山、鞍山、海城联络,为妇女寻找活源。昌图四面城妇联主席担当起带头人的担子,组织妇女开始了手工编织。开原市妇联在妇女干部培训班上宣传发动妇女从事手工制品行业,并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培训。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妇联全都行动起来。妇联想干事、干成事的决心让广大妇女动心,妇联的信誉让广大妇女放心,妇联周到的服务让广大妇女贴心,妇联的参与正在促进手工制品产业组织服务体系的形成。
    党委政府积极支持,增强了妇女发展手工制品产业的信心。发展手工制品产业不仅安置了下岗妇女就业,带动了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增收致富,还促进了家庭邻里关系的和谐,净化了民风,促进了社会稳定,不仅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也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认可。铁岭市委主管妇联工作的领导在开发手工制品产业意见上亲自签署意见,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予以支持。铁岭市政府主管副市长帮助妇联研究开发手工制品产业的措施和政策,并予以资金支持。开发区组织手工编织培训班时,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亲自到会讲话。昌图县委副书记辛颖在听取村妇代会主任汇报后感慨地说:"昌图振兴之日就是妇女起来之时!"只言片语着实让创业妇女深受鼓舞,从事手工制品行业信心倍增。
    客观分析市场,发展手工制品产业柳暗花明。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也充斥着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手工制品等家庭来料加工业,是对现代机器工业的有效补充,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手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份额。中国发展手工制品产业不仅有资源优势更有劳动力优势,手工制品特别是一些返朴归真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受到国外消费者的青睐,在欧美市场,一些小工艺品、各种节日小礼品大多数都出自中国,这些都为发展手工制品产业提供了机会,创造了市场发展空间。我市从事手工制品行业有基础,有资源,成功经验与失败经验兼而有之,如果能够认真总结,扬长避短,就一定能够把手工制品产业发展起来,前景乐观!
    二、存在问题
    我市手工制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1.我市开发手工制品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仍处于自由发展和妇联初级组织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很难形成自己的产业特点和规模,形不成行业整体优势,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与市场对接不上。
    2.没有形成自己的出口创汇规模企业和企业群,龙头企业作用不明显,一些零星的出口创汇企业"散兵作战",导致市场开拓不够,活源不足,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一些企业小本经营,没有能力在产品广告与产品推销上进行投入。国外市场不敢闯,国内市场闯不进,拿不到第一手定单,只能到国内一些大企业中寻找一些二手、三手加工定单,赚取低廉的加工费,制约了手工制品产业的发展。
    3. 手工制品企业、基地得不到资金、政策扶持,技术培训、产品开发力度不够,难以形成自己的主导产品,新产品开发利用不够,尤其是缺乏依托当地资源开发的手工制品项目,如柳编、草编、玉米皮编等,产品设计研发不够,产品种类少,花样品种更新不快。
    4.没有形成一支经纪人队伍。缺少手工制品行业带头人和手工制品基地。
    5.一方面活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自发设计生产的手工制品找不到市场。
    三、几点建议
    手工制品产业对技术的要求不高、加工简单、容易掌握,特别适合擅长编、织、钩、缝、绣的妇女就业和创业,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必将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和家庭经济增长点,以此带来的促进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的。目前愿意从事手工编织行业的妇女众多,如果组织引导好这一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和解决城市下岗妇女实现再就业。辽宁省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开发手工制品产业三年安置10万城乡妇女就业的工作目标,在我市开发手工制品产业符合市委提出的全民创业的要求,因此,大力开发手工制品产业,吸纳更多妇女劳动力就业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1.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将手工制品开发做为妇女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的项目予以培植
    一要建立机制。由各级政府建立扶持、开发妇女手工制品产业的协调组织,组织成员单位研究市场开发和我市资源的利用,落实部门责任,在措施办法、资金投入和督促指导等方面给予保证。二要提供政策服务。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劳动保障、外经外贸、商业、农委、科委和民政等部门,在市场开发、税收、投融资、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和创业培训等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为妇女手工制品生产企业优先办理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简化登记注册手续;适当放宽手工制品公司的注册资本限制条件,使其享受注册资本分期到位的政策;适当放宽手工制品妇女从业者的《再就业优惠证》发放条件;对符合财税[2002]208号和财税[2003]192号规定的手工制品企业,享受税收减免政策。三要给予资金扶持。利用项目贷款和再就业循环金扶持下岗妇女创业带头人,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手工制品的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小额信贷担保支持,对下岗失业妇女创办的小型手工制品企业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导,并以小额信贷等形式提供启动资金。
    2.创造条件解决关键问题,扩大手工制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销路
    政府部门要积极为商业企业销售手工制品打开绿色通道。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形成长期稳固的供销关系。各级经贸部门要帮助妇女手工制品企业在广交会、沈交会等国际性的商品交易会上争取展位,创造更多的商机。商业和外经外贸部门要选择有利时机举办手工制品展销会或新产品推介会,扩大影响,让手工制品企业得到更多的订单。工商部门要培育一批头脑灵活、有一定业务渠道、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为发展手工制品产业牵线搭桥,与市场对接。
    3.建议成立铁岭市妇女手工制品商会,充分发挥商会的协调和管理功能
    妇联组织要牵头发起成立妇女手工制品商会,强化手工制品行业自身发展意识,集聚智慧和挖掘潜能,共同促进行业发展。妇女手工制品商会要抓住进出口经营权放开的机遇,进一步帮助符合条件的手工制品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权,扩大出口。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中外手工制品的技术合作交流,为会员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要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会员企业及妇女创业带头人的共同要求,依法为会员协调与政府各行政单位间的关系,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为会员企业解决难题。
    4.整合手工制品市场,完善产品的研制、开发
    产品无销路、活源短缺是制约手工制品产业发展的瓶颈,其根本原因是产品无特色品牌,不能自己打入国际国内市场。要突破瓶颈必须迅速提高我市手工制品的设计和生产水平,培育和开发新的手工制品品牌。要挖掘传统的手工制品项目,推陈出新。铁岭妇女中有许多能工巧匠,擅长编、织、钩、缝、绣。这次调研中,我们在开原市结识了家住开原镇的骆春花,此人擅长传统的民间工艺梭织技术,用丝光线织成的套裙十分精美。银州区610厂居民李敏擅长钩编设计,设计出的杯垫、花盘垫、古董垫、高档座垫等达60多种。昌图县四面城镇常桂莲的绳编兜子让每个见到它的人都爱不释手……要把这些技术力量集合起来,开发适销对路特别是那些能够利用本地资源的新产品。如昌图大四乡有200多亩柳条明年进入成熟期,如何利用需要研究。要将全市零散的妇女编织点进行网络化整合,实现大企业、小企业、个体作坊联动发展,为其提供产品、信息、技术、培训等多方面服务,形成铁岭的特色品牌和规模效应。
    5.加强培训,发挥带头人作用,搞好基地建设
    要积极协调劳动、农业、教育、财政等部门配合开展妇女手工制品培训活动,为她们提供场地、资金和技术力量,通过培训提高妇女手工制品制作技术能力。如,借助"阳光工程"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手工制品业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业带头人,通过这些妇女创业带头人的引领和示范,让更多妇女参与到手工制品行业中来。各级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要成为开发手工制品产业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借助招商引资和政府投入及相关部门联手扶持等有关条件,加强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基地,扶持一批女企业家和对外出口企业,形成产业链条,把手工制品企业做大做强,开辟就业和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铁岭市妇女联合会

【开发手工制品产业 促进城乡妇女就业增收的调查和建议 -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镇农民增收调查报告(精选7篇)08-29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03-27

竹制品广告语03-15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04-16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2-24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03-31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04-21

会计就业调查报告04-21

搞好项目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精选10篇)08-28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1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