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中秋节

时间:2022-05-04 10:46:29 中秋节 我要投稿

【精品】周记中秋节范文汇编6篇

  时间飞快,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我们或多或少都学到了一些新东西,是时候在周记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可是怎样写周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周记中秋节6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周记中秋节范文汇编6篇

周记中秋节 篇1

  我的故乡在内蒙土左旗只几梁。我们的祖辈或祖辈的祖辈都是过去走西口从晋北、晋中过来的。对了,大家知道的乔家大院乔志庸的爷爷贵发公就是走西口在我们附近萨拉齐和包头的西脑包发迹的。哈哈,有名的徽商、晋商就指贵发公那一代。我们的好多村子以山西的地名命名,如忻州营、崞县营、寿阳营等。所以,中秋节传承了山西的习俗。我去过山西,可能山西的节日习俗有了变化,但我们那边可能是更接近原汁原味的山西习俗。

  记得小时侯,农村缺衣少食,孩子们最盼过节了。特别是中秋节,美味可口的月饼,平时舍不得动的西瓜,喷香的毛豆角,还有舅舅们拿来的沙果。现在想来也馋涎欲滴。还有那种中秋节的氛围:一到初七、初八,女人们就开始烙月饼了。中秋节前,月饼都是要互送的,虽然礼轻,送老人是一份孝敬;送帮忙干活的,如年内帮办过事的人,还有羊官是一感激;送亲朋好友,是一份情意。礼虽轻,是一种诚挚、纯朴心意的表达。

  中秋节时,烙月饼也是很有讲究的,油糖和面,用的是专门放在大锅上面的平低锅来烙。这个锅叫铖子,不是每家都有的,是借来借去互用的。烙的月饼即不糊又有焦的味道。在烙月饼时,还要烙一个三、四十厘米的'大月饼叫月神爷,里面画着兔爷和桂树等。同时也要烙点兔神、鱼神、花篮等。这时街面上也有卖月饼的,但人们买得少,不是舍不得钱,是味道实在没法和自己烙的比,而且还小,送人就略显小气了。

  哈哈,记得小的时候,有一个长白胡子的李祥爷爷,说鹤发童颜毫不夸张,他是个卖月饼的主。其实和现在商店卖的月饼差不多,小还贵,只有人少的人家懒得做才买点,销量很有限。大孩子们调唆我们偷李祥爷爷的月饼,有时有得逞的时候。不得逞时李祥爷爷抓到了我们,教训是拉住我们弹脑袋。哈哈,弹完后,还是给我们掰几个分了。真是和蔼的老人,现在想来真对不起这个早已过世的白胡子爷爷了。

  记的每到中秋节晚,月亮挂上树梢,家家户户做了饺子等好吃的团员聚餐。饭前,爸爸在院里放一个供桌,摆上月饼、月神爷、西瓜、水果、毛豆等,祭奠月亮神。先烧香、后敬纸、再跪拜。我不知道爸爸心里想的什么,是一种虔诚还是一种感激,但我站在边上想到更多的是中秋节的演变和玉兔、嫦娥、吴刚等的传说,也想到唐王幻登月宫时的心境和阿波罗月球着陆场面。更想到的是明月带给我们的思念、追求和遐想。

  吃完饭后,祭神的东西拿了回来,分给孩子们每人一份。随后孩子们就出去找伙伴去玩了,大点的就偷偷去花前月下了。在月色、秋景、凉爽的夜晚,别提多惬意了。月神爷是中间带馅的,没在跟前的亲人也是有份的。哈哈,我已离开只几梁多年,每年过春节回来时还是能吃到母亲给我留着的月亮爷爷的。虽然很硬,但吃着是那么香甜、味美,幸福感悠然而生。

  中秋节时,尽管现在市面上有品种不少的月饼,但家乡的人还是爱吃家乡自己做的月饼。我上个月回了呼市,走时我弟弟就给我买来本地的月饼,好在坐车时路上充饥。月饼看去也不光亮,也没有花纹,大而难显精致。哈哈,开始我还没有在乎,尝了点后就禁不住一口气都吃掉了。它让我尝到了久违了的香甜,把我带到了儿时故乡中秋节的回忆。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又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我想故乡的人们一定还在传承以往的习俗,只不过把节日过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圆满幸福了吧。

周记中秋节 篇2

  今天是八月十五号,也是一个中秋节,一个快乐的中秋节。为什么说它是快乐的呢?让我来告诉你把!

  前一天晚上,我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妈妈接到电话了,是我好朋友铮铮的妈妈打来的,妈妈接完电话高兴地对我说:“潘思媛,铮铮妈妈说明天我可以和她们一起去野外野炊,还有佳佳(我的另一个好朋友)也和我们一起去,听说还带了几个同学来呢。”

  “太好了”我一蹦三尺高,惊喜地说。

  第二天,我五点半准时起床,穿戴整齐后,坐了大约两小时的.车,终于到了目的地,大家都到了以后,开始吃饭了。我带了许多零食都是昨晚买的,有2大袋呢。我们把带来的东西全放在桌上,吃开了。大人们坐在一边吃东西,我和其它小朋友则在帐篷里玩游戏,吃零食。到了时间就轮流出去拿吃的,真有意思。

  吃饱喝足后,大家换了游泳衣,下小溪游泳,水草弄得我脚好痒呀,我们拿了自带的水枪,男孩们用水枪打其它人,女孩们在一旁游泳,踩水,水最深的地方才到我小腿,我和铮铮还玩打水仗,捡石头,用水枪比谁射得远,因为我的水枪好用,所以,一直是我射得远。接住,妈妈租了一条很大的皮艇,让我们一起坐上去玩,因为我和另一位六年级的姐姐最大,所以我们两个人来划桨,可是有一个男生大概太兴奋了,不小心掉下去了,他都哭了,头上有一行伤疤,流了不少血,差点喜剧变成悲剧。

  晚上,我们爬上山峰,摘了许多野果子,我们拿出月饼,有冰淇淋的,豆沙的,蛋黄的,还有各种各样味道的月饼,我选了冰淇淋的,美味极了,看着圆圆的月亮,吃着甜甜的月饼,一边聊着天,还吃了许多野果子,我太高兴了。

  中秋节,快乐的中秋节,今年中秋节你在干什么呢?

  

周记中秋节 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由于爸爸过几天就要回来了,所以爸爸也归心似箭,尤其是这种团圆的日子,一大早爸爸就打电话过来了,天天和爸爸互道节日快乐。天天说:爸爸,你周末能回来吗?我们给你留了鸭子,奶奶寄的!这鸭子是爸爸老家的食物,爸爸非常爱吃,奶奶刚寄过来,其实天天也特别喜欢吃,刚寄到的时候他就要吃,我说留着等爸爸回来再吃,天天很乖的就没再闹过,他知道要等着爸爸回来一起吃。聊了很久,爸爸得睡觉了,爸爸那可还是晚上呢。

  中午吃饭的时候,天天说:妈妈,晚上出去吃饭吧!我说:为什么?天天说:因为过节啊!我说正因为过节,所有的人都回家了,饭店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回家过节。因为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而且爸爸工作很辛苦,咱们得珍惜。天天说:可惜咱家没有团圆……(我也有些小难过了)妈妈,爸爸那里能和咱们一起看月亮吗?我说:爸爸和我们一样,心里装着一轮圆圆的月亮。等爸爸回来的时候,咱家就是过节了!小家伙似懂非懂的没有再问了,继续扒着碗里的饭……

周记中秋节 篇4

  最近我听闻中秋节又被叫做“仲秋节”,怀着好奇我查阅了一些关于为何叫仲秋的资料。原来伯仲叔季是古人用来排顺序的,伯是最大的季最小。仲恰好在中间所以便有了仲秋一说。

  在我国仲秋赏月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圆圆的月亮作为团圆的象征,因而也有人将中秋节称为团圆节。月的圆与缺直接影响着文人墨客的创作心情。中秋节那圆圆的圆月勾起着多少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思绪。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国内各地都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另外,在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中秋习俗,特别有趣好玩的哦,可惜现在我们很少见到这些过节的方法了。比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等。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周记中秋节 篇5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做月饼调查。

  中午,我们顶着烈日,跑到了桂香村。我们躲在门外,讨论着谁先进去,终于,我们壮了壮胆子,跑了进去。黄鎏炜首先买了个月饼,我们就在里面抄起了月饼的资料。可是服务员说:“要在这里调查,可是要付10元钱的.!”我们赶紧跑了出来。哎,第一次失败了。

  我们又跑去了龙香居,在里面抄着月饼的资料。可是服务员一遍又一遍的问我们“你们为什么调查?”“你们调查了有什么用吗?”我们虽然回答了,但是还在问,我们只能跑出来了,哎,最后还是宣告失败。

  到了晚上了!我请来了救兵——妈妈来帮忙。我们带上相机,往思味特走。到了店里,妈妈首先说:“我们来调查一下,拍一下照片!”可是里面的服务员摇摇头,妈妈又说:“我们只拍人,不拍月饼。”这是服务员才答应,我们在里面拍了许多照片,把记录表完成。最后还买了个小月饼。总算完成了任务!

  虽然中秋节的晚上下雨了,没有好好赏月。但是,我这个中秋过的很充实。

周记中秋节 篇6

  中秋节那天,我们起了个大早。爸爸在我和妈妈还睡眼惺忪的时候,就兴冲冲地拎着一盒大月饼,坐在车上催促我们。这或许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爸爸归心似箭吧!

  为了感受秋天美景,我们专程绕道从山路走。我满心欢喜:哈哈,多像郊游呀!很快的,车子辗转于各弯道口,秋风吹拂脸颊,几分惬意油然而生,我忍不住哼起《山路十八弯》这首歌:“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

  忽然,我们看到路边有个红彤彤的野果,挂在一根藤上,像极了草莓,便下车采摘。看来,秋天果子成熟。原先冷清的.山路,今天不时可以遇到停在路旁的小汽车和摩托车;原先杂草丛生的墓地,已被人们清扫得干干净净,像才修建过似的。有的人拎着祭品往山上走,有的人正围着坟墓祭拜故去的亲人。

  到了老家,门口车满为患,大家早已比我们先到,奶奶正和儿女促膝长谈呢!我们也坐下和大家打着招呼,不一会儿,午饭便开始了,吃的是爸爸最爱的特色小吃——泥鳅粉干。

  午饭过后,我们要祭祖了。摆好了祭品,奶奶先准备六个红酒杯:三杯茶,三杯酒。接着,上了三柱香,只见那香上用金粉刻画着一龙一凤,煞是精美。

  然后是烧纸钱,烧了好多好多。我不解地问:“奶奶,为什么要烧这么多呀?”奶奶虔诚地望着盛纸钱灰的大锅,答:“种豆得豆嘛,烧了多少,就会赚多少,甚至更多!”我听了,还有些半信半疑。这时,一阵大风刮来,把纸钱灰刮得漫天飞舞。我略带嗔怪地说:“这个时候,刮什么风呀?”“刮风呀,是说明祖先来过了,吃过东西啦!”奶奶答道。我高兴之余,不免心悸,把满身的烟灰扑没了,躲进房间,坐在爷爷的摇摇椅上看电视。

  祭祀结束,大人们都聚在厨房里准备丰盛的晚餐,忙忙碌碌地演奏起锅碗瓢盆交响曲。今天的晚饭时间,便来得越发早了,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两米宽的圆桌旁,其乐融融地边吃边聊。我喝了一口椰子汁,有些神经质地叫起来:“啊!真冰爽!”

  吃罢晚饭,我们边吃柚子,边看中秋晚会,演出的人站在雨中,依然忘情地表演着节目,我不禁感叹:“为了给千家万户带去欢乐,歌手们的贡献可真大!”老家阴天,虽说没雨,但是无月可赏,不免遗憾。

  这就是我们的中秋节,一个传统的中秋节。

【周记中秋节】相关文章:

周记中秋节11-09

中秋节的周记01-31

中秋节周记09-26

中秋节的周记10-28

关于周记中秋节11-22

关于中秋节周记12-21

快乐中秋节周记01-20

快乐的中秋节周记11-17

有关周记中秋节02-17

中秋节周记范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