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作文

时间:2022-07-27 16:01:55 中秋节 我要投稿

【实用】中秋节作文集锦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中秋节作文集锦10篇

中秋节作文 篇1

  哈哈,过中秋节啦,你想知道我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但是,我得先让你们了解一下中秋节。

  中秋节,常州人俗称“八月半”,用来对应“七月半”鬼节的说法,“八月半”也叫人节,讲究合家团圆、和谐美满。中秋节是富有人情味、富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常州方言称“张八月半”,中秋节早上,家家户户例食红糖烧芋头,“糖芋头”烧得越红越好,意遇到好人之意;中午平常人家吃面条,以求长寿;晚上合家团聚,宴饮赏月,意圆满之意……

  好了,现在给你们讲讲我是怎么度过中秋节的吧!农历8月15日中秋节的早上,爸爸很早就叫我起床了,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有很多人结婚,我的一个叔叔他正好在这一天结婚,所以我就得早点起床。虽然喜酒是在中午吃,但是我爸爸他是接新娘子车队中的一员,所以我也跟着去了。一开始,我们是先去新郎家的,过了好一会儿,要去接新娘子了,咦,车呢?因为我没找着车,所以就没去接新娘子。我们去福海大饭店吃完饭以后,在回家的路上正好下起了雨,我在心里暗暗地想:他们运气真好,举行婚礼时没下雨,婚礼完了倒下雨了。晚上,我们一起吃着团圆饭,一边吃着月饼,虽然有台风看不见圆圆的月亮,但是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那种温暖。

  真希望天天都能吃月饼,天天都能过中秋!

中秋节作文 篇2

  眉头深锁,举头对望,望着宁静的夜空,许下对月的思念与期盼。

  我透过玻璃望着天上的月亮,伴着朦胧的月色,月亮依旧那般素雅。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月亮,我心情急切地一把推开了窗户,盈盈的月色像是披上了一件轻纱似的外衣。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月亮,刹那间像是有一个拖着长长衣摆的仙子在月亮之间轻盈舞动,不,那不是舞动,那是在梳妆打扮。难道她发现了我在看她吗,她在探头眺望人间呢。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思念总是让人撕心裂肺,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让人不堪一击。柔和似絮,轻匀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皓月从云层中冉冉上升。清辉把周围映成一轮彩色的光晕,由深而浅,若有若无,没有晚霞那么浓艳,因而更显得素雅;不像夕照那么灿烂,只给你一点淡淡的喜悦,而更多的却是哀愁。

  中秋节的月亮还是那么圆,那么明亮,但今晚的月亮却泛着淡蓝色而忧郁的光。我在月亮里依稀看见你的面孔,那双令我日思月想的眼睛。

  你的身影留在我的视野,或许天地曾一片苍茫,你知道吗?你永远走不出我的祝福,我的思念,我的心里。

  我常常在梦终于见你,你那无悔的一跃,从此落入那凄冷的月宫。大理石砌成的石壁,氤氲着孤独的色彩,那一刻,怎能不让我撕心裂肺。

  当你的长袖,拂过我的面庞,我后悔没有抓住你,永远不放手,一放手,就是无边的苍穹。你的每一滴泪,都低在我的脸上,我的心里。你时常从月宫上看我,我时常从地上看你,但我们的目光永远无法汇聚。

  你的心我懂,我的心你懂。也许千年以后,岁月在时间的沧桑中摇曳,梦呓,一切被似水流年悄悄磨灭,我温柔的挽起如烟似梦的怀情,才明白,原来亘古不变的是我对你的爱。也许我会慢慢变老,当我老得只剩下回忆,才发现,原来我永远忘不了的,是那个中秋,那轮明月,那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嫦娥。

中秋节作文 篇3

  夜幕降临,中秋节的重要活动——“赏月”开始了。

  在月光照耀的大地上,我们一大家人也摆出了桌椅,在小院里赏月。只见月亮慢慢从天边升起,深蓝的天空下,我们看着那皎洁的月光笼罩着大地万物,似乎所有东西都在那皎洁的月光下“净化”着,显得更加地神秘,宁静。

  月亮越升越高,光芒越来越强烈。我随手抓起一块月饼,轻轻咬一口,满嘴香甜,直入心扉,忍不住多吃几口,妈妈见了,说:“慢点儿吃,又没有人和你抢。”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吐了吐舌头就将月饼放在桌上了。

  在我们都吃得饱饱的时候,姑姑说:“咱们来猜谜语吧,不然坐着也是坐着。”我拍了拍手,同意了。我十分激动,站起来说:“比赛开始,我先出谜。谜面是: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打一种天体名称)。谁知道答案?”大家都在沉思着。突然,哥哥说:“我知道了,这个谜底是月亮。”我鼓起了掌,说:“答对了,加一分。”接着是姑姑出谜。姑姑说:“三四五,像把弓,十五十六正威风,人人说我三十寿,二十八九就送终。(打一天体名)。”我和哥哥抢着答题:“月亮!月亮!”哥哥毫不示弱说:“我也来一个,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打一天体名)”。我们一起说:“也是月亮!”好不热闹!

  游戏中,我抬起头,看着月亮出神,我似乎看见了广寒宫前月桂树下嫦娥独自一人在叹气,她是在思念家人吗?周围的群星闪烁着,似乎是在安慰她。那些星星密密麻麻地布满在天上,发出柔和的星光,那星光与月光交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有山川,河流等风景。

  我回过神来,一阵秋风过来,落叶从树掉下来,一股莫名的思家念亲之情席卷而来,难怪诗人们都说秋天是思念亲人的季节。我看着正在玩耍的儿童,又看看交织在空中的星光与月光,转身又投入了游戏中。

  身后柔和的星光与皎洁的月光仍在交织着一幅幅图画,宁静的夜晚,在这光芒的交织下,慢慢盖上了一层淡雅、朦胧、神秘的面纱……

中秋节作文 篇4

  盼星星盼月亮,可终于盼到了中秋节。

  我趴在床上想啊想,“不如赏个月吧?”说干就干,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走到院子上仰头赏月。月亮是那样纯洁,他把自己的光华织成了一条白纱衣送给了大地,因为有了月亮姐姐的呵护,我家的院子亮了许多。你看月亮就像一位神秘的少女,等待着人类探索未知的奥秘。突然妈妈喊了我一句叫我回家穿厚点。我急匆匆的穿了衣服,就又去赏月,这时烟花礼炮渲染了整个天空,一个白玉盘两边多了几颗“小钻石”,好一幅祥和喜庆的油彩画,可是缺了点什么?哦,对了月饼。俗话说“月圆,饼圆,人团圆。”

  我拿了一个我最爱吃的豆馅的月饼,看着吃着惬意极了。看着月亮又看到我的姐姐,她远在他乡,已经有了小宝宝,可是我多么想看看姐姐和小宝宝,想用自己攒的钱为小宝宝买一件棉衣。

  月亮你能帮帮我吗。

中秋节作文 篇5

  中秋节吃月饼就像西方人圣诞节吃百果馅饼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圆圆的月饼中通常包有香甜的莲子馅或是红豆馅,馅的中央还会加上一个金黄的咸鸭蛋黄来代表月亮。而月亮正是中秋节庆祝的主题。每年农历8月15日人们一起庆祝中秋,据说这一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亮最圆的。

  关于吃月饼这个传统的来历有两个传说。一个是唐朝的神话故事,说的是当时地球被10个太阳包围着。有一天10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巨大的热量几乎把地球烤焦了。多亏一位名叫后羿的神箭手射下了9个太阳,地球才被保住。为了奖励后羿,王母娘娘赐给后羿一种长生不老药,但是王母警告他必须正当使用。然而后羿没有理会王母娘娘的警告,他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变成了一个暴君。后羿美丽的妻子嫦娥对他的暴行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她偷走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飞到月亮上逃避后羿的狂怒。从此就有了关于月宫仙子嫦娥,这个月亮上的美丽女人的传说。

  第二个传说讲的是在元朝,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计划起义来摆脱蒙古人的统治。他们用月饼来传递密信。掰开月饼就可以找到里面的密信,起义军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的发动了起义,赶走了元朝的统治者。这场起义发生在八月十五之时,于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中秋节作文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团圆日中秋节。我盼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今天,我和妈妈早早地起来,去超市买了一些月饼,还有其他好吃的,以及一张桌布。准备晚上叫上奶奶,外公,外婆去郊外欣赏美丽月亮。

  终于到了晚上,爸爸开着车带我们到了郊外。郊外,那明亮的月亮,亮晶晶的,从远处看就像一盏挂在天边的明灯。突然,从远处飘来一层薄薄的雾,那颜色渐渐变淡了,有时候好像在跟我做鬼脸,真有趣。那层蒙蒙的薄雾飘去了,紧接着又爬来了一大片白纱,好像在跟我捉迷藏,让我们找不着它。一会儿又露出半张的脸仿佛跟我吐舌头,真可爱。

  我看着看着,我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突然想起在月亮里的嫦娥,我想嫦娥在月宫里一定很孤单,我想跟嫦娥聊聊天,跟嫦娥玩游戏,跟她做一些好吃的想着想着,又回头看着爸爸妈妈谈笑风生,听着爷爷奶奶跟我讲他们小时候过中秋节的趣事,讲他们当时心情。忆往事,长辈们总是有那么多感慨,更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题。我们你一口我一口吃着月饼,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这月饼真是好吃极了,这滋味甜得我满嘴满心。

  听着听着,我就出了神,想象着妈妈是月亮,爸爸是太阳,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还有我们俩姐妹都是小星星,我们一家住在天宫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那是何等的惬意和无忧无虑啊!

中秋节作文 篇7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

  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中秋节作文 篇8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前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佳节是人们团圆的日子,每当到了这个日子,人们会相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庆祝中秋大团圆。在国外的游子在这个佳节就会想到这样几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他们总会落泪,总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

  今年的中秋节那一天,天气不是很好,天上乌云密布,下着倾盆大雨,可惜的是不能像往常一样欣赏又圆又大的月亮了,我们全家人只好团聚在一起,妈妈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我们大家在一起,一边吃东西一边有说有笑,吃月饼、分享人生的幸福时光,相互祝福,传递快乐,过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中秋节作文 篇9

  中秋之夜的月亮似乎格外的美:一片一片臃肿的白云从天空中缓缓地移过,仿佛是一群老妇,弯着背,一步一步吃力地从月亮前面走过,想把月亮遮住,月亮却透过云片的空隙倾泻下皎洁的光芒,一片白云和一片白云连起,如同一条宽大的不规则的带子。白云移过,逐渐消失在远方。

  “哇!好美的月亮啊!”我的嘴里塞着满满的月饼,用手指着又大又圆的月亮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妈妈笑着对我说,“你看今天月亮那么美,不如开个赛诗会吧!敢不敢挑战一下?”“敢!”我信心满满地回答。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我立刻接了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妈妈也不甘示弱。“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我搜肠刮肚,终于想出了一个我们课文当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妈妈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正当我抓耳挠腮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就自信地说出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妈妈迅速接了上来

  啊!怎么办?妈妈把我准备说的给“抢”走了!在这紧急关头,我只好向妈妈乖乖认输。但是,妈妈不但没有“嘲笑”我,反而鼓励我说:“没关系,你已经很厉害了,再接再厉!”听了妈妈的话,我立刻破涕为笑。心想着下次一定要多积累一些,多记住一些,争取超过妈妈那聪明的大脑。

  中秋之夜,月儿圆圆,让人充满遐想;中秋之夜,天空如此美丽,充满了诗情画意;中秋之夜,借皎皎明月来遥寄思念。这怎能不是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呢?

中秋节作文 篇10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

  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批改评语:本文是一篇散文,内容新颖独特,首尾照应,中心突出,构思巧妙。作者将我们带入中秋的情境中,层层深入,娓娓道来,语言丰富,意境深远,引人思考,结尾寓意深刻。

【中秋节作文】相关文章:

中秋节的作文09-16

中秋节作文09-13

中秋节 -中秋节01-01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09-16

中秋节作文【热】09-16

中秋节作文【推荐】09-16

中秋节作文【精】09-16

【荐】中秋节作文09-16

中秋节作文【热门】09-16

【推荐】中秋节作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