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作文

时间:2022-10-03 08:18:57 中秋节 我要投稿

【实用】中秋节的作文锦集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中秋节的作文锦集5篇

中秋节的作文 篇1

  中秋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它就像一位仙女迈着姗姗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

  今年的中秋节对于我来说是最难忘的,最快乐的,我们是在自己家里过的,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玩了许多游戏,晚上我还吃了月饼,今年妈妈买的月饼有很多种类:有草莓味的、橘子味的、苹果味的、西瓜味的,我最愿意吃的是西瓜味了。

  我还知道一个传说呢,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把大地照的给着火一样,人们无法生活,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有个人给了后羿一瓶长生不老药,他回家把药交给了妻子嫦娥保管,有一天,一个坏人,趁后羿不在家,来抢药,嫦娥为了不让坏人抢到,把药吞到了嘴里,吃药以后,嫦娥就变得轻飘飘,飞了起来,她飞到月亮上去了,后羿回来后,非常伤心,他看到今晚的月亮特别园,月亮里还有一个人影在晃动,后羿想那就是嫦娥,于是他摆下月饼水果来乞求月宫保护嫦娥,同时也希望嫦娥早点回家

  这个传说一直延续到今天,想着这个传说,抬头看去,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挂在了天空,那月亮像一个大圆盘,又像一个硬币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给大地穿上了一层银纱,大地更美了,仿佛眼前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看着明月儿,我心里很激动,也很舒畅,希望我们全家能够高兴地生活在一起,中秋节就像一杯酒,让我一下子醉了,它让我体会到和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作文

中秋节的作文 篇2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北韩、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吧!

中秋节的作文 篇3

  中秋将至,销售月饼的广告飞飞落落牵动人心,或在电视节目间插播,或夹在报纸中随送,或塞在门缝中静候主人,或在街头递到手中。而那些包装精美的各种月饼不管质地如何,更是提前在显眼位置占据着商家的柜台,展示着富丽的外表,等待着顾客的挑选。这些营销手段将中秋佳节的气氛早早地渲染起来,让人们在繁忙中盼望节日的到来。

  说实在的,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花样繁多质量上乘的月饼并没有多大的诱惑力勾起人们的食欲,就是缓缓走近的中秋佳节,也不能向往昔那样在心中激起快乐的涟漪,倒是这种气氛的萦绕,令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们不禁要怀念起几十年前过中秋的情景。

  几十年前的日子是艰苦的,物资匮乏到只有等到节日才能吃得上像模像样的东西,奢想到一顿丰富的美味。那时中秋也有月饼,但做工粗糙,品种单一,包装简单,质量不高,远没有现在的做工精细,品种繁多,包装好看。月饼一般四个一斤,用一种薄薄的韧性很好的褐色或灰色纸张包装,是用白面包裹深栗色的豆沙烙熟做成,正面约约隆起,显浅栗色,上面撒上少许的白芝麻,像满天的昏星,拿在手中有沉甸甸的感觉,缺少柔软的手感,吃起来也不酥软。但就是这硬梆梆的月饼,在那时却是奢侈的食品,不到中秋是品尝不到的。中秋能得到一块月饼,如同捧着王母娘娘送的蟠桃,心中说不出有多高兴,拿在手中端详许久后才开始尝吃。尽管那时的月饼硬梆梆,缺少看相,但味道纯正,咬一口就有特殊的香脆沁入心田,越嚼越感到香甜,越嚼越感到爽口,嚼着嚼着就体会到了节日的幸福在舌尖氤氤流转,慢慢散发。现在回忆起来,总觉得那中秋节像个快乐的天使,为我们孩童敲开了一扇幸福的大门,不但让我们找到了节日的快乐,而且让我们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中秋夜,是一家人在明月下团圆吃月饼的良辰美景。我们孩子们最盼望这浓情蜜意的一幕。记忆中中秋夜云侵月晦的天气少,大多是明月朗照的时光,赏月的地方或在明月朗照的院落,或在房前的场坪里。若遇上中秋节还是很热的年份,大人们就在场坪上放上竹床、小方桌、条凳之类的供一家人坐卧。小孩是节日的中心,也是热闹气氛的营造者,早早地占据着竹床,凳子,像模像样地摆出一副赏月的姿式,等待着一轮明月的升起。不一会儿,一轮银盘似的月亮像一位妆扮亮丽的新娘缓缓地从山头上露出圆脸蛋儿。尽管平时也时时能看到一轮圆圆的月亮,但这一晚由于心中升起的情愫不同,怀揣的希望不同,怎么看那轮月亮都比平时的圆,比平时的亮。她似乎知道此晚有亿万双眼睛在观赏它,像一位在舞台后经过一番化装的演员,出场时的圆脸儿带着淡淡的胭脂色,羞郝地在东边的天空慢慢地现出倩影,接着一点一点地爬高,缓缓地拂去羞郝的表情,脸色由原来的淡淡的胭脂色转变成淡黄,最后变成银白色,光亮无比。它脸带微笑,舒缓信步,祥和热情,轻盈而饱含深情地将清辉洒向大地,洒向人寰,默默祝福万物吉祥。多么美丽明净,善解人意的月亮啊!它似乎知晓此夜是人间的团圆良辰,以超出平时倍蓰的光芒带给人们亮丽、安静、恬淡、祥和的夜晚,带给人们节日的快乐,同时送来遥远的祝福。看到这一切,平时好动的孩童,好像得到特别的抚慰,静若处子般欣赏着明月,心里衍生出美丽的遐想和前所未的的甜蜜。

  月亮升到一定高度后,父母才忙毕,端出几个瓷盘子放在小桌子上,瓷盘里的月饼都被切成四瓣,堆积在一起,白色的面和栗色的豆沙在月亮下能看得分明。见到月饼,我们顿时喜笑颜开,味蕾生津。忙不迭地将手伸向盘中,拿起月饼细嚼起来。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聊天,其乐融融。父母还会不失时机地把嫦娥奔月、吴刚斫桂的美丽传说讲给我们听,将赏月的气氛进一步营造得情意款款,好不热闹。看到孩子们快乐的神情,父母心里比吃蜜还要甜,月光下,能看到他们脸上流露出幸福的颜色和享受天伦之乐的快乐。父母亲似乎对月饼不感兴趣,只是在孩子们的要求下才细细品赏一小瓣,细嚼慢咽的神情至今难忘。吃完月饼,看着如水的`月光,我们心中就流淌着纯真快乐的情感,不再痴痴望月,在场坪上追逐、嬉戏着,沐浴如水的月亮,品味节日的甜蜜,释放快乐的心情。

  后来进入青年时代,过中秋就没有孩童时的天真烂漫了。在远离家乡千里之外过中秋节的几年中,还体会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之苦,领会了古诗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境。那是在美丽南国戍边的日子,中秋还没有法定的假日,但部队晚上准许战士自由活动,相当于放假。同籍的战友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在操场上,或在营房里,或在大路边席地而坐,放上自购的月饼和水果,在一轮明月的朗照下,互述心曲,遥寄相思,共度中秋佳节。那时的月饼比孩童时有了大的改进,好看也好吃些,但已不是心目中的奢侈品了。此时已经不在乎能否吃上月饼了,中秋购月饼只是为了应景。坐在营房外下望着一轮银盘似的明月挂在天空,就想起了在家乡过中秋的情景,就想起了家乡的亲人,想象着此时他们赏月的情景和思念的心情。想着想着思念之情就盘桓于心。好在我们知道一轮明月在照耀我们的同时也照耀着家人,我想,说不定在我望月的同时,家人正在家乡的场坪上或院落中凝神望月,遥寄思念,善解人意的月亮此刻正传递着彼此的思念之情,让亲人的心灵有了感应。这样看着想着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消减了许多,心中只是默默祝愿家人平安、吉祥、幸福。

  现在过中秋再也领略不到了从前的那份纯真与快乐。尽管现在的月饼品种多、质量好,但怎么也品不出孩童时的那份香甜纯美的味道;尽管现在各种媒体及时渲染过节的气氛,给人们心里上以喜气洋洋的节日到来的冲击,但心中怎样也酿造不出快乐、惬意的心情。

中秋节的作文 篇4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想起这句千古佳句,也不禁地想到中秋节快到了,外地的人们一定很想念家乡。

  小时候,常常望着月亮发呆,幻想着童话故事,不久便发现月亮上会出现一棵树和一只可爱无比的小玉兔。中秋节可有趣了,能吃好多好多口味月饼,果肉陷、蛋黄陷……数都数不清,吃着香甜的月饼,有种前所未有的乐趣,月饼圆圆的,表示着团团圆圆。

  赏月也是一种享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是一年中最圆的一次。

  中秋节,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中秋节的作文 篇5

  有一次,八月十五的时候,我看着我家的小白兔,却发现它正在看着月亮一动不动的。我就做出了一下幻想:

  我在想,如果我时这只小白兔,嫦娥姐姐一个人在月亮上不寂寞么?我好想去看看她啊。后羿哥哥又在哪?估计他追三步,月亮走三步,应该还要个三五千年才能追到月亮吧。不!应该不止三五千年,也许更长,可怜的后羿哥哥啊!

  这个时候,嫦娥姐姐也应该在想我吧。她在那可能很无聊吧。没有我和她玩游戏,她一个人在广寒宫里冷清清的太可怜了。我如果也有一颗仙丹的话,能不能飞上天做回我的玉兔呢?可是我不可能从这里跑到几千里以外的昆仑山上去,如果犯个错,会不会成为那个倒霉鬼吴刚的后续呢。

  想着想着我又回到了现实,洁白的月光照在我家小白兔身上,仿佛它真的成了玉兔,圣洁的月光真漂亮,我幻想过后,看一看小白兔红红的眼睛正盯着我,还吓了我一大跳。

【中秋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中秋节作文09-13

中秋节的作文09-16

中秋节的作文09-19

中秋节作文09-19

中秋节 -中秋节01-01

中秋节的来历的作文01-15

中秋节的起源作文01-15

中秋节感受作文01-17

中秋节月亮的作文01-18

中秋节的随笔作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