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诗词

时间:2022-11-30 14:12:19 中秋节 我要投稿

中秋节诗词(15篇)

中秋节诗词1

  月夜忆舍弟

中秋节诗词(15篇)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赏析】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上两联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秋节诗词2

  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4、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5、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6、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7、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8、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9、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10、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中秋节诗词3

  慧霖(清)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注释

  ①禅边句:谓一边领略习禅的风味一边怀抱着客居的忧愁。馈:赠送。清光:指闰中秋的月光。

  ②百年句:谓闰中秋是难得的。按大约每四年置一闰月,从闰正月、二月顺序推移,当四十八年方得一闰八月,得一闰中秋。百年乃举整数。

  ③菊花信:指菊花开放的消息。桂子:桂花。上界:天上。

  ④遮莫:尽管,任凭。圆明:指中秋之月又圆又亮。前度:指上个月即八月的十五之夜。广寒:广寒宫,神话故事中的月中仙宫。

  鉴赏

  农历一年与地球公转一周相比,约差十日有奇,每数年积所余之时日为闰,而置闰月。这是闰八月,即有连续两个农历八月,自然也就出现两个中秋节。霖公于闰八月中秋之夜赏月,写下这首有名的赏月诗。诗写了客边之愁,满月之光,菊花之艳,桂子之香。一个百年难遇的闰中秋,被霖公写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

  扩大知识面,拓宽人文视野,可以说是小朋友们的一笔财富。能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语言的博大精神,享用这一笔知识财富!

中秋节诗词4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月二首&iddt;其二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軿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水调歌头&iddt;丙辰中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iddt;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满江红&iddt;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琵琶仙&iddt;中秋

  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中秋节诗词5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关于中秋节的民谣

  关于中秋节的民谣、童谣众多,如《拜月娘》、《椅仔姑》、《中秋拜月歌》、《拜月娥》、《全家拜月》、《中秋夜》、《月姐姐》、《月光光》、《月饼》;台湾民谣《中秋旅思》、《月夜思乡》、《煎熬》等。

  关于中秋节的谚语

  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

  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

  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否则就算吃乱了月饼)

  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茂名)

  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广州,中秋节令,供果丰富)

  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节,教学的(山西,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请教师)

  到中秋,赛摸秋(鄂西·土家)

  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摸秋:习俗,月夜偷摘他人田园挂失果实不视为偷。俗信,这天送子娘娘要下凡,所以未生育的已婚妇女摸秋若不被发现,可早得子。)

  关于中秋节的歇后语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

  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

  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

  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

中秋节诗词6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7、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1、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4、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5、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6、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17、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1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 (唐)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9、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杜甫 (唐) -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20、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白居易 (唐)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1、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辛弃疾 (宋)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2、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 陆龟蒙 (唐) - 《中秋待月》

  23、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 孟浩然 (唐) - 《秋宵月下有怀》

  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 (唐) - 《霜月》

  2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 (宋) - 《水调歌头》

  26、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 晏殊 (宋) - 《中秋月》

  27、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 王昌龄 (唐)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28、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29、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3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3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2、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3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34、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35、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3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40、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1、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4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44、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46、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4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4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49、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50、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51、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5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5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5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56、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7、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58、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59、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60、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6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62、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6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节诗词7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夜不见月》(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中秋》(唐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节诗词8

  汉魏诗

  1、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3、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唐诗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现代诗歌

  3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难演的戏

  在众人围成的舞台上

  没有灯火 没有音乐

  只有用我嘹亮的声音

  唱那首忘了名字的歌

  那又怎么样呢

  岁月还将继续

  不知到哪一天 又要分离

  4

  月已升至半空

  原来湖水也会有潮声

  原来自始至终永恒不变的

  只是月圆月缺

  苍白的林中

  秋菊绽放

  月下

  你我含泪挥别

  1992年10月9日

  外国诗歌

  1. 威尼斯船歌

  〔英〕穆尔 屋○尚家骧 译

  当晚风吹过那彼亚采塔的时候,

  啊,妮娜,你可知道,有谁在此等候?

  虽然你戴上面罩轻纱,我也能分辨,

  你知道我的心中爱情如火燃烧。

  我披上船夫的伪装在此等候,

  我战栗地告诉你:“小船已准备好了。”

  啊,来吧!趁乌云还遮掩着明月,

  快来吧!让我们趁此月夜飞奔他乡!

  2. 皓 月

  〔法〕魏尔伦 ○葛 雷 译

  皓月闪烁在树林,

  枝干上 树叶下

  发出一种声音

  啊,心上的人。

  池塘像深邃的明镜,

  倒映着黑色的柳影,

  风在柳梢啜泣嘤嘤……

  梦幻吧,是时候了。

  辽阔,温馨的宁静

  似乎走下

  星光闪烁的苍穹

  这正是美满的时刻。

中秋节诗词9

  古诗词1

  城中秋作

  作者:周贺

  已落关东叶,空悬浙右心。

  寒灯随故病,伏雨接秋霖。

  客话曾谁和,虫声少我吟。

  蒹葭半波水,夜夜宿边禽。

  古诗词2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作者:赵以夫

  共待辉光夜,翻成黯澹秋。

  正宜清路望,潜起滴阶愁。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桂无香实落,兰有露花休。

  玉漏添萧索,金尊阻献酬。

  明年佳景在,相约向神州。

  古诗词3

  仲秋太常寺观公卿辂车拜陵

  作者:薛能

  南吕初开律,金风已戒凉。

  拜陵将展敬,车辂俨成行。

  士庶观祠礼,公卿习旧章。

  郊原佳气引,园寝瑞烟长。

  卤簿辞丹阙,威仪列太常。

  圣心何所寄,惟德在无忘。

  古诗词4

  中秋夜对月

  作者:许棠

  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

  万方期一夕,到晓是经年。

  影蔽星芒尽,光分物状全。

  惟应苦吟者,目断向遥天。

  古诗词5

  八月十五夜

  作者:徐凝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古诗词6

  和膳部李郎中秋夕

  作者:姚合

  淅淅复修修,凉风似水流。

  此生难免老,举世大同愁。

  萤影明苔藓,鸿声傍斗牛。

  犹分省署直,何日是归休。

  古诗词7

  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作者:元凛

  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金凤台前波漾漾,玉钩帘下影沉沉。

  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

  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

  古诗词8

  皇帝降诞日集贤殿赐宴

  作者:张说

  仲秋金帝起,五日土行昭。

  瑞表壬寅露,光传甲子宵。

  阴风吹大泽,梦日照昌朝。

  不独华封老,千年喜祝尧。

中秋节诗词10

  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中秋快乐!

  皓月闪烁,星光闪耀,中秋佳节,美满时刻!

  共赏圆月一轮,喜迎中秋良宵。

  彩云追月,桂花飘香。

  您生命的秋天,是枫叶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

  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那满天的清辉,遍地水银,便是我们互倾的思念。

  举杯望明月,天涯共此时。

  秋空给人以深深的思索,您留给我的瑰宝是哲人的深思明辨,还有那从容出世的信条。

  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静静地悬着。我愣愣地看着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镜,你我在互相注视。

  想与你一起赏月亮。

  明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世悦人。

  月白风情两岸亲人同望月,牛耕女织双星伴侣偶牵牛、

  中秋月圆圆,人儿团圆圆。

  三五良宵秋澄银海,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令人感慨的季节。那丰硕的果实,每一个都满载着劳动者辛勤的汗水!那随风轻舞的枫叶呀,每一片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绝唱!风轻拂,星低诉,举杯邀明月,遥寄相思赠嫦娥;低头念亲人,它乡赤子表丹心!!!

  月已圆,人欢聚,同举杯,共欢庆!家乡明月爱无限,它乡皓月也多情!齐欢唱,同颂今宵明月!歌传万里,祝福彼此频传!待到来年中秋日,在欢聚,同丰收,各诉衷肠……!!!

中秋节诗词11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这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

  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后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有出生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的名作。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明刊本《唐诗画谱》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中秋节诗词12

  1、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2、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3、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5、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7、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9、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10、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苏轼.《水调歌头》)

  1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中秋节诗词13

  1)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6) 、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9) 、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0)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1)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2)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3)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4)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5)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6)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7) 、丹桂花开第二番。——xx《思佳客·闰中秋》

  18)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0)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21) 、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2)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3)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24) 、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5) 、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6)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7) 、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8)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29)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30) 、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1)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3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3)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4)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35) 、分不尽,半凉天。——xx《思佳客·闰中秋》

  36)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7)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8)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9) 、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0)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1)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2)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43) 、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4)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45) 、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6)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7)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8) 、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49) 、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0)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3)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54)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55) 、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56)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7) 、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58) 、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9) 、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xx《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60)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中秋节诗词14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

  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

  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

  睡眼朦胧,恍若梦中;

  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中秋节诗词15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张九龄【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春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杜甫【唐】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嫦娥》

  李商隐【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

  李朴【唐】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刘禹锡【唐】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唐】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唐】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唐】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

  司空图【唐】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中秋月二首·其二》

  李峤【唐】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对月》

  曹松【唐】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权德舆【唐】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唐】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北宋】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水调歌头》

  苏轼【北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北宋】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北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念奴娇·中秋》

  苏轼【北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北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中秋月》

  晏殊【北宋】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北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北宋】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北宋】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满江红·中秋夜潮》

  史达祖【北宋】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史达祖【北宋】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镜。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南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剪梅·中秋元月》

  辛弃疾【南宋】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南宋】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辛弃疾【南宋】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辛弃疾【南宋】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陈著【南宋】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张孝祥【南宋】

  同是瀛洲册府仙,只今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唤起封姨清晚景,更将荔子荐新圆。从今三夜看婵娟。

  《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高观国【南宋】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南宋】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曾几【南宋】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刘克庄【南宋】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

  乘云径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挝。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桂枝香·吹箫人去》

  刘辰翁【南宋】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洞仙歌·中秋》

  向子諲【南宋】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中秋》

  戴石屏【南宋】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醉落魄·丙寅中秋》

  郭应祥【南宋】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一剪梅》

  李清照【南北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元】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中秋月·中秋月》

  徐有贞【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徐威【明】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

  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山风徒自溷,儒俗不同迁。

  对酒轻千日,论诗嗣百篇。

  斫才犹见朴,礲智未成圆。

  自是穷荒地,谁怜落寞天。

  梧桐床护满,蟋蟀井吟偏。

  何处寻灵运,无人问稚川。

  寒岩巢燕别,疏竹网虫悬。

  市贾希求纸,民储寡守钱。

  饔餐粗乃习,衣褐短堪怜。

  名谷非甘谷,称泉半盗泉。

  土城门不警,竹屋壁常穿。

  钧石唯咨背,舆台只食肩。

  戆呆千百种,秀敏几多员。

  猎野狐偕走,烧畲蚁并缘。

  夸酣言沓沓,鼓饱腹便便。

  定静聋疑吹,晴明瞽讶烟。

  立名甘在下,恃气或争前。

  肥丑红楼女,粗豪碧洞仙。

  城隅频有约,淇水久相传。

  淰淰重岚晻,潺潺小涧湲。

  背恩棠遂伐,忘义豆长煎。

  胥学凶如虿,无惭行有膻。

  豚蹄祈殖谷,糟酒乐登筵。

  墉集欺猫鼠,林藏逐雀鹯。

  礼罗谁共入,宪网底粗悛。

  腐木难胜斧,孤雏叵受鋋。

  整冠迷狎李,称物昧持权。

  天德劳巡抚,人愚苦系挛。

  树藩吁格逖,作县失烝蠲。

  平谳翻遗蠹,催科绝胜畋。

  秽污无与汰,残忍复叨全。

  私有千端计,公无半语宣。

  执鞭深结友,握椠恶亲贤。

  富视铜三百,贫量石二千。

  中冓言可丑,有北尔当先。

  反笑人驽钝,私扬已骥翩。

  谬为明舞态,暗弄卓奔弦。

  伪狗故盛衍,非鱼罔寄筌。

  斯人宜罪也,夫我岂为焉。

  自昔图通变,而今谨折旋。

  第令心怏怏,未极理玄玄。

  诸子新粱肉,群经旧井田。

  鸾鸣将日近,鹏举欲云连。

  何苦原衣弊,难更肇锦鲜。

  平澜寒负耒,阴壑夜鸣舷。

  冷落千军笔,纷披十样笺。

  廉都多宠顾,贪守一拘牵。

  固谓身无绌,原来命独邅。

  昆山宁玉弃,合浦敢珠捐。

  踧蹜腾高浪,参差始碧涟。

  悠悠江至澧,浩浩洛吞瀍。

  对客封佳句,思亲梦故阡。

  甘心和氏璞,陶面祖生鞭。

  嫫母声兼恶,南威色丧娟。

  嗷嗷秋塞雁,嘒嘒晚林蝉。

  传世心如锦,回天力未绵。

  马融先解帐,郑老疾推毡。

  幼子摊书籍,娇妻问翠钿。

  乾坤无广厦,风雪压危椽。

  泛慕沧溟际,行思岱岳巅。

  五穷延使坐,三疾强令痊。

  日啖如瓜枣,时寻在火莲。

  拒随昌寓乘,嬉射长房拳。

  逼侧悲图骏,徘徊笑卜鳣。

  敛容过土梗,负汗逐罗鞯。

  灸热谁何焰,随流恁地涓。

  摘苹聊涉沚,务稼暂依堧。

  缅为知心惜,难纾渴思缠。

  晴冈灵凤哑,旱岁老龙眠。

  恶守邪溪黑,勤磨大道坚。

  胸襟真濩落,翰墨独瑰妍。

  既作鹏同起,休论鷃旂翾。

  数精卑一行,词正狭优旃。

  气象凌秋汉,光华逼斗躔。

  居今仍齿齿,览古愈虔虔。

  珍敌西南美,雄排左右甄。

  上台凝望锐,寄字远求骈。

  京赋人争写,麟经手续编。

  小官居不愠,健笔秉须专。

  白下岩鸣铎,长沙省佩弦。

  杖明诛琐伯,吐爱学乘禅。

  尔雅言言熟,传灯字字诠。

  贾生谗自汉,郭隗起无燕。

  门弟怀明道,家人念闵骞。

  久孤黔首恋,肯与瘴江延。

  写别衣皆泪,求亲道欲涎。

  山长空寄鲤,春尽好闻鹃。

  牛女缡犹结,参商毂怎旋。

  荡舟如得奡,辟谷苟缝佺。

  阊阖须臾启,文昌瞬息褰。

  世间惊两鸟,眼底尽飞鸢。

  脱后前人步,终贻半世愆。

  酉山书每附,浯石颂宜镌。

  处处青春在,年年碧草芊。

  壮心期不已,浩气亮非孱。

  韩柳拚来择,萧曹幸免铨。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琵琶仙·中秋》

  纳兰性德【清】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查慎行【清】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闰中秋玩月》

  慧霖【清】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中秋节诗词】相关文章:

中秋节诗词06-09

中秋节的诗词佳句09-16

中秋诗词 -中秋节01-01

描写中秋节的诗词11-08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01-18

中秋节诗词鉴赏07-21

中秋节诗词选 -中秋节01-01

中秋节古诗词09-17

中秋节的古诗词12-26

中秋节诗词15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