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机制下沉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2024-04-29 18:09:51 蔼媚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效机制下沉工作实施方案(精选6篇)

  只有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写好工作方案。某个项目开展前,为了领导更好的决策,我们需要准备多份工作方案,好的工作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效机制下沉工作实施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效机制下沉工作实施方案(精选6篇)

  长效机制下沉工作实施方案 1

  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务人员下基层、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以下简称“双下沉、两提升”),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为建立“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3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xx〕38号)等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历次全会精神,按照“群众得实惠、医院添活力、医改有突破”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双下沉、两提升”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城乡、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基层人才短缺等瓶颈问题,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构建分级诊疗体系,为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到20xx年12月底前,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所有县(市、区)全覆盖,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训任务全面完成。到20xx年底,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人、财、物全面下沉的长效机制建立,重点项目有效推进,合作办医成效日益显现;城市公立医院在主城区的扩张得到有效控制,普通门诊服务量逐步减少;分级诊疗体系更加完善,实现90%左右的患者在县域内诊疗,群众就医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加大城市三级甲等医院资源下沉力度

  (一)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城市三级甲等医院要按要求足额派出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全职在合作办医的县级医院(以下简称分院)工作。原则上城市三级甲等医院合计派出医生人数不低于全院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医生人数的5%;选派人员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占比不低于80%。城市三级甲等医院派出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要统一纳入分院管理,并实行联合考核。

  (二)加强对基层专科的帮扶。根据区域就医需求及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合作办医双方要以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业务指导、学科建设为重点,研究制订分院的发展规划,明晰功能定位,明确近期和远期目标,突出帮扶重点。重点托管的分院,要重点扶持3个以上学科;专科托管的分院,要重点扶持1个以上学科。

  (三)强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在3—5年内完成分院骨干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到城市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全员培训。建立重点帮扶专科的骨干医师“导师制”培养制度。在明确人员归属的前提下,探索分院优秀的'业务骨干到城市三级甲等医院多点执业。加强县域医学人才的招聘、培养和使用,以职业发展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加快形成医疗资源依次梯度下沉的格局

  (一)扩大省三级甲等医院下沉覆盖面。省级综合性和专科医院分别与4家和2家以上县级公立医院建立全面托管合作办医关系,结合实际与若干家县级公立医院建立重点托管或部分专科托管关系,并纳入“双下沉、两提升”工作考核。每个县(市、区)原则上只能与一家省三级甲等医院建立合作办医关系。省三级甲等医院要把26个加快发展县作为资源下沉的重点。

  (二)深入实施市三级甲等医院下沉。市三级甲等医院要参照省三级甲等医院与县级公立医院合作办医模式,全面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区域内县级公立医院建立全面托管等方式的合作办医关系,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长期技术指导和分级诊疗协作合作机制。

  (三)全面推进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县级公立医院在与城市公立医院合作办医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紧密型医疗技术协作合作体,具备条件的可探索省(市)县乡一体化紧密型合作办医模式。推进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发挥县级公立医院龙头作用,建立县域临床检验、影像等共享中心,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招村用。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住院服务能力建设,扶持特色专科发展,引导乡镇卫生院分类、差异化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县域内延伸。

  四、扎实抓好“百千万”医学人才下基层工作

  (一)推动百名卫生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开展帮带。3年内安排100名左右卫生高层次人才,对基层骨干医务人员进行学科、学术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卫生高层次人才的传、帮、带作用。

  (二)实施千名卫生人才定向培养。适当扩大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规模,今后若干年全省每年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1000名以上。加强相关部门的医教用协同,合理确定各地年度培养计划,完善毕业后规范化培训,满足基层对紧缺卫生人才的需求。

  (三)招聘万名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完成20xx—20xx年10000名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任务,实施20xx—20xx年新三年万名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计划。落实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学费代偿、工资福利、职称晋升、职业发展等激励政策,吸引更多医学人才到基层工作。

  五、探索构建不同合作办医模式

  (一)鼓励建立有资产纽带关系的分院建设。城市三级甲等医院可安排相应存量资金,与县级公立医院共建特色专科或专病中心,以专科或专病中心带动医院整体发展,并向周边辐射。20xx年,重点推进若干家有资产纽带关系的省级公立医院分院建设,完善相关管理体制,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加快形成合作办医发展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二)允许城市公立医院到基层举办专科医院。城市三级甲等医院根据合作办医需要,可在条件适合的县(市、区)直接或与县(市、区)政府合作投资举办新的非营利性专科医院。

  (三)积极培育资源纵向整合的医疗集团或医联体。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机构管理体系,探索多层级医疗机构的纵向整合。支持通过医院经营管理权完全委托等方式,架构集团化管理,形成省县乡或市县乡一体的纵向联合。

  六、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引导。发展改革和卫生计生部门要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xx—20xx年》,研究制订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内公立医院的数量和布局,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单体规模。要将区域内各方面、各层次医疗卫生资源纳入规划统筹考虑,加强对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引导和激励,强化资源配置的刚性约束。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在全面托管的县级公立医院推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决策和监督机构,建立院长选拔委派新机制。

  (三)创新编制人事管理。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方式,探索推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管理,加强总量控制,实行动态调整。对下沉基层服务满2年的城市医院医师,业绩突出的可优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或聘用到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建立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在薪酬分配中要向在基层服务的医务人员倾斜。

  (四)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省级财政要根据“双下沉、两提升”扩面提质的需要,调整优化医疗卫生投入,建立资金分配与下沉绩效挂钩机制;加强对省级公立医院资产的统筹管理,推动省级公立医院人、财、物全面下沉。市、县级财政也要统筹财力,支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五)发挥医保政策调节作用。显著拉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的医保报销比例差距,适当提高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比例,严格执行医保转外就医备案制。对在区域内经认定技术领先的专病中心,建立健全跨统筹区域的医保结算政策。根据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以及病人流向等情况,合理调整医保费用控制与结算政策。

  七、建立健全“双下沉”工作机制

  (一)明确工作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县(市、区)政府是“双下沉、两提升”的主要责任主体,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切实承担相应的责任。城市公立医院是“双下沉”的实施主体,要坚持公益性的基本定位,积极探索合作办医的有效模式。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物价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同推进。

  (二)同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合作办医的地区,要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同步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制度,全力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居民合理有序就医。建立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完善双向转诊工作机制,为转诊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加快建立全省预约转诊信息平台,加强卫生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推动医院就医流程信息化再造,以智慧医疗推动就诊秩序优化,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三)加强公立医院考核。进一步完善“双下沉、两提升”工作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合作办医的数量、协议履行以及服务能力提升和群众就医满意度等工作成效,加大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比重。建立健全城市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机制,将分院的工作业绩、成效按一定权重纳入城市公立医院考核,考核结果与院长聘任和薪酬挂钩。探索城市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机制,加强对城市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考核,引入第三方评价,并向社会公示。

  长效机制下沉工作实施方案 2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xx〕2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xx〕19号)、《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的若干意见》(台政发〔20xx〕35号)精神,现就我县深化“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各级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按照“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针和“群众得实惠、医院添活力、医改有突破”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双下沉、两提升”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城乡、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等“瓶颈”问题,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20xx年底前,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中心卫生院建立县乡联合住院分部实现全覆盖。20xx年底前县级医院人、财、物全面下沉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成效明显,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分级诊疗体系更加完善。

  ——到20xx年,“健康三门”建设全面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建立,城乡居民人人享有更加完善、更有质量、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活力显著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占县域内总诊疗量的比率达到75%以上。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更加完善,规范签约率达到50%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内涵

  1.形成医疗资源依次梯度下沉格局。全面承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的资源下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要建立与浙大一院良好协作关系的长效机制,借助浙大一院的人才学术优势,积极培育自身优势学科,促进医教研综合能力持续提升,争取到20xx年前被评审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全面推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建立临床检验、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双向转诊等区域医学共享中心的长效机制,加快远程会诊、病理诊断、消毒供应中心等区域医学共享中心建设,实现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医院要通过建立纵向医联体、联合住院分部、联合专科门诊等模式下沉到基层。

  2.保障县级医院人才下沉数量和质量。县级医院应按职称、职务要求足额选派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全职在合作医院(包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工作。原则上县级医院合计下派的医生人数不低于全院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医生数的5%,选派医生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占比不低于80%。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分为全面托管、重点托管、建立住院分部和开设专科门诊等四种模式。

  (1)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托管建立分院的,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财、物等进行全面管理。

  (2)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托管的,须派出管理和医务人员8人以上。

  (3)县级医院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合住院分部的须派出管理和医务人员3人以上。

  (4)县级医院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专科门诊的,每月开诊时间要求在6天以上(即保证乡镇卫生院所在地每月的六个集市日常规开设专科门诊)或每周开诊时间保持在1天以上。

  县级医院下派担任重点托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副院长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年,下派担任重点帮扶科室主任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

  3.促进县级医院学科建设。县人民医院(中医院)要抓住与浙大一院的合作机遇,积极选送管理人员和重点科室人员到浙大一院轮训学习,开展学科合作发展,通过信息化促使管理制度、业务规范和服务流程等方面与浙一医院同质化。重点扶持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的消化内科、普外科等两个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充分发挥县级龙头学科的优势作用,努力发展成为台州市重点学科。重点培育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骨科、临床药学、妇科等县级重点学科和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等9个县级重点扶持学科,努力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

  4.构建不同合作办医模式。积极探索以有资产纽带联系的模式进行纵向整合,支持通过医院经营管理权完全委托等方式,架构集团化管理,形成县乡一体的纵向联合,逐步建立人、财、物全面下沉的长效机制。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可考虑引进城市三级甲等医院到我县合作投资举办新的非营利性专科医院。

  5.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在县级公立医院推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决策和监督机构,建立院长选拔委派新机制。

  6.创新医院人事编制管理。探索推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管理,加强总量控制,实行动态调整。县级医院医师晋升卫生中、高级职称前每阶段下沉基层服务时间原则上须满1年,其中连续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对下沉基层服务时间满2年(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人员下基层)的县级医院医师,可免去晋升卫生中、高级职称前下沉基层服务要求,业绩突出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或聘用到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医院对下沉至基层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补助或奖励。

  7.完善医疗保险政策。差别化设置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和跨统筹区域医疗机构就诊的报销比例,提高转诊患者的报销比例,在目前转诊患者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参保人员未经转诊自行到医保统筹区域外医疗机构就诊,在目前个人自付比例10个百分点的基础上适当再提高个人自付比例。执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不同起付标准的住院起付线政策,起付标准阶梯式提高。对于转诊患者,采用累计起付线政策。

  8.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完善双向转诊工作机制,为转诊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加快完善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分级诊疗和全科医生签约系统,积极对接省、市预约转诊信息平台,完善县级医疗卫生数据中心。推动医院就医流程再造,以“智慧医疗”推动就诊秩序优化,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健全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到20xx年,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着重培育浦坝港镇沿赤卫生院、健跳镇中心卫生院和亭旁镇中心卫生院。

  县人民医院全面托管浦坝港镇沿赤卫生院,增挂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沿海工业城分院牌子,到20xx年努力将浦坝港镇沿赤卫生院发展成为一家90张住院床位规模的一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基本满足浦坝港镇和周边花桥镇、横渡镇等地区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县中医院和健跳镇中心卫生院建立住院分部,增挂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健跳分院牌子,到20xx年将健跳镇中心卫生院发展成为具有开设100张床位的A类中心卫生院,综合实力达到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水平,满足健跳镇及周边花桥镇、横渡镇等地区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亭旁镇中心卫生院加快养老康复病床发展,作为我县医养结合模式试点的基层卫生院,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加大对亭旁镇中心卫生院的中医、康复等技术的支持力度,到20xx年将亭旁镇中心卫生院发展成为具有开设50张养老康复床位的B类中心卫生院。

  2.完善设备配置。根据不同类别基层机构的设备标配标准,实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的填平补齐和升级换代,到20xx年,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浙江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指导意见》(浙卫发〔20xx〕146号)要求配齐标配设备。

  3.实施分类管理和差异化发展。在我县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后,要按照新的行政区划,在每个建制乡镇(街道)由政府举办一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乡镇合并造成当地居民就医不便的地区,对原有卫生院予以保留,以独立法人、独立核算的非建制乡镇卫生院存在。根据乡镇(街道)常住人口、地理位置、辖区内医疗资源状况以及服务工作量等因素,在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同时,对现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

  A类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浦坝港镇沿赤卫生院和健跳镇中心卫生院,要具备开展一、二级手术的条件和能力,暂不具备手术条件和能力的,应积极完善人员、设施、设备等条件。通过县级医院的资源下沉,进一步拓展医疗业务范围,发展成为区域医疗分中心,有效分担县级医院的诊疗压力。

  B类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亭旁镇中心卫生院和海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切实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做好康复医疗服务,探索医养结合服务。强化与上级医疗机构多方位的紧密合作,加强特色科室建设,发展基层急诊、中医药、社区康复、慢性病、老年病等特色服务项目。

  C类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A、B类以外的其它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提高普通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的诊疗能力,加强急诊管理、提升急救能力,努力发展中医药、社区康复、慢性病、老年病等特色服务项目。

  4.弘扬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医疗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到20xx年底完成海游、沙柳、亭旁、六敖、健跳、花桥、沿赤、泗淋等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到20xx年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达到80%以上,力争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鼓励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

  5.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方式共同分担的签约服务长效筹资机制。不断丰富签约服务内涵,探索提供差异性服务、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建立健全签约服务的内在激励与外部支撑机制,调动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县级医院和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提高签约服务覆盖面和水平,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政策

  1.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办法。建立健全符合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建立绩效工资总量正常增长机制,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保持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水平与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同步调整。建立调剂机制,县卫生计生部门在核定的总量内,根据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考核情况,统筹确定各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适当向偏远山区和海岛等艰苦地区倾斜,原则上要求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弘扬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原则上中医药从业人员绩效工资水平不低于所在医疗机构的平均水平。

  2.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县卫生计生部门要统筹研究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和指导,绩效考核要以公益服务即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重点考核群众满意度和公益服务完成质量、数量。在原有财政保障渠道和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当年度收支结余的60%作为奖励基金用于发放绩效考核奖,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20%作为事业基金用于机构的'建设发展,20%为福利基金。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卫生计生部门核定不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绩效考核奖的依据;对绩效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单位,可发放绩效考核奖;考核不合格的单位以及单位中考核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人员,不得发放。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绩效考核办法,结合单位实际,进一步细化考核实施方案,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做好绩效工资实施分配工作。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内部分配与个人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倾斜,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四)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1.创新区域卫生人才使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管理,到20xx年编制总数达到省编办核编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浙江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的实施意见》(浙编办〔20xx〕58号)执行,乡镇卫生院按照《浙江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浙编办〔20xx〕19号)执行,对县级医院的分院、住院分部和医养结合模式的卫生院要适当提高每床位增加的人员编制。

  县卫生计生部门要结合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实行区域内编制总量管理、统筹调剂使用。探索建立县级卫生人才服务机构和“县管乡用”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区域内新招聘的医学毕业生人事关系集中到具备资质的县级卫生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探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全科医生在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流动。

  2.完善公开招聘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卫生技术人员,在符合卫生执业准入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报名条件;不得将毕业院校、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对紧缺专业岗位可在年龄、学历、开考比例上适当放宽要求,经批准可按符合条件的实际报考人数组织考试;对到边远山区海岛地区工作的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可经公开公正考核后予以聘用。由县卫生计生部门牵头,按照公开招聘的制度要求,每年可组织1至2次针对基层卫生技术岗位的专场招聘和校园招聘,并可实行统一招聘,县招乡用,统筹安排。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进、聘用中、高级职称卫技人员或退休名医到基层执业。鼓励上级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定期开展诊疗活动。

  3.落实艰苦地区补贴制度。建立艰苦地区补贴制度,对在艰苦地区工作的医护人员每月给予一定的补贴,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医、贡献突出的医务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于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在进修培训、晋升评优、生活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艰苦地区补助和绩效工资补助范围由县医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交通状况和服务人口等每2年确定一次。我县目前暂定享受艰苦地区每人每月400元补助(含乡镇补贴)和绩效工资每人每月400元补助的单位为:珠岙镇山岙社区卫生服务站、亭旁镇彭赖社区卫生服务站、亭旁镇南溪社区卫生服务站、健跳镇岙口社区卫生服务站、健跳镇东郭社区卫生服务站、横渡镇辖区内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花桥镇辖区内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浦坝港镇辖区内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蛇蟠乡卫生院等。各乡镇卫生院下派到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按实际上班天数发放相应补助。

  4.强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训。落实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学费代偿、工资福利、职称晋升、职业发展等激励政策,吸引更多医学人才到基层工作。增加基层卫生院的中、高级职称比例。扩大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规模,今后5年我县共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50名以上,完善毕业后规范化培训,满足基层对紧缺卫生人才的需求。在3-5年内完成基层骨干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进行全员培训。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部门责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切实承担相应的责任,积极稳妥实施改革。县编委办、发改、财政、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物价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同推进。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资金分配与下沉绩效挂钩机制。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300万元用于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沿海工业城分院的病区改造和医疗设备添置等;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县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工作;对开设住院分部的中心卫生院,县财政应投入必要资金予以支持,给予住院每床位日专项补助政策。加强对县级医院资产的统筹管理,推动医院“人、财、物”全面下沉。

  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的财政补偿机制,保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医疗设备、办公经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经费的投入。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相关部门要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加强对医疗资源下沉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要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争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推进改革创造良好氛围。

  长效机制下沉工作实施方案 3

  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条块融合、职能下沉”的工作要求,区民政局将紧密结合“民政为民”的工作职能,把推进民政民生工作作为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最兜底”的社会保障、“最基层”的社会管理、“最贴近”的社会服务、“最直接”的社会民主、“最广泛”的为民解困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全面推进各项民政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领导带头,深入基层

  区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副总责,全局10位领导干部分别深入到全区15个乡(镇)、街道,以救灾救济、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社会组织、涉军维稳等为重点,破解围绕民政事业发展的难点问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改进窗口单位在为民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调查各项民政政策落实情况。

  三、人员下派,职能下沉

  按照“一岗多责、一人多能”的要求,选派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15名职工到全区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求下沉干部脱离原工作岗位,熟悉低保审核、婚姻登记、社会团体登记、民非企业登记、社会救助、退伍士兵安置等各项民政职能。下沉人员主要负责信息收集、便民服务、简易问题处理等,确保接待社区群众时能一次性告知办事手续和流程,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目前下沉职能主要是低保工作审核审批,下一步将陆续实现其他民政职能工作下沉。

  对下沉人员赋予全权、全管、全时、全责。全权,就是对辖区内出现的所有低保事宜都有管理权、执法权;全管,就是全面管理辖区内出现的有关低保事宜的所有问题;全时,就是采取工作时间全部到岗、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出现问题随叫随到,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全责,就是对所包辖区内出现的所有低保问题要承担全部责任。

  四、融入网格,完善机制

  机关干部下基层后,对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现场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要建立“问题台账”,向居民群众说明情况,规定时限加以解决。

  1、建立周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中的有关情况,研究并协调处理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

  2、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下沉职工离开原工作岗位,到所下街道、乡(镇)办公,但请(销)假制度按局机关考勤制度执行,做到“离岗”不“脱岗”。

  五、工作任务

  结合民政工作实际,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强化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帮助解决好城市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人员、城乡低保人员和“五保”人员、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生活问题。

  2、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协调解决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看病难、出行难、就学难等现实问题,同时做好扶贫济困工作,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3、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影响和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强化基层矛盾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矛盾不激化、事态不扩大、问题不上交、化解不反复,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民政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民政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通过“条块融合、职能下沉”,使机关干部真正树立起“三种精神”,即零距离的亲民精神,全方位的服务精神,全天候的实干精神。争取达到“日常监管下移、管理不留缝隙”,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提升民政承载能力。

  长效机制下沉工作实施方案 4

  我校始终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以创建人民惬意教师队伍”为中心,帮助教师建立服务认识,改变看法,抓住机遇,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勉力创建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创新认识浓郁、整体结构合理的教师群体。

  一、抓住教育契机,建立服务意识。

  我校的师德师风教育为了避免空洞,加强其实效性,常常组织教师研究相关文件、律例,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一些发生在生活中或电视上的相关事件和一些优良教师的具体事例等教育契机,对我校教师进行活泼有效的教育。每月进行师德培训一次,以帮助一些教师改变陈腐看法,建立服务认识,加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紧张依据,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好处的责任认识。

  二、师德融于爱心,即做良师又做挚友。

  在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始终突出一个“爱”字因为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尊重学生的人格是热爱学生的突出表现。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保护学生受教育权、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侵犯。热爱学生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要求教师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不但成为严师,更要做学生的挚友,将学生凝聚团结在自己周围。教会每个学生研究、做人、生活,关心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职责。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关爱的生活研究氛围。

  三、加强管理,培养高尚师德。

  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进程当中,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尺度》为尺度,坚持政治研究制度,加强政治理论研究,深入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尺度》、市县“教师职业道德尺度十不准”、《未成年人保护法》,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并在教师中大力开展“四讲一树”活动,即讲政治、讲研究、讲正气、讲奉献,树高尚师德形象,在教师群体中勉力形成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浓郁空气。

  与此同时,我校制定了《学生管理目标考评细则》、《师德师风考评细则》、《校园情况管理制度》、《值周检查评比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细则。对全校教师的各项工作进行考评,确保了管理工作力度。本学期严格依据各项制度、细则进行检查、评比、兑现。

  四、检查与评比结合,形成敬业爱生的风气。

  学校计划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检查,评选师德高尚模范教师,本学年两次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表现,对体罚学生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严肃自理。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强化教师法律意识,制定严禁教师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并制定了奖惩制度,使教师做到了懂法遵纪、爱岗敬业。

  本学年组织二次家长座谈会,并进行反馈调查,从而杜绝教师利用家长办私事的一些违纪行为,听取家长对教师对学校的建议与意见,受到家长的好评。在学年末选树师德典型5人,在全校范围内广泛进行宣传,从而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教师队伍的素质、师德师风的优劣决定着办学的成败。因此我校将长期坚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工作,为创建“人民惬意学校”而不断勉力。

  长效机制下沉工作实施方案 5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已进入整改提高阶段。在前一阶段分析评议活动中,依据行风评议组的反聩和学校自查,我校总结了存在的三大主要题目:一是部分教师教育学生的体式格局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艺术性,有轻微的变相体罚倾向;二是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和责任心不高,教学质量认识不强,无法满足社会对我校优质教育的需求;三是学校的德育成效不高,学生中违纪现象比较严重,表现为无故旷课、彼此打架、诓骗。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题目,我们在思想上予以高度正视,在行动上积极采取措施,实在进行整改提高,以确保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一、对于第一个问题的整改方案

  (1)明确要求。学校将从义务教育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双重角度,在校教职工大会上严肃重申教育学生的规范性、艺术性。要求学校所有教职员工要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关心爱护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严禁随便把学生赶出课堂和校园。老师要多与学生真诚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严守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不伤害学生自尊,要多讲究教育方法,多运用教育艺术,多点教育的耐心和爱心,从情理上帮助学生认识问题,提高觉悟;

  (2)针对教育。对于在平时看到的和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发现的存在有不当教育方式方法的教师,有校长室亲自找他们一一面谈,帮他们认识教育方法的错误,和他们分析正确的教育策略,用针对性来保证有效性。

  (3)方法指导。学校教科室定期组织一些教育人人如何教育题目学生的好的方法下发到各位教师手中让人人研究体会,用他山之石指导教师做好教育反思,提高教育艺术。

  (4)机制制约。学校在教职工岗位考核方案中对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且产生了一定影响的行为,明确视其为严重违反师德的行为,要扣发师德奖1000元,并取消二内年度评优和职称评定资格。

  二、针对第二个题目的整改方案

  (1)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积极探索教室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注重提高教室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勉力促进教学工作尺度化、个性化和优质化。为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学校要组织各教研组个人研究教室教学评价尺度,为各位老师形成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室教学模式提供帮助;

  (2)正视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

  当真开展教研活动和个人备课活动,注重研究、解决教室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题目,实在加强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要把教研组活动的落脚点放在公课、听课、评课活动上。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要开设至少1节校级研讨课,对于不能完成研讨课任务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考核评优时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于开设研讨课的老师,开课资料齐全学校每节课给予30元的奖励;

  1人开课同组教师无特殊情况必须要参加听课,对于听课情况学校教导处要制表登记并于每学期末作出统计并在校会上集中通报。听课后,各教研组必须要组织好评课活动。为确保评课及时进行,学校调整了原来每周三下午集中教研活动的规定,改为各组根据需求灵活灵活制定活动时间,以确保评课的及时进行,各组评课活动,必须人人参与,由组长负责做好考勤记实和评课记实作为教研活动的.原始材料存档。评课时请各教研组通知教导处派人参加。无故不参加评课活动,学期结束,按每人每次20元从政府下发奖金中扣除(这一条写进考核方案)。

  (3)认真组织质量分析。

  要高度重视每一次考试,特别是初三年级的质量跟踪分析,善于从考试中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以扬长补短,确保教学质量稳定提升。

  (4)积极组织外出教研活动。

  要常常性地组织中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类高水平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开阔视野;

  要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评比,以检验、锻炼他们的信心和水平,通过学和比促进名师的加速形成。

  (5)逐渐养成名师培养机制。

  要抓住机会对质量高、事业心强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包装宣传,尊重教师自己价值完成的需求。

  (6)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学校要引导教师学会教学反思,把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形成课题进行研究,用教育科研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育理念,为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7)及时修改学校考核方案。

  教学质量考核将加大对全市15名前优秀教师的奖励幅度,考虑到学校为接受新昆山人子女的专门学校,在加大对优秀教师奖励幅度的同时,我们又将降低扣款的要求,占全市排名20名以后才实施扣款,扣款幅度也将同步加大。参加市统考的小学科与大学科按同样方法进行考核。不参加市统考的小学科(初一、二体育,艺术,电脑,生物、艺术、历社)将由校长室组织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根据学生对老师上课的满意度作出不同的奖罚措施。这样把教学质量与教师收入进一步挂钩,以体现对优秀老师的尊重,并在人性化的基础上对工作马虎、质量较差的老师进行鞭策。

  三、针对第三个题目的整改方案

  (1)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抓德育,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2)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渠道。

  要避免空洞的道德说教,要重视对课堂教学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再通过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校会、专题报告、家长会、黑板报、校园广播、观看教育影片、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等多种途径强化学生的荣辱观思想,使德育渠道多元化。

  (3)正视养成教育。

  突出对学华诞常行为尺度的监管和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生活惯。要让学生明白,播种行为,收获惯;播种惯,收获性格的道理。为此,德育处要连续做好班级九项评比工作,并力图突出评比活动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4)德育研究课题化。

  德育处要注重分析平时德育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典型学生,做好个案分析,提升德育层次,使德育工作课题化。

  以上是我校对师德师风建设分析评议阶段发觉的三大主要题目的整改措施。下半学年,我校将连续当真做好行风建设各项活动,坚持以办好人民惬意的教育为目标,将行风评议与效率效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当真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题目,以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长效机制下沉工作实施方案 6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加强公司安全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措施,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反映,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建设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主要内容和根本途径。为切实推动我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司安全、装备、效益等综合指标,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为指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切实加强质量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健全完善标准化的长效机制,通过严格精细的管理,使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系统、各个工序标准化、程序化。进一步改善矿井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制定规划,确立目标:

  全面推进公司质量标准化建设,在二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的基础上,按照山西省二级矿井进行建设、自检、考评。

  三、组织机构: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质量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各职能部室负责人。

  (二)、领导组下设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负责全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日常管理信息沟通和考核工作。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成员:由质量标准化办公室技术员及相关部室人员组成。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的管理职责

  1、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现场管理监督工作。经常深入现场,督促检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2、加强动态检查,动态考核工作,严格按标准检查。

  3、积极组织标准化各小组成员对各专业进行全面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及考核评级工作,对定期检查或动态检查查出的问题,及时记录、汇总、整理,并将检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和奖罚情况进行通报。

  4、有权对受检单位进行处罚,有权对任何作业地点进行检查,有权调阅有关资料,有权向有关单位或人员了解情况。

  5、对各专业、各单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权当场予以纠正,如暂时无法解决,以“四定”要求限期整改。

  四、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专业及检查办法

  1、依据《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分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信息调度、地面设施、应急救援、安全管理、职业健康11个专业进行考核,考核范围包括各专业的硬件建设、软件资料、制度管理、岗位劳动纪律及文明生产等。

  2、各专业根据矿部的实施方案制定本专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方案开展工作。

  3、质量标准化办公室每月对安全生产系统井巷工程质量及井上、下十一个专业全面检查一次,评分结果在安全例会上通报。

  4、每月月终,质量标准化办公室对当月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考核情况进行汇总,建立档案,做好相关记录。

  五、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考核奖励办法:

  1、月排名考核奖惩:单月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评分排名,按队考核,第一名奖励3000元,第二名奖励1500元,第三名奖励500元,最后一名罚1500元,并和每月“个人安全技能账户”中10%的质量标准化工资挂钩。

  2、月打分考核奖惩:对每月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评分不达80分以上的专业每次罚款500元,全部由管理人员(组长、班长、跟班队长、副队长、队长、分管副部长、部长)承担。

【长效机制下沉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下沉公园实习报告3篇02-15

下沉社区防疫总结(通用7篇)05-20

社科联下沉社区防疫总结(通用7篇)06-01

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方案范文(精选5篇)09-22

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方案(通用12篇)10-19

家庭家教家风长效机制方案(通用17篇)04-07

学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方案(通用8篇)08-25

防汛工作实施方案12-23

防溺水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方案(精选11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