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16 08:39:18 心得 我要投稿

组织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组织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组织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组织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1

  近日,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凭借用心的制作、精彩的故事、丰富的细节和传神的人物塑造赢得全网关注,备受观众好评,其中黄大发修渠引水的故事更是真实感人,引人入胜。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要从《高山清渠》“一生只为修一渠”的传奇故事中,汲取“断、舍、离”的榜样力量,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担当作为。

  “断”心浮气躁,常怀敬畏之心

  老支书黄大发36年如一日,从青丝到白发,最终在绝壁上开凿出了一条9400米“生命渠”,撕掉了草王坝村贫穷落后的“标签”,摆脱了长期缺水的困境。通水后他紧锣密鼓张罗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想方设法为村民脱贫致富找出路,始终秉持“村子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广大基层干部要以榜样为“旗”,汲取“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发扬苦干、实干、加油干的硬作风,克服简单的事情不想干、复杂的事情不能干、艰难的事情不敢干的懒散思想,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多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时刻鞭策自己,努力用好心态、好思维、好方法在基层的大舞台上多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

  “舍”麻痹大意,绷紧纪律之弦

  黄大发总是把修渠的水泥当作“宝贝”,每次卸完货都要亲自打扫,车厢里洒落一丁点儿“残羹”,他都要一遍又一遍清扫入库。家里的水泥像“小山丘”一样,老伴想舀一碗补灶台,反被一顿严厉呵斥“这是公家的,坚决不允许”。老支书一心为公,从不掺杂半点私心杂念,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用权。广大基层干部要舍弃麻痹大意的思想,要时刻紧绷纪律之弦,守好纪律“高压线”,时刻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情怀,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不忘初心、奋毅前行。

  “离”狂妄自大,永葆感激之情

  “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党来了,分给我土地,让我不再受饿挨冻。”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发誓,一定要为草王坝做点事情,报答父老乡亲。深知水对于草王坝来说就是救命的“东西”,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村民“引水”,靠着这股劲一干便是一辈子。在“刷屏走红”之后,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心中时刻惦记着群众,把群众当亲人、当家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草王坝有着独特的感激之情。广大基层干部不能有高人一等、优人一级的优越感,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忧群众之所盼,在困难面前不自暴自弃,在作出成绩后也不狂妄自大,要常怀着感激之情,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不骄不躁、勤勤恳恳做好基层工作。

  组织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2

  遵义市草王坝村支书黄大发,36年漫长坚守,36年初心不改,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让当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向“当代愚公”黄大发看齐,深刻感悟黄大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豪情,汲取其身上“一根筋”的坚守与执着,不断激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志,激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劲头,在矛盾面前迎难而上、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黄大发“风雨如磐不动摇”的坚定信念,“烈火丹心铸忠诚”的担当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组织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3

  以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电视台一经播出,引发全镇党员干部的热烈反响,为了村子的发展,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黄大发带领村子里的人,用了36年的时间,用锄头、钢钎、铁锤等简单的工具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一渠通则百业兴 渠开直奔致富路。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将认真学习“当代愚公”黄大发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持续练好内功、增强本领,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践行“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组织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4

  为了加强政治引领、学习楷模精神、凝聚前行力量。合肥市庐阳实验幼儿园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采用集中收看、个人电视及网络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观看由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策划指导推出的29集电视连续剧《高山清渠》。

  学习榜样故事,砥砺初心使命

  本次党员教育学习活动,精选讲述“当代愚公”奋斗史电视剧《高山清渠》。剧情主人公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创作原型,讲述了老支书黄大发为了改变家乡贫困缺水的面貌,带领群众历时36年,克服一切困难,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跨越三山九崖生命之渠的故事。通过黄大发平凡而伟大的修渠奋斗史,再现了黔北农村50多年的变迁。

  学习时代楷模,汲取榜样力量

  全体党员教师接到通知后,积极通过电视直播和电脑录播等方式,学习收看该剧。观看过程中,党员教师聚精会神,边看边记,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同时,庐实幼党支部还将《高山清渠》纳入党员学习教育内容,开展向榜样学习活动,引导党员教师结合观看感受,开展深入的学习讨论,感悟如何在最普通的岗位上,为人民服务,怎样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与担当、理想与信念、敬业与奉献。

  分享交流共成长,榜样精神代代传

  庐实幼党支部的党员教师们认真地进行观看,并在党员微信群里积极交流心得体会。纷纷表示:“黄大发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千方百计达到奋斗目标,我要以他为榜样,在工作岗位上不断锐意进取、关爱幼儿。”“黄大发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坚守初心,深感敬佩。我们党员教师更要牢固树立理想信念,踏踏实实工作。”“老支书黄大发身上的.这种愚公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将深入学习黄大发执着坚守的品质,以党建为引领,为幼教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合肥市庐阳实验幼儿园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时刻注重教育引导,通过倡导党员教师观看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弘扬其优良品格,使党员同志自觉见贤思齐,从而不断提升党员素质、提升党员和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将党员的优良品质转化到教育工作中,继续以饱满的热情、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组织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5

  《高山清渠》这部电视剧演绎了以老支书黄大发为主角,通过各个事件使乡村振兴起来的发展过程,电视情节让我深受鼓舞,他为了村子的发展,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带领着全村的干部群众,用36年的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近万米的'生命渠’,克服了重重困难,真正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和工作实绩上。完美的诠释了作为发展乡村振兴的新时代青年,更应该以老支书的行为为精神指引。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以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为建设美好的新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组织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08-16

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08-06

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通用9篇)08-06

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08-06

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通用6篇)08-09

支部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精选6篇)08-04

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08-06

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08-06

个人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通用8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