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时间:2024-04-30 09:46:13 美云 方案 我要投稿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范文(通用1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质灾害演练方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范文(通用15篇)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1

  为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每天的正常上课工作,根据xx教育局有关防汛文件精神,特制定学校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防汛工作“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条条保证”的原则,实行防汛责任学校领导负责制,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汛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防大灾、保安全,确保学校汛期安全。

  二、防汛应急预案内容

  1.坚持实行教育局、气象等有关部门发布暴雨将达起始标准,学校值班校长和值班人员必须到位,加强值班,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在汛期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和报告制度,做好防汛值班记录,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2.当教育局、气象台发布暴雨警报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全部到位。及时通知各村校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各村校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值班,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措施。

  3.遇暴雨突发性灾害天气时,学校要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检查疏通排水管道和沟渠,做到排水畅通;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易倒塌、易滑坡、易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监督学校有关人员到位、到岗,确保学校排涝设施全过程、满负荷运转,必要时及时组织足够的临时排涝设施进行强排,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当遇到暴风雨袭击时,学校应及时把校舍倒塌、师生受伤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教育局学校防汛工作办公室,并立即报告所在乡镇,及时查明是否有人员被困,如发现人员被困,要立即组织营救,并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转移和安置师生。各校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工作的责任制。要特别注意预防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及时掌握灾情预测预报。根据校内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及诱发因素,立即对低洼地带、操场、校舍和易发生山体滑坡地带等地方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凡有安全隐患的,要立即转移到安全地方上课。必要时要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汛期期间严禁各校组织学生外出及重大活动。各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师生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学校一旦发生汛情,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根据灾情,联系有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做好抢救、转移和安置受灾师生工作,把受灾情况降到最低点。

  三、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

  四、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成员职责

  1.全面掌握汛情、灾情和各类动态等消息,按重要信息汇报制度在第一时间报送县教育局防汛办公室,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学校的防汛和抢险工作,做好学校防灾、抗灾和灾后恢复教学活动的指导工作。

  2.负责检查、监督各学校防汛措施的落实情况,负责检查、监督学校的防汛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组织一定的人力,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确保师生安全,杜绝人员伤亡。

  各成员除上述职责外,在学校汛情紧急时,均需承担突击性防汛救灾任务。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2

  我镇地处皖南山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属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灾害点位于镇村小河里组,灾害类型为滑坡,规模主轴长100米,最大宽为300米,估计厚5—10米,体积1.68万立方米,诱发原因为强降雨,威胁小河里组25户130人,约125万元财产。

  一、防治方案

  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地下水活动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而造成的,我镇拟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防治。首先在滑坡位置竖立醒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标志牌,同时发放群防群测“明白卡”,加强农户特别是受威胁对象的防治意识;其次,做好对该灾害点的监测工作,设定监测人,做好日常监测数据的纪录,雨季尤其是强降雨期间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再次,要治理灾害点的地表条件,要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保证植被覆盖率,同时适当削方减载,采取支档、避让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二、应急预案

  (一)灾前预警

  一方面根据县气象局的异常暴雨天气预报发现监测点出现异常变化时,由办公室提前通知灾害易发点的责任人,发出预警;另一方面根据监测人对灾害点的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判断出险情时发出预警。预警方式为鸣锣,同时向受害点群众发出警告,要求尽快疏散,尽可能搬离灾害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组,由镇长任组长,明确责任,统一部署救灾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明确分工责任,服从组织领导,保障救灾效率。

  (三)防灾措施

  根据小河里滑坡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确定险情发生后的`撤离路线为向滑坡体的两侧疏散,最后在龙山村路集中,要有组织有纪律地在监测人汪四清的带领下,尽快逃离灾害点,严禁向灾害体运动前方撤离,尽可能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防灾机构组成

  1、灾害调查组:由国土所牵头,负责灾情调查上报和监测点的建立,危险区、段、点的确立。

  2、宣传教育组:由中学及中心小学牵头,负责防治知识宣传、灾情收集报道。

  3、医疗救护组:由卫生院具体负责救护工作,首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4、秩序维护组:由司法所、派出所组成,负责秩序维护,组织疏散、保护财产等。

  5、后勤保障组:由民政所及财政分局组成,负责对灾后情况进行统计上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援助,尽量减少人民的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3

  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的防灾避灾意识,根据上级要求和应急管理计划安排,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20xx年xx月xx日举行一次突发地质灾害逃生演练。通过这次演练,保证在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的情况下,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危险区,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设定20xx年xx月xx日x时x分,我市发生x级地震,震源深度x公里。我校及时启动《防范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互相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由局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挥部组织实施。

  2、参加人员: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

  四、演练时间

  20xx年xx月xx日x时x分。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1、9:00时:突感地面震动,教学楼摇晃,预测地震发生,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指挥部下达撤离命令。

  2、9:01时:学校吹响紧急撤离哨音,指挥部各成员分别把守各楼道口,按原定路线组织人员有序安全撤离办公楼。

  3、9:04时:人员撤离到楼院空旷处,各单位对人员进行清点,并向指挥部报告。

  4、9:06时:根据汇总情况,对未及时撤离人员进行救援。

  5、9:08时:指挥部组织人员对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安全情况进行统计。

  6、9:18时:指挥部组织人员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迅速报告。

  7、9:20时:演练工作讲评会。总指挥作演练讲评。

  8、9:35时:宣布演练结束。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4

  为建立和完善高效有序的防灾和抢险救灾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应急,是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时,为了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是指出现地质灾害前兆,短期内可能发生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危急状态。

  (三)地质灾害应急分为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临灾应急,是指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后,进入临灾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灾害应急,是指发生地质灾害后,进入灾害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

  (四)地质灾害灾情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不含3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不含1000万元)的;

  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不含1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不含500万元)的;

  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不含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的;

  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含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

  (五)地质灾害险情按照受威胁的人数,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分为四个等级:

  1、特大型:受威胁人数在1000人以上(不含10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不含1亿元)的;

  2、大型:受威胁人数在500人以上(不含500人)1000人以下(含10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不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含1亿元)的;

  3、中型: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上(不含100人)500人以下(含5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不含500万元)5000万元以下(含5000万元)的.;

  4、小型: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下(含1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指挥机构及职责。

  发生大型以上地质灾害或出现重大级以上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时,执行《四川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发生中型地质灾害或出现较大级临灾险情时,市人民政府应成立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抢险救灾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指挥长由负责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指挥长,负责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市国土资源局,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为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发生小型地质灾害或出现一般级临灾险情时,所在地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应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由政府领导负责、有关部门参加,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1、速报时限:要求县(市、区)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必须在2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同时可直接速报市人民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并可抄报市级相关部门。对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中型(含中型)以上地质灾害的小型地质灾害也要按上述要求速报。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小型地质灾害后,应在12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同时可直接速报市人民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并可抄报市级相关部门。

  2、速报内容: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包括死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三)工作机构及职责。

  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6个工作组,作为具体工作机构。

  1、紧急抢险组:由市武警支队牵头,广安军分区、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民政局等部门参加,负责组织抢险队伍抢救被压埋人员;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除隐患;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将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组织强行避灾疏散。

  2、调查监测组: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政府应急办、市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的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开展监测工作。根据灾情发展实际,调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补充调查人员力量,确保应急工作需要。

  3、医疗救护与生活保障组:由市卫生局、市民政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及保险公司参加,负责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和所需药品及医疗器械的供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指导灾区做好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包括急需救济物资的供应、调配和管理,灾民临时安置和管理,以及死难者的善后、保险理赔等工作。

  4、治安保卫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救灾物资,灾区人员和财产以及重要部门、单位的安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5、设施修复和生产自救组: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指导灾区组织力量抢修受损的通信、电力、供水、供气、水利、交通、校舍等设施;指导灾区修复损毁的农田、林地及灾民住房重建,恢复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和教学秩序。

  6、应急资金保障组:由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监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政府应急办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落实由市政府安排的抢险救灾资金,负责指导、监督救灾资金的安排、使用和管理等工作。

  (四)应急调查队伍。

  由地质灾害防治和气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对已经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灾害险情的地方进行调查、会商,尽快查明其形成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等情况,对灾情进行评估,提出应急处理措施,减轻和控制灾情。对出现险情的隐患点,依据前兆特征判断危险程度、激发条件,采取有针对性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

  三、应急准备

  (一)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根据本预案和部门职责,制定具体的抢险救灾应急行动方案,报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要求,做好应急救灾所需设备、交通工具、救灾物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准备工作。

  (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组织落实应急队伍和人员,进行抢险救灾知识和技能培训,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学习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能力。

  (四)市、县(市区)、乡(镇)三级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水务、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应当对公众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应急响应

  (一)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重、特大级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应迅速向省人民政府、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国土资源厅报告。同时在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迅速组织应急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二)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较大级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中型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应急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核实险情、灾情,并密切跟踪其变化情况,提出应急抢险方案,建议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启动并组织实施本预案,成立指挥部,各工作机构赶赴现场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市政府视灾情和险情的情况,向省人民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报告,请求指导和支援。

  (三)发生一般级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出现小型地质灾害时,灾区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立即做出应急响应,按程序启动本级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发生较大级以上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出现中型以上地质灾害时,灾区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立即做出应急反应,在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进行抢险救灾工作;灾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灾情的变化情况及抢险救灾工作落实情况。

  (四)临灾应急响应。

  1、组织专家对险情调查、会商,确定抢险避灾方案。

  2、根据灾害成因、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按照当地政府确定的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危险区内人员和重要财产撤离。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3、分析、预测险情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应急对策。

  (五)灾害应急响应。

  1、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及时抢救被压埋人员。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进行抢险和防范。

  2、迅速查明灾害类型、影响范围及诱发因素,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组织灾情监测和评估,分析、预测灾害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对策。

  3、划定受灾群众安置区域,组织救济物资供应,搭建临时住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4、指导当地政府组织抢修通信、供电、供水、交通等设施,恢复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教学秩序。

  (六)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组织收集、整理信息,按规定将险情、灾情、灾害发展趋势和抢险救灾情况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及省国土资源厅,争取指导和支持。

  (七)按照有关规定,经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批准,由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向社会发布灾情。

  (八)灾情、险情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当宣布结束灾害应急期,撤销地质灾害危险区,提出下一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方案措施,移交地方政府组织实施。

  (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质灾害灾情和地质灾害防治需要,统筹规划和安排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

  五、附则

  (一)因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参照本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三)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5

  一、总则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察是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防止灾害发生或灾情扩大的紧急行动方案。

  (二)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突然发生的、成灾过程即致灾速度较快的地质灾害。包括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三)地质灾害灾、险情按照人员伤亡多少,经济损失大小,受威胁的人数及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受威胁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的。

  按照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划分标准,依次为I级(特大)、II级(重大)、III级(较重)、IV级(一般)。

  (四)地质灾害应急是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状态时,而采取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

  临灾状态:是指岩(土)体在短时间内不断发生位移、变形明显加剧,短期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急状态。

  地质灾害应急分为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临灾应急: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状态后,即进入临灾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称为临灾应急。

  灾害应急:地质灾害发生后,即进入灾害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称为灾害应急。

  (五)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综合协调、有备无患、快速高效。

  二、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市政府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按照《市人民政府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在市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市政府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

  (一)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组成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由市政府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指挥现场抢险救援队伍;

  2、迅速有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开展地质灾害的调查、预测、分析、评估工作,判断灾害的等级和影响范围及其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

  3、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或减轻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扩大的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的具体措施;

  4、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

  5、负责迅速组织、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

  (三)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机构的组织和分工

  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办公室)、灾险情评估组、现场抢险组、现场治安组、医疗救治组、灾后重建组、物资保障组。其组成与职责分工:

  1、综合协调组(办公室)

  (1)由市国土局、民政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气象局,安监局、公安局、卫生局,滑坡泥石流预警一级站、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灾害发生地所在乡镇政府负责人组成。市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在指挥部决定启用本预案后,通知协调其他各组、各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具体实施;及时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立即送观场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上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新闻报道、涉外事务、接受援助等工作;承办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2、灾险情评估组

  (1)由市国土局、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络,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的,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产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意见;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3、现场抢险组

  (1)由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武警中队、灾害发生地所在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武警中队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中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4、医疗救治组

  (1)由市卫生局、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疗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5、现场治安组

  (1)由市公安局、武警支队、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公安局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公安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现场秩序和区域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区域内无关人员;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6、物资保障组

  (1)由市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中小企业局、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乡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存放、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灾民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7、灾后重建组

  (1)由市建设局、民政局、规划局、发改委、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建设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建设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及时组织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因灾倒塌和损坏的居民住房;修复因灾损毁的交通、水利、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帮助灾区修复或重建校舍、医院等;帮助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出治理恢复与重建方案。

  (四)地质灾害发生后,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等应全力参加、配合施救组工作,提供必要的图纸、资料等,协助做好地质灾害发生地周围群众的防护工作。

  (五)本市相关单位以及担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任务的单位与个人,必须服从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一)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

  1、抢险救援的人员主要由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的'武警中队、基层民兵和青壮年劳动力组成,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当地人民政府要建立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灾害规模较大时,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组织市武警支队及预备役民兵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必要时请求当地驻军支援。

  2、抢险救援人员由现场抢险组统—指挥调度,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分工,尽职尽责,把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物资保障组的成员单位平时要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财政部门要把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款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民政部门储备一定数量的帐篷、棉絮和维持灾民生活—段时间所需的粮食和饮用水等救济物资;交通部门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和工程机械,保障运输线路的畅通;中小企业、商务部门负责其他生活必需品物资的储备和调运。

  四、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

  (一)地质灾害等级判断

  根据地质灾害区划与调查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有关材料,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汛前调查工作,判断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预测地质灾害的等级和影响范围。地质灾害发生时,依据已掌握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状况,迅速确定实际发生灾害的等级。

  (二)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准备

  1、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具有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该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和财产情况,分析地质灾害发生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范围、地质灾害的影响区域。同时,必须对地质灾害发生后产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次生灾害的类型、威胁对象、影响范围等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预测分析。

  2、地质灾害发生后,灾险情评估组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原来已掌握的资料,评估灾害的稳定性。评估的内容包括灾害点目前的稳定性、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产生次生灾害和次生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程度、灾民安置点的选择、抢险救灾现场和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线路的安全性等。

  五、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一)地质灾害的调查程序

  1、本应急预案启动后,市国土资源局应立即组织灾险情评估组专家赶赴现场,开展现场调查,迅速查明灾害的规模、成灾的范围等情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灾害点的稳定性,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2、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凋查,查明灾害发生的位置、行政区划、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发生的主要原因、发展趋势,已采取的防范措施和今后防治工作建议,及时提交调查报告。

  (二)地质灾害的报告程序

  1、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其他部门或者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接到报告的,应当立即转报当地县(区)人民政府,县(区)人民政府根据《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中型地质灾害24小时内、大型地质灾害12小时内、特大型地质灾害6小时内报市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按有关规定越级上报省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2、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速报报告,向市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汇报,阐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地质灾害的类型、灾害体的规模、成因和发展趋势,及已采取的对策和措施、防治工作建议以及灾民生活安置情况、灾区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等。

  3、综合协调组要及时汇总当日各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向现场指挥负责人报告,并按《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在每日下午17:00向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4、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负责将地质灾害损失和抢险救灾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市政府和省、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三)地质灾害的处理程序

  1、按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的基层人民政府、群众自治组织、有关责任单位应当在上报灾情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宣布进入临灾状态。当地人民政府应成立临灾应急抢险指挥部,采取临灾应急措施,按照既定的财产转移和人民撤离路线,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并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加强预报监测,有序组织抢险防灾各项工作。

  2、地质灾害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并组织实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根据预案的规定,组织人员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对出现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专家调查,确定引发灾害的主要条件并提出的处理意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接到特大型或大型地质灾害隐患临灾报告,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应急调查,专家组赶赴现场,协助和指导现场临灾应急指挥部开展抢险防灾工作。必要时建议应急指挥部提前启动灾害应急预案。

  4、地质灾害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应解除临灾应急状态,确定撤销或者继续保留有关事项,提出下—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移交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禁上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

  六、发生地质灾害时的预警信号、应急通信保障

  (一)灾害监测、预报

  各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建设,水利、交通、气象、预警等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要及时发出预警,划定危险区,下发《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并制定隐患点的突发性应急预案、设置警示标志予以公告。要加大汛期巡查力度,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部门要在汛期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工作,并联合发布预报。预报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

  (二)预警信号的发布

  1、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布置,明确预警信号的形式和发布方式,—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换。

  2、预警信号应具有震撼力,并用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工具发布,可采用广播、警报器、喊话器、敲锣打鼓等方式报警,必须有两种方式可以利用。预警信号的形式和发布方式必须告知所有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对有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隐患点,同时要告知可能受次生灾害威胁的群众。

  3、预警信号必须由专人发布,一般为灾害点的监测人成群测群防组织的负责人,预警信号发布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为群众服务的意愿。

  (三)通讯保障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人、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人、联系人要建立通讯联系制度,主汛期24小时都要保证通讯工具的畅通,在危险区、危险点应保证有线或无线通讯设施有一种完好。

  2、抢险救灾期间,各级政府的负责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现场抢险人员必须保持移动通讯工具的畅通。

  3、抢险救灾现场为移动通讯盲区或移动通讯设备被损毁时,电信部门要架设临时设备,保证通讯的畅通。

  七、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应急行动方案

  (一)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路线

  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的成果,在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中确定人员财产的撤离和转移路线,撤离和转移路线的选择必须遵循安全和迅速的原则;原转移路线遭到破坏时,要根据专家的意见重新确定路线。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保证《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下发到群众手中,并可组织防灾救灾演习。

  (二)应急、卫生防疫措施

  1、由市卫生局牵头组成医疗救治组,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组织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疗救治,技术力量不足时向请求上级医疗机构帮助。

  2、开展灾民临时安置场地的消毒工作,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保护公共水源地的卫生,及时对灾害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其他应急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需要,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可以紧急调集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区域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以及其他应急措施。

  八、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启动程序与要求

  (一)市国土资源局接到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或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负责人请示同意启动本预案,并通知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二)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立即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应立即启动本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基层人民政府、群众自治组织、有关责任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自救,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控制危害和损失扩大,并随时报告灾情情况。

  (三)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综合协调组(办公室)立即通知各小组负责人、有关组成人员和有关专家,到指定地点就位,履行职责。

  (四)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各小组负责人、有关组成人员、技术专家和抢险救援的人员接到通知后,应装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携带有关仪器、设备,迅速赶赴现场,参加抢险救灾。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6

  为切实做好我县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市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地质灾害点分布、发展变化趋势及威胁范围,制定本方案。

  一、境内地质灾害概况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我县境内地质灾害发生受气象因素影响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夏季汛期和冬季融雪天气,汛期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是我县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特征,尤以份随降雨量增加呈现高发态势。因此,每年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期。

  (二)地质灾害分布区域

  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环境,我县全境都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地质灾害的特征就是发育点多面广,在各岛屿的山体及周边区域均有分布,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崩塌等。

  二、地质灾害重点隐患区域

  根据以往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和后期地质灾害调查,我县境内隐患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一)九丈崖景区落石防治区。该景区是我县重点旅游景区,主要为悬崖峭壁,由于长年受海水侵蚀、风化作用,部分岩石松散,易造成岩石坠落,影响旅游安全。

  (二)烈士陵园南侧落石、山体滑坡防治区。该区南侧为悬崖峭壁和陡坡区,易造成岩石坠落、滑坡,区内有多处育苗场房和临时住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三)望夫礁景区落石防治区。该景区东侧为悬崖峭壁区,近年已发生多处岩石坠落,影响游人安全。

  (四)仙境源景区落石、滑坡防治区。该景区通海路段山体有一处裂痕,山体松软、陡峭,易造成岩石坠落、滑坡,山脚有多处育保苗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五)林海景区落石、滑坡防治区。该景区海天梯两侧为悬崖峭壁区,易造成岩石坠落、滑坡,应提醒游人注意安全。

  (六)砣矶镇后口村黄土崩塌、滑坡易发防治区。该村有多处民房座落在垂直黄土崖下,且区域内植被覆盖率低,地表风化,汛期容易发生黄土崩塌、滑坡等地质险情。

  (七)砣矶镇通港路西村段岩体坠落、滑坡易发防治区。该路段山体松软、陡峭,易发生岩体坠落、滑坡。

  (八)采石场防治区。全县多处废弃采石场,存在较为严重的山体滑坡、岩石坠落等隐患。特别是北长山乡北城村、嵩前村两处采石场交界处山体,已出现断裂、滑坡和自山顶向下的通贯裂缝,对山顶道路和附近风机构成威胁。

  (九)县城区海水淡化站西侧黄土崩塌、滑坡易发防治区。该区内虽无居民居住,但有行人、车辆过往,应警示行人及车辆快速通过,避免险情。

  (十)龙爪山景区落石防治区。该景区因长年海蚀和风化,有多层岩石松散,易造成坠落。

  (十一)王沟村山体崩塌、滑坡防治区。该区东侧为陡坡区,易造成岩石坠落、滑坡,应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十二)北隍城乡北隍城客货码头落石防治区。该区东侧是陡峭的山坡,西侧是公路。东侧部分山体已有明显的裂痕,易造成岩石坠落、滑坡。

  三、地质灾害隐患防治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严格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好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为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应急办、国土、农林水务、安监、旅游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分管负责人任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防治力度。

  (二)强化监测巡查。要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动态监测体系和防灾预案编制体系。要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人,强化汛期巡查,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进行巡查,特别在强降雨期间要确保24小时连续不间断的监测和巡查。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要设立警示标志,制定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

  (三)抓好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根据我县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状况,确定年县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15处(附表2)。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筹集资金开展治理工程,及时消除隐患。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好地质灾害威胁区域内的人员避让撤离和建筑物搬迁。在隐患排除前,应封闭危险区域,在外围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指定专人看管,防止突发滑坡、落石等对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对因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隐患,应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有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治理费用。

  (四)落实汛期值班和灾害报告制度。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值班工作,设立并公开联系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如遇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要立即上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迅速启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最大限度的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7

  一、演练目的

  为了检验在地质灾害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受威胁住户,做好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提高村居、科室、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演练时间:

  20xx年5月1日-20xx年6月30日

  三、演练地点:

  辖区所有登记备案地质灾害隐患点

  四、演练任务

  凤城地区因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和三峡水库蓄水等因素诱发,滑坡崩塌、坍塌等地质灾害有可能产生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领导下,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各司其职积极配合,由村居和企事业单位用最短的时间组织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所有住户和人员用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距离快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的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五、演练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村居负责,群众参与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干群配合、假戏真做的原则。

  六、演练步骤

  1、全体演练单位及驻村人员于演练前30分钟集中村居委会,所有参演的工作人员就位待命。

  2、村居委会书记演练零时宣布演练开始。

  3、村居委会主任演练零时一分接到监测人报告,因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点活动性增强,有明显下滑趋势,地质灾害有可能随时发生。

  4、村居委会主任立即向村居委会书记报告建议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经村居书记批准,于演练零时五分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单点应急预案并通知分别由村居委会书记、主任担任队长和副队长的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队伍,并报告街道地防办主任黄长丰、职能分管领导和驻村居领导。

  5、村居综治专干、楼栋长、湾长、组长以及自愿者组成的抢险队伍立即赶赴现场,监测险情,于演练零时十分实行交通管制,根据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设立危险区警戒线控制周边区域,阻止非抢险救灾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同时,监测人员佩戴醒目抢险标志,于演练零时十分用话筒根据避险明白卡人员名单通知危险区域的每一个人让群众知晓险情,做好应急撤离准备。

  6、灾害点监测人于演练零时十五分鸣锣报警。受威胁群众听到鸣锣警报立即按照先人后物,先妇女、儿童、老人后青壮年的顺序开始撤离。综治专干、楼栋长、湾长、组长等抢险队员佩戴抢险标志迅速进入危险区按照避险明白卡人员名单对未撤离的人员进行清场,对拒绝撤离的立即按照4:1的比例安排强壮抢险队员依法强制带离。抢险队员要牢记使命、严格履职和避险人员积极配合、互相协调,务必将避险明白卡中人员全部转移出地质灾害危险区并带离到安全区域,做到紧急避险不放弃一人,抢险救灾不放弃一人,真正做到不离不弃(即群众不撤干部不走),真正做到宁愿群众骂不愿群众哭,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夺取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

  7、演练零时三十分务必撤离完毕。

  8、村居委会书记、主任演练零时三十一分到灾民转移临时安置点看望灾民撤离安置情况,村居主任组织灾民学习《江西小萍乡鸟嘴岭滑坡成功避险》,并对演习进行点评并进一步完善预案。

  9、演练一时村居书记宣布演练结束。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8

  为切实做好我校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确保大风、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例的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演练预案。

  一、地质灾害抢险工作方针

  地质灾害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二、领导成员及职责

  1.如发生地质灾害和出现严重地质灾害险情时,xx小学立即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小学全体教师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2.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引导学生疏散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综合协调组:由校长xx负责。主要职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负责协调、落实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现场联络等工作。

  (2)现场抢险组:由教务主任xx、安全管理员xx和少先队辅导员xx负责。主要职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备,抢救被压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引导学生疏散组:由生管老师及各班班主任担任。主要职责:负责清点班级学生人数并组织本班学生有秩序逃。

  (4)治安保卫组:由体育教研组xx、数学教研组组长xx、语文教研组组长xx和门卫xx负责。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校园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校园内无关人员,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担负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的老师和个人,必须服从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险情汇报和抢险处理程序

  (一)险情汇报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有地质灾害险情,学校要坚持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灾情须向当地xx和镇中心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或教育局值班人员汇报,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避险预案。

  (二)抢险处理程序

  1、当地质灾害险情发生时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根据险情拟订抢险方案、采取必要措施,并指派教师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其他各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

  2、当重大险情发生时我校地质灾害抢险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各成员单位协同行动。

  3、转移信号、路线及地点当险情发生时,由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险情信号,并按指定的线路、地点进行紧急疏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9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检验《黄钟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实用效果,提高我镇地质灾害防治的快速反应能力、决策应对能力及广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防灾避灾能力,完善抢险救灾体系,磨合应急救援队伍,由镇人民政府主办,镇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镇应急办)、镇武装部和镇国土所承办的滑坡地质灾害应急疏散演练,于20xx年5月8日举行。为确保此次演练活动圆满成功,编制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检验《黄钟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实用效果,提高我镇地质灾害防治的快速反应能力、决策应对能力及广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防灾避灾能力,完善抢险救灾体系,磨合应急救援队伍,促进各应急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熟练配合,提升干部职工工作动力,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演练背景

  地形复杂,地势陡峭,是全镇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全镇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0余处,其中年度最危险的隐患点1个(转运站后坡)。目前,正值地质灾害多发的雷雨汛期。转运站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于社区。后坡多为陡坎,其上因向家河村张家坪组几户村民私自违章修建公路造成明显滑坡和多处土体溜滑。若遇大到暴雨,可能造成突发山体滑坡、崩塌,预计约有超过20xx立方米的山石踏滑,直接威胁山脚40户17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危险性为较大级。

  三、应急演练组织

  (一)组织领导

  滑坡地质灾害应急疏散演练由镇政府统一领导,整个演练活动由镇政府组织指挥,镇应急办、镇国土所具体负责,应急队伍牵头单位以及镇武装部、党政办、街道等有关单位协作。

  (二)参演队伍

  1.镇应急救援队

  (三)现场指挥部

  指 挥 长:

  副指挥长:

  主要职责:

  1.全面指挥应急演练;

  2.决定启动镇级应急预案;

  3.发布各种命令;

  4.负责对外宣传报道。

  (四)演练筹备及实施工作组

  1.导演及现场筹备组

  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组织制定演练方案流程,布置演练现场,协调掌握现场演练进程,具体负责处理、协调、督促和指挥演练活动其他组的相关事宜。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安排现场解说,以及涉及演练相关文件资料草拟、收集、整理、打印、发放、归档和工作总结编写。

  2.应急抢险组

  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制定《应急救援实施方案》,组织人员紧急救援、转移灾民。负责演练筹划、组织指挥训练,以及演练现场参演应急队伍的指挥和规划,分别准备于启动和结束演练的'信号。

  3.安全保卫及交通指挥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演练活动安全保卫工作;负责交通秩序的维护、管制;规划演练场地车辆停放位置和安全警界线设置。

  时间要求:按演练方案总体时间规定进行。

  四、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5月8日

  地点:社区转运站

  五、演练内容和参演单位职责

  (一)演练内容

  1.灾情设想。转运站后山坡遭受连续强降雨天气,在降雨等因素的诱发下,山体变形发展加剧,转运站社长(检测员)黄开勤敲锣提醒,发出疏散准备指令。随着雨量加大,山体变形继续加剧,逐渐发生崩塌,立即报告镇政府,政府接到报告后,进入抢险救灾准备,在接到社区要求支援的报告后,决定启动《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和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组织地灾点群众撤离,安置被困人员到政府大楼。

  2.演练内容。模拟突发性地质灾害即将发生,按照《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监测预警、迅速动员,在灾害即将发生时,实施紧急疏散和有序救助的全过程,具体程序为:

  (1)地灾预警

  (2)巡查监测

  (3)灾情上报

  (4)应急响应

  (5)启动预案

  (6)应急避险

  (7)人员安置

  (8)演练结束

  (二)参演单位职责分工

  1.镇政府。负责演练活动的总体策划、组织协调。编制演练方案、布置演练现场,营造现场氛围。

  2.镇国土所。协助编制演练方案;牵头组织实施地灾预警、现场核查、调查等环节项目,

  3.镇武装部。组织民兵参与综合应急救援支队活动。

  4.镇派出所。对指定路段实行交通管制;负责演练现场的治安控制、秩序维护;派员参与综合应急救援支队。

  (三)参演要求

  1.应急队伍统一着迷彩服。

  2.各参演单位按要求参加预演及演练,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3.各单位固定1名负责人带领队伍开展演练活动。

  六、训练、演练阶段划分

  (一)准备阶段

  5月4日前,编写演练方案,规划及策划演练场地,组织参演单位现场勘察。5月6日检查设备并调试完毕。

  (二)协同训练阶段

  5月7日开展协同训练;5月8日正式演练。

  (三)正式演练

  1.演练流程

  9:00时前:各参演单位进入指定位置。

  9:20时:演练前讲话。

  9:30时:指挥长下达演练命令。

  演练正式开始,各小组按职责分工实施演练。

  10:20时:演练完毕。队伍集中、收集装备。

  10:30时:指挥部下达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锁、各单位有序收队,恢复演练前状况。

  2.撤离路线安排:

  统一向彩虹桥方向撤离。

  七、演练总结

  演练结束后,宣传报道及资料组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书面汇报演练情况。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10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

  在x市xx县黄河岸边xx小禾村黄土滑坡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xx小禾村黄土滑坡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滑坡有可能产生速滑趋势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x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xx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县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市县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36户174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小禾村黄土滑坡位于黄河边滑坡处于黄土前缘大陡坡,出露地层为全新统上更新世Q2—3黄土,上部Q2黄土层厚2—3米,下部Q3可见4层古土壤,土体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坡体为单层结构土体斜坡,斜坡上部位塬面,下部为黄河阶地。xx小禾村黄土滑坡1976年8月遭遇连阴雨后曾发生滑坡,造成70孔窑洞,4间房屋等财产毁坏,由于撤离群众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目前该滑坡坡体长度200m,宽400m,厚约35m,体积约140万立方米,属于大型黄土滑坡。该滑坡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着在滑坡体前缘下居住的坡底村村民36户174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滑体目前处于初期蠕滑阶段,遇连续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随时可能产生突然滑动,滑坡稳定性极差,有下滑的趋势。

  该滑坡隐患点编制有“防抢撤方案”,受威胁群众持有“防灾避险明白卡”。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国土资源局、xx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邀请观摩的有关部门领导:

  (1)省国土资源厅及有关处室的领导。

  (2)省民政厅、卫生厅等有关部门领导。

  (3)陕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有关人员。

  (4)全省10个市国土资源局的主管局长、科长和地环站站长。

  (5)x市气象局、水利局、交通局、建设局、民政局、卫生局、安监局、教育局、公安局的领导及市辖13个县(市)区政府及国土部门领导。

  六、演练时间

  1、预演练时间:20xx年4月20日上午9:00

  2、正式演练时间由省国土资源厅确定(20xx年4月下旬)。

  七、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1、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

  会议由市国土资源局、xx县人民政府联合召集,县人民政府、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相关部门领导、xx镇和坡底村村委干部及生产队长等参加(会议时间暂定4月16日上午9时在xx县xx镇政府会堂召开)。

  会议内容:

  (1)市国土资源局及县人民政府领导讲话,通报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情况。

  (2)座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3)演练工作分工:

  A、指挥长(xx县县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主要负责:

  a、全面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c、指挥应急抢险工作。

  B1、副指挥长(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xx县人民武装部部长)

  主要负责:

  a、组织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b、协调各部门工作;

  c、负责调查、监测及工作的策划。

  B2、副指挥长(xx县县委副书记田一泓、xx县人民政府xx副县长、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xx主任)

  主要负责:

  a、传达联络各部门工作;

  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会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事宜;

  c、负责新闻媒体报道工作。

  (4)六个应急工作组演练职责:

  A、综合联络组:由县政府办公室主xx任组长,成员由县武装部、政府办公室、国土局、气象局、民政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安监局、公安局、教育局、卫生局、地质专家及xx镇政府负责人组成。任务为: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送应急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负责联络应急抢险组、交通治安管理组、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后勤物资保障组、灾后重建组工作。

  B、交通治安管理组:由县公安局局长xx任组长,成员由县公安局、交通局、县交警大队、武警中队、xx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迅速组建交通治安管理队伍;维护灾害现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负责灾区治安和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对地质灾害区现场实施戒严封锁;组织灾区现场治安巡逻保护。负责疏散受灾区内无关人员,协助应急抢险组转移灾区人员及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C、应急抢险组:由xx县武装部部长xx任组长,成员由县武装部、县教育局、xx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迅速组织部队、民兵预备人员赶赴灾区现场组织抢险救灾,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国家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D、灾险情调查监测组: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xxx任组长,成员由县国土局、气象局、安监局、地质专家、市地质环境监测站、xx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质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完成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E、医疗卫生组:由县卫生局局长xx组长,成员由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xx镇医院、xx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F、后勤物资保障组:由县民政局局xx任组长,成员为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教育局,xx镇政府主要领导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确保抢险救灾指挥通讯联络的优先畅通。

  2、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管理组应熟悉xx小禾村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xx小禾村黄土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全站仪监测安置地点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xx小禾村黄土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xx镇政府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xx镇基层民兵组成,人员30人左右,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县国土局、县教育局、xx镇政府及相关的xx派出所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3、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4月16日上午召开演练预备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县武装部、县国土局、教育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等有关新闻媒体以及xx镇政府及相关的村委会、生产队分片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的全体群众会议,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和训导,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各种形象人员落实及演练各种措施。4月20日上午9:00进行预演,正式演练时间由省国土资源厅确定。

  (二)演练工作程序

  1、演练工作预备会议

  4月16日上午10:00—12:00:xx县xx镇政府会堂召开演练工作协调预备会议,参加人员:xx县政府、市国土局领导、x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演练指挥部成员、县政府有关部门及xx镇政府领导、有关村委干部、生产队长等。

  (1)县政府领导讲话

  (2)市国土资源局领导作演练工作的安排;

  a、布置演练工作(时间进程安排)。

  b、观摩现场定点定位及车辆安排。

  2、演练工作程序安排

  (1)上午9:00时全体演练单位及观摩贵宾集中xx县xx小禾村委会待命。

  9:10,接xx镇政府报告:“因昨夜连续大雨,xx小禾村黄土滑坡出现严重险情,简易监测资料表明滑坡后缘裂缝向两侧不断延伸,宽度已增大40cm左右,滑坡有明显下滑趋势(迹象),要求市、县国土局尽快派人调查处理。”

  9:15,县国土局领导:

  a、向县人民政府汇报;

  b、向市国土资源局报告;

  c、市、县国土局派出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进行险情评估及应急处理,设立全站仪监测点。

  9:25:县国土局领导接应急小分队报告:“xx小禾村滑坡活动性增强,后缘裂缝程度达到300米,宽度已增大到0.4米,且裂缝之间出现多处落水洞,直径最大达0.8米,裂缝两侧发生明显垂直位移,前缘局部已渗出浑水,据测定裂缝以3厘米/小时左右速度发展,滑坡处于临滑状态。建议尽快报告县政府,启动市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9:30:县国土局领导向县人民政府报告情况,建议启动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县人民政府向市政府汇报,经市长同意,“启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县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通知“县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指挥部”的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xx小禾村村委会集中待命。”

  10:00:指挥部设在xx小禾村村委会,坡底村村委会为集合地点,各组长向指挥部报到,原地待命。

  10:10:县国土局副局长同志向指挥部介绍该滑坡地质灾害有关情况。

  县气象局副局长报告天气情况。

  县国土局汇报灾情态势,发展趋势,提出防患对策及建议。

  10:20:指挥部:下达命令。

  命令:交通治安管理组,在坡底村南北村口封锁进入危险区xx镇—坡底村的县乡公路、坡底村南进入滑坡危险区的村道;同时设置警戒,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对灾区实施治安巡逻,保证灾区安全。

  应急抢险组:使用音响设备放警报信息或鸣锣紧急通知危险区域的人民群众按原定路线有序安全转移,应急抢险组,要组织30人的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赶往灾区,按照原定的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快速赶到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人员和物资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到各安置点。

  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及时报告。

  医疗卫生组:组织医疗卫生紧急抢救队伍进入灾区,进行伤、病员的抢救及转移工作。

  后勤物资保障组:负责转移到各临时安置点的灾民安置工作,认真做好各安置点灾民的宣传思想巩固工作,解决好灾民的吃、穿、住等问题,确保救灾抢险指挥的通讯与联络的畅通。

  10:30:撤离开始。

  11:00:撤离完毕。

  11:00:应急抢险组报告:全线撤离完毕。已设好警界、切断电源水源。

  交通治安管理组报告:通往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已封锁,警戒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后勤物资保障组报告:撤离群众基本安置妥当。

  医疗卫生组报告:撤离过程中只有三人因摔跤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临时医疗点已建立,工作正常开展。

  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据监测组监测,滑坡变化已趋稳定,降雨也已停止多日,建议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界事宜。

  11:10:指挥部召开会议,下达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锁、警界。由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灾后重建组负责对危房进行鉴定,提出灾民回迁和重建方案,报政府批准实施。

  11:15:省厅、市县领导及指挥部领导到各灾民转移临时安置点看望灾民撤离安置情况。

  11:40:演练工作讲评会。总指挥作演练讲评;市领导讲,省国土资源厅领导讲话。

  12:00:宣布演练结束。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11

  为有效预防地质灾害,保障和维护水车湾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兰州市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市教育局、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文件精神及相关要求,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方案制定目的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方案,提高和增强广大师生对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建立健全应对地质灾害的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提高水车湾幼儿园师生对地质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和消除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幼儿园师生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维护校园稳定。

  二、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情况

  红古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北部,岩土体破碎,气候干燥,植被稀少,降水集中,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上人为工程活动强烈,容易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特别是5-10月份,降雨比较集中,因此5-10月份为全区地质灾害的`年度高发期。

  三、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控防结合。坚持常抓不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防患于未然做好应对地质自然灾害的思想准备、预防准备和工作准备。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的研究和判断,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防范。

  (二)依法管理,统一领导成立,地质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幼儿园的地质灾害事故的处置工作,形成处置地质灾害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领导小组要与事发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确保信息搜集、情况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切实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

  (三)迅速反应、运转高速。发生地质灾害后,幼儿园负责人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

  四、组织领导及职责

  为有效防范和处置地质灾害,区教育局成立教育系统地质灾害领导小组:

  组长:幼儿园园长副组长:总务主任保教主任

  职责:

  (1)传达区地质指挥部的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

  (2)负责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发布;

  (3)及时收集信息、综合评估灾情,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4)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救灾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我园坚持“预防为主,摸排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完善制度,群测群防。认真落实地质灾害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来临之前,组织人员对本校所有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进行实地巡查,对地质灾害点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分析评价,制定具体可行的防治和防灾减灾措施。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治减灾意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文化阵地,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教育、宣传、培训及演练工作,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抗灾自救能力。

  (四)解决必要的防治资金。要积极立项,争取上级支持,幼儿园应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专项用于地质灾害治理。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12

  为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的应急避险能力,进一步深化全校师生的减灾意识,保证全校师生在应急预报发布或灾害发生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更好地展示全校师生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成果,按照上级精神安排此次防震模拟演练。

  一、演练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董晓东

  各班主任负责指导本班学生的安全疏散。

  程强负责沿途协助各班的安全逃生。

  操场指挥:纪复政侯波

  指挥部下设3个小组:

  1、疏散组

  组长:xx

  组员:班主任

  职责:负责现场指挥,确保师生按路线有秩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拥挤踩踏,以保证全体师生快速、安全地撤离现场。

  2、医疗救助组

  组长:xxx

  组员:各年级任课教师。

  职责:准备医疗常用药品,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3、安全保障组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负责维持操场内学生秩序,了解校内区域的情况,加强巡视。

  二、演练、疏散地点:

  教室、操场

  三、应急演练程序

  以哨声为信号。由总指挥发出。听到“防空警报”的信号(哨声)后,学生们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从教室的不同出口有条不紊地向操场(宽阔空闲地)疏散。

  四、疏散演练安排

  疏散任务由疏散组负责。

  1、三短一长哨声响后(所有教师均有责任在灾难发生时及时快速的吹哨),疏散组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指定地点,组织疏散学生,以防出现混乱。

  2、教室内学生疏散安排如下:

  每班靠前后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分两路纵队有序地从前后门撤出。学生由正在上课的老师负责疏散,班主任如没课,应立即到班级所在教室疏导学生。在撤离途中如遇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老师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等险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顺序撤离。

  五、医疗救助演练工作安排

  医护组马上开展工作,对受伤的人员进行急救处理,等医院救护车来后送往医院。一名老师带两到三名学生为一组进行救护,主要救护项目有:头部包扎,腿部骨折,臂部骨折等。

  六、应急演练要求学校在应急模拟演练前,各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疏散常识、自救互救等知识的培训。对所有参加演练的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并作精心的准备和布置。听到“防空警报”的信号(哨声)后,学生们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从教室的不同出口有条不紊地向操场(宽阔空闲地)疏散,到了操场后,大家双手抱头继续保持下蹲姿势。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13

  为了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以对师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让师生学会在紧急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如何疏散、自救、撤离、逃生的.常识,增强大家的安全逃生意识,把一旦发生地震的损失降到最低,特制定本次地质灾害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演练时间

  20xx年3月27日下午第二节

  二、演练原则

  在学校地震逃生演练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服从指挥,听从安排。本着保护生命,尊重科学,及时有效,责任到人的原则,落实各项演练预案,有序冷静处置,达到演练目的。

  三、演练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现场处置机构

  1、信息联络组:

  2、医疗救护组:

  3、警戒维护组:

  4、后勤器材组:

  (三)各机构职能

  领导小组:发布应急救援命令、疏散信号、组织指挥现场救援、保卫、警戒行动,做好现场安全疏导和人员紧急疏散工作。

  处置机构:

  1、信息联络组:保持信息畅通,做好与班主任及医疗、警戒小组的联络工作。

  2、医疗救护组:承担现场人员的施救或向临近医院及时疏散救治工作。

  3、警戒维护组:主动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危险区人员撤离,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救护通道畅通。

  四、演练具体方案

  1、校长室发出演练指令。全体教职工及学生必须在校长统一指挥下,全体教职工各司其职前往演练岗位。

  2、接到紧急疏散信号(广播),各班学生在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带领下往预定地点疏散。

  3、疏散场地安排:小学教学楼前两侧操场(到达疏散点,各班迅速整队统计人数并向负责秩序纪律的人员报告,再报告校长)

  4、疏散路线、次序:各年级原则上按低楼层、低年级先行,按序下楼梯。

  5、紧急疏散结束,各年级集中操场,由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和讲解地震逃生的方法。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14

  地质灾害是影响我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主要灾害之一,为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和《盂县2012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盂政办发[2012]4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地质环境条件,特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灾害隐患点情况

  根据我乡地域的特点,构成我乡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主要是:

  1、公路两侧及建筑物,省道214线切坡坡面较多,岩石裂隙发育、风化较强,在汛期期间易形成滑坡、崩塌,造成交通堵塞、危及房屋等地质灾害。

  2、阳五高速公路施工废渣废石胡乱堆放,易造成泥石流、河道堵塞等地质灾害。

  经排查,我乡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其中滑坡?处,泥石流、河道堵塞6处。

  二、重点防范区、巡查工作重点和防范期

  1、重点防范区

  根据灾害形成的特点及区域,我乡初步确定地质灾害防

  治的重点村为:樊家汇、上细腰、下细腰、碾子坪、河西、泽泊、会里。

  2、巡查工作重点

  根据我乡的环境地质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汛期前地质灾害巡查。巡查工作要调查黄土陡崖下建房、挖窑洞以及近年来造地、造林等人为工程造成的.隐患点。公路沿线要重点巡查调查潜在影响交通安全的灾害隐患点,受地质灾害等威胁的中小学校舍存在的各种次生地质灾害。

  3、重点防范期

  根据我乡历年的降雨以及往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确定我乡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9月,及冬季降雪及冰雪消融期。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责任单位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各村、各单位要严格落实责任,做到具体情况有人抓,要按照相关职责,明确具体责任人,加强监管力度,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责任重大的工作,各村、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主要负责人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调查研究、统一部署、督促检查,认真负责地抓好这项工作。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一是对威胁学校、居民点、交通干线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落实防灾责任,将防灾责任到部门、基层,落实到人。二是与村委会、学校等有关责任主体签订防灾责任书。

  (二)建立健全并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实行县、乡、村责任制度,各村、各部门要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隐患点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监测人员,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隐患、群测群防、治理资金、工程治理,基础调查、应急演练,加强监督等各项工作,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落实。

  2、建立网络,落实责任

  要建立和完善乡、村的地质灾害监测和情况信息网,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各村委会主任是乡、村两级的责任人和联络员,对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点或隐患点安排专人进行监测,明确负责人和联系人,严格实行速报制度,发现问题要及时以多种方式(固定电话、手机、短信、敲锣、广播、鸣笛等)通知受威胁的群众,同时速报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迅速撤离受威胁人员,最大限度

  避免或减少灾害的损失。

  (三)全面排查,落实各项制度

  要认真组织落实汛前排查,讯中检查,讯后核查等各项制度。

  1、地质灾害巡查制度

  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汛期巡查制度,巡查人员要做到“走到、看到、记到”,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灾情扩大。

  2、地质灾害调查制度

  各有关单位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或隐患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明确地质灾害的现状、威胁的人员和财产并报告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书面通知有关单位,做好防灾工作。

  3、地质灾害值班制度

  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值班名单的安排进行值班,坚守工作岗位,保持24小时电话通畅,确保信息畅通,如有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做好值班记录,并及时汇报。

  4地质灾害报告制度

  各有关单位要积极组织力量开展汛期和重点地区的险情巡查工作,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后,要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和“地质灾害月报制度”的要求,及时上报,并做好跟踪监测和应急防治工作。

  (四)搞好应急保障,提高应急能力

  各村、各相关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统一领导下,搞好应急保障,建立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避险演练,对每个隐患点都要制定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闲情灾情,依据各自职责要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尽最大可能避免或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对地质灾害隐患实行跟踪监测、巡回检查,并按照有关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

  搞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管理社会化和公众积极参与是做好此项工作的有力保障。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地质灾害识灾、防灾、灾情报告、避险自救等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全社会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15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切实做好全镇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全镇实际情况,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修编制定本方案。

  一、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开展群测群防,采取适当的工程治理措施,阻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损失。遵循"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的基本原则,同时兼顾以下原则:

  1、坚持政府统一领导、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原则;

  2、专业队伍与当地群众相结合,技术业务与行政措施并重原则;

  3、事先摸清灾情、充分做好准备与应急处置原则,分部门负责并协调一致原则;

  4、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原则;

  5、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6、防治地质灾害与其它社会经济活动协调发展的原则;

  7、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

  各村、各单位、企业应按照防灾方案要求,快速、有序、高效、科学地实施境内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防治地质灾害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目标

  地质灾害的危害极大,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破坏房屋、交通、水利设施,造成人员伤亡,破坏生态环境等。因而,推广普及地质灾害防治迫在眉睫,促进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建设,要求全镇积极主动地、科学地、有计划地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的损失与威胁是全镇工作的重要目标。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就是通过有效措施,做到提前预警,应急得当,达到尽量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危害的目的。

  三、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形势

  (一)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

  镇位于县中部,全镇面积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13万亩,林地面积21万亩,辖36个行政村,130个自然村,总人口4.3万人,古宁线、福汾线、古屏线穿越境内。

  镇属于亚热带山区季风气候,溶蚀高原地貌显著,石头山多,地表缺水,土层微薄,降雨渗漏严重,地表水源贫瘠。平均海拔650米,常年平均气温17.8℃,最低气温-5℃,最高气温38.6℃,年降雨量1680毫米以上,无霜期为280天。镇区地质构造发育,以断裂为主,主要有NNE、NE、SN、NW向断裂,断裂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致使岩石破碎,加剧了岩石的风化速度,削弱岩石的强度。对地质灾害的产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地质灾害现状

  全镇是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镇之一,全镇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1个,其中滑坡12处,崩塌9处,分布于全镇16个行政村,其中一般隐患点7处,较大隐患点14处,重大隐患点0处,威胁76栋房屋,123户,合计599人。全镇共有高陡边坡地质灾害点9处,分布于6个行政村。其中,银场村、周厝村、牛峰村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均有分布的行政村。

  (三)防治现状

  全镇在县相关单位的领导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所成效,建立了灾点监测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抗灾、救灾应急反应系统,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有所提高。但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依然整体较为被动;防治工作和技术管理能力薄弱以及麻痹侥幸心理尚存等问题。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仍然繁重。

  四、20xx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省气象局发布的20xx年气候预测:

  1、早春季(3-4月):预计早春季总降水量偏多1-2成。月份分布大致是:3月和4月偏多1-2成。

  2、雨季(5-6月):预计雨季总降水量偏多1-3成。雨季可能出现持续性暴雨过程。

  3、夏季(7-9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3成。

  4、秋季(10-11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2成。

  5、预计20xx年登陆或影响我县的热带气旋(俗称台风)总数4-5个,较常年略少,但强度偏强,可能有秋季台风影响。

  台风和强降雨时期将可能为地质灾害高发期。同时,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仍为各村地灾点,可能在暴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灾害;其他低山区的一些房后高陡边坡、沟口民房等,均有变形破坏或出现滑坡、泥石流的可能。

  五、地质灾害防治部署

  (一)落实防治地质灾害责任制

  成立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各村、各单位、企业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要将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地质灾害责任人由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受威胁单位主要负责人、村两委主干担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居,由村两委组织受威胁村民开展巡查、监测。

  国土资源所是全镇地质灾害防治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防治地质灾害工作方案,宣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建立并完善地质灾害点资料库与群测群防网络,实行汛期24小时专人值班,时刻保持与防汛抗旱、气象等有关部门的紧密联系,按规定及时报告、转达和指挥治理,加强防治地质灾害的技术指导工作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其它有关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分工,落实防灾责任制,认真做好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险情巡回检查

  各村、各单位、企业应组织人员对本辖区内的主要地质灾害点、灾害重点防护区进行巡回检查,其主要任务是:

  1、检查地质灾害防灾方案落实情况

  主要内容:组织机构(各村、各单位、企业防灾责任人),危险点监测(监测责任人、观测点布置、观测方法、记录、汇交整理),信息网络,防灾预报,危险区群众的防灾意识,应急方案及措施等。

  2、检查主要灾害危险点

  对辖区内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要划定警戒区,设立告示牌;行政村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重点防范,并挂牌警示;对辖区有险情的灾害点进行现场和室内检查,发现地质灾害危险点有明显异常情况的,所在村应及时上报镇人民政府,并组织调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三)灾前监测与安全转移

  1、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三级时,镇政府、国土资源所应部署防灾工作,加强值班;应及时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巡查;隐患点和易发区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协管员应加强对隐患点和易发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镇政府应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其他部门和单位对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加强监测、巡查,及时采取避险措施。

  2、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二级时,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应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特别是高陡边坡)进行加密巡查;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协管员应对隐患点和易发区的加密监测和防范。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转移至地质灾害避险点;易发区受威胁人员要根据当地雨情、险情,适时转移避让。

  3、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一级时,应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做好投入抢险救灾的准备,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群众转移至地质灾害避险点。

  4、地质灾害转移对象: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山坡、边坡建筑物内的群众;易发生泥石流山沟及沟口(低洼)地带的群众;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其他在易发生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带的群众。

  5、各村委会、各单位、企业应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救组织,配足必要的物质装备,提高防救队伍的素质;制定具体的防救方案,特别是临灾前的人员转移方案,并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四)避险步骤及撤离路线示意图

  1、由责任人发布命令。

  2、采取电话、鸣锣、鸣哨等办法通知和预警。

  3、防治应急分队组织人员撤离。

  4、镇、村组织安置群众。

  5、撤离路线示意图:隐患点安置点:避灾点。

  (五)抢险救灾

  灾情发生后,各村、各单位、企业应按既定的方案指挥抢险救灾工作。抢险救援队伍要迅速进入现场,抢救受灾人员;民政、建管、卫生等部门应及时做好伤员救治,安置抚恤等;交通、通迅、公安等部门应做好相关工作。必要时,可请上级有关部门给予支援,切实做到防范有效、转移迅速、救治及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六)建立防治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制度

  各村、各单位、企业对特别易发生地质灾害的重点地区,要进一步健全防治地质灾害报告制度,做到上下信息畅通,为防灾救灾的指挥决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汛期期间,各村、各单位、企业要及时向镇人民政府报告重大灾情,每月1日—3日报送上月灾情情况,每年11月25日前报送全年灾情报告和有关资料。

  六、防灾预案的实施

  (一)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条件。将地质灾害群防群测任务分解到镇村两级,明确具体监测人和监督单位责任人,建立完善的群专结合和群防群测的预报网络体系。

  (二)安排资金,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

  镇村两级要拨给一定经费重点解决地质灾害点的监测、群测群防和治理的费用。用于防治地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相关文章: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04-19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精选15篇)09-08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精选15篇)10-26

乡镇地质灾害演练方案(精选7篇)08-23

县地质灾害演练方案(精选20篇)12-01

县地质灾害演练方案范文(精选5篇)08-22

防地质灾害演练方案(通用11篇)08-23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模板(精选12篇)07-25

村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精选6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