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3-07-16 07:32:10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学生调查报告【精华】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调查报告【精华】

学生调查报告1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人生有两次出生:头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伴随着青春的脚步,爱情悄悄地降临到我们的身边,随着心理的成熟,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自然会在大学生的内心萌发。那么我校大学生是怎样对待爱情、追求爱情的呢?就这些问题,我对全校各个院系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大学生的恋爱特点

  1. 普遍性。在被调查的同学中,42%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而有31%的同学则表示目前未谈,若遇到合适的也会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南京大学心理协会的一份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近99%的人在校期间有过恋爱的经历。

  2. 成功率低。调查数据显示:希望毕业后结婚的不到3%,而在校期间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手的比例竟高达85%.特别是毕业生在面临毕业、就业等诸多方面压力时“大学恋情”就像温室里的牡丹,放到现实环境中不堪一击。

  3. 低年级化。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而且数量一直在增加。我看到南京一高校的调查统计显示: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谈恋爱的学生在同年级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0%、40%、60%、80%.

  4. 公开化。在当静的大学校园里,无论是教室、图书馆、马路上还是在食堂、操场……都有大学生谈恋爱的身影,一双双,一对对,随处可见;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接吻的都习以为常了。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5. 世俗化。大学生恋爱的世俗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大学生恋爱中的性冲动明显增多;二是恋爱的非责任化(所谓非责任化,就是不少同学对恋爱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的态度,而不是以十分严肃的态度对待恋爱)倾向明显。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1. 恋爱心态健康,择偶标准个性当先。现在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注重对方的修养、人品德等内在素质,希望双方能有思想、心灵层次的沟通,而不是单纯的把金钱、地位、漂亮的容貌放在首位。调查显示:80%的人选择“两情相悦”。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恋爱心态是健康的。

  2. 恋爱的浪漫色彩浓烈。大多数学生在经济上依靠父母,缺乏对现实社会真实、深入了解,对未来生活的设计过于乐观,对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大学生的爱情多是海市蜃楼般的美丽虚幻,经不起矛盾和挫折的考验,在现实面前往往以分手收场。

  3. 恋爱盲目性较大。大学校园浓厚的恋爱氛围,使一些大学生觉得恋爱是一种“时尚”。他们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成双成对的,就想要自己进行一场不计后果的恋爱,这些人只是盲目地随风而动。

  4. 大学生对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弱。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成眷属”者少,这样就有很多人失恋。大学生感情受挫后应该对自己和对方都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对方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有的失去信心,立誓:“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5. 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在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此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恋爱只是为了获得经验”这种观点或者在校园中还并非主导,但已开始被越来越多学生提及。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恋爱,是为了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一些大学生则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但根据调查,28%的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体验爱情的幸福”;38%是为了“充实大学生活”;11%的为了是“将来能结婚成家”;10%的是为了“赶时髦”。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注重的是恋爱过程,至于恋爱的结果已经不太在意了。

学生调查报告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小学生的零花钱已呈愈来愈多的态势。同学们是怎么运用这些零花钱的呢?我在班里调查了10名同学(男6名,女4名)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如下。

  调查的内容是:

  1、你一天约有多少零花钱?

  2、你用这些零花钱来干什么?

  根据调查统计,这10名同学是这样来支配零花钱的:有一位上网吧已经两年了有五位天天用来买零食吃;有1位把零花钱存着,已赞有500多元了;有两位同学主要用于买课外读物看。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能注意积攒且正确运用零花钱的同学只有3名,占调查人数的30%;而其余7名同学(占70%)只知道用零花钱来“吃喝玩乐”了。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同学不珍惜手中的零花钱,只知道用它来买零食,不能把零花钱积攒起来用来买学习文具、买课外读物等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

  1、不知道父母的`钱来的不容易,只知道没钱伸手向家长要,花钱如流水。

  2、吃零食已成了习惯,如吸毒那样已有瘾了

  3、吃零食,有的包装上有奖,获奖后感到刺激、好玩,而上网心里感到舒服。

  从家长和学校来找原因,主要有:

  1、有些家长手里有钱了,给孩子的零花钱就大方、随便了,只管给钱,不问零花钱是怎么花的

  2、有的学校校内就有小卖部,这为学生买零食提供了方面;

  3、有的老师缺少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方面的教育。

  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很有必要正确引导同学们运用零花钱。如果把零花钱大都用于买零食吃上,不仅对自己的成长无益,还对人的身体有害,特别长期食用那些“三无”产品,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建议:

  1、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要节制、有计划,要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引导孩子把零花钱用在“刀刃”上,可积攒起来用于订报刊、买课外读物看;用于买必要的学习文具,用于捐助别人等。

  2、老师可利用班会、中队会等,召开“我是这样花零花钱的”的演讲比赛或专题讨论会,以引导学生认识钱来之不易和学会正确理财。

  3、校园内如有小卖部,应只卖学习文具和必要的饮料,不卖零食,以净化校园环境

  4、学校不应该让同学们把零食带入校园。

学生调查报告3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附录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学生调查报告4

  调查的社区:xx花园。

  调查的方面:物业管理的各方面与人们的看法。

  搬家到小区不久,听父母说这里的物业管理不是很好,在这个寒假,我利用了一天的时间,去调查了关于小区各方面的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包括有小区绿化,卫生情况和安全保证等等。我做了四十份调查报告,随机找到住户调查。在大家做出的调查里面,我看到了一个现象,就是大家对小区物业管理都不怎么满意,特别是卫生环境方面。

  四十份调查的分布内如下:十五份绿化环境方面的`调查,主要是问住户对小区绿化环境做的方面是否满意,以及对小区绿化的建议。十份安全方面的调查,主要是问住户对小区保安的看法以及安全是否保障展开调查。还有十五份是关于卫生情况的,是大家对卫生环境是否满意与建议的。

  在这些调查表当中,最清楚反应出小区的卫生情况不合格。每天也能看到,靠后苑有个垃圾房,成天不清理干净垃圾,弄到那附近的空气不洁净,让人十分反感。而在小区的小花园,小路上都能看见纸屑,果皮等垃圾。住户们对这个强调了很多次却得不到回应。每个人都希望能住在一个干净漂亮的社区,我想这一点我们社区远远不及,责任不但在清洁工上,而且住户也有小部分责任,若不是随地扔垃圾,为什么会看到这种现象呢?所以,小区的卫生是靠大家来维护的,我希望日后能看到改善。

  紧接着就是安全方面。这一点是大家都比较平均的,有些人认为做的不是很好,但有些人说还不错。保安人数多,但是做不到很好的效果,还是会听到一些被偷东西的事情,所以保安应该更加认真以及保证住户的安全。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绿化方面。小区的绿化环境不错,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路旁有整齐的树木花草,后面靠山,环境是不错的,也值得大家学习。

  小区的各个方面都比较均一,这次调查我也有很大的收获,我很开心能了解到小区这么多的事情也希望能为小区做些事情。

学生调查报告5

  调查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三、四、五年级的学生。

  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1、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背景,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甚至是部分老师对此的认识却有所偏差。23%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在读物的选择上也偏重于一些学习辅导类。而家长们希望孩子时时看的也是学习辅导类而不是闲书,这样才不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可见,由于长年来推行的应试教育,使得课外阅读受到无辜的“冷落”,使得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

  2、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还不够强。

  从阅读习惯的调查来看,有43%的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时间阅读,还有学生必须在老师或家长督促下阅读,并且很多学生选书只选择老师推荐过或课堂上讲过的.有关内容,这就说明,学生阅读自主性不强,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处于被动状态,存在着为完成任务而阅读的现象。

  3、课外阅读的时间不是很均衡。

  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调查显示,中年级同学每天花在看课外书的时间半小时以下的是25%,35%的同学每天看书时间半小时——1小时,36%的同学每天看书时间1小时以上;高年级同学每天花在看课外书的时间半小时以下的是28%,看课外书的时间是半小时——1小时的是66%,看课外书的时间是约1小时以上是6%,有部分同学阅读时间能保证1小时左右,但这个比例很小。学生没有从课外书籍中汲取足够的“营养”,他们只是进行了“快餐式”阅读。究其原因,电视、电脑游戏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94%的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每天超过一小时,100%的学生每天超过半小时。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更喜欢前者,但是如果让学生过分地依赖这些,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学的能力。

  4、家庭读书氛围不浓。

  七八十年代的“读书无用论”、“脑体倒挂”的现象,使如今年轻的家长成为牺牲品;如今又因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父母们一方面疲于工作,一方面在工作之余又只顾娱乐放松,他们无暇或无能力顾及孩子的成长需求,为孩子创设条件。学生家庭藏书量少,27%的学生家庭藏书达不到10册,60%的学生家庭藏书在50册以下。学生课外读物的匮乏,无疑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

  解决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兴趣的方式有很多,如:给学生先讲故事,再让学生复述;经常鼓励爱读书、善读书、会读书的学生并让他们谈体会;以古今中外苦读成才的故事激励学生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开展读书笔记评展、课外阅读故事会、精彩诗篇朗诵会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渴求性的自我行为。

  2、学校、家庭营造氛围,促进阅读。

  教师可通过读书角、图书馆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使学生有足够的书可读;教师和学生可共读一本书,共同分析,引起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学校可按校园环境的规划,精心设计每个空间,使整个校园既有优美的环境,又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种无声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兴趣转化为自觉的阅读实践。家庭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最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行为。因此,应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共同阅读,或者在孩子读完一部书后,给自己讲主要内容,或者家长和孩子比赛读书,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3、指导阅读方法。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均出自自发性并带有盲目性。阅读的方式也多为简单的浏览。为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合理运用精读、细读、划线、加点、眉批、朗读、默读、速读、精读乃至背诵等方法阅读课外读物,既要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又要深入领会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指导他们学会摘抄好词佳句、作批注、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读书方法,做好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他们将工具书放在案头,凡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都要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

  4、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

  要让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没有整块时间,就用零散时间,让学生学会挤时间读书,同时不局限阅读地点,可以是教室、阅览室,也可以是绿荫下、操场上、走廊里等,另外也不强求独立阅读,可以是两人、三人??甚至是小组阅读。为此建议语文教师每天少布置些机械重复的作业,将阅读带进家庭作业时间,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有三十分钟的“家庭阅读”时间。“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

  结束语

  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这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学生调查报告6

  一、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这,已不仅仅局限于体育项目和歌唱文艺方面以及阅读写作。网络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网络上,网络游戏则是其中一项,占据了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因此,我们选择网络游戏这一方面作为研究,旨在为了客观、公正的了解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认识程度,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相关情况和表现,从而根据调查的结果具体分析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给沉迷网络游戏的在校大学生提出在玩网络游戏时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可以更好地指引大学生理智的、正确的看待网络游戏问题。

  二、调查目的

  我们这一次问卷调查重点在于调查在校大学生对玩网络游戏的认识程度和对相关的问题的看法,以及在校大学生在玩网络游戏的心里状态,通过这一次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而且可以帮助大学生不断增长对玩网络游戏的认识程度,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对玩网络游戏做出正确的态度。

  三、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的调查内容包括在校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喜欢程度、玩网络游戏的间隔时间及喜欢的类型等;在校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认识、玩网络游戏的目的及玩网络游戏对于学习的影响等情况。

  四、调查概况

  1.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0日—11月30日

  2.调查对象: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

  3.调查方法:腾讯问卷平台的网上问卷调查形式

  五、问卷的设计思路

  我们在设计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调查问卷的时候,问卷的设计结构要十分科学合理,结构统一,调查问卷的问题要考虑全面,调查问卷要简洁,明确好我们这次问卷调查的目的,为了获得我们需要了解的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以这个目的为这次问卷设计的中心,然后通过不同的问题获得相关的信息。

  在设计问卷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分析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一些特质,然后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合理提出问卷的相关问题,能明确体现出我们这次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问卷的目的,调查问卷的前言和题目要尽量围绕这次主题,问卷主旨要明确,可以很好对这次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调查进行概括准确说明,尽量可以吸引在校大学生的兴趣,设计的问题能够准确反映出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实际情况!

  六、问卷发放/回收情况分析

  我们的问卷发放是以QQ、微信等网络形式发放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这次调查所回收的问卷是对全国的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回收,我们这次的问卷包括12个问题,问卷浏览量188,回收量为99份,回收率为52%,其中,男生有33人占33.3%,女生66人占66.7%,平均完成时间为1分17秒。回收来源按设备分类:手机(75.8%),电脑(24.2%);按系统分类:Android:(68.7%),Windows:(24.2%),iOS:(7.1%),而且问卷上的每一道题目的相关统计数据,都是依据,在校大学生所填的相关选择,经过统计科学合理分析所得到的。

  七、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根据这一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在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玩网络游戏的原因有62.6%的大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只是一个消磨时间的工具,50.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是一个提供大家互动和娱乐的平台,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是一个发泄的工具和生活的一部分。可见多数大学生玩网络游戏只是为了娱乐消遣,因此,网络游戏是大学生放松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适可而止,不沉迷于此,不是其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学习才是对我们有益的。

  (1)在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喜欢程度中,35.4%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游戏的喜欢程度处于中间的一般状态,27.3%的大学生不喜欢玩网络游戏,23.2%的大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8.1%的大学生比较喜欢玩网络游戏,6.1%的人非常喜欢。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玩网络游戏的。

  (2)在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频率中,39.4%的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频率一周少于一次,21.2%的大学生一周玩一次,20.2%的大学生两三天玩一次,19.2%的大学生几乎每天都玩。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处于网络游戏领域的边缘,刚刚接触网络游戏,少部分的大学生以深入网络游戏领域,自控能力渐渐变差。

  (3)在对于玩网络游戏的选择中,55.6%的大学生选择了休闲益智类,36.4的大学生选择了动作类,33.3%的大学生选择了策略类,31.3%的大学生选择了冒险类,28.3%的大学生选择了棋*类,剩下少部分大学生选择了仿真设备模拟类、文字冒险类、军事训练类以及其他类型的网络游戏。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玩一些休闲益智的网络游戏。

  (4)在对于玩网络游戏的目的是什么中,83.8%的大学生是为了娱乐消遣,24.2%的大学生是为了可以交朋友,19.2%的大学生认为有刺激感,12.1%的大学生是为了逃避现实世界,少部分人是为了赚钱或者成为网游高手。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玩网络游戏只是为了放松自己,发泄情绪,使自己保持身心愉悦,但少部分大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逃避现实世界,所以,玩网络游戏要合理。

  (5)在关于网络游戏设计防沉迷的问题中,56.6%的大学生表示赞同,22.2%的.大学生不赞同此方法,而剩下的21.2%的大学生觉得无所谓。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对于玩网络游戏的问题中还是比较理智的。

  (6)在谈到网络游戏对学习的影响时,37.4%的大学生认为有影响,但影响很小,25.3%的人认为有时会影响学习,17.2%的大学生认为有冲突,11.1%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影响,9.1%的大学生认为相得益彰。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对自己影响很小,但是没有意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性。

  (7)在谈到网络游戏消费问题时,52.5%的大学生没有网游消费的经历,34.3%的大学生有过消费经历,但花费很少,13.1%的大学生相对花费较多。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在对于网游消费的问题还是处于理智状态的。

  (8)在谈到戒掉网络游戏的问题中,40.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可以立马不玩,23.2%的大学生认为可以戒掉,但需要时间,还有23.2%的大学生愿意尝试戒掉网络游戏,剩下的13.1%的大学生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到。由此可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愿意尝试戒掉网游的,但是还是需要时间,少部分人则沉溺与网游无法自拔。

  八、发现问题及解决方法

  (1)发现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参与网络游戏被认为很正常,不过,大部分大学生能理智、正确的看待网络游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沉溺于网络游戏现象的出现。但是,其中还有少部分大学生存在都沉迷的倾向,他们认为网络游戏可以带给他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长期乐此不疲。而且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学习生活。

  (2)解决方法:网络游戏有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所以网络游戏不可以予以彻底禁止,而应该考虑如何对网络游戏进行规制,对大学生进行疏导教育,解决其心理需求,并应当积极地采取一些更健康更吸引大学生的娱乐方式,让他们更理智的对待网络游戏问题,而不是让网络游戏主导我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大学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九、总结

  (1)成就与不足

  我们这一次针对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调查问卷的情况,总的来说比较圆满顺利,通过这次的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情况有了充分认识,对当代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原因和目的有了全面的了解,这对指导大学生理智、客观的对待网络游戏的问题增强了实用性。虽然我们这一次问卷调查的问题还不是很全面具体,明确性不是很强,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问卷结构的设计不是很合理,问卷调查的人群范围还不是很全面。

  通过这一次关于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调查结果分析,我们收获了很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游戏来进行娱乐消遣。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可以理智的、客观的对待网络游戏问题,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或多或少的还是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2)收获

  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活动,不仅积累了一系列的宝贵经验,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让我了解了更多关于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原因及目的,知道了大部分大学生把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消磨时间的工具,还懂得了怎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大学生理智、可观的对待网络游戏,总之受益匪浅。

学生调查报告7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现在才上小学,可我发现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很多,有的同学甚至低于4。5,这也许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不便。所以,我想借用这次机会,去研究一下小学生的视力主要涉及哪几个因素。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视力的.原因的书籍,报刊,网站等,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

  2。派发 调查问卷 ,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自身原因于人数。

  3。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下降导致的结果。

  三。调查情况和质料整理。

  四。结论

  根据资料与调查报告的统计表明,造成视力或视力下降的原因有:

  1。做作业时的姿势姿势。

  2。每天花在上网看电视的时间较多。

  3。做眼操时不够认真。

  4。看书姿势姿势。 所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保护视力的重点,请不要让心灵的窗户受到伤害。

  针对没有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的同学的建议:

  1。尽量不要在傍晚以后不开电灯看书或作业。

  2。做作业时要严格做到 一拳一尺一寸 的目标。

  3。晚上看电视或者使用电脑,尽量不要关灯,因为这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个重点。

  4。不要长时间坐电视。电脑前,更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学生调查报告8

  一、调查原因:

  最近,同学么都用自己的零花钱到学校周围的小卖部购买垃圾食品。我决定去问一问同学们,他们的零花钱是怎么花的,于是我和小霏同学一起去进行调查。

  二、调查:

  我在小摊便边看见许多食品袋,有的过期,有的没有商标,还有的里面的调料有危害。但是,我挤进去看了看,数了数,发现男孩子有十六个,女孩子八个,使我大吃一惊。

  三、分析和结论:

  针对这种现象,我和小霏同学进行讨论和分析,发现那些食品都有一定的危害。

  1、三无产品对人体有极大危害。

  2、小食品的塑料袋乱扔会污染环境。

  3、买小食品让同学们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四、建议:

  1、我们办了一个标牌,题目是:远离垃圾食品,从我做起。

  2、我们每天都号召同学杜绝垃圾食品。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终于认识到三无产品的危害,去小摊前买垃圾食品的同学一天比一天少了。要记住,不要买三无产品,他们对我们有极大危害!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通的重要工具。汽车在给我们带来众多交通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痛苦。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人们意外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城市街头做了一次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我们对一些路上的行人进行了调查。很多人对交通规则和一些交通知识并不陌生。但通过我们的明察暗访,发现很多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论是行人还是司机,都自由的在马路上穿行,对眼前的车辆或行人全是视而无睹。其实,这就是交通事故的来源。

  其实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普及也非常重要,因为现在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机动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了。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在不懂交通规则的小学生身上的。而且,通过我们的调查,在我们上饶县,小学生也有很多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要让他们知道交通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和家长一起对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告诉他们一些重要的交通规则和交通知识就可以了。

学生调查报告9

  一、问题的提出

  我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有车祸发生,于是,我就对行人过马路的情况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自己观察记录。

  三、调查情况和材料整理

  通过我的调查,我发现马路上,都有许多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闯红灯。而且我发现,有些行人竟然一路跑着闯红灯,好像车辆在他们眼中只是空气一样。

  我总共记录了291个行人,调查发现,其中有149个行人闯红灯,他们有的一边看着马路上的车辆,一边不顾红灯地走着;有的`看马路上一时没有车辆,就不顾红灯,闯红灯;还有的好像视车辆为空气,一路跑着闯红灯。还有142个行人,没有闯红灯,他们遵守了交通规则,一直等到绿灯才走,不管等多长时间也要遵守交通规则。

  四、结论

  马路上有大多数行人都闯红灯,有149个行人,有一些人没有闯红灯,142个行人,闯红灯的行人比绿灯才走的人多出7人。这些行人为了节省时间就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很不好,这样会害了自己的。我们一定不要闯红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学生调查报告10

  一、调查目的

  现今的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加上大学生青春阳光、寻求时尚的心理特点,而网络购物的时尚性和快捷性正符合大学生的心理。为了了解现今青年大学生的网上消费的情况,更好的发展大学生良好健康的消费观念,和了解大学生网购行为和他们对网购的看法,对在校大一到大三的大学生进行了网购情况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本次调查共发出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其中女生26人,男生14人。相干数据显示:其中大一学生中有9人进行网购,比例为22.5%;大二的有15人,占37.5%;大三的有11人,占27.5%。只有5人从没有过网购经历,占12.5%。

  2、本次调查中,同学们的网购消费水平数据显示,每个月一次的有9个,占总数的25.7%,有19个的同学每季网购一次,占54.3%,每一年一次的同学有5个,占14.3%。还有2个,5.7%的网购达人均匀每周一次。每次购物的均匀交易金额在100以下和100,500之间的人数都占总数的45%,其他金额范围散布较少。

  3、经调查,大学生网购商品中,服装产品位居榜首,占到总消费的37.5%,其次是数码产品27.5%,在网上买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占到总数的19.5%。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却几近无人在网上购买食品。

  4、在没有在网上购物的同学中,有近60%的同学以为网购不安全,而在有过网购行为的同学中,所有同学都觉得网购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80%的人以后会尝试网购。

  5、在网购人群中,由于购物方便快捷而选择网购的占网购人数的60%,还有一部份同学以为网购产品种类多样,可以对照从而挑出性价比高的商品。而在众多大学生选择的购物网站中,有57.1%的'大学生会把网站商品是不是齐全作为他们选择购物网站的主要标准。其中,淘宝网名列前茅,有80%的同学选择在淘宝购物。

  6、在网购进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其中主要困难是商品描写不清楚,到达45%,其次是商品数目繁多和网站太多,网上市场太杂乱,有些商品质量较差,占30%。

  7、同学们网购为了安全性斟酌,付款方式一般都采用支付宝,占比例的60%,货到付款占22.9%,网上支付占17.1%。

  三、大学生选择网购的缘由:

  1、大学生的寻求时尚性,他们跟随时代趋势。而且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网上购物使大学生寻求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2、大学生一般没有过量的闲置资金,所以总想在网上淘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网购的价格一般比市场上亲身买要便宜;

  3、网上卖家更多,选择余地更大,能够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4、大学生大多熟练使用计算机,对网购轻易接受,而且引导潮流,如今网购就是时尚的潮流;5、网购方便,不往自己花太多时间逛商场,很轻易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四、网上购物存在的题目

  1、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网上购物平台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这就使得同学们在网上购物时轻易被欺骗,有时候会买到赝品,得不偿失。

  2、大学生的金钱大部份都来自于父母,由于网上购物的便捷性和时尚性,使有的同学花更多的钱更频繁往网上购物,乃至构成网购瘾,造成生活费的高度开消。

  3、网络上的商品有可能描写不清楚,当事人不能够亲身了解商品的质量,当买到的商品与自己期看的不一致时,较轻易构成心理落差。

  五、对策分析

  1、大学生要学会理性购物,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里面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当在网上购物平台购物时要仔细谨慎,留意对商品的真假鉴定,避免被骗。

  2、在网上购物时,要货比三家,了解每个细节,购买性价比最高的网络商品;当购买比较珍贵的数码产品时,应当往实体店购买。

  3、网上购物平台管理方也应当加强对网络购物环境的整理,营建一个安全可靠的购物环境,让广大买家更能安心淘宝。

  六、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物已构成一种流行趋势。只有一小部份的大学生不选择网上购物。阻碍他们开始网购的主要是安全因素,只要他们以为网购值得信任了,网购的方便、省时、商品齐群等优点一定会吸引大多数的人开始网购。青年大学生具有寻求时尚和轻易从众的心理特点,而网上购物的快捷性、时尚性,又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这就使得大部份的在校大学生选择在网上购物。但是由于网络本身存在的弊端,网上购物存在安全隐患是不可忽视的,若操纵不当或碰到非法份子,就会遭到欺骗,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学生调查报告11

  由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主持,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实施的《20xx年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日前出炉。调查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最愿为美食花钱;极青睐自助游,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更倾向暑假出游,网络成为信息主要来源;新媒体是他们分享旅游见闻的首选。

  本次调查的抽样样本库为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全国985、211院校和普通高校名单中抽选的23所高校,调查对象涵盖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3所高校的约1800名在校大学生。共收回问卷1751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7、88%。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总数的49、51%,女生占总数的50、49%,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大一年级的学生占总数的20%,大二占31%,大三占29%,大四占10%,研究生也占了10%。

  出游意愿强烈境外旅游仍未普遍

  调查显示,近九成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热爱旅游,这说明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多数属于正面。

  从出游范围看,57、57%的被调查者近来曾在省内旅游,比20xx年高出了3、54%;58、08%的被调查者最近在国内其他城市旅游过,比20xx年增长了10、5%;只有7、54%的被调查者最近去过国外旅游。

  在出游频率方面,47、91%的被调查者每学期出游一次,而28、65%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一次,只有15、36%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三次以上,8、02%的被调查者从未出游过。

  在出游时间方面,大部分被调查者出游时间在3天至一周,占据了总数的56、77%,比20xx年增加了约3个百分点;而进行一周以上长途旅游的所占比例则为6、66%,比20xx年下降了4、15%。

  在被调查对象中,46、82%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32、07%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1000~1500元之间,与20xx年相比增长了4、18%。

  旅游费用资金来源的调查结果与20xx年大致相同,60、64%的被访者资金来源于父母,23、01%的被访者是通过平时节省生活费来积攒旅游资金,11、7%的被访者是通过做兼职工作。

  39、45%的被调查者愿意把生活费的10%~20%用于旅游;28、29%的被访者愿意把20%~30%的生活费用于旅游,与20xx年相比下降了5、31%;10、75%的被访者愿意把生活费的三成以上用于旅游,但与20xx年相比,下降了2、89%。

  在阻碍大学生旅游的因素中,“资金缺乏”仍是最大的因素,虽然比例比20xx年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但仍然占据了64、39%;“时间不足”仍然排在第二位,占据了23、62%,比例比20xx年稍有增长。

  住宿花销最多最愿为美食花钱

  在短途旅游中(3天以内),40、88%的人花费在200元以内,41、92%的人花费在200~500元,只有14、12%的人花费在500~1000元。

  在中长途旅游(3天以上)中,花费在200元以内的比例降至22、11%,200~500元的比例下降至34、66%,而500~1000元的比例上升至25、22%。

  在所有花销中,住宿成为花费最多的项目,占据了31、73%;其次是景区门票,占了20、88%,交通(17、38%)和餐饮(16、98%)位列其后。

  而在花费意愿上,78、22%的大学生愿意为美食花钱,看特色演出(38、37%)、买当地特产(33、66%)和景区门票(32、1%)均排在美食之后,此结果与20xx年相同。

  自助游极受青睐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

  在本次调查中,有73、17%的被访者选择自助游的出游形式,说明自助游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受青睐,选择旅行社团队游和社团旅游的则分别只占据了14、91%和6、28%。

  在选择出游的同伴时,“要好的朋友”仍然占据首位(39、86%),其次是“家人”(27、09%),“同学”(11、91%)和“独自一人”(10、82%),“恋人”则占了9、79%。

  在“是否会乘坐以下交通工具”的选择当中,71、16%的被访者选择会乘坐“火车”,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坐比例远远小于火车。选择会乘坐“汽车”的'有50、6%,选择“飞机”的有20、96%,另外还有10、57%的人选择“自行车”,6%的人选择“轮船”。

  观赏风景仍是出游首要目的

  在旅游目的的调查中,“观赏风景”(56、38%)仍为第一位,比20xx年增长了18、45%;“增长见识”(48、71%)仍排在第二位,比20xx年增长了19、5%。

  更倾向暑假出游网上寻找出游信息

  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暑假”依然是被调查对象的首选,选择此项的人数占总体的63、85%,而选择“十一黄金周”(33、12%)、“寒假”(32、44%)、“五一等小长假”(31、47%)、“双休日”(25、01%)的比例则远远低于“暑假”。

  在“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和“了解旅游价格信息”两项调查中,“网上信息”均名列前茅,分别为61、56%和65、1%,这占据了绝对的比例,远远超出“朋友介绍”和“通过旅行社”等方式。

  55、27%的被访者表示会提前两周进行旅游准备,30、07%的被访者选择“提前一个月”,此结果与20xx年基本持平。

  旅游舒适度仍是首要关注因素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舒适度”仍是大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占39、52%;其次是“费用”,占23、04%;第三是“安全”,占20、85%。此结果基本与20xx年持平。

  在“旅游过程中感到不满的环节”调查中,“住宿”(39、06%)和“交通”(32、38%)仍是让大学生容易感到不满的环节。

  最爱用新媒体分享图片

  大学生群体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在分享旅游感受的方式上,传统方式如互赠照片、发彩信等早已不是主流方式,而“博客”(54、25%)、“社交网站”(48、32%)和“微博”(30、5%)则成为大学生最倾向选择的分享方式。

  77、49%的被访者会选择与他人分享旅行图片,只有16、13%的被访者会选择用文字记录旅行感受。

  境外旅行更青睐自然风光类景点

  本次调查在往年基础上增加了境外旅游的项目设置,其调查结构与之前的类似。

  “看世界新角度”(70、76%)成为大学生选择境外旅游的最主要目的,其次是“长见识”(65、68%)和“锻炼自己”(61、39%)。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进行境外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以及能够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

  而在选择境外旅游目的地中,“自然风光类”更受大学生青睐,占了66、78%,“历史人物类”则稍逊一筹,占33、22%。

  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在选择境外旅游时,停留的时间比国内旅游的时间更长。有58、7%的被访者选择停留10天以上,31、25%的被访者选择停留一周,而做3~5天的短途旅游的仅占6、78%。

  “背包自助”和“交换游学”成为出境游最主要方式

  在选择境外旅游的出行方式中,“交换游学”(37、66%)和“背包自助”(35、26%)成为最主要的两种方式。而在选择“背包自助”的人中,男生占了55、45%,女生占了44、55%;在选择“交换游学”的人群中,男生占了43、99%,女生占了56、01%。由此可见,在选择境外旅游方式上,性别上存在有一定差异,男生更愿意进行背包自助旅行,而女生则更偏向于通过交流或交换项目,边学习边旅游。

  在对阻碍境外旅游因素的调查中,“交通费用高”(58、31%)成为首要阻碍因素,其次是“签证困难”(44、89%)和“安全问题”(43%)。而“无信任旅行社”则是最小的因素,仅占了22、9%,这说明大学生群体在选择境外旅游时,对旅行社的信任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青年是旅游的主体参与人群,而大学生群体,又是其中最有活力与市场潜力的群体,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已经连续进行了3年,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将每年持续进行这项调查,使旅游主管部门及时了解、掌握该群体的旅游意愿、消费动态,为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对旅游市场发展作出前瞻性判断;使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定制出针对性强的旅游产品;使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能在同一坐标系下,了解同龄人的喜好,为出游提供很好的参照系。

学生调查报告12

  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

  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

  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

  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方法

  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

  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

  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

  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

  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

  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

  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此。

  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自居作用,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完全是潜意识的。

  最后,我们关注到选择(d)项谁的都不听的那一部分学生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占总体的4.7%。

  他们的回答显明地表现了接近青春期和正处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过他们的回答更趋极端罢了。

  叛逆性,这种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征,本身就是该年龄段人群的社会人格之一,中学生他们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既然青少年特别注意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利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时家庭里父母的教导与学校里老师的教导如果存在价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的确存在:老师作为传统的道德训导者与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实际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这种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兼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发展进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识、科学技术的更替又打破对以往权威和长辈的一味服从,于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他们就可能谁的都不听。

学生调查报告13

  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调查对象、

  家人、饭店顾客.

  调查方法、

  1、走访附近街道并取景拍照

  2、设计问卷,发放,填写。

  3、访问环保局职能部门

  4、分析并结论调查结果

  调查人:

  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环境,这一项也是被环保局以及社会最重要的举措,所以我展开了调查,让同学们对环保重视起来。

  问卷调查及分析、

  经过这次调查,结果有喜有忧,喜的是、、大家已经知道啦环保的重要性,有百分之三十九的人看见垃圾会伸出手,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有百分之十五的人上街买菜时会带上篮子、、、但也有忧,忧的是、、有接近一半多的人会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纸杯等等,而且用完就扔,这些物品不仅对生态资源有着很大的破坏。还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上街时不带篮子,是直接使用塑料袋,白色污染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所以要少用塑料袋。

  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与调查,我得出了结论、大部分的人都是使用一次性的比较多,特别是塑料袋,形成白色污染。

  为此,我提出几项建议,希望大家做到、、

  1.不乱扔垃圾与废物,应把垃圾扔入垃圾箱。

  2.不要浪费水源,电,以及一张纸。

  3.尽量不用塑料袋,少量用一次性的物品,减少白色污染。

学生调查报告14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同学们有个别的缺作业,,且考试有不及格现象。我们的同学准备对本班学生完成作业和进行课外学习状况分析展开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走访同学本人。

  2走访周围的同学。

  三调查状况整理。

  姓名状况原因作业完成状况

  李Xx优秀上课注意听认真完成

  勤学好问

  李xx优秀上课注意听认真完成

  多看课外书

  李xx差上课不注意听讲不按时完成

  信息渠道走访同学

  四结论。

  1因为同学们的自制力很差,如果不及时管教,会产生一种不想写作业的心理。所以做家长的.要及时管教。

  2作为一个学生,只有老师家长的管教是不够的,还要靠自我。做作业是为了巩固当天学的新知识。小学生学得快,忘得快,如不及时巩固,就会忘掉。做了作业,才会使你对刚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所以,做作业并非无用。

  3此外,学生应养成良好的时光观念,应先把作业写完,再玩一些其他的东西放松一下,但不能耽误学习。

学生调查报告15

  一、调查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1、通过对学生作业自主检查现状、教师教学引导以及家庭教育配合情况三方面的调查,发现学生作业自主检查缺失的原因及根源,为培养学生自查习惯,提高学生作业正确率作好铺垫。

  2、通过调查研究实现对学生作业自主检查习惯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反思,具有一定的责任感。

  3、经历调查分析促使学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中形成“正能量”,促进教学互长,营造师生之间良性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对象与范围

  时间:xx年1月。

  对象与范围:电力小学三至六年级,每班随机抽取十名学生及家长,部分教师。

  2.调查方法

  问卷法:学生问卷。

  观察法:随堂进行观察,查看作业本,测试情况。

  访谈法:与教师、学生及家长交谈。

  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

  3、调查内容

  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影响下,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与实际行为。其中包括学生数学学习状态,课业负担状况,学生作业自主检查习惯的实际情况,家长在督促学生学习方面的行为与方式,以及教师对于学生作业自主检查习惯的理解和定位等等。

  二、现状分析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周密调查,走访了一线的数学教师,与部分学生和家长进行交谈,随机发放100份学生问卷,并全部收回,我们发现学生的数学作业自主检查现状令人担忧。

  1、忙于学习,无暇思考,动力欠缺。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作业自主检查现状令人堪忧:只有25.16%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检查作业;61.33%的学生靠他人(父母等)来检查才能发现错题,自己不检查;还要13.51%的学生从不检查作业。

  之所以出现如此的现状,我们调查发现,这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以及精力有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或家长的一些督促和帮助,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必须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催促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失去了督促和检查则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仍然处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还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会参加课外活动或学习,仅有少部分学生没有参加课外学习和辅导,学生每天基本处在忙于应付老师和家长安排的学习任务中,在这一状态长久的影响下,致使学生们无暇思考:“我为什么而学?”“我该怎样学?”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

  2、重视成绩,轻视引导,氛围欠缺。

  从学校教学中可以了解到,目前多数教师在实施新课标理念中,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如何利用日常练习、作业、测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等关注不够。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答题的正确率,过于关注题目的答案本身,对于学生出错的其它客观或主观因素(例如:环境、心理、情绪、行为习惯等等,其中也包括学生自查习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隐性的学习力制约和影响着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在社会因素和家庭期望的影响下,多数学生和家长都渴望考取理想的中学,为孩子营造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所以成绩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杆。在课改和教育导向的正确引导下,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逐步被扭转,但成绩依然是学生学习评定的硬指标。为此家长们努力实现自身的最优化,打造孩子的最佳化。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于学习严格把关,往往将作业检查的任务,甚至测试反思大包大揽,出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指导。表面上,当日问题当下解决,但长此以往,形成了孩子强烈的依赖心理,成为的做作业的机器,计算的工具,不愿自查,只是坐等家长的评判,而这使得家长们也骑虎难下,也叫苦不迭。

  3、流于形式,难成实效,方法欠缺。

  学生在学习中为了快速完成学习任务,留给自己更多“自由”的时间,他们急于完成学习任务往往忽略自查这一环节。在课堂练习中,只有答案不同才会思考错因。在交作业后,见到老师批改的错号才会找自己解决问题的误区,缺乏自主检查的意识。即使检查,方法也比较单一,难成实效。调查发现,自主检查的学生中,只是检查作业数字、符号是否抄错的高达76.15%,还检查方法是否正确的占18.23%,而采用多种方法检查的只5.62%。

  三、解决对策。

  由于一方面,时下常见的做法是教师布置完作业,总不忘要求学生让家长检查签字,这样既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削弱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意识,淡化了他们心中的责任感,同时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面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由于对作业失去了热情,往往是只要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不愿关心作业完成的质量,更不愿去反思从作业中得到什么启示。针对学生自主检查习惯缺失这一现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作以尝试:

  1、教给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

  (1)全过程复查法。即检查整个解题过程,推敲每个环节,使解答正确合理,每一步运算有根有据。

  (2)一题多解复查法。即用多种方法解答同一个题目。通过多解既检查解答的正确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编题复查法。即把原问题与一个已知条件对调,使原问题成为已知条件,一个已知条件成为所求问题,最后解答出来与原题对照。

  (4)查找错因检查法。即学生拿到教师已经批改好的作业之后,对做对的作业要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模式,加以记忆。对做错的题目要认真查找错因,吸取教训,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2、及时鼓励,体验自查效应

  无论是课堂练习中,还是在作业中,教师都应作一位善于观察的引路人,发现学生自查行为应及时肯定,对于学生收获自查成果,教师更应大力表扬,引导学生去浮躁,静思考,运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细心自查,让“正能量”扩散开来,使得数学素养的提升习惯和自查习惯相辅相成,学生通过心理体验感受自查的带来的良性效应,促进自查方法的呈现多样化,自查技巧的提升快速化,以及自查习惯的养成常态化。

  3、家校沟通,营造自查氛围。

  在家庭作业这一环节,关于作业自查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呈现的形态是学生草草检查流于形式,家长检查才是实质。在学生自查时家长更有甚者在孩子旁边不断

  提示,指指点点,造成孩子强烈的依赖心理。而学生本存的一丁点儿自查自信也被家长的一声怒斥和好心指点所取代,取而代之的是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家长,相信老师。因此,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自查成果,教师定期在家长中给予方法上的引导和孩子自查成果的展示,排除家长的困惑,形成家校合力,为学生营造自查氛围。

【学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学生近视调查报告关于学生近视调查报告10-29

学生调查报告06-23

学生调查报告07-02

学生调查报告06-12

学生调查报告06-10

学生的调查报告04-27

学生的调查报告03-20

学生调查报告06-15

小学生学生调查报告03-22

学生实习调查报告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