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读书笔记

时间:2023-12-18 08:25:01 春鹏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雪国》读书笔记(通用20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雪国》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雪国》读书笔记(通用20篇)

  《雪国》读书笔记 1

  据说,《雪国》是历史上最唯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我并没有读过所有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无法断言其是否是最唯美,我用了三个睡前读书时间读完了全篇,若非隔日必须上班,我必定会一口气读完全篇的。

  《雪国》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关系也不纠缠,似乎,简单地读懂,并不算是一件难事,但是,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不是真的这么容易被读懂呢?

  我以为,想要去读懂全篇,想要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并非易事,实际上,关于阅读文学作品,我始终认为,领会读者的意图不是第一要事,让自己进入剧情并发掘自我的内心才是第一要事吧,毕竟这不是科学作品,本无需刻意考证作者的真实意图,更何况,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兴许就是即兴发挥呢?

  《雪国》的文字相当细腻,描写山的景色,描写人的内心,还有人物的对白,无一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为一名的艺术研究者,岛村是自负的,同时也是自怜的。他似乎认为,他对于艺术的的领悟是要领先于当代的,因此他是自负的,然而,却也正因为这自负,他似乎也因为内心的孤独而自怜了。在雪国,他遇见了身为歌舞伎的驹子,并且获得了她全心的爱慕。他爱驹子吗?书中似乎一直在强调的'是“不爱”,可是,他为什么又要一次次地专门为了驹子来到这雪国呢?似乎,他并不是那种简单的逢场作戏和及时行乐的世俗的男人,既然如此,这“不爱”便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身为歌舞伎的驹子,于原本应该逢场作戏的风月场所,却莫名地倾心于岛村,然而她知道这感情是没有将来的,因而她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带着复杂的矛盾的情绪的,或哭或笑,或柔或刚……驹子是一个不幸的女人,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却又拘泥于世俗的偏见。某种意义上说,她是敢爱敢恨的人,她可以拒绝青梅竹马的师傅的儿子行男,也可以爱上一个本应该只是过客的岛村。而其实,她一直是在逃避生活的,她始终是不敢直面生命的。

  在全篇中,叶子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开始护士生涯,照料的第一个病人是行男,却不得不面对其死亡的结局,这给她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她也是一个,内心极度脆弱的人,以至于她会央求岛村将其带离雪国,该是因为内心太痛苦以致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了吧?不然怎么会随意地央求一个陌生人?最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结束了叶子的生命,这对她,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呢?

  人生,本不会总是事如人意的,顺着心意,能走多远,便多远吧!实在走不动了,命运自会做出合适的选择!

  《雪国》读书笔记 2

  “穿过县境长长的隧道,便来到了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川端康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纯粹、洁净到几近虚无的雪景。高远的星空、盈盈皓月,皑皑大地——带给我的感觉是有种教堂般圣洁和空灵感,而在教堂般圣洁的布景下反映人性的种种挣扎——这便是莫大的碰撞冲突,给故事增加了戏剧性和张力的同时,也渲染一种的悲剧感——和宇宙的绝美相比,人的宿命、人的渺小。

  在评论本书时常提到“物哀”,依我对可称其典范的《源氏物语》的理解,所谓“物哀”便是触景生情,在外物的感知中发现自己内心的情感,是自己和景物产生共鸣的状态。在上文我说本书的故事和自然环境产生了冲突,而自然与人心和谐共鸣怎讲?我认为,正是因为人内心的挣扎,才让作者发现、强调雪国环境的圣洁——是人赋予自然,这片雪国悲哀、怅然的情感,而不是自然给人平添悲伤。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写景时把天地万物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这么看,作者才不是因为在教堂下描写人性种种而自觉渺小可悲,而是把宇宙都当作自己内心的注脚。注意我对“作者”和“主角”的提法,这就涉及小说中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微妙区别了。摘抄最后一句:

  “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真是笔力万钧。

  我觉得若把《雪国》的环境具像化,与之环境氛围很相像的新海诚的《秒速五厘米》第一话《樱花抄》,列车划过茫茫雪地的一幕直击我心。

  《雪国》读书笔记 3

  看完《雪国》,像听了一首柔柔的歌曲,心底留下的是挥之不去的余间悬绕。纯纯的曲调,像极了冬日里暖暖的阳光,带着令人窒息的气味,慢慢的融入心肠。

  记不清是第几次翻看《雪国》了,却一直没有机会看全。也记不清是多少次在杂志、书评上看到别人推荐这本书,却一直没有买到手。特意抽了一天的时间逛书市,跑遍了整个图书城,问了N个书店,最后一位漂亮的阿姨帮忙找到了它,小心的揣在怀里,坐着人攘攘的公车回来,天已经快黑了。

  并不像那些名著一样那么厚,溥溥的一沓纸里散发着芬芳的书香,连着几个晚上,我都像品味一壶珍茶一样式,几张几张的细看。困了要小心易易的把书放好,然后带着浓浓的疲惫入睡。

  尽管如此,我却感到了困惑,那就感觉就像一个看不懂线谱和乐理的人听到一首好曲子时一样,有心灵的陶醉,也有悦耳的感受,却不知道好到底好在哪里。《雪国》就是首这样的乐曲。虽然我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但我依然愿意贯注我的全心去倾听。

  书的内容讲的是一个遥远的岛国小镇,那里有温泉,产丝织品,终年积雪,每年都会有像岛村一样莫名前来的游客。作者通过岛村在火车上一对打扮得很像夫妻然而又给人很怪感觉的人的描写,引出许多其它的话题,如雪国小站的景物,岛村对驹子的想念等等。继而过渡到描写岛村与驹子的情感纠纷。其中写驹子的笔墨是最多的。驹子是一个出身贫寒、举目无亲而沦为歌妓的女子。本来定有未婚夫,但未婚夫患上绝症——几乎是剥夺了她婚姻的权利。只有委身为歌妓。在旅馆与饭局之间应酬。而她与别的歌妓却是不同的,她向往自由的生活,希望自己与岛村的爱情能够修成正果。为此,她小心而细腻的呵护着,呵护着自己也呵护着这份感情。而岛村是个有家有室的游人,只是每年定期来这里渡假的过客而已,他只是想维持现状。而绝非像驹子一样对自己的所爱进行大胆而热烈的追求。

  其实驹子也知道事情理性的发展状态会是怎么样,但她抛开了一切世俗观,温柔的陪着自己的情人散步,更是在未婚夫死亡的时候跑去车站送岛村。我欣赏这样的性格和这种对爱情的追求与执着,但似乎这一些都被冻结在了这个偏远的雪国里,怎么样也无法触及。

  相比起来,叶子的性格具有一咱纯粹的善良。她照顾着驹子的未婚夫。关心驹子的生活。我看到这些地方的时候,不禁也和作者一样的.疑问:这个弱弱的姑娘,她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难道就没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吗?

  雪国的风景是美的。同样美丽的驹子和叶子却像生来就束缚在了男人生上一样。当自己并不爱着的男人病得不行了的时候为其卖身治病,在自己心爱的男人面前处处约束自己的言行,渴望甚至是乞求她们内心所贫贬的爱抚。我想,这样的情感,这样的故事,也许就像雪国的夕阳,会很快的消失在远山的尽头罢!

  而做为见证整个事情发展的岛村,只是像一个过路人偶遇了这一切。见证了一个完整故事的开始与结束。我很怀疑岛村是否就是作者本人经历的写照。曾在某个遥远的地方,有个曾经深爱的女子,当自己慢慢变老时,记忆变得日渐清晰,于是面对记忆,写下了这篇文章,当作悼念。

  我承认,没有看懂《雪国》,至少是没有完全懂,这与我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少是相关系的,日本人生活在繁的礼节和对理想的孜孜不倦里,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日本社会的井然有序的一个原因,更也是它们发展的一种民族动力。作者截取许多往事中的这样一个雪国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那片神圣领地时,似乎透露了某种积极上进的光芒,遗憾的是我看不清楚这神圣所发出来的光芒,只是朦胧的在眼前有几个穿着和服的女子,踏着木鞋,带着微笑走过。这种距离是最遥远的。

  本来这篇读书笔记想写名为《唯美的雪国》但叶子的死让我耿耿于怀。太荒唐和突然的结局像这荒唐的爱情突然的消逝一样,令人难以释怀。叶子被火烧死了,确实点的说她是为了救别人而担误了自己的生命。驹子疯了,她所有的情感、伤怀也许在倾刻间全部迸发,让头脑正常工作的系统一下崩溃了。安排这样的一个结局不能说作者破坏了这种唯美的气氛,相反,这样的结果让一些痛苦的生灵得到了精神的安息。

  世间上本来就少有完美的事情,缺少的东西总是能衬托出这种完美的稀有性。让人懂得去怀念和追求。我想这雪国是最后的雪国,它也许会永远的消失在岛村的生活里,但这雪国同样是永远的雪国,因为它给别人留下的深刻的记忆是无法抹去的。

  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雪国的人们会是怎样的生活呢?没有人能够回答。但是我知道过去了的雪国——它像一幅画卷,呈现在我的脑海里,隔着远远的距离。

  对比:看完雪国,马上想到的是一个中篇《哦,香雪》,这也是一部给人以美美感受的作品,但它的这种美与《雪国》中的美是不同的。它更贴近人心,更能让人感受到真意。而雪国的美却是那样的冷艳,似乎与我们相隔了太长的时间,我们只能远远的观看,带点陌生的距离感。

  《雪国》读书笔记 4

  叶子是仰脸掉落下来的.衣服的下摆掀到一只膝头上.落到地面时,只有腿肚子痉挛,整个人仍然处在昏迷状态.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

  这是《雪国》结尾时对叶子的自杀描写,在川端康成的描写下,似乎自杀死亡都是美的,那么悲戚那么柔软,我们会自动的进入那个纯洁无暇的雪国,进行我们的旅行。

  你说世界是多么辽阔

  渺小的我们拥有什么

  《雪国》以倒序讲述了一个研究舞蹈的纨绔子弟岛村来到多雪的上越温泉旅馆,结识了驹子,一个大方得体自然活泼的姑娘,两个人产生了纯洁的情感。但岛村第二次再来,又对安静冷淡的叶子产生了爱慕之情,而且驹子还是不得已成为艺伎……

  风吹入我心中

  我站在树林边望着天空

  岛村,小说的男主,性格懦弱自私,还有他骨子里的孤独悲伤,这导致他对所有的事都不在乎,面对事情都不作为。他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会对自己追求的产生迷恋到极致的情感。驹子、叶子,两个既相像又完全不同的女子,他都爱慕,却都选择回避。我认为他和驹子是真心相爱,“驹子撞上了一堵虚无的墙壁,那回声都如同雪花撞在他的心坎上”但他也不会主动,甚至离开也不会告诉驹子说是否会再来。这一切一切都注定了他的这一生都是孤独的。后来读了很多遍,一点点明白,驹子叶子都被岛村所幻化,他爱的只是驹子叶子各自的一部分。驹子是热情勇敢的化身,为了报答师傅,为了救青梅竹马,她义无反顾的选择艺伎,即使知道这个身份会被人诋毁看不起。面对喜欢的男子,她爱的轰轰烈烈!“它还记得你呢”,第二次见到岛村,她如此说,表达她的情感,但明白了这段感情的不可能时,她又说:“等你走之后,我就要认认真真的生活了”可怜我最爱的驹子。而叶子,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她就是理想的化身,一个动作一句话都是美的,但她与驹子不同,她是冷的,对大部分都不感兴趣,只看重自己看中的小世界,对她爱的行男不离不弃,呵护有加。最后行男还是去世了,叶子就仿佛失去了世界,压抑郁闷,最终都导致了她的离开。但理想化的她就连从楼上降落都是美的。幻化中的驹子和叶子,美丽的让人欲罢不能,但当回到现实,一切都不再如此。悲戚动人的故事中那孤单的岛村、飞蛾扑火的驹子,清冷无助的叶子可怜又可叹。

  每读一遍感受都不同,折服于作者那写作风格,细腻的笔触。《雪国》是川端康成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这本书是典型的新感觉派,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他有着完整生动的故事和人物,但更独特的是,他追求细节到极致,人物的动作语言,甚至是一处景物,都很细致。而且整本书的情调都是悲戚的,典型的虚无主义。结尾处,他这样写道:“她在空中是平躺着的,岛村顿时怔住了,但猝然之间,并没有感到危险和恐怖。简直像非现实世界里的幻影。僵直的身体从空中落下来,显得很柔软,但那姿势,像木偶一样没有挣扎,没有生命,无拘无束的,似乎超乎生死之外。”死亡似乎不再让人恐惧而是平淡正常的,这就是典型的虚无。也正是这种虚无让这部作品与众不同,成为经典。

  其实读到现在,也没法真的清楚这部作品的蕴意。川端康成用着朴实平淡却又准确细腻的语言打造了这个虚无的雪国,“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第一句话便勾勒出了这个世界,与俗世不同,他干净远离凡世,就像是《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一样,或是日本常说的以太,都是人们心中美好的代名词,理想之地。

  真正的经典总是会让我们沉醉其中,他里面的深意内涵需要我们细细品读琢磨。读万里书行万里路,书里的世界是作者精心打造的。读《雪国》时,我就好像置身于故事中,看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那种悲伤一直压抑在我的胸腔,难以释放,但读到叶子的死亡,似乎又释然了。这就是《雪国》的力量,他值得所有人品味。

  《雪国》读书笔记 5

  是一片柔软洁白的雪花,在寒冷的冬季里,飘落到岛村迷茫的眼里,飘落在叶子映染于火车窗上美丽妖艳的脸。北风呼呼,伴随叶子悲哀的歌声飘到不远处的小镇。被覆盖了厚厚丝绵的屋檐下,站着一位穿着艺伎和服的女子,便是驹子。

  所有该相见的人,都已在白雪皑皑的季节里相遇,无论这场相遇是否错误,是否会如愿以偿,是否可以让人揣摩透彻,也无法阻止它以一场大火告终。

  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美得令人沉醉的夜空,一场大火却中止了这一切。橘红色的焰火也为幽蓝的天空增添了一份妖冶与诡异。叶子轻盈得犹如蝴蝶般陨落,那永远带着悲哀的歌声也将永远消逝。驹子抱着还有一丝体温的叶子,她明白,她所期待的`未来已经被烧得精光,只留下两个字,徒劳。

  每次想到叶子死亡,驹子被悲伤笼罩,仿佛一个将死之人的那个夜晚,心里总有一股难以释怀的情绪。当自己追求的东西,其实只是一场徒梦,如烟花般易冷,如樱花般转瞬即逝。也忽然明白,“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徒劳无功的。”可是,自己如何的认同这句话,也还是觉得我们依然会不可避免的去做一些徒劳的事。我们不可避免的去追求一些东西,求到最后,寻得一个空字,或许这也算是人生的另一种答案吧。

  恍然中,我又看到了驹子,她脸上还涂着胭脂,显得苍白。在墨色的夜空下,她舞动着身姿,柔媚地跳着,袖子轻佻的遮起驹子的半张脸,美艳动人。她的腿轻盈的跳跃着,下摆时而露出时而藏起来。为她自己跳一场吧,在被大火映得发亮的雪地里,在那苍茫的雪国中,为她自己跳一场吧!

  夜空下,驹子红扑扑的脸上带着笑。这次的结局,我只为她一个人写。

  《雪国》读书笔记 6

  我之所以读《雪国》这本小说,就是在看到前面的简介时说作者川端康成在这本小说中有很多描写雪国的绝美片段,这大概也是吸引我这本小说的动力吧。

  川端康成,对于我是一个不陌生的日本作家,他的《伊豆舞女》和《千只鹤》都为大家所熟知。他是一位新感觉派作家、著名的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因祖父母和姐姐相继死去,自己有飘无定所,心情忧郁成疾,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在后来的创作中就形成了一种阴郁的特色。在他早期的作品里,主要是反映一些社会想象,但是由于后来受日本古典文学和禅宗思想的影响,逐渐脱离现实,而头脑中的封建主义思想开始有所发展。《雪国》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他前后期思想的分水岭。

  热烈般的爱着岛村,但岛村最多把驹子当做是朋友罢了,只是他在旅途中无聊消遣的玩伴,在驹子身上展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渴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而岛村身上展现出一懒散、懈怠悲哀着生活在虚无中,岛村和驹子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完全的不同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从侧面烘托了驹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人性。

  川端康成在《雪国》中运用了西方的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文学的多种艺术手法,创造出了一种悲中有美、美中有悲的独特意境。

  在我看完小说后,我又看了电影版的《雪国》。在电影中故事有一些不同,表现的方式更加的直白。在读小说时我对于小说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一些不理解,但是看过后,我就对这个故事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

  在岛村和叶子的关系中,他们总是若即若离的关系。岛村对叶子有好感,但是有没有更进一步的追求,只是会有时问问驹子关于叶子的事情。在驹子含糊其辞时他也没有怎么去深究。在叶子为了救人而从二楼摔下来时他也只是看着驹子和叶子抱在一起,对叶子感到同情,没有什么太多情绪流露。显然岛村对于叶子只是有一些好感而已。

  《雪国》读书笔记 7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一本冗长复杂的名著导读里。我喜欢它的书名——雪国,书名都带着淡淡的忧伤,连故事都是在雪中的悲剧,仿佛天空中飘落的一片雪都有着忧伤的含义。

  《雪国》的作者是我崇拜的偶象,这么说也许有些牵强,但他无论是他的启于还是作品都给我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变化。只要是有关于他的文章甚至是短文我都会绞尽脑计地找到并小心翼翼地阅读,生怕漏下一个字。没有过多的诗歌或是言诗来描述他凄凉而悲伤的一生,但他的文章却可以让人感受到他笔下那哀伤的美,作者的名字叫——川端康成。

  故事在一片银白的国家慢慢露出故事的一角,雪国被莹白色的雪花铺满,将一切丑陋伪善掩盖在尘埃之中。岛村在这里邂逅了美丽依人艺伎驹子,两人一见如故,在雪国的日子里岛村有了驹子的陪伴也不显无聊。从传言得知驹子有未婚夫并重病在病由一不叫叶子的少女照料,而驹子为了筹集医药费而做了艺妓。可当岛村询问时,驹子却矢口否认。没过多久,驹子的.未婚夫即将离开人世,照料驹子未婚夫的叶子请驹子前去探望,可无论叶子怎么请求,驹子仍是不去,和岛村缓步离开。驹子未婚夫死后,叶子便在大火中自杀身亡。而岛村也只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惋惜叶子年轻逝去的生命。

  象是一不没有结尾的故事,最后的雪国火花冲天,将苍白的雪染上了火红般的颜色,埋没在雪地里的是逐渐失去色彩的生命,在茫茫的雪野湮没,融进那片纯白,最终尘埃落定。

  川端康成用他含满悲伤的笔墨在纸上写下华丽的篇章,仿佛只要墨汁一点便会在纸上留下艳丽的花。他的故事和他的一样哀伤,幼年失去亲人的痛苦令他的世界观添上了凄凉的色彩。当他以《雪国》《千只鹤》《古都》而获得否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奖后的第三年,他却以含煤气管自杀的行为结束了自身才华而忧郁的人生。

  没人能理解他这样的行为,可从他的笔墨中仿佛听见他悲怆的叹息声,命运多桀造成了他的才华和精神。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于生之中。川端康成的话,仿佛是在向世界述说他依旧存在,存在包含着死亡的生中,升华了一切。

  《雪国》读书笔记 8

  从书馆回来,半路遇到一位同事。他看到我手里拿着《雪国》,便说,《雪国》内容很简单,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笑着模仿颁奖辞说它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性格和生活,对方摇摇头,不以为然。这位仁兄是一位诗人,却好像不是一个有风骨的家伙,他读书很多,言辞间能显现学问,有时候却不涉真理和真相。因此,我对他的话,总是将信将疑。

  做人,总是很讲技巧的话,可能反而会给人一种幼稚可笑的感觉。

  的确,《雪国》故事很短,内容很简单,而且我读来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以前读过。可是因为没写读书笔记,所以记不真切了。在我看来,的确像颁奖辞中所说,这部作品很有民族性。它不无深刻地反映了日本下层人民,具体说是艺妓阶层的生活和感情。从这篇作品中,我可以读到日本北方“雪国”的部分风物人情,甚至是历史。

  它使我想到了自己读过的《茶花女》和《骆驼祥子》这两篇小说,它们同样也都是反映本国底层人民生活和情感的作品。它也使我联想到了目前我所耳闻目睹的我亲爱的祖国的人们的处境。我如果说自己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可能会因有自矜之嫌而招致嘲讽,但如果我说自己以自己的出身荣并依恋自己的根,则可能会引起诸君的共鸣而非非议吧。

  ——其实还不都是一回事。

  也许是因为孤陋寡闻,除了电视剧《蜗居》,我还没看到听到有哪部作品真正深刻地触及了中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我也用自己的笨脑袋想过,为什么就没有经典呢?对比《雪国》,我妄下一个结论吧:因为中国现代都是御用文人,只许歌功颂德,不许反映民间疾苦,因此,没有思想也没有个性。因此就不能久远。

  作家要有良心。好的.作家就是一个民族的良心。

  很多文章反映中国人的公民素质的确比欧洲美洲的差,读过之后不禁汗颜。虽然未曾到海外见识国人的丢人表现,但也可以由他们在国内的行径推想出其在国外的行为来。这个专制体制下挣扎的民族,没有民主,自然也没有自己的尊严可言,没有自尊的国民,怎么还能顾及到自己的素质呢?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真是这样,我的同胞们还要挣扎多久?

  《雪国》读书笔记 9

  《雪国》这个名字真美。有一次看见一个公众号推送的摄影集,特地展现行人在车窗上的幻影。用川端康成的话来说就是“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想,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超脱人世的象征世界”。我承认我被这种超凡脱俗的美震惊了,然后我就拜读了这本各种溢美之词加身的《雪国》。

  然而,读完《雪国》后的整个观感就是累觉不爱!没错,你没有看错,就是累觉不爱。我真的完全没有体会到书的扉页宣传的“《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

  那么我的`真实体会就是零碎的故事,故意拼凑的文字,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写事,真的完全没有代入感和连贯感。反正这样高深的美,完全没有引起我的共鸣,真的不如那个摄影集对细微之处的捕捉来的震撼人心。难道我有病?于是我搜索了《雪国》的书评,大多的评价都是“我不知道《雪国》想要表达什么”,甚至有人说“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人为了川端康成去学日语了”。偶尔零星的几个看客分析了驹子和叶子的象征部分,大书特书的描写了徒劳之美、虚幻之美、纯洁之美、爱情之美。不过我不否认驹子的确是我喜欢的角色,她纯洁、神秘、有感染力,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驹子和叶子,同时也有一千个《雪国》。我明白谁是美的,但是却不是真的感同身受。就像我知道答案,却不知如何解答。如果本书本身是讲徒劳之美,我读《雪国》是否又是另一种徒劳呢?

  不知是我不懂日本的美,还是不懂这翻译的美,能感受《边城》之美,却不能为《雪国》之美感同身受,这大概就是文化的差距。5年之后,再读《雪国》,一定会有其他的观感。

  《雪国》读书笔记 10

  列车在月夜中呼啸而过,车厢壳映着道旁重重叠叠的积雪,泛着冰寒刺骨的光。我们就乘坐在这列火车里,赏雪国风光,《雪国》的故事慢慢展开……

  岛村三次进出雪国,邂逅艺伎驹子和驹子师傅家的叶子,缱绻的情感在川端康成的笔下蔓延出雪烟般的氤氲。其实故事本身没有太多复杂的剧情,主要描写的还是岛村、驹子、叶子之间的感情纠葛,但是川端康成着墨于复杂的情感变化,在朦胧的诗意美和模糊的忧伤里反倒淡化了剧情。

  可能是雪国本身就带有纯净的不染尘埃的美,美到心动就成了淡淡的哀伤,于是一丝感伤至始至终贯穿全文,奠定了文章略显悲伤的基调。

  我对文中的岛村没有什么好感,靠祖产将生活颓废下去,虽然研究西方舞蹈,却终究不成气候。在驹子还没有成为艺伎是,岛村还死皮赖脸要驹子替他找艺伎,而且他对于驹子的真心爱恋始终抱着哀伤的态度,“徒劳”罢了,一切都是徒劳。最后叶子从火灾现场跳楼摔死,也仅是表示同情,不免薄情。驹子则迥乎不同,像是孩子般的纯净,“女子给人的印象甚是洁净,洁净得不可思议。想必连脚趾窝都一干二净”,虽然名为艺伎,却处处散发着清纯之美。岛村正是被驹子吸引三次来雪国与她幽会。驹子像是雪国黎明前透心凉的空气,仿佛永远与世无争,她为师傅家的儿子筹钱治病沦为艺伎,还坚持写日记,苦练三限,还好看小说,有她在的屋子,可以是旧旧的,却永远干干净净,就连要洗的衣服也是整整齐齐的叠在竹篮里。岛村虽然是她的客人,驹子却单纯地爱慕上了岛村,知道岛村已经成家,也是卑微地希望岛村可以一年来看她一回。可是她的爱情注定葬送在岛村身上,虚无的爱恋好似雪国黎明前松枝最顶端的薄雪,朝阳初升,一半滴落一半蒸发,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徒劳,终究还是徒劳,对于生性消极的岛村,连生命都是徒劳的岛村,驹子爱上他,或许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一场没有结果的恋爱,或许这就是淡淡的哀伤久久不散的原因所在。驹子对感情越是投入,她的努力越是徒劳,久越带有不可言喻的忧伤,岛村不用找她,她每天都会来,有时是凌晨三四点从旅店后山偷偷摸摸进来,有时是宴席期间趁人不备偷着过来扑入岛村怀里撒点酒疯,后来更是直接明目张胆在酒席开始前一小时提前来旅店好和岛村在一起。驹子每天陪岛村游山,陪岛村说话。明明是个解不开的节,因为有了岛村,姑且先忘却了。还有近乎完美的叶子,虽是轻描淡写地带过,却给人无比深刻的印象。以叶子开篇,以叶子结尾。叶子更像是哀伤的化身,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从哪来就回哪去,结局叶子从火灾的电影院二楼跳下就再也没有从雪堆里爬起来,银河也似乎哗的散落在叶子冰清玉洁的身体上。回顾叶子的`经历,她只身照顾行男,并说过她一辈子只照顾一个人,不会去当护士了。她还给宴席帮忙在厨房做事,还要岛村好好照顾驹子,行男死后日日为其扫墓。在回乡列车上就以楚楚动人的冶艳打动岛村的叶子,至死也没有和岛村发生什么,她把好听得让人哀伤的声音带去了天国,那场火将她从岛村生命中彻底抹去,凄凄惨惨艾艾。

  可是故事中还有许多悬而未解的迷,为什么叶子拜托岛村好好照顾驹子,为什么见叶子来驹子请求也不愿意去看行男最后一眼,为什么驹子抱着叶子的身子发疯似的感觉像是负罪,最后驹子真的像岛村想象的那样成了怀了人家孩子的妻子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虽然叶子以自己的方式离开了,但是她和驹子的矛盾,她和岛村的矛盾,还有驹子和岛村的矛盾,作者都未做解答,一切都幻化成虚无,终将回归宿命,只留下淡淡的哀伤,也许这就是东方古典主义的朦胧美——不参透一切。谁说不是呢?

  《雪国》读书笔记 11

  雪国是Kawabata Yasunari的第一部小说,是他著名的美学家杰作,从1935年起,以短的形式,镜子的夜晚,日间镜子等,间歇地出版在杂志上,在剧情之间没有密切,直到所有完成并仔细修改,只称为雪国在一条线的名义。

  雪国是Kawabata Yasunari的最高代表,在那里描绘的无色之美,清洁美丽和悲伤的美的极端,它是令人兴奋的,和忧郁无尽的。把美学描述的作品表达出来的人物的感觉,往往带着一丝悲伤,表演川崎亚顺的想法和想法。是所谓的美丽而不是恶魔,悲伤和不伤害川原的美的艺术文本和给内涵,这是雪国可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暮光的景象在镜子后移动。换句话说,镜子反映了虚像和镜子后的那种摇晃,仿佛电影在同一阴影下。字符和背景之间没有连接。

  字符和背景之间没有连接。而人物是一个透明的幻影,场景是在黑暗的阴暗暗流中,两个融化在一起,描绘一个独立的人 世界的标志。特别是当山中的灯光反映在女孩的脸上,那种难以形容的美,让岛上的心几乎颤抖。

  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好像你能听到冰冻的冻结深的地壳发出响声。没有月亮。仰望,天空之星,更令人难以置信。星闪闪发光,仿佛幻影的慢下来像一个慢下来。星星在前面附近移动越多,夜空越多,夜间越来越深。县的山脉一直不清楚,它更黑,灰色,躺在天边的边缘。这是一个冷,安静,和谐的气氛。

  女人发现村子靠近,把胸部放在窗户上。这种姿态,不是懦弱,恰恰相反,在这个夜晚背景下,它是非常强大。在遥远的山脉过去,还有一丝残余的夕阳余辉。通过窗玻璃看到的风景轮廓,退缩到距离,但没有死,但已经蒙上阴影。虽然火车继续奔驰,在他看来,山是普通的姿势是更普通的。

  因为有些东西不是他的注意,但他的心似乎是微弱的,有一个巨大的 急流的感觉。这自然是由于女孩的脸在镜子里的外观。这个笑声几乎是悲伤。这是一个错觉。因为阴影从后面的女孩脸上保持着夜,仿佛从她面前的流动。仔细看,但混乱。车子不是很明亮。窗口上的图像不如镜像清晰。

  反映没有。这使得岛上的村庄成为神,他逐渐忘记了镜子的存在,只是觉得女孩似乎在暮光之中飘过。这一次,女孩的脸闪过光。镜子中的'图像的清晰度没有减少窗户外的灯光。

  灯光没有擦除图像。光从她的脸闪过,但没有照亮她的脸。这是一群从远处的冷漠,朦胧地照亮她的眼睛。她的眼睛与那一刻的灯光重叠,就像在日落时的调情和美丽的调情。

  这种孤独的分散悲伤,包含一个大胆的意志。

  通过县长隧道,是雪国,夜空下辽阔的白色。

  她的眼睛与当下的光交织在一起,就像在幽静美丽的夜晚的辉煌中的日落昆虫。

  《雪国》读书笔记 12

  《雪国》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是一部富有诗意的作品,风景如画的北国景色与主人公的内心融为一体,《雪国》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平缓而抒情的,但《雪国》里有一个地方给我的冲击力特别的强,也是我认为整部中篇小说的高潮,便是叶子在一场大火中逝去生命,驹子那悲痛欲绝的神情,那撕心裂肺的哭声,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力。

  叶子的死亡预示着一种幻想的美好人性的'破灭,川端康成笔下的叶子是一位善良又洁身自好的女性,其实叶子和驹子在小说里面临着一场相同的生活处境,但叶子从始至终也没有沦为艺妓,显然作者把叶子和驹子进行了对比,驹子是“实”的,那么叶子便是“虚”的,面对那样恶劣的生活环境,叶子又怎能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呢?这只不过是作者对比驹子产生的美丽幻想罢了,因此川端康成对叶子的描写其实并不多,用了一种淡化的处理方式,你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物的存在,但又不能过多的了解,给人一种琢磨不透的虚无飘渺的感觉。

  驹子是《雪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驹子从一位社会底层的乡村女子,最终为了给毫无感情的未婚夫治病完完全全的沦为了一名艺妓,驹子以其说是为未婚夫沦为艺妓,还不如说是生活的压力,把她一步步的逼上了这条路,如果像叶子那样生活,可能只能是提前的死亡。驹子渴望“正正经经”的生活,渴望美好而真正的爱情,希望找一个爱自己的丈夫。她对岛村是有一种期待的,而这种期待在驹子身上表现的越来越强烈,但驹子的这种愿望破灭时,最终便是驹子人性的毁灭,驹子的刻苦学习,勤奋练习三弦,读小说等等努力,都是徒劳无获的,不能让她的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岛村虽然对驹子的遭遇有着同情心,但早有妻子的岛村无法实现驹子的愿望,虽然驹子在我印象中,日本是一个漫天飘着雪花的国度。在冬天,每一座房子的屋顶,每一座山上,每一片田地里,都应该有厚厚的雪,因为冬天的日本应该是属于白色的。

  《雪国》读书笔记 13

  《雪国》一书主要写的是主角岛村与驹子之间的故事,以及对雪国那里奇特美景的描写。主要人物岛村是一个研究欧洲舞蹈的富家子弟,他在去雪国是遇上了年轻美丽的艺妓驹子,驹子是一个很出色的艺妓,不仅会舞蹈,三弦,而且还有记日记的好习惯。在岛村的眼里,他们的关系只是艺妓与恩客的关系,驹子却仰慕者有才华的岛村。在明白岛村的心意后,只能央求他:一年来一次就好,带夫人来也欢迎,这样才持久。在岛村第二次来雪国时,他遇见了叶子。叶子在他眼里是一个完美的女人,他多次向驹子问起叶子的情况,但驹子都含糊其辞,不愿多说。在岛村第三次来雪国时,叶子为了救剧场里的孩子从二楼掉了下来死了,但是岛村对于叶子也只是表以同情,并没有什么其他表现。倒是驹子,抱着叶子的尸体发疯的叫喊。

  在这部小说中,我觉得驹子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在面对岛村时,是一个温柔的女人,一个痴心希望能等到爱情的女人,但是在面对叶子及行男时,她又是一个似乎很无情的人。她对于岛村的痴情书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你在数什么?”他问过之后,女子仍旧默默地屈指数了好一阵子。“那是五月二十三日。”“是吗,你是在数日子呐?七、八月连着都是大月嘛。”“哦,第一百九十九天。正好是第一百九十九天。”“你怎能记得那么清楚是五月二十三日呢?”。这里讲述的是驹子在岛村第二次来雪国时,向他说他离开这里有多久了她还记得。从这段话中我们似乎可以体会到驹子对于岛村离开那么久所表现出来的幽怨之情。但是在行男快要死的时候,她却宁愿在候车室送岛村,也不想回去见行男最后一面。驹子为什么不回去见行男,据她自己所说是害怕看到死人。其实在我看来驹子在这部小说中是一个挺悲剧的角色。她为了师傅家的儿子去当了艺妓,在无奈和无趣的艺妓生活中,她遇到了岛村这样一个具有才华的男人。在她爱上岛村后换来的却是一年来一次的央求。在等待中,她发现自己都快疯了。

  在小说中还有一个穿梭其间的人物——叶子。作者似乎没有用多少笔墨来写叶子,但是我却能在很多地方感觉到叶子的存在。岛村对叶子好奇的询问,旅馆老板娘对叶子的评价,还有叶子经常去行男的墓地,她在整个小说中似乎是一个很完美的人物。连最后她的.死也是那么凄美。显然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这个人物形象很可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回头看看叶子短暂的一生,在行男患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她,让旁观的岛村都认为他们是夫妻。再是后来行男快死的时候,驹子又不肯回去看他,向岛村苦苦哀求的场景令人同情。最后就是叶子为了救失了火的剧场里的孩子而从二楼摔下来的场景让人起敬。她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我只护理过一个人,而我再也不要做护士了。她因为自己照顾的第一个病人死去而把责任归咎在自己身上,而且经常去行男的墓地为他上坟,并且下定决心不再当护士了,如此善良的人,最后的结果却是在救人过程中死去了,实在让人感到惋惜。

  在几个主角中我最不看好的就是岛村先生了。原因有好几个。首先,在我看这部小说之前,我看过关于这篇本书的简介和人物分析。在众多的简介中都说岛村先生是一个坐吃祖业而且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虽然他也研究欧洲舞蹈,但是不足以说明他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物。随后在阅读这本小说时我也发现岛村是一个个性不怎么让我喜欢的人。在岛村第一次来雪国时就让驹子去帮他找艺妓,而且在驹子说找不到艺妓时,岛村一脸的死缠烂打,一定要她帮他找。在岛村第二次去雪国的路上,他遇见了叶子,明显岛村又对叶子产生了好感,在后来他经常向驹子打听叶子的事。他知道驹子很喜欢她,但是他还向驹子打听另外一个女人的事情,这是存心让驹子伤心。在岛村第二次来雪国时,当他看到驹子穿着艺妓的衣服时,他自语道:她还是当了艺妓了。这种语句在我读来就有那么一些看不起的情绪在里面。就算岛村对驹子以前就没有好感,那对叶子他是有好感的,但是在叶子从二楼摔下来的时候他却只是感到同情,仅此而已。这就直接表明了岛村这个人的薄情。在与外面的女人寻欢时,无所不至,在回到家时,又摆出一副好好先生的嘴脸,对妻子孩子感到愧疚。让我感到他很虚伪。

  在我看完小说后,我又看了电影版的《雪国》。在电影中故事有一些不同,表现的方式更加的直白。在读小说时我对于小说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一些不理解,但是看过后,我就对这个故事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

  驹子和岛村的关系中,驹子是很喜欢岛村先生的,由于他的性格,由于他的才华。但是岛村只视驹子为雪国的玩乐伴侣,他们之间不可能有爱情。在小说的结尾没有交代人和人的归宿,但是我们都可以猜出这两个人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在岛村和叶子的关系中,他们总是若即若离的关系。岛村对叶子有好感,但是有没有更进一步的追求,只是会有时问问驹子关于叶子的事情。在驹子含糊其辞时他也没有怎么去深究。在叶子为了救人而从二楼摔下来时他也只是看着驹子和叶子抱在一起,对叶子感到同情,没有什么太多情绪流露。显然岛村对于叶子只是有一些好感而已。

  在看小说是我就一直在想驹子和叶子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驹子不愿意提到叶子,对于叶子似乎充满了敌意。看了电影,我发现驹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岛村对叶子的好感,而不愿与叶子交流。在驹子从岛村口中得知叶子求岛村好好对待驹子时,相信驹子对叶子的想法也改变了。这也应该是驹子在明白岛村的心意后发现叶子又从楼上摔下来死去崩溃的原因吧。在驹子的亲人相继离世后,叶子已经是她最后的亲人了,可是现在连最后一个亲人都要离她而去,这也难怪驹子会崩溃。

  《雪国》读书笔记 14

  《雪国》中的徒劳

  在《雪国》的这部作品中,徒劳这个词出现了很多次,可以说是这部作品的关键词。岛村、驹子和叶子这三个主要人物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一些徒劳的特质。作者笔下的三种徒劳结合三个人物各自的人物形象所表达的内涵以及其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

  岛村的徒劳

  虽然文中的徒劳多用于描述驹子,但是岛村才是徒劳这一关键词的中心人物。川端康成从头到尾都是采用的岛村的视角来叙述雪国的故事,所有的徒劳都是通过岛村看到的。岛村自身的形象是一个家境殷实的公子哥,每天虚无度日,无所作为,甚至“对自己也变得玩世不恭起来”。为了逃避现实,岛村开始沉迷于各种美丽的幻象。

  幻象是美丽的,而现实是令人失望的,美丽的幻象永远无法成为现实。既然如此,人在现实中所做的所有试图改善现实的努力便都是徒劳的,甚至岛村“以为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这便是岛村眼里徒劳的内涵。

  岛村原本是钟意于日本传统舞蹈的,甚至曾有过“投身实际运动”,推动传统歌舞的改革的想法。然而当被人怂恿,需要在现实中真正做出改变时,岛村却突然转向了西洋舞蹈。“他所欣赏的,并不是舞蹈家灵活的肉体所表现的舞蹈艺术,而是根据西方的文字和照片自家所虚幻出来的舞蹈。”岛村从未真正看到过任何西洋舞蹈,他所热爱的西洋舞蹈不过只是幻象罢了。从日本传统舞蹈转向西洋舞蹈,是岛村拒绝改变现实,沉迷于幻象的体现,是岛村式徒劳对其自身的影响。

  驹子的徒劳

  驹子的徒劳来源于对都市生活的向往的对岛村盲目的爱。驹子自小便开始记日记,一记就是十几年。而后又开始写读书笔记,即使只是与文学作品相差甚远的妇女杂志她也都一一做下笔记。即使只是在乡下做艺伎,对于弹琴也从未懈怠过。“然而,她向往都会之情,如今也冷如死灰,成为一场天真的幻梦”。驹子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岛村眼里只是一种徒劳罢了,不会对她的人生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善,再怎么挣扎,驹子也只能是乡下的一个艺伎罢了。

  而后驹子将自己对于都市生活的向往寄托在了岛村的身上,从而不可自拔的爱上了岛村。岛村来自于东京,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从一开始便将驹子看作是“好人家的女儿”,想要和驹子做单纯的朋友。岛村给予驹子的尊重和欣赏,给了驹子一种美好的错觉,仿佛自己成为了在都市生活的与岛村平等地位的人。驹子就这样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岛村,然而她的爱终究是徒劳的。“她对爱情的火一样的热情传导到了岛村身上,却没能让岛村像她一样为爱而燃烧起来”。作为有妇之夫,岛村不可能回应她的爱,而作为男人,岛村也从未爱过驹子。无论是对都市生活的向往还是对岛村的爱,与叶子永恒的幻象化的徒劳相比,驹子的徒劳都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现实性的徒劳。

  叶子的徒劳

  叶子的形象是空灵的,自身便带着一种虚幻美,仿佛是超现实的存在,是“岛村幻想中心灵的一片净土”。叶子将岛村试图唤回的真诚发挥到了极致:她对弟弟真挚的关心,对行男全身心投入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叶子第一次用她那“清澈悠扬,美得几近悲凉”的声音呼唤站长时,她那真挚的、“盎然有余”的情义就吸引了岛村。

  但是叶子对于岛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岛村一直对叶子心存敬畏,不敢过多接近。叶子的纯善对于岛村的空虚、麻木的内心是一种强有力的审判。“她无言而‘尖利地’一瞥,也会使岛村感觉到一股穷视灵魂的穿透力。”然而在行男死后,叶子全身心投入的情感便也没了归所。就在她打算与岛村一同前往东京开始一段新的生活的时候,一场大火夺取了她的生命。然而死亡并不是是她生命的终结,是死亡完成了她的内在生命的变形过程,是死亡让叶子的美成为了永恒。叶子作为岛村心中理想化的存在,以死亡的方式脱离出现实之外,成为了最美的永恒的幻象,给予了岛村式徒劳最强烈的震撼。“当他(岛村)挺身站住脚跟时,抬眼一望,银河仿佛哗地一地,向岛村的心头倾泻下来。”

  《雪国》以岛村的内心空虚、迷恋幻象的徒劳出发,看到了驹子对追求都市生活和爱情徒劳的付出,最终见证了叶子以死亡的形式成就了最终极的徒劳即从现实脱离成为永恒的美丽的幻象。

  《雪国》读书笔记 15

  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冬天,雪国的雪在雾气朦胧里飘下来了,各色各样的人把自己裹得与世隔离。

  雪国是日本的哪个城市?不该是繁华的东京,也不是皑皑的富士山,甚至川端先生也没有说它在哪里。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可能并不存在,但是深入人心。

  宁静,唯美,纯粹,哀伤。

  一位很纯清的姑娘对着列车长喊话,阵阵回声被雪盖住,语气凄冷;玻璃上的倒影是有关美的诠释。所有目光所至,嬉闹声提起的裙摆是命运的无奈;温泉里的歌声在大火中焚尽;执意不离开的身影;以及那句有关生命,爱情和卑微的`自述。

  其实,一整篇看下来,我只记得零碎的细节,对文章没有一点关于深入的思考,好像看完了就是完了。本该如此,像雪国的雪落下来,化作微凉,不着痕迹。

  雪国可真是冷啊,来自东京的你又这么会懂,懂了又能怎么样呢?驹子在岛村心里也许很重要,不过哪里比得上东京里的妻儿,但她还是年年至此,也不会心生愧疚,乱拨他人心弦,是,又有人说灵魂,他们像是知己,在灵魂里相互依偎,而除了川端康成写的唯美的精神主义,内容还是背叛和等不了的心思。

  谎言重复一万遍也是谎言,所以我们要看到的,不还是本质?

  川端康成的文字很平淡,他似乎在说,我只是很平静的写个故事呢,一个跌宕起伏都看不出来的故事,只是这样的作者怎么会是一个男子。文字中间流露的细腻,凄美,使这本书本来就像个女子,施了淡妆,着一身大红灼灼和服,在银装素裹里撑伞缓缓走过来。

  风很静,雪依旧,各种各样的人穿梭在雪国里,列车周而复始开向终点站。

  像听了一首柔柔的歌曲,心底留下的是挥之不去的余间悬绕。纯纯的语调,像极了冬日里暖暖的阳光,带着令人窒息的气味,慢慢的融入心肠。本期周四电台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雪国》读书笔记 16

  我之所以读《雪国》这本小说,就是在看到前面的简介时说作者川端康成在这本小说中有很多描写雪国的绝美片段,这大概也是吸引我这本小说的动力吧。

  川端康成,对于我是一个不陌生的日本作家,他的《伊豆舞女》和《千只鹤》都为大家所熟知。他是一位新感觉派作家、著名的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因祖父母和姐姐相继死去,自己有飘无定所,心情忧郁成疾,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在后来的创作中就形成了一种阴郁的特色。在他早期的作品里,主要是反映一些社会想象,但是由于后来受日本古典文学和禅宗思想的影响,逐渐脱离现实,而头脑中的封建主义思想开始有所发展。《雪国》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他前后期思想的分水岭。

  热烈般的爱着岛村,但岛村最多把驹子当做是朋友罢了,只是他在旅途中无聊消遣的玩伴,在驹子身上展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渴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而岛村身上展现出一懒散、懈怠悲哀着生活在虚无中,岛村和驹子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完全的不同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从侧面烘托了驹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人性。

  川端康成在《雪国》中运用了西方的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文学的多种艺术手法,创造出了一种悲中有美、美中有悲的'独特意境。

  在我看完小说后,我又看了电影版的《雪国》。在电影中故事有一些不同,表现的方式更加的直白。在读小说时我对于小说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一些不理解,但是看过后,我就对这个故事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

  在岛村和叶子的关系中,他们总是若即若离的关系。岛村对叶子有好感,但是有没有更进一步的追求,只是会有时问问驹子关于叶子的事情。在驹子含糊其辞时他也没有怎么去深究。在叶子为了救人而从二楼摔下来时他也只是看着驹子和叶子抱在一起,对叶子感到同情,没有什么太多情绪流露。显然岛村对于叶子只是有一些好感而已。

  《雪国》读书笔记 17

  初读雪国,觉得雪国里面的文字挺优美的,但奈何自己阅读能力有限,并不真正理解到川端康成所想要表达的意境。几个月过去再重读一遍后,才发现川端笔下细腻的纯洁之美,而且驹子这个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常常感叹到身边缺少的正是驹子心中的那如雪国一般的纯洁。

  联想到很多日剧里面都会出现“艺妓”。不知哪会儿章子怡演《艺妓回忆录》还揭起一段风波呐!一个在中国是只卖艺不卖身的'职业,但相同的是都不能得到和平常女人一样的受人尊重。她们都是苦命的,她们的放荡却让人心生怜悯。

  《雪国》里的驹子,一个让人怜悯的女人,也许岛村对于她许多的也是这份感觉吧。最初让我有印象的便是她为了师傅的儿子——行男,决定走上艺妓这条路。虽然只是订婚,但有勇气为了一个男人——一个自己并非有爱恋的男人而选择一条需要承担很多的负重之路。让我佩服……也难怪行男在临死之前是真切地希望能见驹子最后一面了。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痴情的女子也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义无反顾的放弃和牺牲很多。

  即使对雪国略有感悟,但是却对《雪国》这本书中的人物情节描绘却是看得半知半懂。时至今日,经历诸多事世人情变故之后,再重读雪国,明白川端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哀伤与徒劳,呵,人生还真是一场徒劳啊,生活本身亦是一场徒劳。

  雪国确实是本经典好书,要读的朋友们我建议最好多读几遍,我想雪国真正的魅力在细读之后自然不言而喻吧。

  《雪国》读书笔记 18

  在《雪国》这部小说中,如果错过了那些描写风景的文字,就是一种遗憾了。我们可以来欣赏一下这雪国到底是怎样一个美法。

  “这是原野尽头唯一的景色。淡淡的晚霞把整个山容映成深宝蓝色,轮廓分明地浮现出来。月色虽已渐渐淡去,但余韵无穷,并不使人产生冬夜寒峭的感觉。”,“岛村仿佛坐上了某种非现实的东西,失去了时间和距离的概念,陷入了迷离恍惚之中,徒然地让它载着自己的身躯奔驰。单调的车轮声,开始听的.时候像是女子的絮絮话语。”。这两段话是岛村在火车上看到的雪国风景。在坐火车时,我会觉得窗外的景色从眼前闪过的时间过快而不去观察,但是作者在描绘雪国风景时感觉是在写一幅静止的画,月落迎晨,寒意料峭,像是失去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样,迷失在了这种美妙的感觉之中。

  在最后一章中也有一段关于景色的描写。“茫茫的银河悬在眼前,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体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真是美得令人惊叹不已。岛村觉得自己那小小的身影,反而从地面上映入了银河。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也像粒粒银砂子,明澈极了。”这是岛村在叶子死前看到的景象,美丽的银河,在叶子死时,在他眼前,在他心里倾泻而下,这种壮观的场面,让我们震惊,也为叶子这种无谓的牺牲精神而震惊。

  不管外界怎么评价《雪国》这部小说,我认为它在我理解的写作意义下是一部很不错的小说,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映象。

  《雪国》读书笔记 19

  《雪国》,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代表之作。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并没有什么感觉,甚至可以说只读懂了这本书的表层含义,只是单纯的了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仅仅只是读懂了艺伎驹子,少女叶子以及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三人之间的关系。读第二遍时便懂得更多了些,比如说驹子和叶子两个人悲惨的命运。还记得里面对雪国景色的描写:“雪国在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山上还有白色杉树。在雪国,月色也是别有特色,山头上罩满了月色,这是原野尽头唯一的景色,月色虽已淡淡消去,但余韵无穷,不禁使人产生冬夜寒峭的感觉,盈盈皓月,深深的射了进来,照亮的连驹子的耳朵的凹凸线条都清晰地浮现出来。”光是这段描写已经惟妙惟肖的将雪国的美景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雪国是纯洁而美好的,这不仅仅是一段对雪国景色的描写,同时还能体现出观赏者的心里情感,岛村这已经第二次来雪国了,可他依旧很欣赏雪国的美景,这段描写中处处流露着岛村的主观情绪,岛村被这无缘由的愁绪所包围着,他的内心究竟是如何看待驹子的呢?这种爱情哀愁情绪非常富有韵味。文章中最打动我的不是叶子,不是岛村,而是驹子。岛村就是一个无所事事,靠家产游手好闲的过着晕懒日子的舞蹈研究者。而叶子则是纯情又美好,又给人似雪般干净的.感觉,叶子是悲剧的,纯洁的她最后却在一场意外中身亡,她是“灵”的化身,更是“美”的幻影。

  相比叶子的悲剧,驹子更让人心疼。驹子,为了师傅儿子治病,心甘情愿当艺伎,只为给师傅儿子看病,只因师傅觉的他们两个很合适,只是因为师傅,她却失去了自由,也许行男的死亡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吧。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岛村的男人出现在驹子的生活中,这让她的生活从此都在悲剧中。她的悲剧从一开始就萌芽了,首先她的身份就是她一切悲剧的来源,因为这个身份,她原本和岛村存在着的一切都收到了限制,也都化为了虚有。驹子是多么喜欢岛村啊,喜欢到每次喝醉了,即便要一个人走一段特别难走的路也要去看看岛村,即便岛村并没有那么爱她。驹子每次都是那么渴望岛村能够常来这个地方看她,驹子总会在看着岛村的时候涨红了脸。书中有段描写是:“尽管驹子是爱他的,但他自己有一种空虚感,总把她的爱情看做是一种美的徒劳”“他可怜驹子,也可怜自己。”岛村即使没有唤驹子,不用说驹子也是常常来找他的。这处处都透露着驹子的悲剧人生。

  作者的这本书真实的反应了当时社会现状,给人无限的遐想,似乎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目睹了他们的悲剧,我厌恶岛村,他给不了驹子想要的爱,却又给了驹子无限的希望,同时又觊觎叶子的美貌。雪国的风景是美的,同样美丽的驹子和叶子却像生来就束缚在男人身上一样,这似乎是女人的天性,也是女人的劫,也让我了解了那一代人的爱情观,那朦胧而又虚无缥缈的爱情正如雪国的冰雪,总终都会融化消失的无影无踪。这种凄美和苦情是建立在取悦男性世界的基点上的。我愿,叶子在另外一个世界可以找到真正的自己,而驹子则再也不会为谁而活,最终活成自己的模样。

  《雪国》读书笔记 20

  最近看了川端康成的《雪国》。

  和叶子一样,行男也隐喻了传统的日本文化,行男和叶子是一体的。行男这个名字暗示着作者对渐渐离去的日本传统的哀悼,叶子生命的终结也寓意着作者对日本传统文化可能消亡的命运的深沉担忧。岛村象征着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的窥探和关照,实为西方文明的隐喻。在驹子火一般的爱情、叶子“内在生命在变形”的死亡、雪国魔力的'感动下,他仿佛置身于银河中的灵魂最终受到了深深的浸润,这也象征着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感化力量;驹子有着双重的身份,象征着面对外来文化压力时无力的传统维护者,是作者的化身;同时也隐喻作者在接受外来文化时的矛盾和复杂的心情。

  作家以富于抒情色彩的优美笔致,描绘年轻艺妓的身姿体态和音容笑貌。并巧妙地用雪国独特的景致加以烘托,创造出美不胜收的情趣和境界,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而看雪国的时候,其实,心情是安静的。因为没有特别大的人物矛盾冲突,所以没有了心情的起伏。就如同一个人在静静的欣赏着那一方的雪景。从作品,偷窥作家,直觉告诉我,那一定是一个有着对纯美的东西有种偏执的人。一个人总是在现实和精神上游走,对于驹子。他描写了很多,但是印象反而没有对叶子的印象深刻。虽然,倔强的叶子只是在开头和结尾中出现。但是第一次的出现如果以纯美来形容的话。那么,最后一次的从二楼跌落时候,那个场景可以用凄美来形容,但是那一次的跌落就像个慢镜头,段落不多,却给人印象深刻!

  看《雪国》,我突然间想起曾经写下的一些关于火车、旅行的文字来,想想,自己是一个很爱坐上火车去旅行的人。因为坐上火车,就能在陌生的人群中、在陌生的世界中穿行。一路行来,飞驰而来的风景,来往去留的人们,可以让我胡思乱想上好一段时光了。

  只是,对风景的描述,比之这样的名著,是绝对无法企及的了。那样凌厉、冷艳、凄美的文字,在《雪国》中频繁出现,却那样自然,似乎是作者信手拈来,却又那样贴切于文章一贯风格和主题。很容易让人沉溺其中。

  淡淡的哀愁,抹不开的忧郁,深入骨髓的凄凉。不是普通文字能承受住的重量……

  发自内心的悲戚。

  喜欢悲剧的我,何时是尽头?人生悲苦、孤独、凄凉如此,也许,不过是庸人自扰之。我是个太容易多想多虑的人了。也许,该多看看喜剧文才好呢。

【《雪国》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雪国》读书笔记(通用25篇)08-22

《雪国》内容梗概11-29

理想国读书笔记03-11

理想国读书笔记08-18

理想国读书笔记03-28

《狼国女王》读书笔记12-06

读书笔记理想国04-26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08-23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06-18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精选28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