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个人总结

时间:2021-02-17 12:58:02 个人总结 我要投稿

【必备】教师的个人总结集合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的个人总结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教师的个人总结集合5篇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1

  光阴似箭,一晃一学期的工作已悄然而过。回首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教育局实行骨干教师制,这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在学校的培养以及自身的努力之下,我被任命为校级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它不仅是一种荣誉与肯定,更主要的是一种责任,是对我以后工作的鞭策。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于是,我把压力化作动力,做好每样工作,不辜负领导、老师、家长、学生对我的厚望。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教育教学工作:

  我是校级语文骨干教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师德要模范、班级管理要优秀、教育教学成绩要突出??要不怎么有说服力呢?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时刻感到自己的不足。《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参考》等理论书籍成为我业余时间的“朋友”。我阅读摘录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我还注重“走出去”参加各种大型听课、培训活动:20xx年4月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为期7天的杭州“千课万人” 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会。三十节名优课,十多堂学术讲座,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名小语教师济济一堂,共同学习了五十多位专家、名师的精品。11月,我又参加了河北省“骨干教师”小学语文短期集中培训,各位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的精彩讲座,

  至今让我历历在目。我珍惜每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积极参与,认真记录,事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力求把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在自己的教学中实践、吸收。而且每次培训回来后,我都会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在校内进行展示课、讲座、专题性教研组活动??带领全校语文教师学习新的理念、新的课型,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科研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科研的道路上来。”这足以说明科研是教研的先导。为此,我带领全校的语文教师进行各种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发现孩子们的朗读能力较差,我又主持研究校级小课题《感悟体验 真情朗读》,找到提高孩子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带徒工作

  我是语文骨干教师中的一个,我深知“一棵树不成林”的道理。我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实践,还与我校年轻教师王雪娇建立师徒结对关系,每次听课或培训回来,我都会主动把笔记和学习材料给他们看。她们每次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前,我都主动和她一起研究教材、编写教案。听试讲、一起寻找课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我们互相听课、评课多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王老师的教学水平进步很大,多次得到校领导和其他教师的称赞。

  四、主要业绩

  20xx年7月 《乡下人家》一课获区创新优质课二等奖

  20xx年9月 《生命 生命》一课获区优质课三等奖

  20xx年1月 《欢欢喜喜过春节》获教学基本功说课大赛二等奖,20xx年3月《风娃娃》获区中小学交互式白板应用优质课一等奖,20xx年6月 《寓言两则》一课获优质课大赛二等奖。

  20xx年在校级钢笔字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

  20xx年在校级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参加区级课题《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

  主持校级小课题《感悟体验 真情朗读》

  20xx年、20xx年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连续两年获区政府嘉奖 20xx年获区政府三等功

  五、存在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的骨干教师,我认为我应该是一名智慧型,科研型的教师,是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有定力、有魅力的。我深知,教育是一门科学,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发展每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理论与行为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困惑的,更是我迫切需要解决运用的,因此,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才能真正成为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意义上的骨干教师,成为教育教学上的排头兵。

  五、改进措施

  1.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

  地参加学校的每次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习的内容。

  2.我在备课中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在教学中完善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挖掘并利用好教学过程中有效资源,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智慧,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经常性的深层次的反思与评价。

  3.将来我仍继续学习、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

  我是一个对集体充满了热情的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是我的工作作风,助人为乐是我的快乐之本,只要是对学校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我都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他完成好。在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实践中是充实的,因为在其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进步着;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同样会用心去面对,用我的全部热情来浇灌我深爱着的艺术教育事业。

  总之,我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在行家启迪中成长起来的, 在同伴互助中成长起来的,在专家引领中成长起来的,生命的旅程中很是短暂,但我们愿把它作为人生的一个驿站,心路的一条起跑线,事业的一个加油点,积蓄力量,充实行装,准备朝着更远的目标迈进。

  以上便是我教育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带徒工作的点滴体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一如既往地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2

  转眼间,我们己悄悄地走过一学年。回顾这过去的一年,我所带班级能按照市一类园的一日常规要求,对照新的纲要的精神,在园领导的合理安排下,认真执行“三表”不折不扣地实施各项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开阔幼儿的视野,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突出重点“幼小衔接”本学期,我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上面。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我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二、教育教学方面 每天早晨我会组织幼儿进行晨间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培养他们坚强意志,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一些丰富有趣的体育游戏:《大浪小浪》、《骑马人》等,培养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 本学期我担任语言组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每个幼儿都能大胆讲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些孩子胆小、内向不爱讲话,我就通过听说游戏《堆馒头》等鼓励这些孩子大胆讲述,积极参与游戏之中;我们还通过让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丰富,优美;早期阅读《鼠宝宝找朋友》、《挂摇篮》、《两只小兔》更是培养了 幼儿对书籍、阅读、文字符号的兴趣。本学期下旬我还对县开放了音乐欣赏《美丽的蝴蝶乐园》这堂课。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非常宠爱,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养成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针对这些情况,我通过晨间谈话、小故事进行有目的、有针对的教育,培养幼儿团结友爱、诚实勇敢、不怕困难、乐于助人等良好的品质。

  三、家长工作我通过家园ABC、家园联系活动、家教咨询等形式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在家园工作中桥梁作用。对一些特殊幼儿我还注意跟踪观察,主动与家长交流做到家园同步,共同教育好孩子。

  四、不足之处与努力方面:我还应加强业务钻研,及时反思,随时总结,不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工作内容,在工作中勤思考,努力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来年的工作中,这些都是我的努力方向,我将努力向先进教师学习,争取使我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3

  辅导学困生,我认为主要抓两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后辅导。课堂教学方面,要给予学困生特别关注,提供优先参与机会。

  1、课堂发言优先多数学困生不喜欢举手发言,其实有时也是没有机会轮到他们发言,久而久之,对上课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成为课堂学习的陪客。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让学困生发言,比如:新课一开始复习旧知时的发言机会,例题讲完后巩固练习是的发言机会以及复习课上的发言机会,我都会优先留给学困生。开始他们不举手或很少举手,回答时吞吞吐吐,声音很低,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们就逐渐会比较自觉地举手,只要他们会一般就会举手,而且发言时越来越爽快,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2、课堂板演优先学困生一般都会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而我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偏偏选一些学困生到黑板上板演。主要是一些难度不高的例题、配套例题的练一练以及练习中的基本题。开始几次他们往往会因为胆怯而处处出错,甚至会心慌意乱而不能板演。到后来就会慢慢习惯,甚至抢着板演。

  让学困生优先发言和板演,首先能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教师有时还可以收集一些“反面材料”;其次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也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变学习无动力为有压力、有动力。

  3、巡视指导优先当学生独立试解题和课堂练习时,我总会有目的地巡视,我的主要巡视对象就是那些学困生。开始,我一站到他们身旁,他们会紧张地做不出来,或者写一会儿用橡皮擦的动作掩饰,我们可以与他们交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善意,然后随着次数增多,就会慢慢习惯,这样,我们发现了问题,就可以及时指出,当面辅导,这也是帮助学困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方法之一。

  除了课堂教学中给予学困生优先参与机会外,还要进行适当的课外辅导。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4

  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各地风风火火的开展起来了,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中年教师,我有幸赶上这改革的列车。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我来结合自身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让孩子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喜欢学习,从而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我想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勇于探索的强大的驱动力。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知识的自信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情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时,还可以用不同的语气,如:强调的语气、神秘的语气、激将的语气、赞赏的语气、怀疑的语气,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另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改变“教师为主体”的观念,转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怎样学习远远比他们学什么要重要的多,当学生处在最有探索欲望的年龄时,我们不能只让他们记忆。《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策略不在是怎样讲清楚了,而是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怎样把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大量信息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调查等开展小组讨论,鼓励不同的见解等等。那么,学生在课上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参与到探索中去,从而有了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经历。

  新课程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需要我们不断的学;新课程是一段说不完的话,需要我们一起分享;新课程是一道解不完的题,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新课程是一件做不完的事,需要每个人的行动。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5

  刚走上教师道路,对一切都还是充满希望,以为以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总可以应付各种教学上的困难,可事实却不是这样。才体验到做为一位好老师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爱”字。师爱是新师的责任和考验。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我觉得热爱学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感情基础。如果一个教师连孩子都不知道如何去爱,那他就根本不配做一名人民教师;不配被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配“教师”这两个字眼。这种师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师爱是神圣的;这种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才有可能“亲其师”,才能从而“信其道”。我渴望成为一名好教师,我也有爱心、师爱。刚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小学生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老是问这问那的,可是真的接触小学生久了,就会觉得小学生真的有点“烦”,让我耐不住性子,有时候还会对他们发火。可是每天静下来后,就会觉得自己真的错了,他们是那么可爱,他们问的每一句话和问题都能真真切切地孩子的天真。作为老师爱学生是一种责任,对新老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二年级的学生还是非常淘气的,课堂内外经常惹事生非,不写作业,不守纪律……,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问:“你怎么语文课的作业?”“不会写!”生硬的语气,给人无可奈何的感觉。同时他那冷漠的眼睛向上一瞟,透露出你拿我怎么样的神情。该怎样让他们在我的教育面前心服口服?在听取老教师的意见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体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途径是爱和常识他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爱和赏识学生是塑造一个学生的基础,因为学生常常会在老师的赏识中产生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并学会拼搏进取;爱也是做好一名教师的基础,因为老师常常会在赏识学生的过程中学会宽容和理解,并积累教育的经验和方法。

  我在班级管理中,这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所以刚开始我会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他,特别是后进生。在班集体,我会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可是时间久了,我对他们倾注很多,可是他们没有回报,真是觉得有点气愤,可是想想他们在自己成绩不如别人的时候,也还是能够坚持学习,已经很难得了,我怎么还能够放弃他们呢。我也非常明白这是对新老师的考验。

  作为一位新老师,如何培养自己的师爱是关键。

【教师的个人总结】相关文章:

教师个人总结 -总结01-01

教师个人总结12-02

教师个人总结01-01

个人总结教师01-13

教师个人总结01-16

教师个人总结02-10

教师个人总结02-10

教师个人总结02-10

教师个人总结01-15

教师个人总结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