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时间:2021-03-27 15:01:40 工作计划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范文集锦5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好的工作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范文集锦5篇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1

  一、工作思路:

  1、20xx年,中心校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依据教研室20xx年工作思路和中心校20xx年工作计划,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推进中小学生评价制度改革,使我乡的教育教学工作步入一个新台阶。

  2、本学期的工作目标:

  ①课改方面:以市局教研室“三个一”活动为有效载体,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每所小学培养1—2名“教育之星”;

  ②教师培训方面:通过示范观摩、校本教研、教材辅导等形式,力争对全乡教师培训2次。同时重视非课改年级教师对新教材的熟悉、研修;

  ③学生素质培养:重点强化对学生日常习惯的培养,特别是新课改年级的听课习惯、读书习惯的培养;

  ④课题研究方面:着手组织“新课程下驾御发展趋向与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衔接”课题研究,为我乡教育“十一五”计划确立新的教育科研课题;

  ⑤教研员视导:多下乡入校听课,力争每周下乡三天,每学期听课60节。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课题研究,以课题促课改。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生命线。在这方面我乡基本上是个空白,重视程度不高。针对目前新教材、新课程的形式,我乡确立了“新课程下驾御发展趋向与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衔接”研究课题,并作为我乡“十一五”计划的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本学期,我校将认真组织广大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的分析论证、资料搜集、初步试验性研究等活动,为课题的最后立项做准备。

  (二)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校本教研。

  1、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拓展教育理念

  根据自身实际状况,我乡确立了“巩固已有成绩,提高理论水平,创新教学模式,突破旧有观念”的工作思路。

  面对新教材、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是应该先行的,没有教育理念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提高就无从谈起。我乡将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研讨学习;聘请教研室、进校相关领导专家作新课程专题讲座,拓展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

  2、以课堂为主阵地,各项研训活动为辅导,实现教师素质和学生能力的“双提高”。

  抓住课堂教育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突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广泛开展观摩研讨课、教学分析会、优质课评癣各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等四项活动,以活动促提高,从而实现广大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3、认真落实、开展好“三个一”活动,并以此项活动为载体,在每所小学培养1--2名“教育之星”。

  (三)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从教学计划、备课、教学、作业、课外辅导、质量检测等多方面下手,稳抓教学常规管理,定期下乡组织常规检查。

  2、加强教学质量检测,提高教学质量。中心校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抽测,组织教学质量分析会,以保证中心校对各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从而提高我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四)大力加强教研员自身建设。

  1、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和业务素质的提高。认真学习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报刊书籍、理论知识,多上网查阅相关课改资料,拓展视野,力争做一名新课改的“排头兵”。

  2、深入基层,多听课,多学习,多请教,掌握教师和学生的动态,从而准确把握全乡教育教学脉搏。本学期下乡听课视导不少于60节。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促提高。

  在认真落实市局教研室开展的各项活动、竞赛的同时,我乡计划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观摩研讨课、教学分析会、优质课评癣等四项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师生素质的提高。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2

  本学期我镇以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计划为指南,秉承我校“崇贤弘毅”的办学理念,践行“崇教尚学 仁爱坚毅”校训,坚持教研工作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做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使教研工作成为营造学校特色,培植特色学校的新的闪光点;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基四步”教学模式和三备二磨教研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特制定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强化学习,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1、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多购书、多读书、读好书,使学校真正成为“书香校园”。 每学期每位教师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2、继续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

  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三笔一画”的训练,夯实教师的基本功。各学校每周上交一份教师三笔字,进行统一展评。

  3、充分发挥教学一体机的功能。

  让每位教师进一步熟悉教学一体机设备并能熟练运用,会制作,鼓励教师运用上教研课,会用电脑备课,尽量在网上学习,在网上交流,鼓励教师创建自己的博客。

  二、抓好常规教研,提高教研水平。

  ﹙一﹚建构学习平台,促进专业成长

  1、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扩大教师和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选活动,力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

  2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 积极搞好校内的校本培训,在校内开展名师视频学习和校内公开课交流活动。同时还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听课观摩活动。在校内教研活动中,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教师校内相互听课。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6节,教研员听课不少于72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

  3、教师各方面都要展示自己的高素质。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设计制作的高质量课,并运用自如。

  ﹙二﹚抓好校本教研,促进教学实践

  1、根据制定好的教研工作计划,根据学科特点,深入开展各科的校本教研活动。做到研训一体原则,既有教研课的观摩研讨,又有专题性的理论学习,让每一次的活动大家都有收获。 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2、结合教育局教研室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大阅读”和“三重五步,篇篇过关”作文训练与实验作为重点。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与技能竞赛,通过参赛准备过程的磨练,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组织参加各种评比活动,扩大我校教师在本县的知名度。

  三、严格落实常规管理。

  ﹙一﹚做好各种计划、检查、训练和总结。

  做好教案作业等常规检查,完善校内常规自检方案,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对学生阅读训练、古诗词背诵、口算达标、规范字书写、英语对话等训练常抓不懈。

  ﹙二﹚抓好制度建设,落实教学常规。

  1、全面贯彻新课标精神。开全课程,上足课时。校长、主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探讨策略、解决问题。

  2、加强教学全过程监控工作,提高教师质量意识。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教师能制定好培优辅差的计划,并按计划实施,落实好各项措施,确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开展好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响应上级开展各种学科竞赛活动,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科知识互补,实现以活动促教学的目的,在各项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早作安排,精心准备常规活动

  1、开学初布置安排庆六一节目选拔,每个学校都要准备,四月份选拔出参加县比赛的节目。

  2、六年级音乐、体育、美术考试也要早准备,每月督导一次准备情况。

  五、继续搞好校本课程建设

  本学期,以武训希望小学校本课程为龙头,其他小学继续完善开展本校的校本课程。

  总之,我们将创新教研工作思路,积极服务课改,努力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前列,带动指导学校和一线教师,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精神,使我镇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3

  小学教研室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全县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我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我们围绕教育局和教研室本学期的工作重点,继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严把教学质量关,全面推进课改进程。充分发挥教研室的“研究、引领、服务”功能,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学生素质,引导学校走一条轻负担、高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规范课程管理,完善检测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并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课程设置管理规范化 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相关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各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新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按教学大纲教学。进一步规范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二)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1.抓实集体备课。先周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既在研究课标、处理教材、教学构思、形成教学案上下功夫,更在研究学生上下功夫,备课时首先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前提,以此作

  为备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学科备课资

  源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倡有条件的学校实施电子备课,安排骨干教师撰写或集体讨论通用学案,更加关注个性化学案的设计,既体现资源共享,又体现个人风格。

  2.优化 “345”学科基本教学流程。对不同课型的教学流程,不断创新、提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每一节课中都要切实落实精讲点拨、合理控制讲授时间,真正落实“三讲三不讲”;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间和空间;加强随堂检测和反馈纠正。通过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更多地说和做,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教研室分学科组织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研讨,指导“345”课堂教学示范校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交流学校开展“345”课堂教学的经验和做法。评选“昌乐县小学‘345’课堂教学研究品牌学科”。 采用自主申报方式,由教育局评审推出“昌乐县小学‘345’课堂教学研究先进学校”。

  3.教学质量检测常态化。重点开展基础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同时制定优化常识学科检测实施办法。开展教学质量“四测四清”活动。及时调控常规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的阶段性、过程性检测,加强学科抽测、随堂检测和跟踪检测的力度。质量检测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树先挂钩。但不能作为唯一条件。

  (1)当堂检测。教师要进行随堂训练,当堂达标,达到堂堂清。教研室建立随堂检测备忘录。通过“计划听课、推门听课”方式,根据网上公开的学校、班级课程表安排,每月一次选取部分学校对教学常规进行随机抽查,强力调控教学进度。每学科在1—3年内建立全覆盖的随堂检测备忘录。

  (2)单元检测。教研组要认真组织单元过关检测,达到单元清。学校要将检测的试题保存积累,教师要对检测数据做好具体分析,时刻掌握学情,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弥补教学不足。

  (3)阶段检测。教研室根据教学进度,对各学科进行教学质量抽测,达到“阶段清”。不断完善新学年教学质量检测方案,合理运用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矫正,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4)期末检测。学校要精心组织期末检测,达到“学期清”。 强化检测分析,形成检测试卷分析报告,找准阶段教学中的得失,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计划和策略。

  二、加强区域教研,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1.学校管理。突出教学视导的“导”的功能。今学期,将调整教学视导时间,安排在上半学期进行。对不同层次的学校提出不同的要求。建立相同起点的竞争体系,对学校实施分系列评价。促进学校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提高。加大教师评校和学生评教的满意度调研。

  继续倡导学校领导兼课、任课制度。12个班及以下的学校校长必须兼课,学校业务干部必须兼主课,12个班以上的学校校长兼课每周至少2节。视导时,组织对校长的业务学习、任教情况调研。

  2.教师管理。完善教研员联系学校机制与区域教研机制,通过虚拟教研方式,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加强名师培养,充分发挥引领和服务作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吸纳名师培养对象,成立学科中心教研组。对中心教研组成员进行重点调度和动态管理,建立专业引领发展机制、校本研修机制、网络研讨机制、评选激励机制,成员逐渐达到“三能三硬”,逐步培养成为我县学科教学的带头人乃至省市级名师。在学科教学专题论坛活动发挥带头作用。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培养目标上,明确方向指路子,帮助他们确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培养途径上,校本培训厚底子,提高教学教研能力;培养机制上,岗位锻炼压担子,通过新教师见面课,外出学习汇报课,课改研讨课,促使其迅速成长,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3.开展学科教学研讨,进行优秀教学论文、优质课评选等活动。

  三、开展根基教育,实施个性化育人工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通过活动推动,评价促动,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发展奠定根基。

  1.广泛开展以“读经典书、说普通话、发标准音、写规范字”为核心的“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建立健全达标创建活动的组织机构、制度保障等长效机制。

  2.学科活动常态化。举办“小学生语文素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小学生英语风采”等展示活动。小学生日常生活常识问答、自然观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素养纳入学生成长档案,通过等级、标志性成果、描述性评语等形式进行评价。

  3.体育教学以篮球技能培养为突破口,每年十月份进行小学生基本功测验。次年的四月份举行小学生篮球技能展示活动,以促进我县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四、加强行动研究,实现教学改革创新新突破

  1.积极开展根基教育与闲暇教育。各学校要把根基教育、闲暇教育与“四项基本功工程”达标创建活动紧密结合,探索如何利用在校时间与闲暇时间进行根基教育。将闲暇教育内容纳入学校课程管理,做好文化学科的促优补弱与闲暇教育内容的结合,强化教师、家长的闲暇教育意识,围绕学生形成健康的品格(包括诚实、善良、慷慨、勇气、自由、平等、尊重、博爱等),养成孩子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兴趣,教会学生科学的生活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深入探讨,积累成功的方法经验,并撰写教育论文、教育叙事或教育案例,参加县级评选。

  2.继续深化“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实验学校要注重配备与新教材配套的主题学习阅读丛书。加强和规范阅读课开设,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建立班级图书角,促进学生藏书的交流,为学生的阅读创造条件。对于中高年级的教学模式,将课本教学与丛书的教学调整为“精读“带动,“阅读”提速,“主题”自学的.教学模式,或实施“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模式”。要不断积累“主题学习”教学经验,踊跃向《主题学习实验通讯》投稿。

  3.搞好数学建模教学实验与探索。充分挖掘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详实的问题背景,让他们亲身经历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和数学材料,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分辨力,建立起初步的数学模型。重视学生展示自己建模思维过程,同时,对学生数学建模进行评价和应用。

  五、重视特殊教育教研

  1.完善特殊儿童受教育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有专人负责特殊教育工作,做好对残疾儿童的筛查鉴定,档案信息的采集和填写要规范,确保档案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尤其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要真实、客观,针对性强;随班就读教师要采用统一的随班就读备课本,在备课的各个环节中恰当体现个别教学设计,做到课堂上真正满足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2.召开特教学校教材改革建设研讨会,加强特教学校教师的培训学习。在充分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基础上,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在尊重残疾孩子特殊性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主体潜能;在各科教学中加强对残疾儿童的缺陷补偿和康复技能训练,做到传授知识和补偿缺陷相结合,最大限度使特殊儿童走向正常化。

  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深入开展争优创先活动

  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努力完成党建任务,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坚持业务学习,提升专业素养。鼓励教研员做到四个“自己”,做出品牌,即敬业爱岗就是尊重自己,缺啥补啥就是营养自己,反思调整就是完善自己,培植悟性就是提升自己,持之以恒终将成就自己。同时,深入开展教研员专业成长“五个一”工程,即每三个月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每学期举行一次报告会、每年承担一项课题研究、每年发表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每年推出一位在全市有影响的教师。并把“五个一”工程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教研工作继续以区、镇教育部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开展扎实有效的区域性教研为主渠道,以解决新课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 通过教学讲座、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引领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进一步探索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加大教育质量监控力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我区教育事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校本培训为核心,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意识,教学中心意识,必须从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入手。

  3、坚持教学研究“以人为本、亲近教师、关注学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4、建立健全的教研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好科学的教科研计划。深化课题研究,增强教研的实效性。

  5、面向全体,优化整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校特色的发展。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1、根据上级要求及本校实际,继续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本学期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而努力。如:走出去,虚心学习外地经验,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专题讲座、教学交流、教学培训和观摩等。

  2、抓好校本培训工作,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不断深化教育科研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以及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1)做好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课件制作的培训工作。

  (2)做好教师普通话提高培训工作(每周国旗下讲话)。

  (3)建立教师网络研究平台,给教师提供获取与交流教育理念和信息的空间。

  (二)突出教育重心,强化常规管理。

  我校在全面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坚持以常规教学为重点,以“以德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爱心育人、教书育人”的五育思想作为教育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在常规管理上,我们坚持“两项制度”、“四个精心”。即不打无准备之战的备课制度和备、教、批、辅月工作检查讲评制度;做到精心钻研大纲和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板书;精心设计课后练习。我们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益。在课堂上我们还力求做到“四活”,体现“新”、“动”、“争”。即课堂上气氛要活,教学方法要活,学生思维活,练习形式活。课堂上要有新内容、新活动、新形式,要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形成互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

  1、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如何,说到底实际上就是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落实到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之中,落实到每一堂课教学之中。今学期,我们将把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科教研组长的职能、职权,强化教学基础管理作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推动课堂教师整体优化的重要手段。学科组、备课组建设方面,我们在加强“四要”(要具体的备课组活动计划;要在备课组长负责下进行的集体备课;组员在备课组内要有明确分工,形成工作合力;要有具体的备课组活动记载)的同时,要落实“师徒合同”。平时要求每一位行政人员必须参与备课组活动,与组员同学习、同讨论、同研究,每学期结束时,在备课组内自评,成果展示的基础上,评出优秀备课组及成员。

  2、抓好课题研究,力争早出成果。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搞好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以课改为契机深入搞好教科研工作。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各科教学的研究和实验,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要做好综合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实验和研究。

  本学期,学校将按要求对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由教导处牵头,带动课题组组长,组织课题承担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上升到理论,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

  1、促进家校沟通,举办教学开放活动。

  抓好薄弱年级的教学工作,班主任通过家校通联系各班学生的实际,平时学习情况,有计划召开家长会,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分析薄弱年级和学科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力争使本学期薄弱年级成绩有明显提高。本学期,还将举行教学开放日,老师与家长、学生共同融入同一个课堂中,交流经验、情况等。

  2、积极举行各学科活动,抓好第二课堂的开展。

  (1)英语科组利用课间操前进行全体学生每周两次的口语训练,平时还会进行基础知识、朗读、歌曲竞赛活动等。

  (2)语文科组利用中午时间进行读书看报活动,每位学生要求至少一本课外书、作文书等等,并进行读书笔记,平时还会进行基础知识、朗读、作文竞赛活动等。

  (3)数学科组坚持每天五分钟以上的口算、计算能力练习,平时还会进行计算、应用题竞赛等等。

  (4)本学期,开设了作文、美术、科技、三棋、醒狮等兴趣班,体育科组还定下每个月底举行一次师生有益有趣的体育活动,丰富了老师和学生的课余生活。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5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落实《小学管理规程》、《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参照《洛江区小学、幼儿园20xx-2013学年度校历(第一学期)》及《洛江区20xx年初幼教工作意见》,紧密联系市、区预举行的各项师生活动、竞赛,科学合理的制定学校教学教研工作。高度重视校本教研、狠抓课堂质量、提前布置各项活动、师生赛事,落实到人,跟踪指导到位。确保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素质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二、落实事业计划,规范学籍管理

  1、20xx年计划招收新生200人(含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2%以内。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学籍管理员务必要做好本服务区内在外县区(市)就读学生的就读证明材料收集保全工作,确保材料真实可靠,包括辍学率为0%的相关佐证材料在内,都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开学初,组织力量专门对新的公安户口册、文化户口册、义务教育卡、学籍卡进行造册、滚动、登记,及时建立相对应的新生册、卡。

  2.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认真抓好残疾儿童入学工作及智残儿童鉴定工作,重点抓好按时入学和随班就读,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

  3.切实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内部管理的职责要求和评估标准,加强和完善迎检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扎实开展自查自评自纠,加大整改力度,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薄弱环节,巩固和提高工作水平。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备课组制度建设

  1、切实落实《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试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充分认识实验小学的“实验”涵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建设、措施落实和检查机制,努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2、学校内部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工作的过程性管理,期初、期中、期末的学科计划、作业、试卷、总结及其它随机性内部常规检查要有记录、有量化、有评比、有反馈,要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常规检查要公平公正、要细化到每一位教师,并将此作为期末评定教师常规工作业绩的依据。

  3、强化各职能部门主导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质量立教的观念,追求常规管理工作的高绩效,讲究务实、细致、创新、持久、高效的管理方法,实现各校常规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优化。

  4、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充分认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管理素质的同时,实现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性的指导和管理。学校领导要主动深入课堂听课,实地掌握一线教师的教学状况。要继续在教师之间开展同年段、跨年级、跨学科的听课教研活动,形成校领导听课评课、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的良好教研工作格局。按照区局初教股要求,校长和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评、导课不少于30节,教师个人听评课、撰写教学反思均不少于20课时。

  5、加强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建设,明确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职责。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要在教导处的组织、协调、指导下,具体承担学科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监测,以及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等任务。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要进一步明确职责,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要充分发挥各备课组骨干教师的作用,建立结对帮扶、以老带新、促进专业共同发展的机制。

  6、继续狠抓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生成。重点要抓好规范备课、授课、作业与试卷批改、课内外辅导、练习设计等五个环节的相互衔接、相辅相承。

  7、继续深入开展“师徒”互帮互学活动,提高帮扶实效。要建立常态帮扶机制,加强帮扶工作管理,认真做好组织、落实、协调工作,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帮扶实效。

  8、认真做好图书、科学仪器、体音美劳器材、各学科教学用具、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等教育资源的管理与使用,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切实管好用好教学设备,发挥设施设备服务教育教学的最大效益,做好循环使用教科书的收集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教科书管理室(橱),领取、归还有记录。

  四、依法治校治教,规范办学行为

  1、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意识。认真贯彻《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随时接受区教育局定期或随机的专项检查或测试。

  2、结合实际,根据具体的班级、师资、教学资源等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和《教师任课表》(简称“三表”),以此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3、学校建立巡课、查课、代课管理制度,督促教师按课程表上好每一节课,实施有效教学,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要充分挖掘各校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普及课外活动参与面,提高兴趣小组参与率。

  4、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课外书面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难度,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参加体育锻炼和社区活动的时间,加强对学生教辅资料的规范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五、重视校本教研,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1、做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工作。要加强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管理、使用和考核,切实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服从区局安排,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观摩讲学活动。同1

  2、重视校本教研。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和专题研修活动,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把握《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纠正盲目增加内容和难度的倾向,深化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生成。

  3、提升校本教研实效。要不断丰富校本教研方式 ,推广一些好做法。要加强教研室和教研组建设,扎实开展以课例或案例为载体并围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要素进行的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校本教研实效。

  4、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要继续加强对英语、科学、综合实践、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品生(品社)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实际应用等问题的探究,促进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发展。要切实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不断提高参与覆盖率,为学生展示特长提供更多的平台,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5、加强课题研究,提高研讨质量。课题组负责人要以此为契机,在加强课题研究的同时,要注意过程性材料的规范积累、收集、分类、整理和阶段性总结。课题组长在研讨过程中要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要服从课题组的工作分工与安排。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01-15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03-15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03-21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01-01

教学教研的工作计划05-15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03-23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06-17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08-28

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01-15

中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