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01-16 10:11:41 教学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

  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3、呈现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

  4、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5、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6、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四、教材重点难点重点:

  “走出深重的历史灾难”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学期在本课程中出现与原有历史教材设计有很大的区别,注重呈现历史细节,让历史人站在儿童面前,与儿童对话,本主题旨在引领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走近历史,在自己生活中找到历史文化的足迹,引起他们与之交往的愿望和冲动,表现出对祖国地理、历史发展状况的尊重、关注,并引以为光荣和骄傲。

  五、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进一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六、课时安排:

  每周两课,其间也可安排一些劳动、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七、本册教学时间安排:

  1、第一单元9教时

  2、第二单元9教时

  3、第三单元12教时

  4、第四单元10教时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

  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初一一学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本班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根据初一期终考试成绩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合格率为91、4%,优秀率为13、8%,平均分为87、67,与其它两个班级语文优秀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学期在保持合格率、平均分总体较好的势头之下,还要大力抓好优秀率,力求更上一层楼。

  目前本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我们这样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4)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写一篇小论文。

  1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7)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8)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课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

  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初中新教材教学为重点,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课程教法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学成效。

  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大洲、大洋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展示,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国土的组成——邻国——地形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村落的发展。

  四、教材重难点:

  重点:第二、三、四单元

  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和归纳地理事物的特点。

  五、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预备课1课时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2课时

  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2课时

  探究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课时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二课自然和环境2课时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2课时

  探究课从地球仪上看世界1课时

  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3课时

  第二课山川秀美3课时

  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3课时

  探究课游历华夏1课时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家住平原2课时

  第二课以山为邻2课时

  第三课傍水而居2课时

  第四课草原人家2课时

  第五课干旱的宝地2课时

  第六课文明的中心——城市2课时

  探究课来自家乡的报告1课时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课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

  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初中新教材教学为重点,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课程教法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学成效。

  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大洲、大洋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展示,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国土的'组成——邻国——地形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村落的发展。

  四、教材重难点:

  重点:第二、三、四单元

  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和归纳地理事物的特点。

  五、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2课时

  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2课时

  探究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课时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二课自然和环境2课时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2课时

  探究课从地球仪上看世界1课时

  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3课时

  第二课山川秀美3课时

  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3课时

  探究课游历华夏1课时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家住平原2课时

  第二课以山为邻2课时

  第三课傍水而居2课时

  第四课草原人家2课时

  第五课干旱的宝地2课时

  第六课文明的中心——城市2课时

  探究课来自家乡的报告1课时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计划5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4个单元,14个活动主题和一个研究课题,主要综合了《课程规范》中“我在生长”、“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保守模式,注重促进同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比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法来构建教材体系,本册教材主要出现以下特点:教育性、综合性、参与性、直观性。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工作的社会意义,小同学在学校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我国的自然概况,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我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以和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探究。

  2、使同学感受学习生活的快乐,热爱学习,尊重老师的劳动,增强作为学校小主人的责任感。

  3、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了解,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

  4、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自觉抵制各种迷信活动。

  5、引导同学采用实际调查、动手操作、查阅资料、分析比较、讨论交流等多种探究方式,培养同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战略。

  1、对话教学战略。

  2、活动化教学战略。

  3、体验性教学战略。

  四、课时布置。

  第一单元5课时

  第二单元8课时

  第三单元12课时

  第四单元9课时

  研究课题3课时

  预计37课时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计划6

  一、学生分析

  共有两个教学班,学生人数100人,其中男生48人,女生52人。本届八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方面还很薄弱,经过上学期我的不懈努力,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加强,学习态度也有所好转。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短篇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整体的惰性还是很强,自觉性很差。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而自暴自弃,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

  另外,所教班的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二、教学总体目标

  1、学生应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能听懂教师对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能参与讨论。

  3、能读供七至八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4、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5、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

  6、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三、教学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04-14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1-30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必备】09-23

七年级上册历史科目教学计划08-03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总结05-25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04-14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5篇)07-07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5篇03-19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9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