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工作计划

时间:2021-09-09 19:08:28 小学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汇总8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品德工作计划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汇总8篇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 篇1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

  全册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意在使儿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第四单元《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意在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全册教学要求:

  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2、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4、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5、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提高质量措施:

  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活动。

  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全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第1周至第3周

  第二单元 地球生病了 第4周至第6周

  第三单元 世界问题还不少 第7周至第12周

  第四单元 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第13周至第15周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 篇2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4个单元,14个活动主题和一个研究课题,主要综合了《课程规范》中“我在生长”、“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保守模式,注重促进同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比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法来构建教材体系,本册教材主要出现以下特点:教育性、综合性、参与性、直观性。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工作的社会意义,小同学在学校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我国的自然概况,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我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以和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探究。

  2、使同学感受学习生活的快乐,热爱学习,尊重老师的劳动,增强作为学校小主人的责任感。

  3、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了解,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

  4、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自觉抵制各种迷信活动。

  5、引导同学采用实际调查、动手操作、查阅资料、分析比较、讨论交流等多种探究方式,培养同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战略。

  1、对话教学战略。

  2、活动化教学战略。

  3、体验性教学战略。

  四、课时布置。

  第一单元5课时

  第二单元8课时

  第三单元 12课时

  第四单元9课时

  研究课题3课时

  预计37课时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市局“内涵提升年”活动要求为目标,围绕教研室工作的总体部署,采取“分层推进、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工作策略,加强课程改革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我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教材研究有突破。品德与生活方面,主要完成一年级品生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研究工作,积累相关资料。品德与社会方面,完成高年级史地内容的研究整理工作。

  2、教师素质有发展。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科教师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发现并培养一批年轻骨干教师。

  3、教学质量有提高。通过工作,促使薄弱学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师研究水平逐步提升。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继续做好教材研究工作,奠定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

  正确、准确使用教材是扎实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本年度重点进行一年级品生教材的解读工作,把教材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各主题单元目标,每专题至少由三名教师进行课堂呈现,并将优秀教学方案整理成册,品德与社会主要完成五六年级历史地理内容的整理工作,逐步完善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

  2、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有效课堂的构建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1)做好中心组建设工作

  市级中心组成员要坚持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中心组每月一次的集体活动。各单位也要高度重视乡镇(学校)中心组的建设情况,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2)做好年青教师的培养工作

  各单位以各种活动为契机,结合日常听课调研活动,发掘优秀青年教师,并提供舞台给予锻炼的机会,使其尽快成长,不断壮大中心组的队伍。

  (3)做好农村教师的指导培训工作

  各单位要借助网络研讨、送课下乡、调研和具体的指导,使广大农村教师得到熏陶,品德课堂教学再上新的台阶,实现优质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探索教研工作新模式,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性

  (1)扎实开展片区教研工作。

  根据教研室整体规划,各单位以片区为单位成立片区教研组,选拔骨干教师担任组长,制定片区教研活动计划,根据片区一线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比较集中的困惑或问题,确定相应的研究专题,定期组织教研活动,争取做到教学研究有序、有效开展,使每一次教研活动有价值、有意义。

  (2)加强常态课课堂教学研究。

  以示范和典型案例分析为基本方式,从解决问题走向经验提升,从经验走向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研究成果展示。

  (3)做好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本年度计划启动“小学品生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课题研究工作,通过课题的引领与带动,促进我市小学品生品社教学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4)充分发挥网络教研优势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网教研平台,不断丰富其资源,完善其内容,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加大网络教研的宣传力度,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和效益。

  四、主要活动安排

  八月份:

  1、总结上半年工作

  2、制定学年工作计划

  九月份:

  1、传达学科计划

  2、中心组集体活动

  3、有效课堂调研

  4、参加片区教研活动

  十月份:

  1、培植创新课例

  2、中心组集体活动

  3、送课下乡

  4、参加片区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1、章丘市教学示范学校验收

  2、课堂教学展示

  3、参加片区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

  1、参加部分学校年会

  2、中心组集体活动

  二0一一年一月份:学期总结

  二月份:

  1、调整计划

  2、中心组集体活动

  三月份:

  1、有效课堂调研

  2、中心组集体活动

  3、参加片区教研活动

  四月份:

  1、教学能手评选

  2、参加片区教研活动

  五月份:

  1、参加片区教研活动

  2、学科教学展示交流

  六月份:

  1、学科工作总结

  2、片区教研活动总结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 篇4

  一、教材的特点:

  1、生活。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即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孩子的.真实生活为主要来源,主要是熟悉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身边的生活,都是亲切的内容。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孩子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和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在为孩子提供真实的生活资料或情境,组织孩子去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务劳动、照顾自己的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孩子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和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在为孩子提供可以模拟的现实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孩子实施;

  再次,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是载体,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活动要童真童趣,要鼓励老师从孩子生活的现实中捕捉主题。也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第四,这门课的内容不仅来自生活,而且高于生活,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教师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

  本课程面向孩子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老师、孩子的创造力。

  第一,整体视野开阔。过去我们只注重学科知识和基本功的培养,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孩子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孩子生活的一切都和课程有关。

  其次,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将新的信息和孩子的实际问题带入课程内容,增强针对性。

  第三,教学空间开放。

  第四,教学时间的灵活延长是基于学习的需要和实际效果。

  3、活动。

  首先,课程形式以参与式活动呈现,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的直接参与和充分参与。

  其次,通过教学活动实现课程目标。

  第三,孩子自己现场参与活动,教师指导活动,将教材内容转化为专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充分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孩子”,这是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取向。子目标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强调知识和技能学习,忽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强调追求结果,忽视过程和方法的倾向等。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改变老师的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三、课时安排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 篇5

  一、复习目的:

  为确保思品教学质量,迎接小升初教学质量分析,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拟定本学科复习计划。

  二、复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复习习远古文明,了解古代灿烂的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思想以及建立健全个人意志品质,有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

  3、明白一些基本的社会准则和做人的基本原则。

  4、积极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是本学期的重点,积极指导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为教学难点。

  三、 提高复习教学质量措施

  a) 图文结合,进一步掌握理解课文内容;

  b) 联系工作实际以及周边发生的实际事例,进行思想教育;

  c) 多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观察了解社会。

  四、复习安排

  利用十三节课进行单元复习

  a) 用三节课时间复习《我是小小主人翁》部分。理论联系实际,从正面教育入手;学法上要坚持讨论提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正确归结考试中出现的能力题。

  b) 用四节课时间复习《历史告诉我们》这一单元,记住中华远古文明灿烂的文化以及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欧洲工业革命进展情况,记住一些重要的发明。

  c) 用六节课时间复习中国近代史,重点记忆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由来和内容,以及列强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字眼片战争以来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实际,了解中国人民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的经过,复习难点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史事件。

  最后另用四节课时间进行综合复习,主要进行毕业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室教学计划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

  心,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过程。根据低年级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工作重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教研室对品德学科的高度重视,我们本学期按照上级要求,组建了《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我们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内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课堂生活化,品德教学科学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工作措施:

  (一)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校本培训

  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2、教研活动

  (1)确保每学期一定次数的教研活动,学习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品德组的实际,要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互动交流,积极发挥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学水平达到最高。

  () 为您服务!

  () 为您服务!

  (2)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内加强集体备课,上好校内公开课,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把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特别要注意教学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重视听课学习,有计划的对教法进行探讨,形式不拘一格,通过上互助课,互相研究,互相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老师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育人环境。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生活为主的课程,处处体现了生活性,我们通过各种节日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为学生创设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真正发挥品德学科的优势。

  四.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1、组织本学科成员共同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并向任课教师传达计划。

  2、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说课活动。

  十月1、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做好准备。

  2、每人上好常态课。

  十一月1、观看优秀课例录像。

  2、参加区名师课堂教学专题研讨。

  十二月 1、 做好优秀课件、案例征集

  2、组织教师上好研讨课,做好评课活动。

  元月1、做好考查、抽测、工作。

  2、总结、整理、反思本学期工作。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坚持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去实施“新课改”,坚持用“创新教育”思想去探索教育创新之路。

  二、工作目标:

  1、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社会生活,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2、开展“学大纲、研教材、听讲座、优质课”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认识,提高思品业务水平。

  3,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参加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是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5、开展活动性思品课研究,改革探索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他们受到教育。

  三、各月工作安排“

  2月份:1、学大纲、定计划。 2、组织教师集体课。

  3月份: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深化课程改革。

  4月份:1、组织教师撰写《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论文、案例。

  2、各年级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5月份:1、各年级段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研活动。

  3、组织教师参与学习、听课活动。

  6月份: 整理一学期工作,写好总结。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 篇8

  一、学术条件分析

  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很不一样。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来说,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生,新的老师,新的学习方法……他们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但这些都要求学生尽快适应,否则很容易给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些困难,严重造成学生厌学、厌学等不良情绪,影响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

  这需要教师有耐心和信心来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局限性,使他们尽快融入新的集体生活。自豪愉快地面对新的变化。那么老师就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成功实现从孩子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学校里情绪稳定快乐,更快适应小学生活。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一单元:我是一名小学生: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帮助新生形成对招生的正确认识和态度,缓解新生普遍存在的“不适合招生”现象。逐渐适应和喜欢小学生活,为进入小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快乐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

  第二单元开学日:本着以学生为基础的原则,我们始终关注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该模块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在校一天”为主线,以上学学校生活离校为线索,旨在配合小学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儿童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在学校里情绪稳定、快乐,更快适应小学生活。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家”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孩子对“家”有着深厚的情感依恋。从孩子对“家”的情感和热爱出发,培养孩子的健康、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存能力,是明智而有效的。

  第四单元银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让孩子了解冬天的自然现象。知道冬天什么时候来,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对动植物活动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尽可能通过动手和实践体验,帮助孩子对冬天产生激情,让孩子了解冬天的不同场景,感受大自然的活力。

  同时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冰是怎么来的?”并尝试做一个小实验和一个漂亮的冰饰,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启发孩子认识冬天。同时,根据学生生活,安排春晚活动,鼓励孩子通过各种渠道为春晚活动做准备,积极表扬和鼓励孩子主动参与活动,让孩子切实感受到新年的节日气氛。此外,还可以组织雪人、冰饰、滑雪等孩子们喜欢感受冬天喜悦的活动。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汇总8篇】相关文章:

小学品德教学工作计划汇总7篇02-20

小学品德教学工作计划汇总八篇02-12

小学品德教学工作计划汇总5篇02-03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计划4篇12-20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计划9篇12-07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计划六篇11-24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计划八篇11-01

小学少先队品德教育工作计划08-01

实用的小学品德工作计划3篇03-20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范文合集9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