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学年下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之二)

时间:2021-12-08 13:19:21 学期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2009-2010学年下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之二)

2009——2010学年下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之二) (中国大学网 unjs.com)   2009——2010学年下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之二)   (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在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以创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学生个体,高质量的管理成效为目标。具体作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的教学十字方针。   1、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我校的教学环节管理措施,实施对教学工作的全程管理,以期使其更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从而为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提供制度支撑。   2、为提高每一位教师的学习意识,使教师的知识内存能够不断吸收,不断消化,不断更新,成为学生喜欢,同事羡慕的长流水型教师,从本学期开始建立我校的教师成长记录袋的使用,利用教师档案记录教师学习反思总结的内容。具体分为:论文,反思,案例,学习笔记,教案五类,以便查阅。同时要加强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和培养,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搭建平台。   3、改进原有备课的管理模式,坚持我校的十六字备课原则,即:集体备课,个人加减,强化反思,资源共享。强化集体备课制度和个人二次备课。   4、精心抓好初三毕业班工作,要把毕业班工作看做是学校的形象工程、干部的责任工程、教师的饭碗工程、学生的前途命运工程。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初三的生活都是紧张的、忙碌的、艰辛的,但又处处充满着挑战,处处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初三的全体教师都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宗旨,以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在工作中想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多一点智慧,多一点奉献,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初三全体师生一定要发扬二十八中学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凝聚成一个团结和谐竞争进取而又极具战斗力的团体,共同去迎接中考的挑战,创造人生的辉煌,争取为二十八中学再献上一份厚礼,为关心我们的领导、期待我们的家长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5、坚持内涵发展,构建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名师、打造品牌。要把“杨玉华工作室”办好,并坚持下去,让他引领学校教师的学科发展和专业进步。利用各种形式,使全校教师逐步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及时把握课改方向,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真正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有效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为加强教师的素质提高,加强教研和教师内涵建设,三月份,为学年组间的听课评课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采用“备课,上课,评课”的方式进行,重在提高和实效。要求每位教师的听课数量不得少于10节。四月份学校将组织开展“推门课”或“抽签课”。五月份初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伴我前行”教学基本功大赛,让网络教学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和行为。   6、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能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命脉所在,一切教学与教法的改革,先进教育理念的实施,最终必然落实在课堂上,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创新常规教学各环节工作,构筑理想课堂,打造精品课堂。   本年度,继续强化常规教学管理,提升常规管理质量,让每个课堂都充满活力和智慧,让每个四十五分钟都成为优质课,努力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让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要博爱每一个学生,厚爱潜能生,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要以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创设一种和谐和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愉悦、轻松的心境之中,使学生学有所乐、乐中悟道。   7、推进以课题研究带动为龙头的教育科研工作,重视“十一五”课题《创建四为办学理念的研究与实践》的结题,提倡新的立项、提倡系统研究,促进教改向纵深发展,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道路,带动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带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带动学校办学特色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继续办好《科研简报》和《校报》,传递科研信息,向教师们传递新思想、新理念、新成果、新经验,为一线教研提供精神食粮。   8、在广泛开展“教研四课(备、说、上、评)”、“等级三课(过关课、达标课、示范课)”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还要根据校本培训的目标和新课改的需要,组织系列教学活动。   9、对新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新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为了使新教师尽早适应学校的教学,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每位新教师至少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帮带,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听课、备课,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研究课堂教学艺术;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要尽心尽力,言传身教。新教师每学期听老教师的课必须在20节以上,课后新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精彩之处及时总结;老教师听新教师的课必须在10节以上,每次听课以后要有指导,新教师要认真听取老教师的指导并及时记录、整理。   10、加快教育信息技术普及的步伐,积极推进教育初步现代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本学期,学校要在全校各教室安装投影仪、实物展台、电视机、计算机和大屏幕,各科教师都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掌握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的生动性,提高全体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促进学校电化教学的发展。   11、认真执行“三级教学事故控制程序”,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不准随意向学生推销或推荐学习资料,不准拖延在校在班时间,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吃学生家长的宴请,不接受家长的礼品和礼金,不在课堂接打手机,不坐式上课或随意走出课堂。学校要组织教学主任、校长定期抽查,发现违纪现象要严肃批评,扣除当月的部分课时费。   12、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管理,突出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坚持“用数据说话”,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努力做好学科单元和阶段性的教学质量评估的分析,要求每次分析找准问题,人员到位,分析到位,措施到位,反馈到位。   1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本身存有各种差异,这是不可否认的。有的学生上课因“吃不饱”而耗时分心,有的同学上课因“吃不透”而疲惫厌学,有的学生上课则因“不会学”而疲于应付等等,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些现象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差生出现。我们将依据“建构学生主体,培养创造能力,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全面发展”主题思想,在对学生进行全面学习质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更新观念为先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梯度地开展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的“教”体现“全面”、“启迪”、“激励”,依此来带动学生的“参与”、“探索”、“超越”。把让学生学会学习看作课堂的生命,把学生是否会学看作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教师要注重课后反思和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为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助力加油。   14、本学期开学初,全体教师要根据学情、校情,认真做好整理、修订和开发校本课程,编配好新课程的配套习题,继续形成具有二十八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及配套习题体系,通过学科研究使全校一线教师尽快适应新教材,跟上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式,使各学年、各学科成绩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15、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追求卓越,形成品牌效应的显著表现。学校在追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教育资源,打造办学特色,为实施个性化教育,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开辟渠道。要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让“阳光体育运动”深入人心,发出持久的魅力。要重视体育、艺术教育,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保证体育锻炼达标率,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国家体育训练标准达标率在95%以上,体育合格率达98%,初三升重点高中测试合格率100%。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按大纲上满上好体育课,坚持上好“两操”、“两活”,并纳入每周一次的“流动红旗评比”。搞好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运动会、体育节、各年段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挥学生的特长,做好体育特长生的培养。   16、利用学校的体育馆和塑胶跑道,搞好体育专业队的训练。根据我校情况,抓好学校的特色球队、民乐队的筹建和制度建设,要加强训练,责任到人,突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其它的传统训练队要重在平时,重在经常,避免临时组队,应急上场的现象,力争在市、区各项竞赛中创造更佳成绩,各年级组要结合本学年学生的特点,适当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17、重视卫生保健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保证师生健康,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尤其是近期的“甲流”工作和近视的防治、监控工作,校医室要做好眼保健操的指导、检查、控制近视率的上升。本学期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要向更高的水平和档次迈进。   18、利用现有的好条件,上好学生的理、化、生实验课。要按课程标准要求开展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要达到100%,学生分组实验操作要做到科学规范,实验室制度要健全,并创设出良好的教育环境。   (五)、精细学校管理,提高后勤和行职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执行力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质量是我们的永恒追求。新教学楼、新的环境、新的管理要求,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后勤部门及行政人员要借新校址住入之机,思考新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分管工作的管理水平。要强化服务意识、法制意识、效益意识、节俭意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