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计划

时间:2021-09-12 17:45:13 学习计划 我要投稿

【精华】课程学习计划3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学习了,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程学习计划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课程学习计划3篇

课程学习计划 篇1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有关内容,促使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发生较大改变。为使课改实验在今后有长足的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在平时的工作中以江""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学习计划如下:

  (一)认真培训,贯彻精神

  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新课程理念学习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了解课程改革背景,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等,对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作到心中有数。

  (二)立足教学,抓好常规

  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特别是一年级新编教材,更要从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去了解其新特点。只有把握了新特点,才能更好地领悟课改精神。其次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再次在练习的设计上,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设计开放的、灵活多样的练习。

  ( 三)外出学习及校内学习

  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各项培训,县级课改培训和听观摩课。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改教学大比武和新课改教学实验,互帮互学,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共同备课,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注重积累,加强研究

  课程改革实验的本身就是科研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以"新课程"为专题的研讨活动,如"学习新课程的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等,使课改逐渐深入。

课程学习计划 篇2

  一、项目概述

  1、开展年级:小学五年级 11岁

  2、学科:科学、美术、信息技术、语文

  3、简介:这是一个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本学习项目是海沧和同安两地学生在远程协作中运用测量、实验等策略对如何利用材料与结构的知识,用报纸棒搭建一个坚固、有一定容积的框架结构的房子,并通过网络及时分享探究过程和探究发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以任务驱动,让两地学生在共同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协作研究,进一步探索结构与材料方面的知识。

  二、学校团队

  1、项目学校: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

  2、项目师生:

  项目教师: 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薛延燕 王慧萍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 吴娜璇 翁亮

  项目学生: 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五(三)班全体同学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五(一)班全体同学

  三、学习目标和任务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和观察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科学、信息技术、美术、数学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任务:

  (一)收集资料,了解古今房子的差异

  两所学校的学生通过走访、观察等活动收集古今房子的图片分析古今房子的结构、材料的区别,并分享农村、城市房子的区别。

  (二)设计纸房子的框架结构图

  参考自己对房子结构的理解,老师对纸房子的要求,与小组同学一起利用word等工具画出房子的结构图。两地同学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后完善结构设计图。

  (三)纸房子“造价”估算

  小组讨论在造房子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老师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思考需要的报纸数量、报纸如何折或卷、报纸棒如何连接每一根“柱”“梁”的长度(扣除连接的`长度)等问题。同学将自己能想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发到网上进行交流,然后再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计算,达成共识。

  (四)分组建造纸房子

  小组合作,记录在活动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并把自己的心得发到网上,提供其他同学借鉴。

  (五)展示作品。交流自己的制作心得。

  (六)VCT作品制作。

  根据研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制成VCT作品。

  四、问题的预置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环境,提出了以下有争议、有探究意义的问题:

  (一)不能用胶水、胶布连接,有什么方法可以连接呢?

  (二)报纸怎么折,承受力才最大?

  (三)房子要制作多大,才能容下两个1.4M的同学呢?

  (四)利用三角形能增加物体的稳定性,在什么地方增加才最省材料,效果最好?

  五、学习过程

  (一)项目研究过程(概念图):

  (二)过程分述:

  1、查找资料,了解古今房子的结构、作用。

  北师大附校和马巷中心小学两所学校的同学将自己调查到的资料发布到网上交流,分析房屋的结构,分享自己的心得。

  2、设计纸房子的框架结构图,分析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和解决方法。

  (1)分组:学生自行分组,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专长适当进行调配。

  (2)分工:小组内部推选组长、记录员、摄像员、资料员等并制定小组名称、口号、标志。

  (3)设计结构图。

  (4)分析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和解决方法。

  (5)将设计图发布到网上,两校同学交流。

  (6)完善设计图。

  3、利用数学、科学知识估算造房子的用料数量。

  附:

  我们小组的工程设计表

组长



成员



房屋尺寸


长_____宽______高_______


报纸用量



设计简图


正视图


俯视图


仰视图


  两所学校的同学对对方的设计图提出意见与建议,相互补充自己的设计方案。

  4、搭建房子、总结经验。

  (1)选择工程地点。

  (2)准备材料:报纸、剪刀、透明胶、尺子

  5、展示作品,交流感受。

  (1)将作品相片放到网上交流。

  (2)书写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解决方法,发布到网上与同学分享。

  6、根据实践研究所得结果和过程记录,制作VCT作品。

  六、学习工具与环境

  (一)概念图工具:Inspiration

  (二)作品制作工具:Office20xx、VCT

  七、项目时间表

阶段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


第一阶段


4月1日


至4月6日


指导学生收集古今房屋相关资料,调查城乡房屋区别。


收集文字、图片资料,通过网络交流信息


提高学生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网络协作交流的能力


第二阶段


4月7日


至4月16日


指导学生设计房屋结构图。并估算制造房子的用料。


建立学生团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结构图,估算用料,进行记录,发布到网上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数学、美术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协作沟通的能力。


第三阶段


4月17日


至4月23日


带领学生制作纸房子的框架。


根据前期制作的设计图,选择合适的地点,小组开展制作活动。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网络交流等能力。


第四阶段


4月24日


至4月30日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VCT作品。


利用信息技术整理加工数据,绘制成统计图、手抄报等;总结经验,制作研究小报告并写出心得体会;汇总成VCT作品。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总结归纳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反思中创新。


  八、项目评价

  结合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评价量表,要求学生在研究活动结束后填写,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评价。老师通过评价量表测量学生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评价量表1: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附:

  “我们的环保小屋”远程项目协作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小组名称



组长



组员



活动起止时间



指导老师



组长所做组织工作


很好


一般



小组合作情况


(从组织分工、参与学习、交流情况、合作效果等方面描述)



小组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要求填写具体的事情和详细的解决办法)?



小组活动中谁在设计、分析、讨论、总结哪些方面表现最突出,他(她)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小组活动中存在哪些不足(比如,设计、制作、分析等),怎样改进?



分析小组项目研究情况:



组长签名:


组员签名:


  评价量表2:学生评价表

  “我们的环保小屋” 小组活动学生评价表

  班级: 姓名: 时间: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师评


1、能按时到位,不迟到,不早退。


☆☆☆☆☆


☆☆☆☆☆


☆☆☆☆☆


2、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


☆☆☆☆☆


☆☆☆☆☆


☆☆☆☆☆


3、在活动中遇到困难不退缩,并且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


☆☆☆☆☆


☆☆☆☆☆


4、能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


☆☆☆☆☆


5、能用多种途径读取信息。


☆☆☆☆☆


☆☆☆☆☆


☆☆☆☆☆


6、善于提问,乐于探究。


☆☆☆☆☆


☆☆☆☆☆


☆☆☆☆☆


7、能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


☆☆☆☆☆


☆☆☆☆☆


8、能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并能给出正确的评价。


☆☆☆☆☆


☆☆☆☆☆


☆☆☆☆☆


我的收获:






我还需要努力的是:





  A等,涂满五颗☆;B等,涂满四颗☆;C等,涂满3颗☆;D等,涂满二颗☆以下

课程学习计划 篇3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为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较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更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提高自身能力,更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抓出工作成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身为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按照本阶段教师新课程岗位培训及新一轮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相关内容、要求标准和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人自身的实特拟定本阶段的学习计划。

  一、学习内容

  除了《校本研修面对面》、《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新时期师德修养》、《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新课程学科及其它培训》等必修的课程外,自己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比如《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课程的反思与重建》、《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心理健康素质与教师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综合业务水平。

  二、学习形式及措施

  (1)以自学为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

  (2)认真完成作业,作好学习笔记。

  (3)参加年级组学习。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

  (4)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参与网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的讨论与学习。

  (5)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创新。

  三、个人达标计划

  (1)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作为一名教师,都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工作中才能得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2)做一名快乐、轻松、幽默具有亲和力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3)学会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老师。

  (4)积极主动参加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其应用能力。

  (5)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6)积极参与各项课题研究,认真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或讲座学习活动,认真写好学习心得体会。

  (7)紧密与教师团结协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做好领导和教师之间的桥梁角色,促进学校与教师关系的良好状态。

  (8)深入了解学生的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是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9)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

【课程学习计划】相关文章:

新课程学习计划02-10

制定学习计划课程07-02

新课程培训学习计划02-19

新课程反思学习计划07-19

课程学习计划9篇02-26

课程学习计划九篇02-28

课程学习计划8篇05-06

课程学习计划4篇05-09

课程学习计划3篇05-15

大学课程学习计划模板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