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工作计划-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时间:2021-12-16 12:04:11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新学期工作计划-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教育,即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受到教育。“无为”教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与现代教育学中“主导、主体”理论的结合。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则应开发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是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 如果能较好的运用“无为”这一教育艺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本学期,我将如何将这一教育艺术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呢?   一、垂范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讲的就是垂范的作用。学生善于模仿,教育者的行为成为楷模,自然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平常要求学生怎么做,我必须先做到。   二、倾听   当人产生心理冲突时,自然的需求就是要找人诉说。教育者要善听,当学生与我交流时要听得进去,表示理解,在倾听中因势利导,让学生(教育对象)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三、激励   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多种手段,含蓄地、寓意深长地触动学生(教育对象)的心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潜能。激励源于尊重,源于信任。出乎意料的处理,往往能促使学生(教育对象)的心灵产生震撼。   四、偷懒 “懒”教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相反,首先需要付出更多的思考才行,再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讲究办事效率,决不和学生拼时间,拼消耗。在教学中,要多教给学生方法,该放手时就放手。学生能说的,我坚决不说;学生能做的,我坚决不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整个教育教学中,以“长者”的仁爱;“亲人”的真情;“朋友”的平等;“孩子”的童心等这样的高姿态、低姿势出现在孩子们的身边,用和缓、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另外,为学生创设多种教育情境,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类活动,在情境中、在活动中增加孩子们的多种体验,尽最大努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新学期工作计划-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相关文章:

不教而教 无为而治09-03

以不争心,行争之事08-26

幼儿教育无为而“教”05-02

从“不言之教”解读《老子》07-07

「无为」之教与教师素养07-21

叶圣陶的“教”与“不教”05-02

欧×,不突围,则无为! -管理资料01-01

教科处工作计划03-15

艺教处工作计划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