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卫生管理制度

时间:2021-08-06 10:09:04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医院卫生管理制度(通用7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卫生管理制度(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院卫生管理制度(通用7篇)

  医院卫生管理制度1

  一、目的:规范本医院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防止药品污染变质,保证所经营药品的质量。

  二、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三、适用范围:本医院环境卫生质量管理。

  四、责任:办公室、销售部门、仓储部门对本制度的事实负责。

  五、内容:

  1、营业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

  1.1、营业场所应宽敞明亮、整洁卫生;

  1.2、药品包装应无尘、清洁卫生;

  1.3、资料样品等陈列整齐、合理;

  1.4、禁烟标志的场所严禁吸烟;

  1.5、拆零药品的工具、包袋应清洁卫生。

  2、仓库的环境卫生管理:

  2.1、办公生活区应与储存作业区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不能对储存作业区造成不良影响或污染,以确保药品的质量;

  2.2、库区地面平整,无积水和杂草,无污染源,渠道畅通,定期进行灭鼠灭虫活动,做好环境绿化工作;

  2.3、库房区墙壁和顶棚应光洁、平整、不积尘、不落灰,地面应光滑、无缝隙,门窗结构严密,并采取防虫、防鼠、防尘和防止其他污染的设施,保证药品不受损害。

  2.4、库房、仓间墙壁、顶棚、地面应光洁平整,定期强扫,保持环境卫生和药品卫生。

  2.5、验收养护室应整洁明亮,配备有温湿度监测调控设备,符合药品验收的卫生要求;

  2.6、中药饮片分装用具和质量养护检查用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3、各单位的卫生工作应定期检查,详细记录,奖惩落实。

  医院卫生管理制度2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带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洗衣房消毒隔离制度

  1、洗涤区、压熨、折叠区、清洁衣物存放区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

  2、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点,专车、专线运输。运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独消毒、清洗。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煮沸消毒为20—30分钟。洗涤剂的洗涤时间为1小时。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

  4、清洁被服专区存放。

  5、工作环境保持卫生,每日清洁消毒,每周大扫除。

  6、工作人员作好个人防护,每日洗澡更衣,接触污物后洗手。

  医院卫生管理制度3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根据工作流程穿戴隔离衣、防护用品,只能在限定的区域操作,不能随意违规走动。

  2、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间应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

  3、不同感染症病人应分开安置,挂隔离标志,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教育病人在限定的区域内活动,不互串病房,食品、物品不混用。

  4、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及用品要先消毒,后清洗,再根据要求消毒或灭菌。

  5、每日按常规做好病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消毒工作,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病房污水经消毒后排放,固体污物防入双层感染性污物袋,封闭后送焚烧炉焚烧。

  7、严格探视陪伴制度,减少探视、陪伴人员,并做好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手术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域间标志明确,符合功能流程。

  2、进入手术室要换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换鞋,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

  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气灭菌的应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低温灭菌法。

  4、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5、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6、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8、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手术间尽量减少流动人员,减少手术间开关门的次数。

  9、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10、手术废弃物品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2、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大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确定消毒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毒效果的监测。

  3、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规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天上班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气消毒,定期做空气培养,记录监测结果。

  4、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6、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内外,地面及近地墙面。

  7、各区域清洁用具应区分,用后消毒处理后备用。

  医院卫生管理制度4

  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进行前戴口罩。工作服及口罩要定期清洗、更换,保持清洁。

  2、诊疗,护理操作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4、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后备用。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

  5、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6、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可消毒。

  7、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

  8、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9、治疗室、换药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凉干,定期消毒。

  10、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其用物按感染性疾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随意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就诊。

  12、护理部、院感科、各科院感控制小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提交院感委员会研究解决。

  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进入室内时应衣帽整洁,带口罩,操作前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防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4、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5、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名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6、碘酊、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7、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8、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室内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有记录。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地面湿式清扫,清洁用具要专用,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

  医院卫生管理制度5

  为全院职工及患者创造一个优雅、舒适、安静、祥和的工作环境,让医护人员舒心,病人放心,温馨的场所。对院内各办公场所、门厅、走廊、卫生间、病房等区域卫生,特作如下管理制度,望全院职工人人遵守,努力做好。

  一、各科室卫生管理

  1、院内各办公室、值班室、各类工作间,需要职工自己打扫,整理的区域,都有职工负责清理打扫。

  2、门窗完好,损坏及时维修,纱窗齐全,窗明几亮。室内无灰尘、污渍、水垢、地面清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无卫生死角。

  3、室内无蚊、蝇、鼠害,无与工作无关物品,办公用品干净整齐,墙壁无乱挂物品,室内卫生无死角。

  4、桌面保持整洁卫生,无与工作无关物品。风扇、照明设备等无灰尘。门窗玻璃明亮,无污点、浮尘。

  5、室内美化要讲究整齐效果,庄重,高雅,整齐,不准乱贴乱挂(医院有统一规定的除外)。

  6、多人办公室、值班室,应有卫生值日表,区域划分明确,责任到人,张贴上墙。

  二、科室以外区域清洁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所有工作区域的卫生由本部门负责,公共区域卫生安排如下:

  1、门诊部

  导医组:一楼大厅、一楼楼梯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收费室:一楼诊断室卫生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中药房:二楼大厅、二楼楼道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西药房:三楼窗户玻璃;门诊护理组:输液厅、二楼楼梯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综合办公室:三楼楼道及所属区域的花。

  2、住院部

  何小玲:一楼大厅、楼道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徐金翠:会议室、楼梯及所属区域的花、扶手、墙面等;

  杨丽:餐厅、淋浴室、二楼大厅、楼道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

  餐厅按时开关(由杨丽和当天值班的人负责):

  早上:7:30开9:00关10:30开13:30关

  下午:17:00开19:00关

  3、门诊及住院部公共卫生间按排班值日表。

  三、清洁工责任区具体要求

  1、大门明亮无灰尘,各科室门窗清洁,明亮无灰尘。

  2、地面清洁无污染物、垃圾、烟头、纸屑等,窗台干净无杂物、垃圾、烟头、纸屑等,窗台干净无杂物。暖气管道,水管无灰尘污物。

  3、废纸篓、痰盂干净无污渍,清理及时。

  4、洗手盆无污垢、菜渣、水渍,镜面光亮无水渍污物。

  5、拖布池无积水、污物、水垢、内外干净,拖把摆放整齐,各类花草鲜艳,无灰尘。

  6、楼梯,扶手光亮无灰尘。

  7、墙壁、墙转无蜘蛛网,无灰尘,无乱贴乱挂。

  8、室内设施各角,面无灰尘、污渍,无卫生死角。

  9、卫生间清洁无残留大、小便,无水垢、尿渍,无异味。

  10、室内无蚊、蝇。

  医院卫生管理制度6

  一、目的

  为营造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规范办公环境卫生及安全管理流程,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医院所有办公区域的环境卫生及安全管理,包括行政楼各办公室,综合大楼医生、护士办公室、休息室、仓库,员工食堂,小车班值班室及车辆等。

  三、办公区域的维护

  1、办公期间员工在办公室内时必须将办公室门敞开办公(开空调时也要留有缝隙,不得将门紧闭)。

  2、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3、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4、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保持办公桌面物品整齐、整洁无杂物,不摆放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

  6、特殊岗位的人员(如仓库管理员)应保证自己工作管辖区域(例如仓库)内货物摆放有序、无废弃物等。

  7、办公室内需摆放文件柜、办公桌、电脑等办公设施的,应规范、合理、整齐并随时保持清洁。

  8、使用文件柜、保险柜等的员工,应保持文件柜、保险柜的外观干净;内部文件资料摆放整齐;顶部不摆放旧资料、旧文件、旧物品等杂物,保持整体美观。

  9、严禁使用电磁炉等大功率非医用电器,使用取暖器、微波炉时必须有人值守;严禁使用酒精炉等明火用具。

  10、除指定的露天吸烟区外,其他所有区域禁止吸烟,办公室、车辆内不得有烟味,违者每次罚款100元。

  11、下班后先检查各自办公区域的门窗是否锁好,将一切电源切断后方可离开。

  四、食堂安全卫生维护

  1、严禁采购腐烂变质食物,严格按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2、操作间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避免投毒情况发生。

  3、食堂餐桌、地面,饭后必须及时进行清扫,保持餐桌、餐椅的干净整齐;操作间内排烟罩、灶台、操作台等要勤清洗,保持干净、整洁;每星期必须对餐厅及厨房大清洗一次。

  4、厨房员工在上班时间,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不准带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物,不准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做到“四勤”:勤洗头、勤洗澡、勤洗工作服、勤理发;女员工不准浓妆艳抹和披头散发,男员工不准留长发和胡须。

  5、食堂内严禁吸烟、吐痰,不得在操作间内高声喧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分发食物时戴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6、厨房各种用品、用具,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洗干净并消毒;库房保持通风、整洁、干燥、明亮。

  7、下班后先检查炉灶是否熄灭,供油管阀门是否关闭;关好水龙头,切断电源,锁好门窗后方可离开。

  五、车辆安全及卫生维护

  1、驾驶员值班和出车期间不准喝酒和酒后驾车,违者扣罚500元,造成后果全部责任由其承担。

  2、驾驶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凡未经批准擅自驾车外出每次扣300元,连续或一年内私自用车叁次者,作除名处理,后果自负。夜间用车须登记签名,次日交班时报院办备案。

  3、驾驶员应根据有关规定及时搞好车辆的清洁、维护、保养,发现故障及时排除,或根据车况定期到指定修理厂对车辆进行修理,严格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六、监督与奖惩

  1、医院安全卫生检查小组不定期对办公环境卫生及安全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次劝导责任人进行及时整改,第二次要求责令整改并通报批评,第三次对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

  2、全院员工必须以身作则,接受所有同事及患者的监督,发现有违规定的行为,可向院办反映与投诉。

  医院卫生管理制度7

  1、《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悬挂在明显位置,导诊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

  2、成立卫生管理组织,设立卫生管理人员,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卫生资料档案。

  3、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室内无积尘,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应采用湿式清扫,每天不少于两次。加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设施保持正常使用,空调器(系统)定期清洗消毒。有防蝇、蚊、蟑螂、鼠害的设施,经常检查设施使用情况。

  4、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加强室内场所消毒。

  5、室内禁止吸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志。

  6、不得在候诊室内诊治病人或出售商品和食物。

  7、公共卫生间应有有效的独立机械排气装置,做到每日清扫、消毒、并保持无积水、无蝇蛆、无异味,清洁卫生。设座厕者必须使用一次性座厕垫纸。

  8、供客饮用水、一次性卫生用品应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医院卫生管理制度(通用7篇)】相关文章:

医院卫生管理中心管理制度(通用11篇)03-26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通用5篇)03-30

医院卫生整改报告01-04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03-26

基层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制度(通用6篇)03-29

疫情卫生消毒管理制度(通用5篇)03-31

医院设备带管理制度(通用6篇)03-29

村卫生所管理制度(通用5篇)03-30

地方公共卫生管理制度(通用7篇)03-29

宿舍公共卫生管理制度(通用6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