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时间:2022-07-20 08:48:30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通用7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备分级管理制度(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通用7篇)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1

  一、小学科学实验室应以符合配备标准的仪器设备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应编制好仪器设备补充计划报学校审批购置,应根据任课教师实验计划安排编制好各年级的实验教学计划。

  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必须具有《仪器设备总帐》、《仪器设备明细帐》、《低值易耗品明细帐》、《仪器设备报废帐》等管理帐册。在帐务管理中,应做到“记帐及时、流程规范、准确无误”。

  四、仪器设备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橱有编号,橱窗设卡(橱窗卡),物卡一致,帐卡相符。

  五、仪器设备的保管应注意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蚀、防变形、防碎裂等。

  六、仪器设备借出或使用归还后,要及时清点、检测、擦净、归位,发现短缺、损坏,要按有关赔偿规定处理。

  七、仪器设备借用、使用、损坏、维修必须及时记录。仪器设备应经常处于随时可使用状态。实验室应设有《借物登记簿》、《实验教学情况记录簿》、《实验教学情况统计簿》、《仪器设备损坏维修登记簿》等簿册。

  八、严格执行报废规定,凡损坏而又不能维修或失去维修价值的仪器设备,应向分管领导汇报,经审批后予以报废。所有报废物品,均须记入《仪器设备报废帐》。

  九、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实验室应做好财产帐务/教学业务/技术资料(说明书等)、文件资料(计划、总结、报表、申购报告、上级文件等)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年末按档案管理模式,分类装订,装盒存放。

  十、做好净化、美化、防火、防盗工作。实验室应保持科学、文明的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消防设备/电器线路应定期检查,保证人身安全。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2

  一、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巡回点检的管理组织及工作内容等;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线上的生产设备管理;

  二、管理组织

  1、根据本公司设备巡回点检的实际需要,建立以岗位人员为基础,工段技术人员为关键,设备管理部门巡回点检为督促检查的三级管理网络。

  2、生产设备由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工段应建立健全定人定机制度。岗位操作人员坚持不离设备,设备有人管理,做到手勤、眼勤、耳灵,把本岗位的设备维护好,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或报告相关人员及时排除。

  3、工段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要掌握好本工段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各岗位工人对设备的点检及维护情况,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4、设备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对全生产工艺线上的在线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不定期对主机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以便掌握全线设备的运行情况,指导和监督工段,班组的设备巡回点检工作,以达到生产设备安全、高效运转。并做好巡回点检记录及问题处理记载,巡回记录要保存齐全。

  三、点检的工作内容

  1、设备管理部门

  ⑴由设备主管组织,各工段设备段长或技术人员参加。

  ⑵点检周期:每月一次,对生产主机设备定期点检。

  ⑶点检内容:

  a、检查各单位贯彻执行有关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b、检查日常点检和巡回点检记录。

  c、检查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

  d、对异常情况的设备组织监测和提出解决措施。

  2、工段级点检:

  ⑴由工段设备段长主持,技术人员班组长参加。

  ⑵点检周期:每周一次。

  ⑶点检内容:

  a、按点检标准书规定的项目进行,监督并复核岗位与维修班组的日常点检记录。

  b、检查主要设备和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发现设备异常,损坏和磨损情况应做好记录以便确定修理部位,更换零件,修理的种类和时间,以此安排维修计划。

  c、检修设备测试、维护情况和设备环境卫生。

  ⑷检查方法:

  除人的感官外,对重要的设备定期用检查工具和仪器进行检查、测定,做好记录,便于准确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

  3、班组岗位点检:

  ⑴岗位点检由岗位操作人员进行。

  ⑵点检周期:岗位工按照各工段制定的“岗位点检标准”规定的周期进行,负责点检分管范围的全部设备。

  ⑶点检内容:

  a、设备运行中的异音、震动。

  b、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油温、油压、油位、冷却水等)。

  c、运转件是否移位、窜位等。

  d、目测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

  e、设备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f、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可靠。

  g、检查安全保护装置。

  h、检查设备跑、冒、滴、漏等现象。

  i、变电站及各电气控制等专业电气设备按设备规定内容进行。

  ⑷点检方法:

  运用眼看、手摸、耳听、鼻嗅等方法,结合设备的仪表和信号标志。

  四、考核

  1、结合工段经济考核责任制,纳入工段考核。

  2、对点检工作不负责而造成不该发生的设备事故,要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并按事故大小酌情处理。

  附则:

  1、各级点检工作记录,应记载在点检标准书上,并存档备查(填写时一式两份,工段留一份,上交设备管理部门一份)。

  2、运行中岗位点检也应使用点检标准书,并签名,对于运行中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做详细记录。

  3、对于点检中不能查看的零部件可安排在停机后进行定查。

  4、制定点检考核细则。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3

  一、设备基础技术管理制度

  加强设备技术管理,为设备管理提供管理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设备的技术基础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标准化、设备管理定额、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台帐图纸资料等工作。

  二、设备标准

  1.设备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和报废等环节,我厂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设备技术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用、管、修、造的需要,制定出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设备检修规程、设备制造工艺规程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等规程。设备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制定工作程序,并根据各级责任制,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我厂制定标准时,应该认真总结我厂工人,技术人员的实践与吸收国内先进经验相结合,经过充分讨论,最后交厂部批准颁发实施。

  三 设备管理定额

  1.设备管理定额主要有设备设备检修周期定额、检修工期定额、检修工时定额、维修费用定额,流动资金定额和备品配件、材料的消耗、贮备定额。我厂应保持定额的严肃性,定额的制定和修改需严格执行有关审批程序。

  2.我厂应建设执行定额和严格考核定额标准制度。对执行结果应有记载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

  四 设备技术档案

  1.设备技术动力科要有全厂主要设备的技术的档案,车间要有本车间全部的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

  (1)目录

  (2)安装使用说明书。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设备调试记录等。

  (3)设备履历卡片。设备编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

  (4)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

  (5)设备运行时间累计。

  (6)设备检修、试验与鉴定记录。

  (7)历年设备缺陷及设备事故记录。

  (8)设备评级记录。

  (9)设备润滑记录。

  2.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项目投产后,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应归入设备技术档案。

  3.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五 设备技术台帐

  1.设备维修车间应健全全厂设备技术台帐。设备技术台帐是全厂设备的综合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内容:

  (1) 设备主要技术状况汇总表(设备完好率,泄漏率和主要设备缺陷)。

  (2) 主要设备运转状况汇总表(设备运转时间、停机时间<计划检修停机、事故停机、备用停机、停机待料>)。

  (3) 设备检修状况汇总表(大修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计划检修工时、维修费用支出等)。

  (4) 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累计时间、停机损失等)。

  (5) 备品配件、材料消耗汇总表。

  (6) 主要设备技术革新成果汇总表。

  2.设备维修车间应设专人负责设备技术台帐的汇总工作,并负责按国家有关规定填报设备动力工作季报。

  六 图纸资料保管

  1.厂生产部负责保管和供应全厂设备的图纸。

  2.维修车间负责保管复制和供应全厂设备备品配件的图纸。

  3.设备迁移,调拨时,其档案 均应随设备调出,设备报废后档案致于厂生产部存查。

  4.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安全措施项目的设备投产后,其竣工图纸交 厂生产部保管。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屏蔽工程、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由维修车间或设备所在车间保管。

  5.维修车间还应复制锅炉、压力容器的有关图纸、建立定期检验记录。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4

  1、内容

  工程项目设备管理包括机械设备的选择,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2、职责

  由项目工程师指导材料设备科进行工程项目设备管理。

  3、设备管理措施

  1)制定机械设备使用的最优方案。根据工程占地面积、工程量、结构特点、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选择施工机械并合理布置。

  2)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来投入施工。

  3)简化施工工艺,合并工序,变单机作业为联合体机械作业。

  4、机械设备技术管理

  1) 机械设备和合理使用

  ①在满足施工技术要求情况下,使机械设备的燃料、动力和劳动力消耗最少,生产率最高。

  ②采用合理的技术管理和完善的技术保养,使机械设备经常处于正常状态,工作中经久耐用,不出故障。

  2) 维护与保养

  ①在机械设备进场安装使用之前,首先按产品规范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应及时交涉解决,并作详细验收记录,办理好必要的移交手续。

  ②定期对机械设备有计划地进行清理、润滑、调整、紧固、排除故障、更换磨损失效的零件,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

  3)定期调整

  机械设备零部件长期使用后,会造成间隙增大,螺丝松脱,以至丧失精度。因此定期进行调整,恢复零件间的配合,恢复零件几何轴线的正常位置。

  4)正常运输

  大型施工机械长距搬运一般采用平板拖车或汽车运输,在工地范围内亦可靠机械本身动力自行行走。

  5)修理

  按计划按规定对机械设备进行大修、中修和小修,并把保养修理情况记录下来。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5

  一、物资材料管理规范

  1、施工所需各类材料,自进入施工现场保管、使用后,直至工程竣工余料清退现场前,均属于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范畴。

  2、必须由材料库管员进行现场材料的管理工作,材料员的配置应满足生产及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要求。

  3、现场要有切实可行的料具管理规划、各种管理制度及办法。在施工平面图中应标明各种料具存放的位置。

  4、项目部材料员必须按施工用料计划严格进行验收,并作好验收记录,有关资料必须齐全。

  5、必须设有两级明细账,现场的库存材料应账物相符,定期进行材料盘点。

  6、项目部材料员负责外欠材料账款的统计、运输单据统计与核实。

  7、施工用料发放规定

  (1)施工现场必须建立限额发料制度和履行入库手续。

  (2)在施工用料中,主要材料和大宗材料必须建立台账。

  (3)凡超过限额用料,必须查清原因,及时签补限额材料计划单。

  (4)及时登记工地材料使用单,及时进行材料核算。

  二、进场材料质量验收制度

  1、对进场材料的规格、外观、性能、数量要认真验收把关。

  2、建立健全物资进场验收制度,把好物资验收关,确保进场物资达到标准要求,满足工程需要。

  3、对进入现场的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要索取产品质量合格证,建立合格证登记台账。

  4、对验收后的物资进行产品状态标识,应写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

  5、对合格物资的保管,要根据其性能,作好防护措施,保证物资在保管过程中不发生质量问题。

  6、对贵重物品、危险品,按规定把好验收关,及时入库,妥善保存。

  7、对不符合质量或规格、数量要求的料具,有权拒绝验收并报有关负责人。

  三、工具管理制度

  1、通用工具的配发由项目部按专业工种一次性配发给综合队,原则上按使用期限包干使用。

  2、通用工具管理由物资部门建立综合队领用工具台账,由综合队负责管理和使用,配发数量及使用期限按料具管理规定执行。

  3、通用工具的维修,在使用期限内的维修由综合队负责控制,如发现恶意损毁,则维修费用从综合队工资中扣除。

  4、配发给综合队或个人的工具、劳保用品,如丢失、损坏等原则上一律不再无偿补发,维修购置或租赁的费用一律自理。

  5、随机(车)使用配发的电缆线,焊把线、氧气(乙炔气)软管等均列入综合队管理,坚持谁用谁管,做到工完料清,及时入库。

  6、工作调动或变换工种时,要交回原配发的全部工具。

  7、因特殊工程需要特种工具时,由综合队长、提报计划,经现场经理确认,主管领导审批,由物资部采购提供,并建立工具帐本,工程完工后及时收回。

  四、限额领退制度

  1、严格执行队伍限额领料制度,做到领料有手续,发料有依据。

  2、健全各队伍领料台账,完善管理制度。

  3、领料额度应根据进度计划及实际需要,由工程部、各队伍负责人共同研究提出,报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

  4、现场材料员应根据材料领用计划在额度范围内发料,按规定办理材料出库和领退料记录等,每月做一次统计结算。

  5、对特殊用品,执行交旧领新的原则,遗失或损坏应酌情赔偿。

  6、节约材料,应及时办理退料入库手续。

  7、材料领出后,由各队伍(综合队)负责使用和保管,材料员必须按保管和使用要求对各队伍(综合队)进行跟踪检查、监督。

  8、在领、发(或退)料过程中,双方必须办理相关手续,注明用料单位工程和队伍名称、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及领用日期、批准人等,双方需签字认证。

  9、搞好限额领料考评,节约有奖,超用受罚。

  五、贵重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1、贵重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及时入库,专库专管,加设明显标志,并建立严格限额领退料手续。

  2、存放品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必须和房屋、交通要道、高压线等保持安全距离,仓库要用砖石砌筑。

  3、库内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湿度表。门窗应向外开,不要使用通明玻璃,垫板的铁钉不能外露。照明要用防爆照明设备和专用启封工具,并应有消防设备。库区应设置“严禁烟火”标志。

  4、有毒物品和危险物品应分别储存在可靠的专设处所,设指定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制度。

  5、对有毒或有危险性的废料处理,应在当地公安、卫生机构的指导下进行。

  6、贵重物品、易易爆物品的发放有项目部专人审批,并做好记录。

  六、库存物资盘点检查制度

  1、每月月底保管员对自己所管物资都要定期盘点一次,并做好明细报表,报上级有关业务部门。

  2、在盘点中发现的差错和盈亏,要查明原因。

  3、对库存物资保管员、材料员应定期进行一次自点。在自点中发现亏盈,要及时查明原因。

  4、自点自查内容如下

  (1)查质量:库存物资的质量是否变化。

  (2)查数量:账、物是否一致,单价是否准确。

  (3)查保管条件:堆垛是否合理和稳固,遮盖物是否严实,库房有无漏雨,料区有无积水,门窗通风是否良好。

  (4)查安全:各种安全措施和消防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查计量工具:磅秤、皮尺是否准确,其他工具是否齐全,使用和保养情况是否良好。

  七、收发料制度

  1、收货时应根据运单及有关资料详细核对品名、规格、数量,注意外观检查,若有短缺损坏情况,应当场要求运输部门检查。凡属他方的责任,应做出详细记录记录内容与事情情况相符合后方可收货。

  2、核对证件:入库物资在进行验收前,首先要将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装箱,磅码单、发货明细等进行核对,看是否与合同相符。

  3、数量验收:数量检验要在物资入库时一次进行,应当采取与供货单位一致的计量方法进行验收,以实际检验的数量为实收数。

  4、质量检验:一般只做外观形状和外观质量检查的物资,可由保管员或验收员自行检查,验后做好记录。凡需要进行试验检测的,应由试验室或检测单位,并作出详细签定记录。

  5、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有关业务部门。

  6、物资经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建立台账,以便准确地反映库存物资动态。

  7、核对出库凭证:保管员接到出库凭证后,应核对名称、规格、单价等是否准确,印鉴、单据是否齐全,有无涂改现象,检查无误后方可发料。

  8、备料复核:保管员按出库凭证所列的货物逐项进行备料,备完后要进行复核,以防差错。

  八、周转材料使用与维修制度

  1、建立健全周转材料在使用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使用周转物资,做到不损坏、不丢失、维修及时,保质保量投入周转周期使用。

  2、模板使用后,必须及时保养。

  3、对零星配件必须即使回收。

  4、建立周转材料的租赁台账,认真核对,及时结付。

  九、仓库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仓库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进发料制度,做到进料按规定验收,按发料单发料,做好明细帐。

  2、科学管理,按规格品种分别码放物资。

  3、做到账、物相符合。

  4、做到发料准确迅速。

  5、对特殊物品的保管要做到按其性能分类、分架、分库保管,不得将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与其他物资混放。

  6、作好季节性预防措施。

  7、做好物资质量状况的标识。

  8、保持库房干净、卫生。

  9、作好库房的安全防火工作。

  十、材料节约制度

  1、加强对物资的计量管理工作,对进场物资严格验收。

  2、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图,合理不止物资的存放位置。

  3、严格操作规程,做到用料合理,下料准确。

  4、现场设立分拣站,专人负责,将有用物资及时分拣,回收利用。

  5、作好材料限额领料工作,严格控制非工程用料。

  6、严格执行领发料登记制度,搞好计划用料。

  7、实行材料节约奖励制度。

  十一、处罚制度

  凡违反以上现场材料管理制度的,按照规定酌情进行自罚和处罚,负责部门主观应负连带责任。

  1、违反现场材料管理制度而造成现场材料管理混乱的。

  2、未执行限额领料制度的。

  3、由于管理不严而造成材料丢失和损坏的。

  4、由公司检查出问题和失误,责任人不进行自罚,由公司做处罚。

  5、违反材料出入库手续,私自少开、多开或任意涂改的,要全额赔偿并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送交公安部门处理。

  6、对进场材料不认真验收,造成经济损失的,其损失由其个人赔偿。

  7、违反操作规程,擅自外借、转租料具造成料具损坏和经济损失的。

  8、违反制度,擅自处理废旧物资、料具的。

  9、违反公司制度,以物谋私,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

  10、违反公司规定私拿回扣的,一经发现要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送公安机关处理。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6

  1.目的

  对检验设备的管理作出规定,为了确保检验设备的测量精度和适用性满足使用的要求,保证监视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

  2.1质检部负责检验设备的归口管理。

  2.2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检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2.3使用部门负责新购进的检验设备的贮存和保养。

  3.内容

  3.1使用部门应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及安全卫生要求,选用、配备相适应的检验设备,对使用的检验设备,质检部应做好周期送检工作,加强对监视和测量的管理,保存好各种检定、校准记录。

  3.2检验设备的购置

  3.2.1根据生产工艺配备要求、产品质量测量要求和安全卫生监测要求,使用部门提出购置监视和测量的装置的计划。

  3.3检验设备的验收

  3.3.1质检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购置的装置进行验收。所购装置应具有产品的合格证明以及使用说明书等有关资料。

  3.3.2验收不合格的检验设备,由购置部门负责退换。

  3.3.3验收过程应包括对检验设备的检定或确认,在用的检验设备应质检部送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出具合格证书。对检定部门无法检定的,应制定企业的自校准方法,对装置进行自检,合格后出具认可报告,贴上准用证明使用。

  3.3.4验收合格的检验设备由质检部纳入统一管理,建立《监测装置台账》,并在装置上作好标识标记,应注明该装置的.检定或校准状态、本公司编号、检定或校准时间等。

  3.4检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3.4.1质检部应制定检验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并实施。

  3.4.2重要的检验设备应由专人使用和保管,严格按照规程和使用。

  3.4.3检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作好停用标识,并对已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3.5检验设备的管理

  3.5.1质检部负责检验设备的使用并做好记录,编制《监测装置台账》,重要的监测装置填写《监测装置履历卡》,并装置名称、型号、编号、检定周期,使用地点等。

  3.5.2质检部负责制订《监测装置周期检定计划表》,并按计划将监测装置送法定计量部门或授权部门进行检定。保存好各种资料和记录,包括检定的合格证明、出厂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和记录应长期保存,直至该装置报废为止。

  3.5.3对准确度不符合要求或故障的监测装置,经检定维修后仍不合格的,应报废处理,并作好标识,防止误用。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7

  一、设备管理内容

  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对所有设备按设备的技术状况、维护状况和管理状况分为完好设备和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订具体考核标准。

  各单位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专业部门,要分别制订出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岗位。

  □设备润滑管理

  (一)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1.各单位机动部门设润滑专业员负责设备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厂矿或车间机动科(组)设专职或兼职润滑专业员负责本单位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修理车间(工段)设润滑班或润滑工负责设备润滑工作。

  2.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

  3.各厂矿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4.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5.润滑专业人员要做好设备润滑新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

  6.认真做到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二)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执行和修改。

  1.厂矿生产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必须逐台制订,和使用维护规程同时发至岗位。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的内容是:

  定点:规定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

  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3.岗位操作及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设备润滑“五定”图表规定,并做好运行记录。

  4.润滑专业人员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润滑“五定”图表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三)润滑油脂的分析化验管理。

  设备运转过程中,由於受到机件本身及外界灰尘、水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使润滑油脂变质,为保证润滑油的质量,需定期进行过滤分析和化验工作,对不同设备规定不同的取样化验时间。经化验後的油品不符合使用要求时要及时更换润滑油脂。各厂矿对设备润滑油必须做到油具清洁,油路畅通。

  (四)设备润滑新技术的应用与油品更新管理。

  1.厂矿对生产设备润滑油跑、冒、滴、漏情况,要组织研究攻关,逐步解决。

  2.油品的更新换代要列入厂矿的年度设备工作计画中,并经过试验,保证安全方可加以实施,油品更新前必须对油具、油箱、管路进行清洗。

  □设备缺陷的处理

  1.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详细记录。

  2.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观察,注意缺陷发展。

  3.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在每天生产调度会上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4.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缺陷扩大。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牢牢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

  (一)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

  各厂矿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巡检点)、内容(检查什麽)、正常运行的叁数标准(允许的值),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

  (二)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各厂矿都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度,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工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工除负责承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三)资讯传递与反馈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调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後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巡检工。

  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的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本组处理外,要将资讯向专职巡检工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专职巡检工除完成承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并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向厂矿机动科传递。

  机动科列出主要问题,除登记台帐之外,还应及时输入电脑,便於上级大公司机动部门的综合管理。

  (四)动态资料的应用

  巡检工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画。

  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当班的生产指挥者即刻组织处理;本班无能力处理的,由厂矿领导确定解决方案。

  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由厂级领导组织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

  (五)设备薄弱环节的立项处理

  凡属下列情况均属设备薄弱环节:

  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部位;

  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画外检修的部位(或设备);

  4.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

  (六)对薄弱环节的管理

  各大公司机动处要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确定当前应解决的专案,提出改进方案;厂矿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改进方案进行审议,审定後列入检修计画;设备薄弱环节改进实施後,要进行效果考察,作出评价意见,经有关领导审阅後,存入设备档案。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生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精选12篇)07-20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制度(通用7篇)07-20

客户分级管理制度03-17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02-10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03-03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1-30

抗菌药物分级的管理制度04-24

重大危险源设备可靠性分级探讨10-06

【精】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