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管理制度

时间:2023-06-08 17:51:16 兴亮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防溺水管理制度(精选13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防溺水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溺水管理制度(精选13篇)

  防溺水管理制度 1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学生溺水安全管理制度:

  一、要对学生开展经常性的“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要运用集会广播、橱窗展览、发放告家长书等方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生及幼儿家长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及家长对溺水危害的认识。

  二、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溺水后救生等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的救生与自救方法。

  三、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切实加强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

  四、要求学生不要到池塘、汛期的'危险区、江河等有溺水危险的地方玩耍。到公用泳池,河里游泳必须经家长同意并有成人陪同。遇溺水发生,必须大声呼救。

  五、在游泳入水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睡眠不足,身体过于疲劳,或情绪激动,都不宜游泳。

  六、游泳时不要冒险跳水,遵守游泳池规则。

  防溺水管理制度 2

  根据嘉峪关市有关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为防止学生溺水,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工作。

  1.每年4月份,学校开展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进行预防溺水事故警示教育。

  2.未经学校同意,严禁教师组织学生外出游览东湖。

  二、切实开展学生防溺水专题教育

  1.各班要通过晨会、主题班队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落实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在每年的4月份组织开展一次专题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

  2.各班主任做到安全教育内容及时记载在班务日志中。预防溺水事故的主题班队会要有计划、有内容、有形式。并按时上交学校存档。

  三、学生要去游泳必须经过家长同意,并负责陪同、监护。学生不得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到东湖、迎宾湖等地方玩耍,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边玩耍。如果看到同伴掉到水里,不要盲目下水救人,而是呼喊旁边的成人帮忙。

  四、做好对学生家长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提醒和教育学生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监护。

  防溺水管理制度 3

  一、日常管理

  1、学校要建立健全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安全防范制度。把任务落实到部门、班级,实行各负其责的防范工作机制。

  2、学校应当在校内外水池、流域等易发生溺水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加装防护设施。

  3、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时,活动地点或途中有河流、湖泊的,要落实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相关措施。需乘坐船只的,必须严格检查船只的证照和安全性能情况,严禁超载。

  4、每年暑假前,我校都会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5、加强农村河流、池塘、水坝附近的管理,设立安全警示牌,并在事故多发地设立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

  二、事故处理

  (一)报告程序

  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应立即将事故概况快速报告镇人民政府、中心校。

  (二)时间要求

  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应尽最快的速度报告事故。在5分钟内向镇人民政府和教育局报告。

  (三)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要简洁明了,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初步判断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情况。

  (四)事故报告电话

  中心校:;公安局指挥中心报警电话:110;发生火灾报警电话:119;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五)学校发生学生溺水事故时,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及时实施救助,并进行妥善处理。

  防溺水管理制度 4

  第一条每年随着高温天气和汛期来临,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为了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到预防溺水教育常态化,杜绝学生溺水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坚持立足教育,着眼防范。旨在强化我校各位教师的主动教育意识,养成各位教师及学生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确定每年的六月为防溺水安全教育月。

  第三条建立每日一次学生离校安全提醒制度,由校园广播系统在放学时进行语音提醒;

  第四条建立课前、课后一次安全提示制度。

  第五条防溺水提醒是我校对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或在思想方面有苗头和倾向性的,需要及时过问和提醒的一项教育监督措施。

  第六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提醒:

  (一)有学生反映的,群众反映的;

  (二)有教师发现的;

  (三)学生自己有意无意说到的;

  (四)学生有野浴游泳思想苗头的';

  (五)其他需要提醒的。

  第七条具体措施:

  1、所谓课前课后就是在班(队)会课或者安全教育课之前和之后,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课前、课后各进行一次安全提示,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的教育。

  2、这种提醒应是持之以恒的。

  3、只要有发现玩水倾向的,教师就要用一切方法在个人或全班面前进行安全教育。

  4、还应与学生家长取得一定的联系,家校结合实施教育与防范。

  5、及时向其他老师或学校领导反映。

  第八条提醒建立文书档案,相关资料定期保存。

  第九条本制度由学校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防溺水管理制度 5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沂水县第四实验中学成立了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溺水安全工作方案,积极推行“532”防溺水宣教制度,丰富宣教内容,创新宣教形式,让防溺水宣教知识入脑、入口、入心。

  一、每天宣传“5个一”。在校期间每天早上,各班组织一次防溺水课前演讲活动;每天中午离校前,组织一次防溺水宣誓活动;每天下午离校前,组织一次一分钟的防溺水专题教育;周末节假日每天中午,学校政教处下发一条防溺水工作温馨提示;周末节假日每天下午,每位学生家长上报一次学生监护信息。

  二、每周宣教“3个一”。每周一,各班组织一次防溺水专题教育班会;每周五学生离校前,组织师生观看一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警示片;每周,利用放学路队时间学唱一首防溺水歌曲。

  三、每月宣教“2个一”。每个教室内悬挂一条防溺水横幅;每班设计一区防溺水专题文化墙。将防溺水安全教育布满学校每个角落,让安全意识深植学生心中。

  安全无小事,事事需小心。防溺水教育任重道远,并非朝夕之功,作为当前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学校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

  防溺水管理制度 6

  一、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各方面责任,建立健全防溺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方案,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切实加强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严格落实防溺水工作责任,学校要切实履行预防溺水主体责任,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和管理,提醒学生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告知学生家长预防溺水注意事项。

  三、制定详细而切实可行的防溺水工作方案,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加大防溺水安全工作监督检查力度,保障广大师生安全。

  四、在学校周边的鱼塘、水库,设立“水域危险”的警告标牌。而且要求,各条线路方向来往的教师时刻关注沿途水域情况。

  五、校(园)长是学校防溺水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园)长是直接责任人,安全专干、政教(总务)主任是具体责任人。各学校(园)要按照《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要求,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防溺水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将防溺水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员工,将防溺水管理融入到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学生安全。

  六、学校门口有“六不一会”明确告知并经常性开展教育: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学会正确的自救、救人方法。

  七、对学生开展经常性的`“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运用校会、专题会、广播、橱窗展览、黑板报、发短信、告家长书、承若书等方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围绕“杜绝溺水事故”这一主题,每周开展至少一次的校会或主题班会、队会活动。

  八、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溺水后救生等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的救生与自救方法,教育学生及家长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及家长对溺水危害的认识。

  九、认真落实上课期间每一节课的学生考勤制度,对迟到、缺席的学生及时查明原因和去向。任何班级不得随意停课、提前下课和提前放学。

  十、节假日提前告之家长,与家长联系,争取校外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严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对水域较多的地区,应当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形成联防联治的局面,确保学生安全。

  十一、严格信息通报制度,遇有私自下水游泳的情况和溺水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把隐患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十二、建立预防溺水告知、承诺机制

  防溺水管理制度 7

  学校要根据季节对学生开展经常性的“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要运用集会广播、黑板报、橱窗展览、教育平台等方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生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同时对学生进行溺水后救生等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的救生与自救方法。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切实加强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排除可能存在的溺水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到万无一失。为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学生溺水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学生防溺水安全管理机构:

  2、对学生进行经常性教育:

  (1)、严禁学生私自外出游泳。

  (2)、不要到河、塘、溪等有溺水危险的地方玩耍。

  (3)、到公用泳池游泳必须经家长同意并有成人陪同。

  (4)、遇溺水发生,必须大声呼救。

  (5)、与家长一起在天然水域或公用游泳池内游泳要注意:

  ①入水前按规定清洗身体是很重要的`。

  ②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③睡眠不足,身体过于疲劳,或情绪激动,都不宜游泳。

  ④选择辅助器材,如救生圈和潜水镜等。

  ⑤不要冒险跳水。

  ⑥遵守游泳池规则。

  ⑦饭后45-60分钟内不要游泳。

  ⑧与家长一起在天然水域要充分了解水域的水底情况。

  防溺水管理制度 8

  根据《浙江省预防中小学学生溺水事故管理办法》和《缙云县教育局转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溺水事故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工作。全面落实《浙江省预防中小学学生溺水事故管理办法》的规定,每年4至5月份,学校开展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进行预防溺水事故警示教育。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好学生防溺水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自护自救技能教育,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切实开展学生防溺水专题教育。

  各班要落实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制度,通过晨会、“课后一分钟”安全教育、播放安全教育光盘、开展主题班队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每年的5月份组织开展一次专题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

  各班主任做到把每天的安全教育内容及时记载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中,句式可以为:()月()日内容()。预防溺水事故的主题班队会要有计划、有内容、有形式。并按时上交学校存档。

  明确规定:学生要去游泳必须经过家长同意,并且要有会游泳、负责任的大人陪同,选择水浅、河底硬而平整的、熟悉的水域游泳。

  明确要求:学生不得擅自下水游泳,不得私自结伴去游泳,不得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山塘、水库、深潭等水深的地方游泳,不到水流湍急的河流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如果看到同伴掉到水里,不要盲目下水救人,而是呼喊旁边的成人帮忙。

  活动要求:每位学生画一幅创作画,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写一篇征文,学校进行选拔和奖励,学校同时出一期水上安全教育专题宣传窗。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数来自中西部山区农村地区,对江、河、湖、塘不甚了解,缺乏必要的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知识,学校要特别加强对这部分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

  四、做好对学生家长的防溺水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通过印发《告家长书》、给家长打电话和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提醒和教育学生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监护,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要求家长特别注意“双休日”、“节假日”期间孩子的游泳安全。

  五、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要从学生溺水死亡事故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好学生死亡事故上报制度,以及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制度。

  防溺水管理制度 9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易发、高发期,为严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学校要加强安全管理,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做,防患于未然,杜绝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XXX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生的安全负总责。要不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并调度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和安保人员,确保溺水、校园等安全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并与各教师签订好安全责任书。

  二、安全管理员要为校长负责,对溺水等要高度重视,要专门召开班主任会议,对全体班主任认真做好以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并与班主任签订学校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责任书。如发现问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向校长汇报,得到校长批示后马上将指示精神传达到每一位班主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及时上报,确保信息畅通。

  三、班主任要做到:

  1.班主任向学生宣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报学生溺水事件严峻形势。

  防溺水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2.通过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在双休日及节假日等在家时间做到:禁止孩子到河边钓鱼、戏水、游泳。

  3.按时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并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目标义务书。

  4.写一份承诺书:按时上学,按时回家,不到河边钓鱼、戏水、游泳,并交家长签字。

  5.严格执行学生点名及请销假制度。建立班级旷课学生情况逐级报告和义务追查制度,查清旷课学生事由情况、批假教师、告假期限等,做到任何一位学生从离校到返校每一环节都能查到相关义务人和文字记录。

  6.坚持全天候安全巡查制度。班主任和各班学生巡逻员组成巡逻小组,重点对学生入校前、课间操后、午间饭后、课外活动等几个重点时段进行重点巡查。黉舍每周至少召开一次校外安全防护会议,强化、落实、完善安全管理措施。以上事情要求班主任宣传教育到位,实行家、校联动,共筑安全防范网络,不然将承担相应义务。

  防溺水管理制度 10

  为了切实做好广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确保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特拟定以下制度:

  一、成立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领导组

  组长:

  付组长:

  成员:

  二、制定具体的措施,加大防溺水安全工作宣传力度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全体师生的自身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无小事”的思想。

  2、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周专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安全常识,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防、自我保护意识,形成人人懂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防事故(意外)的良好氛围。

  3、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重点加强防溺水宣传与教育。各班每周要做到“五个一”:即举行一次防溺水专题知识讲座,出一期防溺水黑板报,各班每周做一次家访,举行一次有关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强化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学一次“四不一会”内容。

  4、加强教育工作。各岗位人员要准时到岗,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节课教师都要点名,发现学生未到校要及时了解原因,未请假的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并立即报告学校。学生请假要有家长签名,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5、各班要设立安全监督员,与班主任配合,经常检查,留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

  6、要主动与家长联系。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把安全问题讲实、讲严、讲细,要求家长切实承担起学生在校外的安全监护责任。

  7、学校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与各班签订责任状,并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并把安全工作列入教师的考核与评先、晋级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防溺水管理制度 11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防溺水安全教育责任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溺水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校长

  1.没有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及会议要求布置开展防溺水宣教活动的。

  2.布置防溺水宣教活动没有进行督促检查,造成宣教活动流于形式的。

  3.不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的。

  二、分管校长

  1.没有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及会议要求布置开展防溺水宣教活动的。

  2.布置防溺水宣教活动没有进行督促检查,造成宣教活动流于形式的。

  3.对于防溺水宣传教育事情没有认真落实,宣教材料没有及时整理的。

  三、法制安全处

  1.没有按照校长要求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的。

  2.布置教育工作但未检查落实或系统整理的。

  3.未制定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的。

  四、总务处

  防溺水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未落实防溺水相关物质经费的。

  五、年级组和各科室

  没有及时有效配合相关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的'。

  六、班主任及相关教师

  未能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的。

  防溺水安全事情义务追究制度

  防溺水安全工作追究制度

  为使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重要工作责任明确,特拟定《防溺水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一、学校教职工上至校长,下至班主任、副班主任、安全协管员,工友,必须明确各自责任,哪个环节出问题,必须依照工作制度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

  二、凡是当场发现本校学生属于违反“六不准”正在游泳而不制止的教职工,有群众或学生反映来学校的,要予以严肃的批评。若发生溺水事故要追究相应的渎职责任。

  三、各班要将安全宣传教育按要求做好,并做好记录。不然,若发生溺水事故,将追究正副班主任相应的义务。

  四、各班要加强管理,监督到位,若管理不善,学生在上、放学路上私自游泳发生事故,将追究正副班主任相应的责任。

  五、各班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将学生“六不准”和家长“四知道”让家长了解。学生不来上课,立即与家长联系。若无家庭联系的情况下,各班、门卫都不能将学生放出校门。

  防溺水管理制度 12

  当前,幼儿溺水死亡已成为中小幼儿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令人惨痛、教训深刻,同时,也给我校的安全工作进一步敲响了警钟。为全面深入地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幼儿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护自救能力,特定如下防止幼儿溺水安全制度和措施:

  一、安全管理制度:

  1、要对幼儿开展经常性的“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要运用集会广播、橱窗展览、发放告家长书等方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幼儿及幼儿家长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及家长对溺水危害的认识。

  2、组织教师对幼儿进行溺水后救生等方法的指导,使幼儿初步掌握相关的救生与自救方法。

  3、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切实加强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

  4、要求幼儿不要到池塘、汛期的危险区、江河等有溺水危险的地方玩耍。到公用泳池,河里游泳必须经家长同意并有成人陪同。遇溺水发生,必须大声呼救。

  5、在游泳入水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睡眠不足,身体过于疲劳,或情绪激动,都不宜游泳。饭后45—60分钟内不要游泳。

  6、游泳时不要冒险跳水,遵守游泳池规则。

  二、预防措施:

  1、认真落实上课期间每一节课的考勤制度,对迟到缺席的幼儿及时查明原因和去向。我们规定,任何班级不得随意停课和提前放学。

  2、在学校周边的鱼塘、水库,设立“水域危险”的警告标牌。而且要求,各条线路方向来往的教师时刻关注沿途水域情况。

  3、节假日提前告之家长,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校外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严防幼儿溺水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值班制度,增强值班力量,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4、建立“幼儿安全小组”,每个村组线路都有专门的“幼儿关照员”负责,幼儿与幼儿相互提醒和监督。

  5、严格信息通报制度,遇有私自下水游泳的情况和溺水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把隐患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6、利用墙报、课堂,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反复多次的安全教育,组织幼儿学习相关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营造珍爱生命氛围,增强预防溺水意识。

  7、游泳“五不”规定:不私自下水游泳;不结伴游泳;不在没有安全防护设施的地方游泳;不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的陪护下游泳;不到陌生的水域游泳。

  防溺水管理制度 13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我校特制定《防止学生溺水的工作预案》,以保证迅速教学秩序正常的进行。

  一、把防止迅速溺水工作的安全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安全工作关系千家万户,一旦出现学生发现溺水事件,不仅有损于学校的声誉,而且给家长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因此这项工作必须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上来,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抓严,抓实,不能流于形式。

  二、对学生进行防止溺水的安全教育

  1、对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可通过广播站、家长会、班会等,让学生了解珍惜生命,防止溺水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活动使学校、学生、家长同时重视这项工作。

  2、向学生传授发生溺水后的自救方法和应急措施。

  3、结合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要私自下河,下水库戏水玩耍。以防溺水事件的发生。

  4、让学生谨记:不准私自下河、下水库戏水玩耍;涨水季节不得抢渡、强渡,以防溺水事故发生。

  三、建立学校、家长和有关部门共同管理的机制,做到齐抓共管

  防制溺水事件的发生,学校主要通过与家长签定《中小学生安全管理协议书》,召开家长会,班主任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一旦发生事故,要果断实施抢救措施,同时要及时上报不能拖延,对玩忽职守,麻痹大意造成伤害事故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防溺水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防溺水教育管理制度(精选5篇)05-28

防溺水作文_高二防溺水作文10-31

幼儿园防溺水管理制度06-22

防溺水手抄报:如何防溺水?11-05

防溺水手抄报:如何防溺水11-05

防溺水小学生作文,防溺水作文08-08

防溺水的作文03-09

防溺水的作文10-18

防溺水作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