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设备管理制度

时间:2022-10-20 09:23:45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区域设备管理制度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区域设备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区域设备管理制度

区域设备管理制度1

  一、灭火器的管理与维护

  1、灭火器放置地点要求

  (1)灭火器应设置在通风,干燥,清洁的地面,不得受剧烈的爆晒,不得接近热源或剧烈震动、

  (2)灭火器悬挂在相宜的温度条件下、

  (3)灭火器放置地点应位置明确,便于使用,并且不影响安全疏散,推车式灭火器与其保护对象之间的通道应畅通无阻、

  2、灭火器检查及处置

  (1)灭火器喷筒是否畅通,如果堵塞要及时更换、

  (2)灭火器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如在红色区域要检查原因,检查后要送到专业公司重新灌装、

  (3)灭火器零部件是否完整,有无变形,机动,锈蚀,损坏、

  (4)灭火器可见部位反腐层是否完好,轻度脱落要及时补好,明显腐蚀听送到专业公司维修及进行耐压试验、

  (5)灭火器铅封是否完好,如果开封,必须选好专业公司再行安装,并作密封试验,重新铅封、

  3、灭火器定期检查及保养

  每半年检查一次喷嘴和喷射管有无堵塞,腐蚀损坏,钢性连接式喷筒是否能饶其轴线回转,并可在任意位置停留,推车式灭火器的.停车是否灵活,有无检验标识、

  二、消火栓的管理与养护

  1、每月逐个检查消火栓一次

  (1)消火栓箱外观检查:消火栓门关闭是否正常,锁,玻璃有无损坏,封条是否完好,如有脱落破坏应补贴封条、

  (2)消火栓箱内检查:消火栓内元件是否完好,有无脱落,丢失,水龙头有无渗漏、

  (3)随机抽取消火栓总数的10%测试,按消火栓报警按钮,消防监控室有无报警显示、

  2、每年逐个打开消火栓检查一次

  (1)完成月消火栓箱外观检查内容、

  (2)检查水龙带有无破损,发霉,如有应立即修补,替换,刷净晒干、

  (3)将水龙带交换拆边或翻动一次、

  (4)检查水枪与水龙带接头联接是否方便牢固,如有缺损立即修复、接口垫圈是否完好,如有缺损,老化立即更换,将阀杆上油、

  (5)检查修整全部支架,擦漆部位应重新补刷、

  (6)将消火栓箱内清扫干净,部件存放整齐后锁上栓门,贴上封条、

区域设备管理制度2

  设备运行记录管理制度

  一、管理区域内验收交接应移交有关机电设备档案资料,包括设备产品合格证、施工图、接线图、试验报告、说明书等,综合部档案室设专柜保管。

  二、管理中心建立设备运行档案柜,保存设备技术资料、设备台帐、设备运行管理资料和维修资料等。

  三、值班员和维修人员做好智能控制、消防、水电、电梯等设备的值班记录和各种设备的巡视检查和保养记录,并有记录人的.签名。

  四、所有记录以月为单位整理、装订成册,归档管理。

  五、定期对设备管理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六、借阅查找设备管理记录应办理相关手续。

  七、相关文件记录:无

  设备管理交接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应按统一安排的班次值班,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勤,不能私自调班、顶班。因故不能值班者,必须提前征得领班同意,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才能请假。

  二、交接班双方人员必须做好交接班的准备工作,准时进行交班。交接班的准备工作包括:查看运行记录;介绍运行状况和方式,以及设备检修、变更等情况;清点仪表、工具;检查设备状况;等等。交班时,双方领班在值班日志上签字。

  三、在下列情况下不得交接班:

  1、在事故处理未完或重大设备启动或停机时;

  2、交接班准备工作未完成时;

  3、接班人数未能达到规定人数的最低限度时;

  4、领办或由主管指定替代领班的人未到时;

  5、接班人员有酒醉现象或其他神志不清情况而未找到顶班人时。

  四、相关文件记录:无

  设备管理报告制度

  一、下列情况报告班组长:

  1、主要设备非正常操作的开停、调整及其他异常情况;

  2、设备出现故障或停机检修;

  3、零部件更换及修理;

  4、维修人员的工作去向,客户维修材料的领用;

  5、运行人员暂时离岗;

  6、对外班组及上级联系。

  二、下列情况必须报告技术主管:

  1、重点设备非正常操作的启停、调整及其它异常情况;

  2、采用新的运行方式;

  3、重点设备发生故障或停机抢修;

  三、相关文件记录:

  无

区域设备管理制度3

  物业区域给排水设施设备运行管理规程

  1、目的

  规范给排水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工作,确保给排水设备设施的良好运行。

  2、范围

  适用于本物业物业区域域内给排水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

  3、职责

  3、1值班人员负责给排水设备设施运行情况的巡视、监控、记录。

  3、2给排水技工具体负责给排水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

  3、3工程维修部主管负责给排水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3、4管理处主任负责给排水设备设施运行情况的检查、监督。

  4、工作内容

  4、1巡视监控。

  4、1、1值班人员每两小时巡视一次水泵房设备设施(包括机房、水池、水箱等),对其运行情况进行记录。

  4、1、2每周巡视一次主供水管上闸阀以及道路上沙井、雨水井。

  4、1、3巡视监控内容如下:

  a、水泵房有无异常声响或大的振动;

  b、电机、控制柜有无异常气味;

  c、电机温升是否正常(应不烫手),变频器散热通道是否顺畅;

  d、电压表、电流表指示是否正常,控制柜上信号灯显示是否正确,控制柜内各元器件是否工作正常;

  e、机械水压表与pc上显示的压力是否大致相符,是否满足供水压力要求、

  f、水池、水箱水位是否正常;

  g、闸阀、法兰连接处是否漏水,水泵是否漏水成线;

  h、主供水管上闸阀的井盖、井裙是否完好,闸阀是否漏水,标识是否清晰;

  i、止回阀、浮球阀、液位控制器是否运行正常;

  j、临时接驳用水情况;

  k、雨水井、沉沙井、排水井是否有堵塞现象。

  4、1、4值班人员在巡视监控过程中发现给排水设备设施有不正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处理不了的问题,应及时详细地汇报给主管,请求协助解决。整改时,应严格遵守《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规程》。

  4、2给排水设备设施异常情况的处理。

  4、2、1主供水管爆裂的处置:

  a、立即关闭相关连的`主供水管上的闸阀;

  b、如果关闭了主供水管上相关联的闸阀后仍不能控制住大量泄水,则应关停相应的水泵;

  c、立即通知主管,工程维修部组织人员抢修;管理处负责通知相关业主/用户关于停水的情况;如属市政给排水应立即通知供水管理处抢修。

  d、如地下水管爆裂,工程维修部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尽快挖出所爆部位水管;

  e、供水管所爆部位修复后,由给排水技工开水试压(用正常供水压力试压),看有无漏水或松动现象;

  f、确认一切正常后,对检修现场进行清理或回填土方,恢复原貌。

  4、2、2水泵房发生火灾时按《火灾、火警应急处理程序》处置。

  4、2、3水泵房发生水浸时的处置:

  a、视进水情况关掉机房内运行的设备设施并拉下电源开关;

  b、堵住漏水源;

  c、如果漏水较大,应立即通知系统工程师,同时尽力阻滞进水;

  d、漏水源堵住后,应立即排水;

  e、排干水后,应立即对湿水设备设施进行除湿处理,如用干的干净抹布擦拭、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换相关管线等;

  f、确认湿水已消除、各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后,开机试运行;如无异常情况出现则可投入正常运行。

  4、2、4因设备故障等原因出现紧急停水时,应立即按《紧急停水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3水泵房管理。

  4、3、1非值班人员不准进入水泵房,若需要进入,须经工程维修部主管同意,在给排水技工的陪同下方可进入水泵房,同时在《机房出入登记表》上进行登记。

  4、3、2水泵房内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物品;

  4、3、3水泵房内应按规定备齐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方便、显眼处。水泵房严禁吸烟。

  4、3、4每周打扫一次水泵房卫生,清洁一次水泵房内的设备设施,做到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设备设施表面无积尘、无油渍、无锈蚀、无污物,油漆完好,整洁光亮;

  4、3、5水泵房内内通风良好,光线充足,门窗开启灵活。

  4、3、6水泵房应当做到随时上锁,钥匙由值班人员保管,借用须登记。

  4、4交接班要求。

  4、4、1接班人员应准时接班。

  4、4、2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交班人交代,并查看相关记录,检查工具、物品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方可接班。

  4、4、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交班:

  a、上一放运行情况未交代清楚;

  b、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清晰;

  c、接班人未到岗;

  d、事故正在处理中或交班时发生故障,此时应由交班人负责继续处理,接班人协助进行。

  4、5值班人员应将给排水设备设施的运行数据(环境温度、电压、水压)及运行状况完整、规范地记录在运行日志内。每月的3日前由工程维修部将上月记录整理成册后交部门资料室存档,保存期为三年。

  5、记录、标识

  5、1《机房出入登记表》(见机房管理制度)

区域设备管理制度4

  物业区域消防设备器材的管理一灭火器的管理与维护

  1、灭火器放置地点要求

  (1)灭火器应设置在通风,干燥,清洁的地面,不得受剧烈的`爆晒,不得接近热源或剧烈震动、

  (2)灭火器悬挂在相宜的温度条件下、

  (3)灭火器放置地点应位置明确,便于使用,并且不影响安全疏散,推车式灭火器与其保护对象之间的通道应畅通无阻、

  2、灭火器检查及处置

  (1)灭火器喷筒是否畅通,如果堵塞要及时更换、

  (2)灭火器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域,如在红域要检查原因,检查后要送到专业公司重新灌装、

  (3)灭火器零部件是否完整,有无变形,机动,锈蚀,损坏、

  (4)灭火器可见部位反腐层是否完好,轻度脱落要及时补好,明显腐蚀听送到专业公司维修及进行耐压试验、

  (5)灭火器铅封是否完好,如果开封,必须选好专业公司再行安装,并作密封试验,重新铅封、

  3、灭火器定期检查及保养每半年检查一次喷嘴和喷射管有无堵塞,腐蚀损坏,钢性连接式喷筒是否能饶其轴线回转,并可在任意位置停留,推车式灭火器的停车是否灵活,有无检验标识、二消火栓的管理与养护

  1、每月逐个检查消火栓一次

  (1)消火栓箱外观检查:消火栓门是否正常,锁,玻璃有无损坏,封条是否完好,如有脱落破坏应补贴封条、

  (2)消火栓箱内检查:消火栓内元件是否完好,有无脱落,丢失,水龙头有无渗漏、

  (3)随机抽取消火栓总数的10%测试,按消火栓报警按钮,消防监控室有无报警显示。

  2、每年逐个打开消火栓检查一次

  (1)完成月消火栓箱外观检查内容、

  (2)检查水龙带有无破损,发霉,如有应立即修补,替换,刷净晒干、

  (3)将水龙带交换拆边或翻动一次、

  (4)检查水枪与水龙带接头联接是否方便牢固,如有缺损立即修复、接口垫圈是否完好,如有缺损,老化立即更换,将阀杆上油、

  (5)检查修整全部支架,擦漆部位应重新补刷、

  (6)将消火栓箱内清扫干净,部件存放整齐后锁上栓门,

区域设备管理制度5

  一、设备设施日常运行管理制度

  (一)值班管理制度

  建立值班制度并严格执行,可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排除故障,从而可保证设备安全、正常地操作运行。具体内容如下:

  1、坚守岗位,不擅自离岗。如因工作需要离岗时,必须由符合条件的人替岗,并向其交代离岗时的时间、去向。

  2、按时巡查,做好设备运行记录。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解决,及时报告。

  3、及时报告抢修、急修事故。当员工接到请修通知时,应及时通知,安排有关人员抢修、急修。

  (二)交接班管理制度

  1、提前到达。一般来说,接班人员提前几分钟时间上岗接班,清查了解所上班次,输好交接班手续。

  2、交接检查。即接班人员要对交接的.内容进行认真检查,明确权、责,提高工作责任心。

  3、签字验收。通过签字验收,最终明确交接工作的责任。

  二、设备设施维修管理制度

  (一)事故管理制度

  主要是指当设备故障发生时,物业管理工程部门要进行及时抢救,防止事故地进一步扩大,当设备维修结束时,要认真确定事故程度及损失(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并分析其发生原因,如果是人为责任需要严肃处理,以保证以后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预防性维修养护制度

  预防性维修养护制度首先要确定维修保养计划,根据保养计划认真进行设备检修工作,其次维修人员应该进行定期巡查,并确定维修保养类型;根据日常维修及定期检查的结果制定维修养护措施,组织实施。

  (三)维修管理考核制度

  维修管理考核制度可以反映设备的维修质量,及效率,其主要指标如下:

  1、设备开动率:实际作业时间/实有能力时间。

  2、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投入使用的设备总数。

  3、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时间/每月应当运行时间。

  4、维修费用率:维修费用/管理费用总支出。

  三、设备设施资料管理制度

  (一)原始资料档案制度

  设备在接管后均应建立原始资料档案和重要设备的维修资料档案。原始资料档案主要包括:订货合同、安装合同、设备安装图与建筑结构图、验收记录、测试记录、产品与配套件的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遗留问题处理协议与会议记要等。

  (二)设备台帐制度

  建立设备台帐制度可以掌握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维修管理工作。设备台帐主要包括:设备类别、编号、名称、规格、性能参数、技术特征、生产日期、安装时间、安装地点、使用日期、中间停用日期、预计使用年限、预提大修更新基金、进行大修理次数和日期、报废清理情况等。

  (三)设备运行维修资料制度

  设备运行维修资料主要包括值班记录、检查记录、报修单、维修记录等。

【区域设备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设备维修区域管理制度(通用5篇)04-29

公共区域管理制度02-22

公共区域管理制度02-23

办公区域安全管理制度11-08

车间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12-27

公共区域管理制度10篇02-23

区域销售管理制度(精选13篇)09-15

公司办公区域规章管理制度10-18

设备管理制度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