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教研工作总结

时间:2021-12-14 08:05:03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2009-2010教研工作总结

江岸区机关五一幼儿园2009-2010年小一班上学期

《区角活动材料的提供与教师指导》教研工作总结

2009-2010教研工作总结

教师:雷鸣

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涉及多种智能领域的活动区域,并提供适宜活动材料、让每个幼儿自愿选择活动内容、自主游戏、探索的个别化活动方式。它给予了幼儿自由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它具有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形式。但往往这样一种自主性的活动会给教师带来一些误解,如有的教师会认为只要给孩子投放了活动材料,他们就会感兴趣,孩子就能自主游戏了;有的教师则会认为既然是自主性活动教师指不指导都无所谓,这样的看法当然是不正确的,如何在区角活动中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如何对幼儿的活动进行适时的指导?针对这样的问题,本学期在教研组的指导下,我在班上开展了"区角活动材料的提供与教师指导"的教研课题的研究。通过一学期的研究,幼儿的活动兴趣和规则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语言交往、动手能力、创造想象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以下是我一学期教研工作的一点心得:

一、材料的投放

材料是幼儿开展活动区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与材料的对话中获得发展的。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如何科学地投放各种材料,充分挖掘教育价值,是开展好活动区的主要保证。

1、材料应来源于幼儿感兴趣的主题

本学期我所带的是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并不是很丰富,因此我从孩子熟悉的家庭做文章,开设了娃娃家,在家庭中"喂娃娃吃饭和跟娃娃煮饭"是家庭中典型的经验,我便为他们提供布娃娃、餐具、食物等相关的玩具材料,幼儿的活动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2、材料的投放要有差异性

幼儿随着年龄增长,经验越来越丰富,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表征、合作、构造、规则等行为水平随之提高。因此,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行为有水平层次上的差异。一般来说,形象化玩具随年龄增长而递减,低结构的材料随年龄增长而递增。但由于发展速度的差异,同一年龄的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并不绝对同步,所以材料的投放除了有年龄上的差异更要考虑材料的弹性化,考虑同样的材料对不同年龄幼儿的潜在功能。

二、教师的指导策略

许多老师在指导活动区时,往往会走进一个误区,认为当孩子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老师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其实不干预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要以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去关注孩子的行为,适时予以协助、指导。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在许多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是不足的,一旦离开了成人的帮助,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怎么还能主动学习呢?教师及时的指导能为幼儿扫清参与学习的障碍,促进幼儿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去。当然,这里所说的指导不是传授而是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启发幼儿在踮着脚且够不着的情况下给予的点拨。

1、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的环境,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小年龄班幼儿开展游戏需要在某一个阶段有一部分相对稳定的主题环境的预先布置,即固定的空间、固定的玩具材料,有利于幼儿熟悉游戏环境,使他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满足游戏的需要。但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环境的构建应逐渐转向以幼儿为主,游戏主题和内容由幼儿自主决定。

2、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已保证幼儿能够尽情的玩游戏。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他们的生活,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因为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有很多的社会行为,如遵守游戏的规则、积极的帮助他人、幼儿相互交流合作、和同伴的和平共处等,幼儿都是在游戏中学会的,因此,教师每天都要给幼儿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来保证幼儿的游戏,是幼儿积累知识经验,体验成功的愉快,由此来获得自信和满足。

3、教给幼儿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以保证幼儿的游戏能够顺利地进行。掌握一定的游戏活动技能是顺利开展游戏的前提条件,也是激发幼儿游戏活动兴趣的良好保证。教师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示范,让幼儿明白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可以先教会个别的幼儿玩游戏,然后让他们互相学习的方法学会玩游戏。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应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同时对个别的幼儿进行指导,掌握游戏的时间,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游戏。

4、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游戏的方法,对幼儿游戏进行适当的引导。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她把这一教育过程概括为--大胆地放手、小心地观察、耐心地等待、适时地引导。这一观点启发我们:区角活动中,应改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职能,教师不应只是在教室中忙碌地穿梭,不应成为施令的权威者,不该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而应站在幼儿的背后,沉静、慈爱而耐心的观察,真正的从观察中获取幼儿个体与群体、环境与材料等的准确信息。如小班的小朋友在拿着电话不知道该怎么办?教师可以拿起另一部电话开始和他聊天,"是小明吗?""是呀,你是谢老师吗?""对呀,小红想跟你说几句悄悄话,好吗?"这样,教师就已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来,并不自觉地指导了幼儿的游戏。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心得与体会,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