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纵横教案

时间:2021-12-16 15:25:55 教案 我要投稿

教海纵横(教案)

独特的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案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人教版第七册第20课)这篇课文。之所以会选择这首诗歌作为本次课题,实在是因为本人喜爱李白这位浪漫主义大诗人,并且,这首诗歌,虽是别离,却别而不愁,离而不忧。这种乐观主义的精神,很适合天真无邪的儿童的口味。因此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情感与态度: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浓厚情谊。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受李白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入情入境感受李白对扬州的向往之情。   怎样理解这首诗歌的送别之情呢,是忧伤,是难舍,还是更浪漫的分别?我觉得这值得学生深挖,同时,也想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快乐。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   【课堂实录】 师:大家都知道,李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诗人,被称为“诗仙”,他写过很多诗,你们能说说它们的题目吗? 生1:《望天门山》 生2:《静夜思》 生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生4:《望庐山瀑布》 师:大家的知识可真丰富,可见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除了写诗之外,李白还喜欢干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那我们来看看关于李白的两首诗,从中找找吧。 师读 饮中八仙歌之六 孟浩然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有诗云: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生举手) 师:李白最喜欢干什么?你们知道了吗? 生1:喝酒 生2:旅游 师:真聪明,所以李白不仅被称为“诗仙”,又被称为“酒仙”、“游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三仙”诗人的一首诗吧。   因为有两首诗歌的导入,从这里开始,学生对李白就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他不就是个爱玩的酒鬼吗?可是,这个酒鬼可不是平常人啊! 那这时要学习的李白他又去了哪些地方呢?喝了酒吗?学生不禁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啊,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很快进入了诗歌的意境。   【课堂实录】 (师板书标题) 师:请大家把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书空。“鹤”的笔画很复杂,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有4横。“孟”的第一笔为横撇。 师(指黑板):谁能为我们读一读标题?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真好,读音很标准,“送”是平舌,“之”是卷舌。并且在这里啊,“之”是到,去的意思。我们一起把题目读一遍。 生读。 师:从题目中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1: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对吗? 生2:是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在这里,黄鹤楼不是一个人,而是地名。将这两位同学的回答连起来,应该是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在这个题目中,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景点,你们一定都找出来了。谁来说一说? 生:广陵 师:又叫 生:扬州 师:还有一个呢? 生:黄鹤楼 师:真棒,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鹤楼,走进扬州,做个近景观赏吧!(展示课件) 黄鹤楼:在我们的湖北武汉,高高耸立在蛇山之上,传说中有一位仙人在此乘坐着黄鹤升天而去,因此得名“黄鹤楼”,是文人墨客流连题诗之处。 扬州:在现在的江苏省,曾被誉为“富甲天下”,美不胜收,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城,最有名的要算瘦西湖,这里的三幅图都是瘦西湖的美景。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一起读诗,品诗吧! 这个环节中,学生明白了,李白到了武汉著名的景点——黄鹤楼,他要送孟浩然去一个更美的地方,叫扬州。 学生又提出了问题,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啊,他为什么要去送孟浩然呢? 【课堂实录】 师:孟浩然西辞黄鹤楼,东下扬州,李白特地前来送别,这二人是什么关系呢? 生1:朋友 师: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2:故人! 师:来,你先不要坐下。今天,老师想和你交朋友,你同意吗? 生2:同意。 师:那我能称你为故人吗? 生2:不能 师:为什么? 生2:因为我们认识的时间短 师:那怎样的两个人才能称为故人呢? 生3:认识的时间长 生4:很小就认识了 师:这都是从时间上来说的,不一定认识的时间长就能成为朋友。还能从其他角度来谈谈你的理解吗? 生5:关系好。感情深。 生6:感情非常深厚,很好。 师:好的都要穿一条裤子了,是吗?的确啊,情深意重的两个人才能称为“故人”。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此时已是诗名满天下,他欣赏李白的文采,既是李白的朋友,又是李白的老师,李白称孟浩然为“夫子”,非常敬仰他。这次送别啊,也是李白知道孟浩然要去扬州,特地邀请他来武汉相会,尽情的玩了几天,才将他送走。同学们,带着这份真挚的故人之情,我们也来送送孟浩然吧。 生读 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体味到了李白和孟浩然深厚的友情。好朋友要离开自己,李白的心情如何呢?这里是整首诗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来理解这种别而不愁,离而不忧的感情呢?我通过课件的展示来让学生了解扬州。 【课堂实录】 师:多深厚的感情啊!李白和孟浩然是在什么时候浪漫分别的呢? 生:春天 师:能用诗歌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吗? 生:烟花三月 师: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展示课件) 师:那就让我们走进三月的扬州,去欣赏一下那里的美景吧。 (展示课件) 尤其在课件中,我特别加进了《烟花三月》这首歌的MTV,力求音画品质达到完美。这首《烟花三月》正是后人改编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有这样的歌词: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了情境中。甚至,还有好多学生都在随着音乐慢慢哼唱,看来,已经完全融入了歌曲及画面中。当然,我的预期目的达到了,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效果。学生会如何表述自己所看到的美景呢?我是这样引导的.。 【课堂实录】 师:烟花三月的扬州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真美啊 生2:太美了 师:那你还可以用什么词描绘这扬州的烟花三月? 生1:五颜六色 生2:色彩斑斓 师:眼睛都看不过来了,是吗? 生3:百花盛开 师:深呼吸一下,想象一下,香吗? 生3:香 师:如果你真的去了扬州,保证你的鼻子每天都是香喷喷的。 师:烟花三月的景美,你们的语言也很美,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两句诗读的更美呢? 生读 此时,学生都会觉得扬州很美很美,都想去扬州看一看。这时,整个课堂气氛进入了一个高潮。以及推人,同样,作为诗人李白,他的心里也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时,课堂开头的导入就起了作用。是啊,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都想去扬州看看,更不用说,李白这样浪漫的游仙了。 【课堂实录】 师:多美的扬州啊,,看到孟浩然去如此美丽的地方,李白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生1:羡慕 师:小李白,读出你的羡慕 生1读 生2:高兴 师:为朋友能去如此美丽的地方感到由衷的高兴,是吗? 生2:是 师:小李白,读出你的高兴。 生读(声音低沉) 师:小李白,你高兴时是怎么笑的? 生小声笑(不好意思) 师(问全班):你们高兴时是怎么笑的,一起笑一笑! 全班大笑 师:是啊,高兴的时候,大声笑出来,声音很欢快的,不能低沉,“下扬——州——” 生读 师:这么高兴,这么羡慕,这么向往,我们一起来读读前两句。 生读。 师:还有吗? 生1:老师,我觉得是向往。多美的地方啊,我也想去,我想李白一定也很想去,他一定想跟着孟浩然一起去。 生2:可是他没有去。 生1:那是他有事,把事情办好了,他一定会去的。 学到这里,学生那种快乐的气氛,向往的心情,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甚至在课堂上争论起来了。他们高兴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课上到这里,我想让学生理解的那种别而不忧已经理解了一半了。接下来,作为人之常情,李白当然也会依依不舍,我是这样教学的。 【课堂实录】 师:多迷人的烟花三月啊!可就在这迷人的三月诗人却要送别他最好的朋友,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1:伤心 生2:痛苦 生3:依依不舍 师板书“惜别” 师:从哪个字、哪个词可以看出李白是依依不舍的? 读一读诗歌。 学生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 生1:西辞 师:西辞的意思是向西辞别,此时孟浩然还没走呢,何来不舍,再找找吧。 生2:远影。 师:为什么? 生2:远影的意思是说孟浩然都走远了,只剩下一个影子了,李白还在那里看,很不舍得他走。 师:小李白,读出你的不舍。 生读 师:孟兄,你别走啊。可此时孟浩然乘坐的孤帆走远了,成了孤帆远影了。(板书“孤帆远影”) 师: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孤帆”是一条小船的意思,李白和孟浩然在岸边依依惜别,可作为交通要道的长江上,此时一定是千帆竞渡,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展示课件) 生:因为孟浩然是李白的好朋友,李白的心里只想着孟浩然。 师:因为他的心里只有孟浩然,所以他的眼里也就只看见孟浩然乘坐的那只“孤帆”了。现在,江上是“百舸争流千帆尽”,而李白却“过尽千帆皆不是”,此时此刻,诗人能看到的,只有那──孤帆远影;只有那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孤帆远影;只有把他的那颗心、那个眼神牵得远远的──—孤帆远影。 师:现在我们再回头来看这个“孤帆”,你还会觉得它仅仅是“一条小船”的意思吗?这个“孤”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生1:孤独 生2:伤心 生3:孤单 师:无论是孤独、伤心还是孤单,总而言之,这小小的一个“孤”字,把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的淋漓尽致。来,我们再来读这一句。 生齐读全句 师:这是孤独的诗人。除此之外,表达诗人惜别之情的还有什么词 生1:尽 师:尽是什么意思? 生1:消失 师:什么消失了? 生1:孟浩然乘坐的小船 师:消失在哪里了? 生1:晴朗的天空 师:李白在干什么? 生1:站在那里看。 师:全都消失了,李白为什么还在看? 生1:他舍不得孟浩然走。 师:消失的是什么? 生1:船。 师:永不消失的是什么? 师:在他们两人之间,永不消失的是什么? 生1:他们之间的友谊 师:小李白,读出你俩深厚的友谊。

【教海纵横教案】相关文章:

纵横10-25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01-21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01-01

泪水纵横作文12-03

纵横的掌纹散文07-06

纵横比 -电脑资料01-01

幽 默--于永正.教海漫记01-20

《教海漫记》读书体会范文10-05

《教海漫记》心得体会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