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成员田莉的研究课教案(2)

时间:2021-12-16 15:18:00 教案 我要投稿

课题组成员田莉的研究课教案(2)

认识6~9 华罗庚实验学校  田莉 一、教材依据: 教科书第21的例题,第21~22页“想想做做”的第1~3题。 二、设计思想: 这部分内容教学6~9的认识,例题的编排与1~5的认识类似,包括数数、认数、读数和写数。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学前生活中初步积累的计数经验,二是在此前经历的“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等简单的数学活动。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一方面可以自主理解6~9各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的概念,体会数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数与计算打好基础。 认识6~9,选用学生熟悉的、喜欢的、能够接受的套圈游戏作为认数的题材,先通过主题图数出6~9各个数,认数;再通过摆学具和拨算珠一一对应地理解6~9的含义,自主了解数的顺序;然后让学生创编儿歌,形象地记住字形,指导写数;接着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6~9各数的应用;最后在分层递进的游戏中,进一步提升数感。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认读6~9,掌握6~9的顺序。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知道6~9各数的含义,建立数感。 五、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6~9各数。 六、教学准备: 认识6~9的主题图,6~9的数字卡片,搜集生活中有关6~9的数字信息。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出示主题图﹞请看图,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呢? 2、这幅图里藏着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些数宝宝,你能找到它们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3、引导学生交流:你能1句话完整地说一说吗?你能指挥大家一齐数一数吗? 一共有6个小朋友在玩套圈的游戏; 图上一共有7个人;小朋友已经扔了7个套圈; 一共有8个套圈; 一共有9个小鹿套桩。 (结合交流,板书数字:6、7、8、9) 4、揭示课题:6、7、8、9这四个数宝宝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认识”) 〔评析:教师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比较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引导操作,活动中理解数的含义。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能用计数器或者自己喜欢的学具表示出这些数宝宝吗? 好,我们一起来动动小手。 2、学生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6~9。 有的用计数器拨珠,有的摆小棒,有的摆圆片,有的摆三角形,有的摆正方形,有的摆长方形,有的摆五角星…… (1)交流:你是怎样表示6的? 你会表示出7吗?你是怎样表示7的?为什么这么快? 你会表示出8吗?你是怎样表示8的?为什么这么快? 你会表示出9吗?你是怎样表示9的?为什么这么快? (2)提问:通过刚才的拨珠、摆数,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出这几个数吗? (3)师:小朋友真棒,不但会动手,而且爱思考。老师继续考考你。你能把9变成8吗?怎样能更快? 你能把8变成7吗?怎样能更快? 你能把7变成6吗?怎样能更快? (4)提问:这次摆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你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读出这几个数吗? 〔评析:学生虽然会按顺序数出6~9,也可能认识了数字6~9,但对这4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对它们表示的数值究竟是多少,认识不一定清楚。让学生经历自主摆学具、拨珠表示数的过程,揭示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这4个数的意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小朋友们真厉害,能用学具表示出这几个数宝宝,那,你们能涂点子表示这些数吗? 数学书第22页第2题, 看数涂色,看谁涂得又快又对! 先涂完的小朋友用笔尖指着数一数,仔细检查一下,再看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三)做课中操,运动中巩固数的认识。 轻松时间到,做做课中操。 老师拍拍肩,1、2、3、4、5、6, 我就拍拍肩,1、2、3、4、5、6; 老师点点头,1、2、3、4、5、6、7, 我就点点头,1、2、3、4、5、6、7; 老师拍拍手,1、2、3、4、5、6、7、8, 我就拍拍手,1、2、3、4、5、6、7、8; 老师跺跺脚,1、2、3、4、5、6、7、8、9, 我就跺跺脚,1、2、3、4、5、6、7、8、9。 做完课中操,我的精神好。 〔评析:教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课中操,既及时组织了教学,调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又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知识,成为本课的一个亮色。〕 (四)创作儿歌,鼓励中引导数的书写。 1、师谈话:我们认识了6、7、8、9这四个好朋友,你能用1句话说说它们的样子吗? 2、自由想象,编数字儿歌: 6像什么呢? 7像什么呢? 8像什么呢? 9像什么呢? 3、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抓住了它的特点,记住了它们的样子,那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写漂亮呢? 4、指导写数。 师:请你跟我学。 生:我就跟你学。 (1)师范写,生书空; (2)生先描数,再写数。 (师一边巡视,一边个别指导,并不断激励) 师:不用橡皮来帮忙,一个更比一个好。 (3)比较,小结:哪个数最难写? 师再示范8的书写,生再书空 。 (4)师:把你最不满意的两个数字擦了,改得漂漂亮亮。 〔评析:创编儿歌,让学生形象地记住了6~9各数的字形特点,范写、书空——描数——写数——再范写、书空——改写,分层递进,细致地指导了书写的方法,培养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巡视中教教师的激励,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5、听说小朋友的数字写得特别漂亮,水里的朋友们来向我们表示祝贺呢!它们是谁呢? 数学书第21页第1题, 逐个看图认名称。 师:它们各来了多少呢?你能数一数,写一写吗?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师:你能用图下你写的数字说1句话吗? 〔评析:练习的呈现自然,富有情趣。数一数、写一写后,让学生用数字完整地表述图意,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五)联系生活,游戏中提升数感。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能用这些数各说1句话吗? 2、交流: 6:我有6支铅笔,教室里有6盏灯,我家楼下种了6棵树,蝴蝶有6条腿,儿童节是6月1日,驾驶“神州6号”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中国人很喜欢“6”,认为六六大顺…… 7:一个星期是7天,我今年7岁,7月4日开始放暑假,孙悟空在炼丹炉里呆了七七四十九天, 7月1日是建军节,《 新闻联播》在每天晚上7点开始…… 8:我昨天写了8行字 ,人一天要喝8杯水,蜘蛛有8条腿,妈妈每天上班8小时 ,中国人特别喜欢“8”,认为“8”就是发…… 9:小朋友每天要睡9个小时,火警是119,9月1日是暑假后开学的日子,教师节是9月10日,中国有很多地名和九有关,如:九华山、九寨沟、九曲溪……) 3、师:这些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我们可要做个有心人,和它们交朋友! 〔评析:由于学生虽然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接触过6~9各数,但缺乏深刻、鲜明的生活经验和具体实例。教师在课前做了悉心的搜集工作,和6~9这些数字有关的`大量信息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些数实实在在地在我们的生活中。〕 4、这节课,小朋友们表现真棒。为了奖励你们,我们一起来玩猜数游戏,好吗? ①抢答: 它就排在7的后面,它是谁? 它是8前面的一个数,它是谁? 它是7和9中间一个数,它是谁? 它比5大,比7小,它是谁? ②师问生猜。 师:我心里想好一个数,(要在6~9中)你来猜猜看。 生:是5吗? 师:小了。 生:是9吗? 师:大了。 生:是8吗? 师:恭喜你,猜对了! 生问师猜,生问生猜。 ③抢答: 它是8的好邻居,它可能是谁? 它比5大,比9小,它可能是谁? 〔评析:教师培养学生数感的意识十分强烈。富有层次,开放性的猜数游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时空,巩固了数的顺序,发展了数感,再次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增加了数学学习的魅力。〕 八、教学反思: 6~9这些数,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幼儿园的学习中已有一定的接触,但仅仅停留在被动地认识和浅显的感知上,本课较好地把握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完善了数的概念,理解了数的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以新课程理念纵观本课,具有以下特色: 1、体现自主化。 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6~9各数,学生有的用计数器拨珠,有的摆小棒,有的摆圆片,有的摆三角形……经历了自主表示数的过程,学生真正了解了这4个数的意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体现活动化。 教师别出心裁,将数的知识巧妙地隐藏在轻松的课中操和富有层次的猜数游戏中,让学生参与自由表述生活中数的活动,开放的情境发展了学生的数感,适应了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 3、体现生活化。 从套圈游戏中的数→摆出来的数→课中操里的数→我们身边的数→猜数游戏中的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初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学习兴趣。 4、体现情感化。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低年级课堂教学尤其需要情感的土壤,教师儿童化的语言,开心的课中操,真切的激励 ,有趣的猜数游戏,都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入学不久的孩子深切地领略到了课堂的有趣,老师的可亲。

【课题组成员田莉的研究课教案(2)】相关文章:

课题组成员田莉的研究课教案(1)03-04

课题组成员田丽华的研究课教案(2)03-04

课题组成员王子华的研究课教案(2)03-04

课题组成员许云平的研究课教案(2)03-04

课题组成员孙菊的研究课教案(1)03-04

课题组成员王子华的研究课教案(1)03-04

课题组成员许云平的研究课教案(4)03-04

课题组成员许云平的研究课教案(3)03-04

课题组成员许云平的研究课教案(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