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教案一

时间:2021-12-16 09:52:15 教案 我要投稿

力的教案(一)

第一节什么是力教案 第一节什么是力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教具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但是在大量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学生举例,教师选择适当的例子写在黑板上。教师也可补充具有启发性的实例)   教师:火车头拉着车箱前进,运动员踢足球,吸铁石吸引铁钉,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等等。   以上实例中都有力存在。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钉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现在我把上述有力存在的实例中的物体分为两组,请大家分析这两组物体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答: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   教师: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教师出示小黑板。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   推土机对土的推力   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学生回答)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教师:吸铁石对铁钉有吸引力,这是大家熟知的。但是我们也看到铁块对小磁针也有吸引力。这说明磁铁吸引铁,同时铁也在吸引磁铁。   3.演示实验:把钢锯条固定在台钳上,用弹簧将锯条拉弯。   教师:用弹簧把锯条拉弯,弹簧对锯条有一个拉力,同时弹簧也被拉长,这说明锯条对弹簧也有一个拉力。   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一个力,同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有一个力。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呢?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锯条受到力时变得弯曲。   (3)实验:手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2)教师;乒乓球向自己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不论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练习   1.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______力,力的效果是______。   2.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______。   3.玻璃杯落在地上,杯子给地一个力,同时杯子也会破碎,原因是______。   六、作业   1.复习课文。   2.章后习题1、2。 (四)说明   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两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l)“作用”就是力。(2)力离不开物体,即施力物和受力物。   3.强调作用就是力。注意避免“由于作用产生了力”这种模糊不清的说法。否则学生会误认为除了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力。这样对学生将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有好处。   4.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逐步深化。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力的教案一】相关文章:

一、力 弹力教案03-29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一03-11

力的测量教案示例之一01-21

二力平衡教案示例之一01-21

摩擦力教案示例之一01-21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09-08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教案08-26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12-28

高中教案:《力》教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