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教案

时间:2021-12-16 09:25:37 教案 我要投稿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教案

第二课 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课程标准 2-1 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 2-2 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3 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2-5 了解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知道问题的解决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教学要求 1.通过各种图表和统计数据,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列举身边的典型事例,说明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给资源、环境与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树立人口忧患意识。 2.通过各种数据和资料,了解我国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资源忧患意识。 3.通过各种资料或数据,了解我国的环境问题;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通过了解这些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树立环境意识。 结构分析 本课在第一课的基础上,以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为背景,继续把问题进一步聚焦在我国,探究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教材采取并列方式,分别介绍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的基本国情及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口警钟须长鸣”──主要围绕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而展开。教材首先用直观的数据,呈现了我国当前的人口总数。然后,回顾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人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增长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我国人口的两个主要特点: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低下。最后,选择了人口因素中对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人口数量和人口文化素质,阐述了它们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主要围绕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其问题而展开。教材首先通过一系列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的排名,呈现了我国许多资源总量巨大的事实。同时,点出丰富的资源对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随后,教材笔锋一转,用一系列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量的比值,交待了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大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最后,简单论述了我国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建设的负面影响。 “环境亮起‘黄牌’”──主要围绕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两方面的环境问题展开。教材首先通过一系列令人震撼的标题,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受破坏。随后,阐述了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现阶段的工业化,使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最后,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对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看,教材在介绍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时,总是先说明问题本身及其表现,然后,再说明这一问题给社会其他方面带来的危害,从而把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 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涉及到的数据、案例较多,但在评价时,并不要求学生记住这些数据或具体的案例,而应重点评价学生能否从具体案例和资料中,分析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基本国情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能否树立忧患意识。 【人口警钟须长鸣】 内容点析 1.庞大的人口基数,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不仅对我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沉重的压力,还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教材在本单元中,首先就探讨了我国的人口问题,这样,可以为后面分析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奠定基础。 2.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于近50年来人口增长过快而产生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3.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新增加的人口多,使每年中国新增加国民收入的1/4、新增加粮食产量的一半用于满足这些新增人口的生活需要,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经济建设资金的积累,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学水平的提高。 其次,人口增长过快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虽然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不高。例如人均耕地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尽管我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 再次,新生的人口不仅要吃饭,还要受教育、就业,还要尽快过上小康生活。因此,给教育、住房、交通、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带来很大的压力。例如住房条件,虽然近年来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在城市中仍是一个大问题。 4.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主要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而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内容,因此,教材侧重说明我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5.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既包括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又包括其对科技知识的认识、掌握程度及其运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往往标志着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同时又影响到未来发展。衡量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指标也较多,主要有:文盲率、每10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等。 6.虽然中国的老龄化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不是很严重,但这一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这是因为,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人口出现老龄化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前提,并使学生学会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去分析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专题探究:透视我国的人口国情 内容点析 1.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问题,既是一个人口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资源问题。本课侧重说明人口因素对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影响。 2.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文化素质较低三方面的特点,旨在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并为第三课的人口国策作铺垫。 3.我国自实施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妇女生育率、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人口增长开始减慢,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低速增长。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且人口基数极为庞大,特别是处在婚育年龄的年轻人口数量惊人,所以,每年新增人口还很多,人口总数仍持续上升。总之,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还会被人口增长的压力所困扰。 4.目前,国际上把15~64岁作为劳动年龄人口。0~14岁为不具备劳动能力的青少年人口,65岁及以上为老龄人口。 5.人口老龄化在中国虽然刚刚出现,但是老年人口问题则很早就存在。对老年人口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从作为主体的老年人来认识,则涉及老年人的健康、观念、行为和老年人的心理、社会和经济需求等,如果这些方面得不到满足和保障,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另一方面,从作为客体的家庭和社会来认识,则涉及老年社会保障、老年人的抚养方式、老年社会服务体系等。如果这些制度不健全,同样会给老年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问题。 6.“人口+教育=丰富的资源”,指如果人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就会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力资源;“人口-教育=沉重的压力”指的是如果人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负担。 7.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人们可以制造生产工具,对各种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生产出各种产品,创造财富。人口太少,缺乏生产者,资源就不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经济难以发展。但与此同时,人作为消费者,人口太多,增长过快,生产出来的产品和财富,大部分会被新增加的人口吃掉,自然环境会因此负担太重而受到破坏,经济也难以进一步发展。 因此,人口过多和过少都是不好的。在一定的社会中,作为消费者的人口总数,要同社会上所拥有的消费资料,如食物、衣服、住房以及生产这些东西的工具等的总量相适应。这就是说,人口的增长速度,必须同消费资料增长的速度相适应。只有当“人手”生产的财富,超过“人口”所消费的财富时,经济才能繁荣,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活动目的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利用图表、数据、新闻报道等各种资料,分析我国的人口国情。“透视我国的人口国情”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三个方面来探究我国的人口现状。但由于课时和篇幅有限,教材并没有逐一介绍三个问题的各个方面,而是选择了其中对我国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如人口素质中的文化素质较低问题,人口结构中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老龄化问题。 “如何看待‘人口’与‘人手’”,旨在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性地看待人口数量的问题。认识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从而学会辩证地看待我国的人口问题。 实施建议 导入建议 建议一:提问导入 教师可直接提问:“关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想必大家对这一话题已有一定的了解和各种各样的看法,请谈谈你们的看法。”由此导入新课。 建议二:图片或多媒体导入 教师可给学生展示反映我国人口众多的图片或影视片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体会我国人口众多的事实。由此导入新课。 1.对我国人口数量基本状况的教学建议 可给学生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从历史到现在),提出以下问题。 ○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如何?(增长较慢。) ○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间,我国人口总量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经济文化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再加上政策的鼓励,使得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 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总量是怎样变化的?(持续增长。) ○ 请预测一下,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总量会怎样变化?并说明你的理由。(人口总数还将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会减慢。其原因是我国人口基数很大。) 我国人口一直在持续增长,即使是在实施计划生育后都是如此。这里应注意: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人口一直高速增长,这很容易理解,但对于实施计划生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教案】相关文章: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 第二课 教案03-03

第二单元教案03-01

八下第二单元教案《雪》(第二课时)03-09

教案 第二课03-11

崔仕友第四单元第二课时教案03-21

第二单元计划及教案03-09

第二单元教案(二)03-29

第二单元教案(一)03-29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