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13)《苏州园林》教案

时间:2021-12-16 19:31:33 教案 我要投稿

C(3-13)《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一、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二、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教学设想: 1、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 2、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图画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3、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4、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准确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构思和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是以西湖的山水美丽得以美名传扬天下。而苏州却是以古园林建筑这奇丽的人文美景称霸天下!我国有四大名园,在苏州就有两个,它们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文化遗产。   提问:同学们有同学参观过苏州园林吗?你知道苏州有四大名园吗?为什么作者不具体介绍四大名园?(最后一个问题作为思考题,让学生学完全文后回答)   明确:苏州四大园林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配合图片介绍)今天,就让我们随叶圣陶,一起去感受苏州园林之美。(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 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配乐朗读课文录音 2、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 轩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丘壑(hè) 嶙峋(lín xún) 镂(lòu)空 蔷薇(qiáng wēi) 重峦叠嶂(zhàng)斟酌(zhēn zhuó) 3、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的特征又是什么?这一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试用简短的文字概括。 (苏州园林,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四个“讲究”) 4、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 (除了上文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苏州园林中“各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色彩的搭配”等。) 5、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①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②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什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写的。 ③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④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是细部介绍属非重点,故写得简略。 ⑤问:读第10段,想本文结尾有何特点?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总观全文的结构脉络(投影显示): 总说(完美的图画)——分说(第2段) 大处讲究:布局(3段) 配合(4段)映衬(5段)层次(6段) 细部注意: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色彩(第9段) 课上做练习一,填写结构图表。 ¤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以第4段为例作分析。 ¤问: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运用作比较、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四、布置作业 1.复习字、词,会写、会注音、会解释。 2.笔答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生字词。 二、结合讲评检查课后练习二的作业完成情况,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由同学举例说明。 1.作比较。如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点。  2.举例子。如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描摹。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三、重点分析本文语言的多样性。 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逐项分析时,先由同学举例、分析,再由教师补充,归纳。举例时尽量照顾课文的先后顺序。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同学发言,归纳。   明确: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问: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明确:如第7段中的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    明确: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问: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l)准确 ①辨析:(标本、标志、标准。这里有“范本”之意;标志,记号;标准,规范、衡量事物的准则;玩赏、鉴赏、欣赏、观赏——玩赏:有品味、赏玩之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观赏:指观看欣赏。此处的“鉴赏”一词最恰当。 ②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都有”“可绝不”表意定肯,一点都不含糊,合乎实际,用词非常准确) (2)周密 请说出以下各句加点词的作用。(投影显示)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3)精练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问: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吗?  排比:第2段;设问:第3段;比喻:第3段等。 教师: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小结:本文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优美,表现力很强,从而看出说明文的语言并不是枯燥的,是可以充满情趣的。 四、重点段落讲解 (1)指导分析第4自然段。   ①指明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②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2)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②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③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明确: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穿插了描写和议论。如二、三句即是描写,后面的“古老”“盘曲磷峋”“满眼的珠光宝气”等也是描写性的。这些描写具体清楚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自然之趣,富有画意。“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是议论,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符合中国的绘画艺术美。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的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总结全文: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

【C(3-13)《苏州园林》教案】相关文章:

苏州园林 教案01-12

苏州园林教案01-17

《苏州园林》教案03-07

苏州园林教案03-07

《苏州园林》教案01-08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09-20

苏州园林 教案示例01-21

《苏州园林》教案707-27

《苏州园林》教案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