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下课后才完成的故事

时间:2021-12-16 20:03:58 教案 我要投稿

教案在下课后才完成的故事

  今天语文课的主题是《忆读书》,这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尤其要理解“读书”的好处。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明确应多读书,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这节课从介绍作者开始。我结合课本的“注解”,大致介绍了有关冰心的情况,然后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有学生说“琼瑶”,有学生提“三毛”。   后来有一位学生说到“席娟。”我问:“你能介绍几篇她的作品吗?”那位同学一时说不出,显得有些尴尬。我建议说:以后大家读书时可以留意一下席娟的作品。这样说时,算是对这位同学的宽慰和鼓励,其实这条建议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因为我只是听过这位女作家的名字,但未读过她的作品。   在分析文章内容前,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我很自信地发出指令说:“读吧!”   但全班学生安静地“守侯”了大约2秒钟,然后开始整齐地朗读:“——谈——到——读——书……”。我感到有些不对劲,马上纠正说,“不要齐读,自由读”。   教室里再次沉默将近2秒钟的时间,但很快由原来“朗朗书声”变成了一片嗡嗡的“众声喧哗”。这种嗡嗡的“喧哗”虽然显得没有秩序,但它不像全班学生齐读那样速度慢,而且不至于限制学生感情的体验。我喜欢这种嗡嗡的声音。   几分钟后学生自动停下来。我问学生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讨论。   一位学生问“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有同学举手回答:“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是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斩黄 巾英雄首立功”是说刘、关、张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   有同学问到“分久必合”的意思。一位学生站起来讲: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我插嘴说“这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以前我一直留心让学生自由“插嘴”,现在学生被调动起来后,我的发言反过来成为一种“插嘴”。不用说,老师也有“插嘴”的权力。   不过事后想想,我今天“插嘴”说“分久必合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这样说好像并不准确。历史发展是否是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过程,倒是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讨论的问题。如果再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打算建议学生“可以向历史老师请教”。   后来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荡寇志》这本书的内容?”我对这个学生的提问很满意。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位同学的提问方式很有趣,似乎认定了其他同学不会了解《荡寇志》的内容所以“点名”请老师介绍: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在备课时早预料到这是一个难点,很愿意被学生“点名”做相关的介绍。   不过我还是忍住不说,环视教室,问有没有人知道《荡寇志》的大致内容。等到班上学生一律沉默不语时,我“当仁不让”,大致介绍说:《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曾随其父镇压过农民起义,他对农民起义非常仇恨,并亲眼看到《水浒传》 对农民起义的影响。他想抵消《水浒传》的巨大影响,写成了此书。在小说中,他对梁山伯一百零八好汉(当时我说走嘴,讲成十八好汉,同学立即给予纠正)极尽诬蔑丑化之能事,说他们是强盗,罪大恶极,最终的结局是被斩尽杀绝。   我这样介绍时,学生似乎对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很感兴趣。我个人虽然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过多地“讲授”,以免落入单调乏味的“讲授教学”的陷阱。但当年轻的学生用清澈澄明的眼睛注视自己时,我总忍不住尽量延长这种“被注视”的享受。事实上,对这个问题,我至今仍然相信,如果教师的“讲授教学”能够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这种“讲授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   在我大致介绍了《荡寇志》的内容之后,学生已经无人举手提问了。我开始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对文章的主题,我打算从整体入手。的提的问题是“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很快有学生提出冰心想说的话就是课文最后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我在黑板上写下这几句话。问学生:读书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对这个问题好像感到有些为难,教室里安静下来。有时候老师感到容易回答的问题,在学生那里会成为一个难题。作为老师,我在备课的时候估计这个问题不会太难,因为文章中到处都有冰心说“读书好”的句子。怎么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为了打破“僵局”,我提示学生: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学生似乎有所醒悟,开始寻找相关的“句子”,教室里响起学生翻动书页的声音。   看来我的提示是有效的,但我心底同时也感到一丝悲凉:我备课时是希望引导学生能从整体上感受“读书的好处”;可是学生似乎只习惯于从课本中寻找固定的“句子”。   当我问“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时,显然是一个需要从整体上考虑的问题。面对这种需要整体把握的问题,学生似乎感到无从下手。   当我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的,学生似乎对这种“提问方式”很熟悉,我猜想这种“提问方式”在学生那里已经被转换为一种填空题,就是“课本中提出读书的好处有……”。学生一旦将这个问题转换为一种“课本中提出读书的好处有……”的填空题,学生就能够很“内行”地在课本中寻找相关的句子来。   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回答问题。   第一位学生找到读书的好处是:“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在“读书好”的条目下板书“品德修养”。如果有学生先说“读书有利于提高品德修养,”然后说“比如冰心说: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这是我在备课时对学生的期待。也许我对学生的期待是高了一些。我现在仍然在琢磨究竟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整体理解”。   接着有学生说“读书对写作有很大帮助,”并找出文中的语句作证:“老师在她的俄文本上批下了‘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   我在“读书好”的条目下板书“有助于写作”。   我总想让学生超越课本中的具体句子来谈自己的感受,所以后来我问学生:在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没想到有一位学生迅速反应,他说:“好笑的感觉。”全班同学笑起来。   我不知道这位学生为什么说“好笑的感觉”。现在想起来,他可能是想说“有趣的感觉”。   我当时只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读一本书时不只觉得它好笑,还会有其他感受。今天我们的家庭作业就谈读书的感受:从你所读过的文章中选一个你认为最好的谈你的感受,可就整篇文章谈,也可就一个人物、一个方面谈,写成一篇随笔。   接着我由读书的好处“多”引到应“多读书”并要“读好书”。因时间关系,这两点讲得比较简略。   我感到快要下课了,赶紧对本节课的要点作了小结。今天学校的下课铃声很“善解人意”,刚做完小结,下课的铃声响了。但我在宣布“下课”时,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哪位同学家里有《满江红》的曲。   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家里有,我还会背呢!”   我知道他误解了我的意思,再一次讲清我要的是“曲”,而不是“词”。这些学生有些失望地坐下了。   下课后我有些后悔因时间紧而没有让这位学生背《满江红》。这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如果这位学生愿意,我在下节课会让他背《满江红》的。   下课了,当学生说“谢谢老师”时,我真想说“谢谢同学们”。孩子们今天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他们在课堂上的“插嘴”使我不断地调整、改写我原先设计好的“教案”。所以,今天我最想说的是“教案是在下课之后才完成”的。   而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一直在努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插嘴”调整上课前设计好的“教案”,但仍然留有很多遗憾,要是再有机会教同样的内容,我想我会重新改写我的“教案”。  

【教案在下课后才完成的故事】相关文章:

教案在下课之后完成的故事03-01

嗨,老天在下雨故事05-17

人尽其才的职场故事02-08

北京研考网报 缴费成功报名才算完成09-28

雨还在下04-22

根据结尾,完成故事200字作文11-15

经典成语故事:咏絮才高01-01

心在下雨作文07-31

完成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