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网络助学教案

时间:2021-12-16 19:32:54 教案 我要投稿

《比和比例》网络助学教案

《式与方程》网络助学教案   同学们,《式与方程》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与七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和《一元一次方程》这两个单元的学习密切相关。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等式的性质,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区别、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的理解。 2.进一步掌握“ax±b=c”、“ax×b=c”、“ax÷b=c”、“ax±bx=c”等形式的方程解法,培养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知识梳理 首先,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回顾。(边说边点击相关幻灯片) 1. 表示数量关系 如路程÷时间=速度 可以用s÷t=v表示   用字母  表示运算律  如乘法分配律 (a+b)×c=a×c+b×c 表示数 表示计算公式 如三角形面积公式 S=ah÷2   用字母表示数,既简洁明了,又能概括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了很多方便。   2. 含有未知数  解方程 (是一个过程)。 等式───────→方程 方程的解  (是一个值)。  式子  不等式   3.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这样的图来表示:     等式 方程                     4.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解方程,我们学了这样两个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可以把所求的问题直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然后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成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用就可以得到答案了。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列方程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使一些逆思考的应用题化难为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弄清题意,设未知数X。(如果题中有两个以上未知数,设其中一个为X。) (2)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语。 其中,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是正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要环节。   三、作业精讲精评 好,结合刚才的复习,我们就新初一暑期同步作业中的有关习题进行学习和讲解。   例1、在(1)8x=96(2)1.7-x(3)a+b=23(4)y+5<11.3(5)0.25+m=0.5(6)5.4-2.8=2.6 (7)z+0.2>0.52 中,___是等式,___是方程。(填序号) 分析与解: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方程,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这个式子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 思考:为什么1.7-x 、y+5<11.3、5.4-2.8=2.6、 z+0.2>0.52不是等式呢? 例2、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5,个位数字是m,表示这个两位数的式子是(  )。 A、5+m B、5×10+m C、5m  D、10m+5 很多同学看到这道题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对吗? 分析与解:十位数字是5,表示的是50,再加上个位数字m,所以表示这个两位数的式子是5×10+m。(填序号)   例3、在   中,x是自然数,当x__时,分数值大于1;当x_时,分数值等于1;当x__时,分数值小于1。 分析与解:分数值大于1时,分子要比分母大,所以这里X只能小于3;当分数值等于1时,分子和分母相等,这里的X应等于3;分数值小于1时,分子应大于分母,这里的X应大于3。(填空)   例4、某市规定:乘坐出租车起步价为6元(3千米以内),超过3千米以外每1千米按2.5元计费(不足1千米按1千米收费)。小明的妈妈乘坐出租车行了m千米。 (1)用式子表示小明的妈妈应付的钱数。 (2)当m=11时,求小明的妈妈应付多少钱。   (1)2.5(m-3)+6 请同学们自己先试着做一做。 对,(m-3)表示比3千米多的千米数,2.5(m-3)表示超过3千米应付的钱数,再加上6就可以得到小明妈妈应付的钱数了。 (2)当m=11时 2.5(m-3)+6=2.5×(11-3)+6=26 答:当m=11时,小明的妈妈应付26元钱。 当把数字带入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计算式,注意结果不需要些单位名称。 (分步出示答案)   刚才我们知道,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我们可以抓住关键句、利用常用的公式、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来找等量关系。下面,就来看几道题。   例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30平方米,已知高是7.5分米,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分米? 分析与解: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出等量关系: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列方程为(出示解题过程)。   例6、兴趣小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倍,后来走了18个男生,这时男、女生人数同样多。原来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我们可以看出,原来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倍,后来走了18个男生,这时男、女生人数同样多。这句话告诉我们,男生比女生多18人。我们用“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8(出示解题过程)。   四、知识拓展 例7、六年级46名同学去划船,租大船、小船共10条,大船每条可坐6人,小船每条可坐4人,每条船都刚好坐满。他们租了几条大船和几条小船?(提示:设租了x条大船,那么租了(10-x)条小船。) 在六年级上册,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假设法解决这道题,请你用假设的方法做一做。 根据提示,你会用方程解决这道题吗? 我们设租了x条大船,那么租了(10-x)条小船。大船坐了6x人,小船坐了4(10-x)人。 用“大船的人数+小船的人数=46” (出示解题过程)。 比较一下,算术和方程哪种解题思路更简单?   例8、同学们去栽树,如果每人栽3棵,还剩3棵;如果每人栽4棵,还差2棵。一共有多少名同学?一共有多少棵树?(提示:设一共有x名同学,树的总棵数是3x+3或4x-2)     这道题在奥数中我们叫盈亏问题,用算术方法做思路比较复杂,我们可以用方程的方法化难为易。 分析与解:在这道题中,人数和树总棵树是不变的。根据提示,设一共有x名同学,每人栽3棵,还剩3棵,树的总棵数是3x+3;如果每人栽4棵,还差2棵,树的总棵数是4x-2,因为树的总棵树不变,可以列出方程3x+3=4x-2(出示解题过程)。                                                                         《比和比例》网络助学教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比和比例》。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请大家和我一起做个回顾和整理。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内在一致性;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运用比较的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能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4.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掌握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思考方法。 5.通过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6.进一步体会比和比例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不同领域的数学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感受正、反比例是描述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又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二、知识梳理 1.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意义  按比例分配   求比值──→求未知数 比 比和比例 比例尺 (比例尺意义,它是一个比) 性质──→化简化──→求未知数 意义 意义 比例 正、反比例 性质──→解比例 应用   2.这部分内容,有许多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我们一起看一看 (1)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 比例 意义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基本 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比的意义是什么呢?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你能说出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吗?  (里面内容一个一个点击出现)     (2)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a:b= = a÷b (b≠0) 这个式子表示了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相除,分数是一种数,而除法是一种运算。因此,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3)求比值和化简比的联系与区别:   意义 方法 结果 求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前项除以后项 一个数(整数、小数、分数) 化简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一个比   出示意义、方法、结果空白的,师: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里面内容一个一个点击出现)   (4)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不同点 特征 关系式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 k(一定) 反比例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x×y= k(一定)   (里面内容一个一个点击出现)   三、作业精讲精评 例1、因为 = ,所以a∶b=( )∶(   ),a和b成( )比例。 分析与解: 可以看成 a, a= ,a∶b= ∶  化简后得a∶b=14∶5。a和b的比值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分步点击出示分析与解后,在例1中填上得数。)   及时反馈: 在5x-2y= 中(x和y均不为0),y和x是( )。 A、成正比例 B、成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