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教案(第18-19课)

时间:2021-12-16 20:52:31 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上教案(第18-19课)

第18课  密室日记 教学目标:1、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2、理解并学习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3、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说明:本文节选自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日记是自己每天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真实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是自己真情实感的体现.日记中大量运用内心独白来抒发感情,真实而直接,这一点必须让学生理解.《安妮日记》是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面对逆境,主人公那种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是尤其值得现在长处顺境中的中学生学习的.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细细体味安妮清纯的心灵和细腻文笔,使学生与安妮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难点:1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2体会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大肆迫害、屠杀犹太人的资料。 二、准备知识: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在欧洲的一万多座集中营中,有六百万犹太人死于法西斯的暴行。 本书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为躲避纳粹迫害,在两年的密室生活中记下的日记。二战后,其父将她的日记整理出版,从1947年至今,《安妮日记》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发行两千多万册。 关于“日记”:日记是一种文体名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人日记,记录自己一天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类日记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比较自由。写作中,不必面面俱到,要记一天里对自己有教育意义或感触较深的事。如:《雷锋日记》。另一类是作者根据需要,采取日记体的形式进行创作的一种文学样式。这类日记可以虚构。如:鲁迅的《狂人日记》。 三、初读文本:思考:1、文中的八则日记写了哪些内容?2、这些日记反映了安妮当时身处于怎样的生活环境中? 1提示:第一则:开始写日记。第二则:渴望出去。第三则:想离开密室。第四则:想救汉妮莎。第五则:感到春天来了。第六则:立志永远快乐。第七则:战后想出版小说。第八则:长大当记者,给所有人喜悦。 2提示:从日记里可见:身处“密室”的安妮仍然生活在随时可能失去自由和生命的恐惧与危险中。这种日子让她压抑和痛苦,但她对生活依旧保持了乐观向上的态度。 四、研读文本:思考:安妮在厄运中,为什么说:“可是我快乐,而且立志永远快乐!”?提示:因为她说,“我生来快乐,我爱人,我天性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也快乐。” 思考:安妮这种“生来快乐”和“天性爱人”的个性还表现在哪里?从而体现了她怎样的精神品质? 提示:1、“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2、“我终于明白我必须做功课,才不会无知;必须好好活下去,当记者,因为这是我的志向!3、“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4、“慈悲的上帝,请安慰她,让她至少不孤独。但愿你能告诉她说我满怀同情和爱在想着她,那样也许能帮助她撑下去。” 提示:上述语段体现了安妮对法西斯发动战争的痛恨,表现了她面对逆境,勇于斗争,乐观进取的精神品质。 五、小结归纳:本文以日记的形式真实记录了少女安妮两年密室生活的经历。抒发了她对战争的痛恨,对消伙伴的思念,以及战后当记者的憧憬。体现了面对逆境坚贞乐观的精神品质。安妮虽然不幸死去,但她的精神仍活着,象征着灵魂面对罪恶与死亡的胜利。 六、拓展训练:阅读从《安妮日记》里摘录的另一则日记,体会:它抒发了安妮怎样的情感? 1944年2月23日 星期五 我们住在这里,错过很多事情,非常多,我和你一样想念我们错过的东西。我指的不是外在的事物,因为这方面我们不愁,我指的是内在事物。和你一样,我渴望自由和新鲜的空气。但我想我们在这方面的损失已经获得了丰富的补偿。在内心获得的补偿。我是说,今天早上,我坐在窗前长长,深深的往外看上帝和大自然的时候,我好幸福,纯然的幸福。 1944年2月23日 星期五 我们住在这里,错过很多事情,非常多,我和你一样想念我们错过的东西。我指的不是外在的事物,因为这方面我们不愁,我指的是内在事物。和你一样,我渴望自由和新鲜的空气。但我想我们在这方面的损失已经获得了丰富的补偿。在内心获得的补偿。我是说,今天早上,我坐在窗前长长,深深的往外看上帝和大自然的时候,我好幸福,纯然的幸福。 七、作业:1、《密室日记》中哪一篇最能引起你的共鸣,或其中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请围绕它写一篇读后感。(必做) 2、仿照课文,以日记的形式真实记录你的校园生活,抒发你心中的情感。(选做)   第19课  你是我的辞典 教学目标:1、具体了解并概括文中父女如何面对逆境 共过难关的故事。2、通过学习用日常小事展示人物精神世界 的写法,把握人物的重要性格特征。3、学习作品主人公乐观积极,开朗自信的品格。 说明:本文是双线结构,以两条线索来穿结文章的全部材料,推进情节的发展。这种形式便于将复杂的材料巧妙地组织成一个整体,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主题揭示得更加深刻。值得一学。根据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特点及本篇课文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把朗读、圈划作为重要的学习手段,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最终实现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双线结构,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在默读、散读中圈划人物描写,同时把握作者情绪的脉络,进而理解小说主旨。 教学难点:课文双线结构的把握及作者思路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播放《感恩的心》我来自偶然,象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 二、初读文本:思考:你认为“你是我的辞典”中“你”、“我”分别指代的是谁? 提示:①表层义:“你”是指“露丝”,“我”指父亲—本杰明。露丝教她父亲学习新单词,帮她提高语言能力。②深层义:“你”是指父亲——本杰明,“我”指露丝。父亲教会露丝如何观察、思考问题、启迪人生 小结:这是本文并行的两条线索(即双线式结构)从中足见作者的独具匠心。 三、研读文本:思考:父亲是我的辞典,父亲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忍辱负重、乐观的人(在女儿听到有人叫她父亲哑巴后,愤怒不已时,相反父 亲却安慰她。)努力学习、顽强的人(学而不厌,而且在答应女儿上大学后,他依然要求和女儿一起学习。)笑对生活的开朗自信,乐观向上的人(“只要父亲一回到家里,家里就立刻充满了欢笑”、“时时刻刻洋溢着笑意的大眼睛”、“尽管如此,父亲却从不悲观,他总是把困难转变成幽默”、“我们应该笑对生活。”他常说,“这样,艰难用苦也会变得轻松愉快。”、“非常愉快”、“兴高采烈”、“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们都大笑起来”。) 四、小结归纳:是父亲教会了她如何观察、思考问题,是他那无声的言语,教“我”学会了真正的、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语言,是父亲的乐观、幽默、顽强、忍辱负重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她。(他是她启迪人生的“活字典”) 五、拓展训练:你生活中的“辞典”是谁?为什么? 六、课后作业:1、文中哪些段落写得精彩,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加以仿写。(必做)2、查资料,谈谈你对“双线式结构”的了解。(选做)  

【七年级上教案(第18-19课)】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教案(第18-19课)03-10

七年级上教案(第3课)03-10

七年级上教案(第29课)03-10

七年级上教案(第28课)03-10

七年级上教案(第27课)03-10

七年级上教案(第26课)03-10

七年级上教案(第25课)03-10

七年级上教案(第24课)03-10

七年级上教案(第23课)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