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

时间:2021-12-16 09:52:25 教案 我要投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   授课学校:汕头市第一中学 授课班级:高二(2班) 授课教师:梁 淳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5日第5节 授课地点:课室楼A205   一、教学设计思想 利用高中教材中科学研究的过程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以“问题→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主线,通过主体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分析 (1)本节是高中生物实验教材必修③《稳态与环境》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本章后面几节的过渡。安排在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以及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来讲,与前面所学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能反映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差异。本节以科学探索的过程为脉络安排教材内容,以科学发现中折射出的科学研究的严谨与科学的魅力为主线。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曲折及发展历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发展的科学观。 (2)课时安排:1节课 2.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 教学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前面两章的内容,对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明确的认识,进而能猜测到植物的生命活动也受到某种方式的调节。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事例,如植物生长与阳光有关。汕头一中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维能力高。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能力目标 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讲述法 六、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       题                     探                         究 引入:章首的图、诗 请同学们比较教材P46这幅图和提供的图 提出问题:两幅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请同学们讨论P46彩图右边的问题探讨?   引出新课 植物向光性的内、外因是什么? 探究一: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外因(示图)   结论:植物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   探究二: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内因 示图:胚芽鞘尖端保留或去掉 (胚芽鞘图片) 结论:植物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问题1.单侧光是被哪个部位感受到的?即感光部位在哪里?   探究三:感光部位在哪里? 结论:向光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尖端是感光部位   问题2. 弯曲部位在哪里?什么原因导致弯曲,即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速率是否相等? 推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     问题3.这种“刺激”真的能传递到下部伸长区并决定向光性吗?(詹森的实验1910年) 结论:“刺激”可以穿透琼脂传递给下部,引起向光性   问题4.既然这种“刺激”能向下传递,它对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速率有什么影响?这种刺激可能是什么?(拜尔的实验1914年) 结论:刺激在尖端以下的部位分布不均匀导致向光性,分布多,生长快   教师小结:这些实验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条件下分布不均匀造成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弯曲生长。   示温特的实验:(1928年) 结论:证实了“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   生长素的发现:1931年荷兰科学家郭葛提取生长素——吲哚乙酸(IAA)   解释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因   构建生长素运输的简易模式图: 1.单侧光照射下,哪侧生长快? 2.生长快慢与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有关吗? 3.单侧光下,生长素分布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尖端能感光,生长素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尖端下部不感光,生长素只能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总结向光性的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   胚芽鞘向光性的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抑制物在向光一侧积累,导致向光侧生长受到抑制而背光侧生长正常,引起向光性。   观点博弈擂台:解释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因: 背光侧积累了生长素/向光侧积累了生长抑制物   小结:为什么单侧光照会导致背光侧积累生长素? 1.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 2.向光侧生长素见光分解。 3.光照可以抑制生长素的合成,尖端向光侧合成的生长素少,背光侧合成的生长素多。   植物激素的概念及特性 植物激素的特性:内生性、可移动性、 高效性、微量性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技能训练 学生朗读 观察图片   学生回答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总结1和2             学生小结                 学生总结           学生阅读P48概念,注意关键词     学生阅读P48   学生讨论、自主完成 点明本章的内容 ①以朗读、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新课;  引出向光性的概念  出示三种情况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植物向光性与尖端的关系 以1880年达尔文实验为范例,(教师示范出教学思路给出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体验探究) 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去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评价,结论的'得出等能力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实验,来强化设计实验时应该控制的变量问题,从而在学生的认知领域里初步构建出设计对照实验的知识体系。)                材料:燕麦                       教师引导、解释形态学上、下端的含义   复习主动运输的特点 教师引导     教师介绍,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培养发展的观点,理解科学在不断发展中前进的科学思维观,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强调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区别,特别是产生部位的不同 教师总结   教师点评 八、板书设计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植物生长的向光性 1.向光性的含义 2.向光性的意义 二、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外因 三、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内因 1、达尔文的实验 1880年 2、詹森的实验  1910年 3、拜尔的实验  1914年 4、温特的实验  1928年 四、生长素的发现 五、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特性 六、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相关文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反思范文10-09

生长素的发现及作用01-15

《植物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生物教学反思范文05-06

高二年级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反思09-28

生长素调控植物株型形成的研究进展07-31

植物生长素极性运输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07-31

植物的发现作文01-10

植物发现作文01-10

观察植物发现的作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