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案 学案 练案稿约五

时间:2021-12-16 09:43:19 教案 我要投稿

《醉翁亭记》教案 学案 练案(稿约五)

  28.醉翁亭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够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此同时了解重要实词以及虚词“而”“也”的意义和用法;2、能总体上感悟文章的大意和抒发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合作探究,体会太守与百姓的“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感作者寄情山水及以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1、填空 作为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的 第一题 欧阳修,字永叔 ,自号 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醉翁亭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文中有不少成语,请至少写出二个: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峰回路转  前呼后应  觥筹交错)  2、初读课文,选出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D ) A.琅琊(yá)  饮少辄(zhé)醉 B.林霏(fēi)开  云归而岩穴瞑(míng) C.山肴(yáo)野蔌 晦(huì)明变化者 D.树林阴翳(yì)  水声潺(cán)潺 3、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与感情。 (1)、分析下题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  ( A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下面句子朗诵感情分析。 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应带着一种赞美、喜欢的感情朗读)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应带着一种兴奋、自豪的感情朗读) 4、读课文,找句子。 (1)、写醉翁亭命名的缘由的句子: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3)、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4)、写滁人出游盛况的句子: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我求助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问题一、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 (1)名之者谁?(  命名 )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靠近  )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  ) (4)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 (5)临溪而渔(捕鱼 ) (6)非丝非竹(丝:弦乐器) (7)树林阴翳( 遮盖 ) 问题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答: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答:早晨进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物不同,人们的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3)、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答:来到溪边钓鱼(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酿酒,泉水香,酒甘醇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答: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为快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他们的`快乐而快乐。 问题三:作者在本文中有大量写景美人乐的句子,请问这样写是想抒发什么感情? 答:抒发娱情山水以排遣忧愁及以民同乐的思想。 问题四:本文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一个“乐”字,问:本文写了哪些人的哪些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百姓:从太守游而乐。 我收获1、在知识上,这篇文章写景、写游人的快乐太棒了,尤其是写朝暮四时的景色,真是生动传神。2、情感上,我发现了,欧阳修与范仲淹一样,不仅是大才子,也都是心中装着百姓的好官,我想以他们为榜样,成为一个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 针对训练 基础题 1、 给下面字词注音。 滁(chú  ) 壑(hè )   琊( yá)  潺(chán ) 翳(yì) 酿(liàng )  僧(sēng)  辄(zhé)  霏( fēi )觥(gōng) 2、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粗的词语。 ⑴饮少辄醉 辄:就。 ⑵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⑶云归而岩穴暝。瞑:昏暗。 ⑷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 ⑸杂然而前陈者  杂然,错杂。陈,摆放。 ⑹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⑺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能力题 3、文中写出了谁“乐”?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4、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拓展题 对对子: 5、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范仲淹 和君民共忧(大致对上即可) 学习札记 【知识链接】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学习指导】多读,是第一课时最重要的手段。但读只有建立在目标的基础上,才有实效。有口无心、毫不思考的读,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建议:首遍读,主要目标是发现且扫除生字词障碍;第二遍读,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遍,是有感情一气呵成的朗诵。之后,结合思考题,或默读或研读有关句段。 【教学建议】为了提高朗读效果,老师可以放配乐范读,让学生在听中去发现错字与朗读感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老师也可以借用多媒体,形象展示“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以及本文写作背景及作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在“合作探究”阶段,先一定要让学生独立学习,要求学生不看教辅资料,一段一段地理解、概括下去,不懂的作上标记;接下去的环节,就要把疑点提出来交流。 【备选问题】“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原意是什么?现又常用来表达什么意思? 答: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个性备课】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2、继续积累并归纳文言词汇,力争当堂背诵出部分段落。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去进一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与感情,归纳有关文言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1、不看资料,概括每段的大意 答: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三段:写滁人游山的盛况及欢乐情景。 四段:归个全文主旨“乐其乐”,即与民同乐。 2、本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写景时顺序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段⑴写琅琊山秀色以及亭的环境:主要采用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⑵ 第二段,写山间之朝暮以及山间四时之景:主要采用了从早到晚,从春到冬的时间顺序。 3、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哪四个场面? 答:滁州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4、古文中“而”常见用法是:作连词,或表并列,或表转接,或表顺接,或表语气舒缓(表修饰)。指出下列各句“而”的用法。 (1).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并列 )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表顺接  ) (3).临溪而渔  (表顺接 )  (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顺接) (5).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  )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表转接  ) 5、下列各句中的”也”表示判断语气的是  ( B ) A.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问题一、研读第三段,回答:“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 答: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问题二、 第四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 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问题三、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的乐在里边? 答:结合课文可以发现:享受“山水之乐”的不只有太守和其宾客,更有滁州的百姓,他们歌声相应、兴高彩烈,这就体现了一方百姓的安宁富足,而跟太守励精图治是有关的。 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问题四:本文和《岳阳楼记》在写作手法与思想内容上有哪些相同处? 答:写法上:1、都是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2、都是骈散结合,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与可读性。 思想内容上,都有胸怀天下,与民同乐的思想。 我收获1、通过本节课学习,我进一步理清了文章的脉络2、写作上,一篇游记,在写作顺序安排上,既可以按空间顺序,也可以按时间顺序。3、一些重要词语用法,譬如,而、也等,更清楚了。   针对训练 基础题 1、辨析下面各句的句式。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D.被动E.省略 F.判断句 (1)帝感其诚( D  )  (2)何苦而不平( B  ) (3)甚矣,汝之不惠(A  )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E  )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E  ) (6)(微斯人)吾谁与归(B  )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F  ) (8)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B  ) 2、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1)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拟人  ) (2)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顶针  )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 比  ) (4)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借代  ) (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设问  ) (6)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对偶 ) 能力题 对比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

【《醉翁亭记》教案 学案 练案稿约五】相关文章:

教案·学案·点案03-09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化学电源学案+练案11-09

《右江医学》稿约12-29

《右江医学》稿约12-30

《右江医学》稿约10-08

《右江医学》稿约11-01

《右江医学》稿约08-01

27.醉翁亭记导学案及答案11-04

《西南军医》稿约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