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22405)江池中学:愚公移山教案

时间:2022-01-02 15:04:28 教案 我要投稿

(26322405)江池中学:愚公移山教案

备课时间:2010.11

授课时间:2010.11

(26322405)江池中学:愚公移山教案

课时:3课时

主备人:吕小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正确理解文意,掌握文言词句。

2、能力目标:学会整体阅读课文,掌握几种文言句式。

3、德育目标: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去战胜困难。

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2、辅助性教学,指导学生借助注解及工具书,自主学习文言文。

3、注重解疑及知识点的归纳,当堂练习。

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通过反复朗读熟知文章大意;借助工具书及注解尝试翻译。

2、合作学习,通过相互讨论、师生互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

教具: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一、二两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大家听过这首歌吗?今天,我们来了解这首歌的来源。(显示课题)

2、简介《愚公移山》:(幻灯片及配音)

《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汤问》篇里。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阅读课文

1、初读课文,利用手中资料查找不认识汉字的读音并标注。完成学案注音部分。(略)

2、范读课文。(配音)

3、大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脉络。

1、对照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各小组成员在理解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推选一人来复述这则寓言故事,要思考以下问题内容并能够用原文来解答:(投影)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背景)

(2)、移山难在那些地方?

(3)、移山过程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4)、愚公相信可以移走大山的原因是怎样的?

(5)移山的结果怎样?

3、各小组积极发言,来复述故事。各小组畅所欲言形成各自对于上述问题的看法。

四、研习新课:1~2节,师生共同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

1、学生齐读。

2、教师提问: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要求学生先理解第1段的两句话,明确:这两句话写了"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用原文就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了移山之难的第一个原因"方七百里,高万仞",为写愚公作了铺垫)

3、学习第2段。师生共同解决以下问题: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学习"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谋曰",重点学习"且"(将)、"惩"(苦)"之"(主谓之间助词)等词的解释。

(2)、分析"家庭会议"。教者设疑,学生讨论,后明确。

①、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因此"杂然相许"。

②、移山的冲突之一是那些?启发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和妻子的'内部冲突。愚公妻"献疑"的原因是: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

③意见一致,立即行动。

(3)移山之难的其他原因还有那些?

启发学生相互讨论,教师明确:"投注渤海之尾,隐土之北"(移山安置土石之遥远)"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移山办法的落后)

(4)教师发问:写愚公及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者明确:一、"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二、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子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

4、归纳第1~2段:(幻灯显示)

(1)重点词义:方仞河阳且面惩迂毕力平险指汉阴许以如…何焉诸叩箕畚龀之易返

(2)语句翻译: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③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理解:

①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原句)(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愚公移山的难处有哪些?(原句)(方七百里,高万仞)(投注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一家人对移山持什么态度?(原句)(杂然相许。)

③愚公移山的冲突之一是什么?(略)

④愚公之妻献疑的目的是什么?(同上)

⑤文中为什么写邻居小孩"跳往助之"的情节?(略)

5、翻释1~2节:(投影显示,由学生阅读并记录)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园百里,高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的北岸。

往在山北的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苦于住在山的北面,被大山挡住了去路。他召集一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还不能铲平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投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带领子孙们能挑担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人家的寡妇有一个小孩子,才八岁,高高兴兴地去帮助愚公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五、集体朗读1~2节。

六、布置课后任务:背诵、翻译1~2节。

【(26322405)江池中学:愚公移山教案】相关文章:

江渎池纳凉,江渎池纳凉陆游,江渎池纳凉的意思,江渎池纳凉赏析 -诗词大全01-01

月夜江渎池纳凉,月夜江渎池纳凉陆游,月夜江渎池纳凉的意思,月夜江渎池纳凉赏析 -诗词大全01-01

江渎池醉归马上作,江渎池醉归马上作陆游,江渎池醉归马上作的意思,江渎池醉归马上作赏析 -诗词大全01-01

过放生池追怀江公民表谏议池盖公所创也,过放生池追怀江公民表谏议池盖公所创也陆游,过放生池追怀江公民表谏议池盖公所创也的意思,过放生池追怀江公民表谏议池盖公所创也赏析 -诗词大全01-01

《愚公移山》教案教案01-21

愚公移山》教案02-20

《愚公移山》教案03-01

愚公移山教案01-21

《愚公移山》教案杜郎口中学徐立峰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