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教案

时间:2023-04-20 15:48:03 教案 我要投稿

三个儿子教案范文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个儿子教案范文7篇

三个儿子教案 篇1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理念:

  1、本文内容浅显易懂,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按“阅读欣赏的形式”来学习本文,培养学生听读欣赏的能力。

  2、不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是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进行读书讨论。

  3、严格参照我校“四·三四·二”主动参与式语文教学备课模式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4分钟);二、活动流程(34分钟);三、课堂小结(2分钟)。(详见下面的“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说的话的'意思,懂得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难点:理解老爷爷话的含义,升华情感,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析目标(4分钟)。

  1、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广告的作用真大央视经典的洗脚公益广告。

  2、引题揭题,板书课题。

  3、复习生字新词。

  二、活动流程(34分钟)。

  活动一:初读全文,整体感知(8分钟)。

  1、欣赏课文,听完了讲一讲:这篇课文一共讲到了几人?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在课本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了这个自然段老爷爷的话后你有什么疑问?活动二:研读赏析,说写训练(12分钟)。

  1、研读赏析第二 ── 六自然段:

  (1)找到并读出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

  (2)三位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时语气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前两位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时,心情怎样?

  (3)在小组内读一读、比一比,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2、研读赏析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第八自然段: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怎样读好第八自然段?

  (3)在小组内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三位妈妈提水的辛苦。

  3、研读赏析第九——十一自然段:

  (1)找到并读出三个儿子见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是怎么做的?

  (2)说一说:你比较喜欢那一个儿子,为什么?

  (3)填一填,填完后再说一说:现在你喜欢哪一个儿子,为什么?

  活动三:交流展示,拓展延伸(10分钟)。

  1、交流展示

  (1)观看图片:玉树地震母子情深与鸟儿哺育图。小组内讨论:看到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男生、女生分别举手,你是谁的儿子(女儿)?你的爸爸妈妈爱你吗?你爱你的爸爸妈妈吗?

  (2)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组内讨论交流: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提示:老爷爷看到的是第几个儿子?他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3)小组内讨论交流:第三个儿子真的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他特别在什么地方?小结:第三位妈妈更应该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儿子而感到骄傲。

  2、拓展延伸:学习三字经:为人子——所当执。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活动四:体验反思,巩固深化(4分钟)。

  1、孝敬父母就是一桶水这么简单,你会孝敬父母了吗?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课堂小结(2分钟)。

  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孝敬父母

  真正的儿子

三个儿子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你的妈妈爱你吗?你的妈妈都为你做过什么?

  反思一下:作为妈妈的儿女,我们曾为妈妈做过什么?

  今天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会让我们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板书课题:23.三个儿子(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述说。由反思进入到课题的揭示,留给学生学文过程中读中感悟、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读边看插图,听完后说说你听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带着不明白的问题自读课文,课文下面加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以疑促思,以疑促读,可以有效的提高阅读效率。)

  说说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老师在黑板贴示生字卡片)

  既聪明又有力气 嗓子 拎着水桶 晃荡 沉甸甸

  (选择个别重点字进行指导)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巩固识字成果

  (生字的学习经历 读准字音——分辨字形——巩固识记的认识过程,尽可能的建华、明了,最多的留给学生自主掌握的机会)

  再次大声,稍快速地读课文,表明自然段。(1—13段)

  三、深入学习,感悟内涵

  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可以动笔划出答案: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2.在三个妈妈眼里,这是三个怎样的儿子?

  (边听边想边划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学生听读后回答:1.课文中的人物——三个儿子、三个妈妈、一位老爷爷。(板书)

  2.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有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指导三个妈妈说话的不同语气的朗读,前两个妈妈的话显出自豪、得意,语速快、语调高,第三个妈妈的话显得平静,语调平稳。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体会课文内容)

  师生四人分角色朗读1—6段,读出不同的语气。

  学生四人小组练习后展示成果。

  谈话过渡:通过学习1—6段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中确实是有三个儿子,可是,老爷爷却不是这么认为的,老爷爷是怎么说的呢?

  指导朗读第13段老爷爷说的话,读好反问的语气,读出意味深长。

  (采用跳跃式教学法,巧妙过渡到第13段,使学生产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的.愿望)

  同桌讨论、交流,可以动笔划划: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他看见了哪一个儿子?

  借助课文9、10、11段帮助理解: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有优秀的品质、美好的心灵,懂得孝敬父母、关爱别人,这样的儿子才是好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

  (利用教材的空白处,发挥学生的想象,从人物的行动推向人物的内心,从而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人物的品质特点,引领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再进行语言训练,讨论课文的中心问题,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又解决了课文地重点问题,一箭双雕)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通读全文,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体会。

  老师小结,点明课文内涵。

  布置作业,延伸课文内容:其他两个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会怎么想?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指明分段朗读课文。

  回顾上节所学: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交流上节作业:其他两个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是怎么想的?

  (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写字指导

  指导把字写正确,重点指导易错字:“荡”字是上下结构,“拎”“桶”“膊”字中的点不要漏写。

  指导把字写美观,学生认真观察范字,老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三、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三个儿子教案 篇3

  课题: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二类字,会写9个一类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人物语气。

  3.理解老爷爷的话,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把握不同人物的语气,从课文中学到“孝敬父母”。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准备:PPT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情景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疑问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打开课本。板书三个儿子,看到题目,你能提出什么疑问?(把三用其它颜色的粉笔写出来)

  2.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回答)

  3.同学们都各有各的设想,请同学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有一个儿子?那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惑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吧。

  二.新授

  (一)朗读完,以闯关形式学习新知。

  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认真默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A第一关我会认,同学两个人互相认读,全班一起读,再请请小老师带领全班读。(实时表扬同学)B强调“嗓”和“拎”的读音以及注意嗓的形近字区分,拎的'动作和写法要点。

  B我能读,词语环节。拓展学生对相似词组的积累。在此环节讲解膊,聪和荡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说出写字要点,并以有趣的方法讲解聪,师板演后,学生在下面写师实时指导)全班再读,开火车读。

  C我会填,课文主要内容。

  三.小结(练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

  二.

  1.找出三位妈妈夸自己儿子的话(老师指导)

  2.联系自己的妈妈夸奖自己的事实,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

  3.分角色朗读

  4.用关联词既···又···造句。

  三.探究课文明确中心

  1.提出疑问,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

  2.A.文中是如何说明水桶重的?怎样读?并且表演出来。

  B.妈妈此时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妈妈的儿子该怎样做?

  3. 文中三个儿子是怎样做的?你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对第一第二个儿子说什么?

  4. 所以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因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

  四. 总结

  五. 拓展

  六. 布置作业

  七. 板书

  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二年级下册23课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其反思···实习生宫喜迎 关心

  体贴 真正的儿子

  孝顺

  八. 教学反思

  优点:因为是给低段孩子上课所以以游戏闯关的模式进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活跃。提前预设了学生的回答,所以不会显得很无措。在学生写字和朗读环节,进行了个别针对性指导,成效不错。

  不足:课堂上表现的自我感觉略有拘束,还需要锻炼自己而的勇气。由于紧张语言有时不太精炼,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引导。最后,课堂容量一定要把控好。这些都需要自己的继续努力。

三个儿子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理解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三、设计思路。

  教学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会边读边想,围绕重点讨论学习。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2、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3、课文讲了什么,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根据文内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交流讨论,识记字形。

  (三)小组合作,质疑解释。

  1、默读课文,将你不理解的地方标出来。

  2、小组合作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

  (1)前两个妈妈对自己的儿子怎样看待?

  (2)应怎样读?

  (3)第三个妈妈为什么不夸自己的儿子?

  (4)用你的'话理解第三个妈妈的话。

  2、三个儿子提水回家的妈妈前面是怎样做的?

  (1)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读到这你想到什么?你认为三个儿子应该怎样做?

  3、教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思考老爷爷的话:为什么说他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三)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怎样做才是妈妈的好儿子(女儿)?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组练读,分角色演一演。

  (二)指导写字。

  1、教师重点指导易错字。

  2、学生练习。

  (三)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四)课外实践。

  1、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建议: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

  (五)作业。

  本课课后作业除了字词的训练之外还结合本课内容训练量词的正确使用以及标点的运用。

三个儿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得难点: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谈话导入课题

  今天孩子们特别可爱,看到你们一张张笑脸,我就想起我那可爱的儿子,他跟你们差不多大,也读二年级,打鼓打得特别好。想想你们有什么特长能让妈妈自豪和骄傲的?学生展示或讲自己的特长。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和讲述,让老师觉得大家真是多才多艺、各有所长,我为你们的妈妈能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而骄傲!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也有许多特别之处要向我们展示!想认识他们吗?

  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

  1、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

  2、如果这些词语小朋友们会认了,说明你们识字真的很了不起。(课件出示有拼音的词语:嗓子 拎着 水桶 晃荡 沉甸甸) 当生读到“拎着”时,师:能做个动作吗?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甸字单独念四声,甸,但如果是两个叠在一起,就念一声。沉甸甸。

  3、你们真会记字,不过现在老师要把拼音去掉,看你们还能不能认读。(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词:嗓子 拎着 水桶 晃荡 沉甸甸)谁敢单独来试试,就知道咱们班的孩子聪明,勇敢。你读得那么准,能带领导大家读吗?

  三、精读课文

  1、咱们班的孩子们把词语读得这么响亮,准确,相信你们把课文也读得一样准确,流利。不过请你边读边勾画出妈妈表杨儿子的话。找出来了就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2、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读出来。

  3、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请一个孩子来读读,(请到以后说:请大家听听,看他把自己当作了妈妈没有?)生读。

  看着自己多才多艺的儿子,妈妈心里会怎么想?(骄傲自豪)

  妈妈们,能读得更得意和自豪点吗?指名读,生读,

  有谁敢向这位妈妈挑战读?指名挑战。

  此时敢向现在的两位朗读高手中的哪位挑战?指名挑战读。

  4、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谁愿来读呢?指名读。

  大家听听这位妈妈读出了自己的得意和自豪吗?

  生评价。

  你能帮他改善一下吗?

  你说得这么好,能自己范读给大家听听吗?

  5、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全班学生自由练读。

  6、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7、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8、这个孩子没什么特别,你们自由地读读吧。

  9、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预设:平和的,伤心的,难过的,)你的朗读能表现出这个妈妈平 和的心态吗?生读。

  10、看,这就是三个妈妈的三个儿,你们认识了吗?生答。可课文中的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出示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齐读。听出来了,你们把问号和一个儿子读得特别好,再让我听一次。

  11、边板书“一个儿子”,边说:我真不明白,明明是三个儿子啊!为什么只看到了一个儿子?请你们读课文7至11自然段找找答案。有些孩子真会学习,一边读书,一边用笔勾勾画画的。

三个儿子教案 篇6

  一、拓展。

  (1)如果前面两个孩子,听了老爷爷的

  话,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他们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呢?是啊,这三个儿子都是妈妈的

  好孩子。

  (2) 那你们呢?把你的“特别的表现” 先告诉你的同桌。

  二、读文与学文。

  (1)学习妈妈的话。小朋友的表现都很好,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所有生字,妈妈看了一定会夸奖你的、她会说些什么?

  (2)看了第三个孩于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3)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妈的好孩子吗?告诉你的同桌吧!

  (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 江飞飞)

  1、重点读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聪明,也没有力气。

  生2: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会唱歌,嗓子也不好听。

  生3:也许是她的'儿子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4:也许是她妈妈不愿在别人面前夸耀她的儿子,要留一手。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个妈妈。

  生二:你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吗?

  2、表演(想象补充,四人小组合作)。

  当这个孩子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这三个妈妈会怎么说。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个好儿子。

  生2(羡慕地):您还说您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3(微笑着):他还经常帮我干活,经常对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三、实践活动。

  小记者访谈:实话实说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山西省太原市大南关小学 李海萍)《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片段

  1、实物演示,合作交流,共同体验。

  拿出你们准备的小镜子,让我们一起试试看,当时爱迪生是怎样做的。(以小组为单位把镜子拿到窗前让镜子反射太阳光,再把镜子放到灯光下、老师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说说发现了什么?)

  2、作业建议。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这个故事的感受、想法并写下来。(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四小学 关宏莹)

三个儿子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孩子应该成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二、自读课文。

  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案

  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2、师生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制定学习、续演的方案。

  1)理解课文,体会老爷爷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像。

  4)场景中的布置、人员的安排。

  5)表演中,组员如何默契配合,灵活应变。

  3、汇集意见,筛选、确定方案。

  四、根据学习方案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并将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标记。

  3、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相机点拨。

  4、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由学生质疑,教师组织讨论交流。

  5、小结。

  6、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五、将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1、小组讨论。

  1)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象。

  2)确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设计场景的布置。

  2、各小组演练,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3、课本剧表演。

  4、互评互议。

  六、课后拓展

  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个儿子教案】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教案09-20

三个儿子的教案10-22

《三个儿子》教案02-19

关于《三个儿子》的教案03-06

《三个儿子》教案范文08-26

三个儿子教案6篇04-12

【精选】三个儿子教案4篇04-12

三个儿子教案15篇03-06

三个儿子教案四篇04-13

三个儿子教案3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