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5-10 07:30:2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大班教案集锦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在玩泡泡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形状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

  2. 发现泡泡是彩色的,体验玩泡泡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式各样的吹泡泡工具,已配好的溶液。

  2.泡泡飞舞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欣赏泡泡漫天飞舞的视频,激起幼儿兴趣。

  师:刚才,你们看见了什么?它是怎样的?

  师:你们喜欢吹泡泡吗?(喜欢)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吹泡泡的工具,先来看看有哪些?(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

  2.老师示范用各种工具吹泡泡。

  二、吹泡泡,发现泡泡是彩色的、圆形的。

  1.讲述活动要求,在吹泡泡的同时看看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师:现在给你们每个人一份吹泡泡工具,你们来吹泡泡,等一下要告诉我你

  们用这些形状不一样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哦。

  2.幼儿自由吹泡泡。

  3.集合述说自己的发现。泡泡的形状与颜色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吗?用三角形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圆形)

  师:请用正方形工具的小朋友举手,你们来说说你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

  3. 教师与幼儿一同验证。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用三角形的工具来吹泡泡,你们

  仔细看看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4.小结:原来啊各种各样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圆的。

  三、游戏:吹泡泡

大班教案 篇2

  在大森林里,谁都知道老虎的牙齿厉害。小猴伸着舌头说:“哬,比柱子还粗的树,大老虎只要用尖牙一啃就断,真怕人哪!”“大老虎嚼起铁杆来就想吃面条一样……”小兔说着,害怕的缩起了脑袋。可小狐狸却说:“你们怕打老虎的牙齿,我就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呢!”哈哈哈,哈哈哈,谁相信小狐狸的话呢?“吹牛!吹牛!”“没羞!没羞!”小猴和小兔一个劲儿的笑小狐狸。“不信,你们就瞧着吧!”小狐狸拍拍胸脯走了。

  哬,狐狸真的去找大老虎了,他还带了一大包礼物:“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糖是什么?老虎从来没尝过,他吃了一粒奶油糖,啊哈,好吃极了!

  狐狸以后就常常给老虎送糖来。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还含在嘴里呢。

  这时,大老虎的好朋友狮子忙来劝他:“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蛀掉得。狐狸最狡猾,你可别上他的当呀。”“嗯”。大老虎答应着,他正要刷牙,狐狸来了:“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可狮子说,糖吃多了会坏牙的。”“唉唉,别人的牙怕糖,你大老虎的牙这么厉害,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对,对,狐狸说得对!”大老虎不刷牙了,“我要天天吃糖,我的牙不怕糖!”

  啊哈,过了些时候,大老虎痛得哇哇直叫。

  他对马大夫说:“快,快把我的痛牙拔掉吧。”呵,马大夫怎么敢拔大老虎嘴里的牙呢,吓得连门也不敢开。老虎又去找牛大夫,牛大夫边逃边说:“我……我……不拔你的牙……”

  唉唉,老虎的脸肿起来了。痛的他直叫:“哎呦,哎呦,痛死了!谁把我的牙拔掉我让他做大王!”……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有趣。

  2、知道糖果不能多吃,并了解保护牙齿的方式。

  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糖果不能多吃,并了解保护牙齿的方式。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

  2、实物糖果。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糖果,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吃糖果吗?糖果和大老虎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老师就来讲一个跟糖果有关的故事。

  二、看课件,分段欣赏故事。

  1、故事开始——小狐狸拍拍胸脯走了。提问:小狐狸会用什么办法把那么凶狠的大老虎的牙齿拔掉呢?

  2、“嗬,狐狸真的去找老虎了——我的牙不怕糖!”提问:“谁来劝老虎刷牙?老虎刷了吗,为什么?大老虎的牙齿真的不怕糖吗?”

  3、“过了些时候——不拔你的`牙!”提问:“发生什么事情了?大老虎都去找谁拔牙?他们是怎样做,为什么?接下来大老虎会怎么办?”

  4、“唉唉——谢谢!”提问:“谁来给老虎拔牙?怎样拔牙的?大老虎最后对小狐狸说了什么?”

  三、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一开始小动物们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老虎?”“后来发生了糖果的事情你觉得它是怎样的一只老虎?”

  “小狐狸又是怎样的孩子?”

  四、了解保护牙齿的方式。

  请幼儿都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保护牙齿的方式

  活动延伸:

  到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正好中班跟进语言,于是我也好好学习了一下,把他们的不足和优点记下,中班的这节语言课主要是常识类的东西,而我们大班注重语言发展这方面,让孩子多想多说,通过故事学习所蕴含的道理和情感教育,我选择听故事磁带,通过提问,在故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达到情感的升华,整节课下来孩子还是很感兴趣的,说得确实比在上中班的时候要好,词汇的运用上也很准确,出示量表让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在三件事情上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虽然能调动积极性,但孩子们回答有些犹豫,这也是失败的地方,还要好好钻研问题所在。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 。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因此,设计了此次体育《梯子游戏》活动。把孩子们感兴趣的梯子引用到体育活动中,借用梯子锻炼孩子平衡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大班的孩子们对梯子特别感兴趣,他们会自主的组织与梯子有关的活动,有在梯子上跳的、走的、爬的等等。可见孩子对一把普通的梯子有着浓厚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梯子想出多种玩法,增强全身的协调及平衡能力。

  2、启发幼儿能协商合作、辨别选择性的玩,培养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梯子6把,轮胎若干,纸砖若干,磁带和录音机。

  重难点:

  1、想出多种玩法,增强全身的协调及平衡力。

  2、辨别选择性的玩,培养勇敢精神、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准备运动

  跟着音乐做热身动作。(活动一开始,就引导幼儿随音乐创编各种动作,给幼儿营造一种宽松、自主的活动氛围。再者活动身体的各关节,预防运动损伤。)

  二、任意玩梯子和轮胎

  1、今天,我们用梯子和轮胎来做游戏,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就这简单的一句话,就打破了幼儿单一游戏的局限性,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利用梯子和轮胎来进行多种动作尝试。在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多种方法来挖掘幼儿想象的潜质,如同伴的经验分享、教师以自身的经验去影响,并且与幼儿共同参与到游戏中,重新理解了在新颁布的《纲要》中指出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师生平等的游戏真正体现了师生间的互动。)

  2、幼儿任意玩。

  3、休息,同时提问你是怎么玩的。(动静结合,有利于缓减幼儿的心跳指数,改善其疲劳状态,为下一环节作准备。让幼儿将尝试的结果向大家展示出来,使其产生成就感,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创造欲望。)

  三、游戏:小小建筑师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幼儿自创的游戏方式和动作,让幼儿更有兴趣的参与活动。从而体现了《纲要》的精神: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传统的游戏分为几组开展的',而我就打破了这一模式,设置了不平衡的环境,让幼儿在规则的指引下自由辨别选择,充分体现了自主性,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

  四、放松运动

  活动的结束部分,幼儿就跳本幼儿园的律动,运用幼儿熟悉且小幅度的动作来逐渐下降幼儿的生理心理负荷,以促进幼儿尽快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

  延伸活动:

  在下次活动中,可运用另外几个来自于幼儿且适合本年龄特征的动作,刺激幼儿的创造欲望。

  活动特点:

  1、打破了传统的游戏模式,形式更加灵活了。

  2、注重幼儿的生理心理负荷,注意调节幼儿活动的密度,使幼儿合理地进行活动,突出一个高密度、低强度的幼儿运动规律。

  3、此活动具有很强的游戏性与创新性。

  活动反思

  体育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活动中幼儿的手、脚及全身都能得到协调的发展。可是一般在室内开展的各种活动都比较注重动脑、动手,忽略对脚及身体其它部位的锻炼。为了加强幼儿全身锻炼,为了孩子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的学习内容应是广泛的、启蒙的、综合的、整体的。梯子可以爬、走、跳、攀登等,梯子这一常见的生活工具来作为体育器械。孩子们从来没有实际接触过,仅仅知道它的用途,却对其功能了解的不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新鲜的玩意儿。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对幼儿来说往往具有刺激性与挑战性,更能激起孩子的兴趣。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孩子积极、自主的去摸索、去发现,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有效的加以引导。

大班教案 篇4

  动作建议:

  第2-4小节:双手握成大拇指状做神气摆动的动作:

  第5小节:做眺望状的造型

  第6-8小节同第2-4小节;第9小节同第5小节。)

  第11-12小节:双手向外划一个圈:

  第13-16小节:双手高举作尖尖山顶状的动作:

  第17-18小节:双手从上向外划圈:

  第19-20小节:双手做神气地拿武器状的动作:

  第21-22小节:有力的抖动双手:

  第23小节:双手握拳做打斗状准备动作

  第24-26小节:作打斗动作:

  第27-28小节:边打斗嘴里边喊:“加油、吼嘿!”:

  第29小节:双手握拳做躲闪状准备动作

  第30-32小节:作躲闪动作:

  第33-34小节:边躲闪嘴里边喊:“加油、吼嘿!”:

  第35小节:两人双手对拍准备动作:

  第36-38小节:两人双手对拍:

  第39-42小节:两人边拍手边说:“我是真的美猴王”

  第43小节:自由创编美猴王变出不同造型的动作:

  第44-45Ax节:原地跑假装追赶状的动作:

  第46-47小节:真猴王高高举起金箍棒把假猴王打晕在地。

  游戏玩法:

  先商议好谁是“真猴王”,谁是“假猴王”,真假猴王打斗、变造型,在音乐结柬“金箍棒”后,真猴王高举金箍棒打假猴王,假猴王快速倒地做装死的动作造型。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段的起止,合拍地做动作表现乐曲的结构。

  2、在“打斗”的互动情境中,尝试通过两两合作一对一“挥棒击打”、“快速躲闪”、“对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B段乐曲的.三段乐句。

  3、假猴王迅速倒地造型坚持不动,真猴王检查时要用对方舒服的力度。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金箍棒》音乐。

  2、经验准备:了解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活动过程:

  1、根据故事,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

  (l)美猴王家住哪里7花果山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7

  (2)美猴王得到了如意宝贝是什么7金箍棒怎么拿7

  (3)美猴王有哪些本领7如果你是美猴王你想变什么7

  2、完整跟着教师边做动作边感知音乐。

  3、进一步感知B段音乐,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l)教师哼唱,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2)师幼随B段慢速音乐尝试表现打斗、躲闪、对打动作。

  (3)师幼随B段原速音乐尝试表现打斗、躲闪、对打动作。

  4、教师和全体幼儿共同扮演真猴王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5、教师扮演假猴王,全体幼儿扮演真猴王,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6、教师扮演真猴王,全体幼儿扮演假猴王,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7、教师与一位幼儿商量好选择的角色,两两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8、幼儿和幼儿两两商量好选择的角色,坐在位置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9、幼儿交换角色,站在位置边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10、幼儿尝试表现最后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1)一位幼儿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2)集体尝试表觋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11、幼儿和幼儿再次商量好选择的角色,找到空位置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晕倒在地。

  12、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并商量好选择的角色,在空位置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晕倒在地。

大班教案 篇5

  指向: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体验玩手指游戏的乐趣。

  过程:

  1、教师以手指游戏导入活动。

  教师:“宝宝看,这是什么?我的手会变魔术,请你猜猜看,我的手变出了什么?”

  教师根据儿歌内容用双手变出鸭嘴、锁等,引发宝宝的.兴趣。

  2、教师示范念儿歌,每念一句做一个动作。

  3、“宝宝,让小手来变魔术吧!”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4、请家长带领宝宝大声地边念儿歌边做动作,集体游戏1~2遍。

  附儿歌:十指歌

  一放鸭,(双手掌心相对,手腕相靠,双掌上下分合,学小鸭嘴巴张合状)

  二玩沙,(双手手指朝前,掌心互搓)

  三分开,(将合拢的双掌分别向左右打开,掌心向上)

  四相叠。(双手掌心向上,放在胸前,手心手背相叠,上下各叠一次)

  五搭胸,(双臂交叉,双手搭胸)

  六开锁,(一手握拳,一手伸出食指在掌心做开锁状,并将握拳的手指伸开)

  七纺纱,(双手掌心向下,一手在上一手在下,在胸前同时向左右交叉平行摆动)

  八拍手,(双手互拍)

  九掩耳,(双手食指将耳朵掩住)

  十摸鼻。(一手伸出食指腹摸鼻尖)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美术教案:织网 大班艺术教案09-09

大班体育教案:传球_大班体育教案07-13

大班的教案01-17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01-02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02-01

大班体育教案:跳长绳_大班体育教案07-13

大班体育教案:有趣的椅子_大班体育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