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5-27 08:19:3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合集9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名字。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进一步熟悉同伴。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PPT:班级幼儿照片

  2、屏风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芝麻 开门

  教师边念儿歌边走到屏风后面

  当儿歌念到“请问你是谁?”掀开屏幕指向XX幼儿,

  请这个幼儿大声地说“我是XXX”

  二、游戏:谁不见了?

  请几名幼儿站在前面,坐在下面的全体幼儿闭上眼睛。

  教师迅速让一名幼儿躲到屏风后面。

  请大家迅速猜出站在前面的哪个小朋友不见了?

  三、PPT:我们班的孩子

  提问:照片上的孩子是谁?他是我们班级的孩子吗?

  (引导幼儿关心这几天没来幼儿园的孩子,并熟悉他的名字)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对全班幼儿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一些胆子较小的幼儿给予鼓励、帮助,多让他们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同时,教育一些胆子大、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胆子小、表达能力差的孩子,缩小两极分化的差距,使全班幼儿共同进步。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了解身边冒着酷暑工作的人们的辛劳。

  2、学会感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4、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小汗珠在哪里》教学挂图。

  2、请家长事先带幼儿观察夏天里冒着酷暑工作的人们,并拍摄他们工作的照片,带到园里来。

  活动过程

  1、主题谈话,体会辛劳。

  (1)展示幼儿带来的照片,请幼儿说一说:这是在哪里?,人们在做什么?

  (2)引导幼儿感受夏天的炎热和自己在凉爽室内的'舒适,体会在酷暑中工作的人们的辛劳。

  2、学习儿歌,激发情感。

  (1)学说儿歌《小汗珠在哪里》,并结合照片内容,将儿歌补充完整。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用问答的形式,将挂图中的内容编入儿歌。

  3、寻找小汗珠,感恩身边的人。

  带领幼儿到门卫、食堂观察工作人员的工作,寻找小汗珠,并表演儿歌,表达感谢。

  启发幼儿在家里、生活中寻找“小汗珠”,并学会向辛劳的人们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活动延伸

  请幼儿根据自己所见编写儿歌,并与好朋友一起说一说。

  附儿歌

  小汗珠在哪里

  夏天的太阳火辣辣,

  小汗珠儿滴滴答。

  小朋友们找找看,

  小汗珠儿在哪里?

  找到了找到了!

  小汗珠在……(在环卫阿姨的小脸上,在警察叔叔的后背上……)

  XX阿姨(叔叔)辛苦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图书室用纸制作的特性,懂得撕、抢、扔会损坏图书。

  2、学习正确看图书的方法。

  3、知道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懂得爱惜它们。

  活动准备:

  损坏的图书一本,好的图书若干,废纸若干。

  活动重点:

  了解图书室用纸制作的特性,懂得撕、抢、扔会损坏图书。

  活动难点:

  学习正确看图书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小实验了解纸的特性。

  1、教师出示废纸。

  t: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

  2、t:在小朋友们的桌子上面,也有这些废纸,现在请你们撕一撕,拉一拉,看一看它们会变成什么样?3、幼儿操作。

  4、教师总结:捏一捏纸,它就会变形;撕一下的话很容易就破了。

  二、观察图书,知道图书是用纸做的,懂得撕、抢、扔会损坏图书。

  1、t:小朋友,请你看看老师手中是什么呀?(书)

  2、t:那书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3、t:如果我们把书也像刚才我们弄纸头那样撕一撕,拉一拉的话,那书会怎么样呀?

  4、教师总结:对啦!如果我们也把书撕一撕,拉一拉的话,我们的书就会像我们的纸头一样,坏掉了,以后再也看不了了。

  三、学习正确的`翻书,看书,借书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用书习惯。

  1、教师出示一本受损的图书。

  t:小朋友,来看看,这本小书他在哭呢,因为它受伤了,那它为什么会受伤呀?

  2、幼儿自由猜测。

  3、教师出示图片。

  t: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呀?

  t:对啦,就是这两个小朋友他们把书抢来抢去,小书才受伤了,小书不愿意和他们做好朋友了。

  4、t:你们会和小书做朋友吗?

  t: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呀?

  5、请个别幼儿示范看书,翻书,大家观察讨论,知道要轻轻翻书,看书,如果想看别的小朋友的书,要说:“请你借我看看好吗?”或者“我们换换好吗?”

  四、引导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t:现在在小朋友们的桌子上也有图书,请你们来看看自己桌子上放的书,自己来看看书,注意看书的时候要身体坐直了,不要趴着,看书要一页一页的翻书,看完了想和好朋友换书的话想想看要说什么。

  2、幼儿自由看书。

  3、教师之一观察幼儿看书的方法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翻书行为及不正确的看书坐姿进行个别纠正。

  4、教师小结: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珍惜爱护它们吧!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教材简解:

  偶然拿到《艾薇的礼物》这本绘本,我非常喜欢,无论是字里行间还是绘本的图画都透露着温暖、温馨的一面,让你读起来浑身暖洋洋的。说到“礼物”,孩子们再熟悉不过了,每年的生日或者表现好的时候,都会收到很多礼物。社会活动《艾薇的礼物》是原创的一个小班年龄段的活动,以绘本《艾薇的礼物》导入活动,通过看看、说说、听听,来理解故事,了解分享和付出的重要,学会感恩和关爱;通过迁移经验、现场体验来感受和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以及关爱他人的快乐。

  目标预设:

  1.欣赏理解故事,愿意和同伴一起看看说说故事中的内容。

  2.了解分享和付出的重要,学会感恩和关爱,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的快乐。

  重点、难点:

  在看看、说说、做做中了解分享和付出的重要,学会感恩和关爱,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的快乐。

  设计思路:

  绘本《艾薇的礼物》通过艾薇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学会用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会用爱来提升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活。虽然艾薇的小礼物并不贵重,但是从小小的礼物中,我们读出了艾薇的心意,读出了艾薇的真诚。孩子们的礼物也许会送得不怎么合适,可是,那都是他们最用心的选择……当他们学会了付出和给予、懂得了关爱和感恩,成长的惊喜往往就在一瞬间降临!活动以“艾薇的礼物”导入活动,孩子们欣赏教师自制的.PPT课件,讨论艾薇送礼物不合适的画面(使整个活动增添趣味),最后再完整欣赏故事,在看看、说说、听听中理解故事,了解分享和付出的重要,学会感恩和关爱;再以“我的礼物”引起幼儿的关注,通过回忆送礼物和收礼物的经验,幼儿园玩玩具、看图书等经验的迁移,现场送礼物、说祝福的体验来感受和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以及关爱他人的快乐。愿我们的孩子们能和艾薇一样,愿意分享、学会付出、懂得关爱、知道感恩,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PPT课件;幼儿自带礼物;背景音乐。

  一、艾薇的礼物

  1.播放PPT课件,出示礼物盒,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个是艾薇的礼物盒,猜猜里面会装些什么礼物呢?

  2.出示礼物图片。

  师:艾薇的礼物盒里都装了些什么?你觉得她会把这些礼物怎么样?会送给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评析:教师设计礼物盒、截取绘本中提到的个别礼物,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在充分调动起幼儿好奇心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活动兴趣。通过猜想来为下面的环节做出铺垫。)

  3.播放艾薇送礼物的四幅图,引导幼儿看看、说说。

  (1)师:艾薇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送礼物给别人。看,她是怎么送礼物的?

  (2)师:她把大鞋子送给了谁?又把老花镜送给了谁?这杯好喝的送给了谁?奶嘴送给了谁?你们觉得艾薇的礼物送的怎么样?

  (3)师:是呀,艾薇送的礼物常常不怎么合适,不过呀,有时候,艾薇的礼物也会送的很棒哦。

  4.完整欣赏故事,理解分享和付出的重要,学会感恩和关爱。

  (1)师:我们把这本绘本完整地看一遍你就知道了。(幼儿欣赏绘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师:艾薇为什么喜欢送礼物给别人?(好的东西应该与人一起分享,我们要关爱别人)她把礼物和别人分享时候,她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很快乐)你喜欢艾薇吗?为什么?

  二、我的礼物

  1.引导幼儿回忆送礼物和收礼物的经验。

  (1)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给别人送过礼物?送过什么礼物?你送礼物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心情怎么样?

  (2)师:那你们收到过别人送的礼物吗?你收到礼物时的心情怎么样?

  2.小结。

  师:小礼物虽然并不贵重,但是当我们把礼物和别人分享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收获快乐呢。我们要用心的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3.迁移经验。

  师:礼物是这样,那其他时候呢?(播放PPT)在幼儿园里,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玩的玩具和图书,我们在玩玩具,看图书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一起分享,不争抢)当别人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你该怎么做呢?(关心、帮助他们)

  三、送礼物

  1.幼儿把带来的礼物相互赠送,体验分享的快乐。

  2.要求:在赠送礼物时,向对方说一句祝福或关心的话。

  (评析: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抛向他们,让孩子通过经验迁移来解决这些问题,最后的分享礼物和说一句祝福的话,孩子的情感已得到激发,真正体验到了分享与关爱的快乐。)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的意义。

  2、通过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3、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并乐意助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完成需要帮助的人调查;

  物质准备:幻灯:部分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资料;幼儿捐献物品的统计表 ,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图片了解生活困难的小朋友的生活,激起幼儿援助的爱好和热情。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小朋友们呢?

  二、初步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

  教师讲解:为了帮助这些有困难的小朋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创造性地推出了“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爱心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于是,将每年的6月22日定为“中国儿童慈善日”

  三、介绍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1、请你们介绍一下,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

  2、老师也来介绍一下,我所了解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3、小结:人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大家互相帮助。

  四、讨论帮助的方法,知道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1、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解决。(让幼儿先讨论,再来说)

  2、老师用幻灯介绍人们帮助别人的办法。

  3、小结:当人们碰到困难时我们采取各种方法去帮助他们,献爱心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五、献爱心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1、请幼儿准备一份献爱心的物品(自己的玩具、图书、学习用品,零用钱)

  2、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幼儿依次捐献

  3、请家长统计并将物品捐献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区分爸爸妈妈的用品,乐意参加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

  2、懂得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关心、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收集爸爸妈妈的生活用品。

  2、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事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探索爸爸妈妈的物品。

  1、小朋友,早上谁送你们来的?

  哦,有的是爷爷爷爷奶奶,也有的是爸爸妈妈。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爸爸妈妈的'用品,等会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样,看看是什么东西?再想一想是谁用的?

  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把你拿到的东西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小朋友们,拿好你的东西回到座位上,谁来说说你拿的是什么?项链是谁用的?衬衫呢?

  二、物品分类。

  1、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这些东西有的是爸爸用的,有的是妈妈用的,下面请小朋友把妈妈用的东西送给妈妈,把爸爸用的东西送给爸爸,送的时候要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把围巾送给你!”

  2、检查:我们来看看爸爸帅不帅?刚才哪些小朋友帮爸爸装扮的?起立!夸夸他们!再看看妈妈漂亮吗?你们真能干,来,我们握握手!

  三、观看录像,回忆爸爸妈妈的辛劳。

  1、爸爸妈妈每天除了送你们上幼儿园,还要做哪些事?你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里的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呢?

  2、爸爸妈妈在做什么?

  3、爸爸妈妈每天要送小朋友上幼儿园,还要上班、做家务,真辛苦呀!我们来对爸爸妈妈说一句甜甜的话,你想到什么话来告诉大家!你的话真好听,你们说得真好,你真爱你的爸爸妈妈!

  我们就说最简单的三个字:我爱你,会吗?

  四、谈话小结,提升情感。

  我们一起去对爸爸妈妈说一说甜甜的话。

  教学反思

  “感恩”一个美丽的词眼,围绕感恩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个系列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家人,体贴家人,激发爱家人的情感,知道向感恩家人!由关爱家人延伸到关爱身边的人、爱家乡、爱祖国等更高级的情感。本次活动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的生活用品很好地吸引了每个幼儿,让他们始终保持聆听、观看和积极参与的热情。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更加增进亲子关系。不足之处是在活动结束以后还可以通过商讨、研究,更加深入地发掘深层次的精神,使之与主题更加融合。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名称:社会:孔融让梨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与人相处应谦让的道理,初步学习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2、通过故事欣赏与实践,增强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3、体验谦让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教本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兴趣:有大小不一样的苹果,要请你分给哥哥、妹妹和你自己,你应该怎么分?

  二、引出故事题目并进行解释,讲一遍故事。

  三、启发提问:

  1、故事题目是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孔融为什么把最小的梨分给自己?他是怎么想的?

  3、你认为孔融这样做对吗?好在哪里?

  四、指导幼儿观察教本,在听一遍故事,。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孔融“上面让哥哥,下面让弟弟“,并学习其中对话。

  五、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孔融才四岁,就知道这样让梨,我们应该怎样谦让。

  讨论中幼儿很清楚地明白了什么叫谦让,什么时候该谦让,设置情景,迁移感情的讨论中很多幼儿都谈到自己平时都是很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是在听了故事以后自己要向孔融学习,学习谦让,本次活动幼儿的发言讨论都很积极。

  设置情景,迁移感情的'讨论中很多幼儿都谈到自己平时都是很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请我分苹果,我就拿大的。通过这次学习都愿意以后会把大的、好的分其他的宝宝。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救护车的外形和功能。

  2、知道救护车是人类的好朋友,许多人的性命都是靠救护车挽救的。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救护车图片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说自己都认识什么车。

  2、你们认识救护车吗?

  3、请幼儿观察救护车图片。

  4、你们说救护车是什么颜色的?

  5、再说说救护车长的什么样?

  6、你们知道救护车有什么用吗?

  7、救护车和其它车不同,它是白颜色的,方形,它是用来救病人的。

  8、救护车上方有鸣笛,如果有生命垂危的人就可以打开鸣笛,鸣笛一响,所有人都要给它让路。如果没有救护车,有些人会因为病情拖延而死。所以,救护车是人类的好朋友。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上得比较轻松,幼儿也积极参与,课堂秩序挺好,幼儿在学的过程中也很开心,幼儿能大胆用完整、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是让幼儿知道特殊交通工具的名称以及用途。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教育要有意识地了解幼儿探索的情况,并帮助幼儿完成探索结果的表达。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2、教育幼儿遇事要动脑筋。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元元的帽子》,幻灯机一台。

  2、幼儿图片“元元的帽子”。

  活动过程:

  1、边演示幻灯,边讲述故事,启发幼儿思考。

  (1)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让我们来听听看故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3) 故事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 大象是怎样帮元元拿帽子的?他拿到了没有?

  (5) 长颈鹿想怎样帮元元拿帽子?拿到没有?

  (6) 是谁帮圆圆拿到帽子的?他是怎样拿到帽子的?

  2、请幼儿看幼儿看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小动物的行为。

  我们应该学习大象、长颈鹿的哪些地方?为什么?

  我们应该学习小猴子的哪些地方?

  小朋友以后遇到别人有困难时应该怎样做?

  3、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行为开展讨论。

  当我们看到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4、教师小结。

  使小朋友懂得以后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要主动去帮助、关心他,从小做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还要动脑筋、想办法,学会如何帮助别人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打电话_小班社会教案07-19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1-22

小班社会教案01-01

小班社会教案02-23

小班社会爱心小猪教案10-27

小班社会能干的小手教案01-05

小班社会《吃元宵》教案01-14

小班社会吃元宵教案01-14

小班社会我的家教案01-17

小班穿鞋社会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