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5-29 08:42:3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范文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范文十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1、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的美,并创造性的表现美。

  2、能听辨出mi .sol .la ,并能初步理解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关系。

  3、能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合作能力。

  游戏材料:

  小鸡,小兔.小鸟头饰若干.狼头饰一个,花皮筋。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找伙伴游戏过程

  1、老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根据小鸡,小兔.小鸟的体型.特征,确定它们代表哪个音。

  2、幼儿自选小动物的`头饰,进行游戏。

  3、教师连续弹三个音,最后停在一个音上,本,文来源:大;考.吧幼;师网戴着与这个音相应头饰的小朋友找与自己同类的小伙伴抱在一起。

  4、违反游戏规则停玩一次。

  二、动物找家游戏过程

  1、教师将花皮筋在地上拉成五线谱状,并将三个音的卡片放在相应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三者之间的关系,说说:谁的家最高,谁的家在中间,谁的家最矮。

  2、说明游戏规则:幼儿根据听到的音乐自由表现,音乐停,小动物迅速站到自己的家内。

  3、游戏进行两遍后,提高难度.由教师扮演狼,音乐一停,狼就要出动.提醒幼儿快速反应,否则就会被狼抓住。

  4、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分配角色,商定规则,教师可以提供帮助和配合,幼儿自由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感受乐曲、熟悉乐曲、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

  二、重点与难点

  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要感受音的高低,区分出音的强弱,这首先应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本教材的重点就是引导幼儿在感受乐曲、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难点是区分音的高低、强弱后学习用乐器等表现出音乐的高低、强弱。

  三、准备

  1.小钢琴若干架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

  2.三角铁和小鼓各一件。

  3.音乐磁带《快乐之歌》。

  4.分类图片让幼儿感受音的强弱。

  5.提供各种各样的乐器,数量多一些。

  注:《快乐之歌》的旋律应在高音区,低音区分别出现而且有强弱之分。

  四、设计思路

  幼儿能区分音的高低、强弱最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因此找来小钢琴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找来许多许多卡片让幼儿回忆各种声音的强弱是相当重要的,除此以外就要让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音的高低和强弱。如运用乐器,运用四肢的.活动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就可以让幼儿不断感受、不断表现,从而正确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

  五、活动流程

  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角落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

  1.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强弱。

  ①用小钢琴让幼儿体会音的高低。

  幼儿在角落中自由探索,老师可以通过不断地讲评让幼儿知道音有高低,如同样是乐曲“两只老虎”分别在高音区,低音区弹奏,让幼儿发现不同。知道在小钢琴上高音的位置、低音的位置。

  ②给卡片找家让幼儿回忆分辩生活中音的强弱。

  让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给卡片找到自己家,如打雷的声音是响的,就把它归到“强”的家里,反之归到“弱”的家里。

  ③在角落游戏里让幼儿听赏《快乐之歌》。

  熟悉旋律,感受旋律,会用乐器来打击音乐的节奏,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乐器,如小铃,三角铁,鼓等表现音乐,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敲击出不同的节奏。

  2.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

  ①让幼儿听赏音乐《快乐之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现乐曲有的时候出现在高音,有的时候出现在低音,并请幼儿找出高音、低音。

  ②请幼儿做“小小乐队”,听到高音、低音能用不同方式代替,老师可示范用三角铁代表高音,用小鼓代表低音,听到乐音在高音部分出现就用三角铁打击节奏,听到乐曲在低音部分出现,就要用小鼓来打击节奏,并引导幼儿一起在试试。

  ③可引导幼儿自己想出各种办法来区分:如让幼儿提出用铃鼓表示高音,用跺脚表达低音;用拍手表示高音,用小铃表示低音,一名幼儿讲到的方法,老师和其它幼儿都可以跟他一起玩玩,这样反复可多次。

  ④老师除了引导幼儿区分音的高低,还该引导幼儿区分音的强弱。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再次引导幼儿听赏音乐,体会出音乐的强弱之分。

  ⑤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听到强音由弟弟打击节奏,听到弱音由妹妹打击节奏,也可以请小朋友想出其他表示方法表示,如小朋友可提出用小手拍手表示弱音,用跺脚表示强音;用小鼓表示强音,小铃表示弱音。一名

  幼儿讲到的方法,老师和其他幼儿都可以跟他一起玩,这样反复多次。

  注1:为了提高幼儿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增强一些规则如用一些小帽子,谁能分清音的高低强弱就戴上一顶小帽子,反之则摘掉小帽子,看最后谁戴帽子的时间最长。

  注2:集体活动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分为二次完成,可以第一次就是区分音的高低,第二次区分音的强弱。

  3.角落游戏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强弱。

  幼儿在角落游戏中,老师可引导幼儿互相协商好如何表达音高音低。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有感情地参与演唱和表演,表现雪花飘落的美。

  活动准备

  CD或磁带,图谱,雪花

  活动过程

  一、风儿吹,呼呼呼

  1、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风儿吹”的游戏,风儿吹起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2、教师念“风儿吹,风儿吹”,幼儿借念“呼呼呼呼呼”

  3、风儿吹到了天空中,为我们吹来了一个好朋友,你猜猜会是谁呢?

  二、天空飘来小雪花

  1、天空中飘来的是谁?它是怎么来的?

  2、雪花瞧着窗户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3、有节奏的对白

  4、在什么季节,小雪花会来我们这里做客?小雪花怎样从天空中飘下来?小雪花是来告诉你,告诉他一件什么事情?

  5、边念歌词边配图谱

  6、一起看图谱,有节奏的念歌词。

  三、好听的歌曲

  1、小雪花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完整范唱

  2、再次边指图谱边范唱,鼓励幼儿倾听歌词。

  3、范唱第一句提问,幼儿接唱回答。

  4、学唱歌曲

  四、北风和小雪花

  1、幼儿扮演小雪花,集体演唱。听到舒缓优美的旋律,就表示北风微微吹,做自由飘散动作;听到急促热烈的旋律,表示北风猛烈地吹,小雪花找到好朋友抱成一团。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跳火车舞,根据音乐的想象内容做招手、叉腰、上举的动作。

  2、观察画面,感受人物的不同舞蹈动作,尝试看图学习舞蹈。

  3、在舞蹈的过程中,注意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相互碰撞。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CD。

  活动过程

  一、播放火车的录音,激发兴趣

  你们听一听是什么声音?你们坐过火车吗?坐火车先要干什么?(买车票)

  二、节奏练习

  三、学唱歌曲《开火车》

  1、现在我们先听一首歌曲吧!歌曲的名字叫《开火车》,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2、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什么?现在请小朋友在听一遍。

  3、朗诵歌词并配上节奏。

  4、学唱歌曲《开火车》。

  教师:小火车司机在开火车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幼儿:应该用高兴的、欢快的声音来演唱。

  教师:我们来试一试,做一个快乐的小司机。

  四、歌表演《火车快飞》

  1、教师:你们会开火车吗?你是怎样开火车的?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学习游戏中开火车的动作。

  3、学习听音乐开火车。

  教师:我们试着听音乐开火车,注意车轮要一下一下地转。

  4、学习小组合作开火车。

  教师:刚才,你们每个入都是小火车头,现在我们要变成一列小火车,怎么办?

  幼儿:几个小朋友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教师:小火车怎样才能不断开?

  幼儿:把手搭紧一点。

  教师:我们现在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一边开火车一边唱歌。

  五、音乐游戏《火车快飞》,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延伸

  在家里,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开火车",让幼儿尝试做火车头,带领家长一起游戏。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节奏中感受节奏快慢的变化。

  2.以节奏活动引入歌唱活动,充分享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我的.皮鞋嗒嗒响》歌曲、伴奏音乐、录音机、电子琴、立体小猪形象、一双皮鞋、“小路”背景图。

  活动过程

  1.节奏导入

  T:“今天天气真舒服,有一群小乌龟爬到山上去弯。”“小乌龟是怎么爬上山的?”

  ①听节奏乐,幼儿随老师模仿小乌龟爬山。

  (节奏由快慢一拍一步→有点累→二拍一步→很累→四拍一步)

  2.节奏型练习

  T:“这只小乌龟在山顶上看看风景,往下一看,哎哟!

  听到山脚下有人在唱歌”“听听是谁在唱歌呀”(皮鞋)

  “对呀,是吴老师的大皮鞋。”

  ①幼儿感知自己皮鞋发出的声音。

  ②节奏比赛“我的皮鞋不服气,要来考考你们,和你们比是我大皮鞋唱的歌好听,还是你们小皮鞋唱的好听”

  3.新授歌曲

  ⑴感受歌曲

  “有一头小猪,它也买了一双新皮鞋,听,它穿着新皮鞋开始唱歌了。”

  ⑵欣赏感知节奏演示

  出示立体小猪形象,老师在后面让小猪的鞋子走路(打出节奏)

  ⑶讨论小猪皮鞋是怎样走路的。

  ⑷具体感受节奏

  出示有节奏谱的小路背景图(节奏谱即改过的小猪脚印)

  a.根据节奏谱练习(用拍子,跺脚)

  b.完整的尝试跺出歌曲节奏

  4.熟悉明确歌词(巩固)

  ⑴模仿小乌龟唱歌

  ⑵模仿大笨熊唱歌(改慢)

  ⑶模仿小鸭子(原建)唱歌

  ⑷唱着歌,踏着节奏离开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能用欢快的声音表现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

  2.尝试用“咪咪笑”“小鸟飞”“伸腿”等动作表现歌曲中小朋友做早操的快乐心情。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快乐的幼儿园生活》教学挂图、《太阳小鸟夸奖我》音乐CD。

  2.教师抓拍的幼儿在园愉快生活和做游戏的照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小朋友在幼儿园生活中的照片,带领幼儿回忆自己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引出活动内容。

  2.教师提问:请小朋友仔细看一下画里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画里面的小朋友在玩游戏、跳舞……)他们的心情怎样?(高兴、开心)幼儿园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拍球、唱歌……)教师结合画面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学习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提问:谁来告诉老师这首歌曲听起来感觉怎样?(很欢快、很高兴)小朋友到幼儿园做了什么事情?(唱歌、讲故事、做早操……)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片便跟随老师轻声演唱。

  (2)师:小朋友在幼儿园锻炼身体,心情怎样?可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幼儿相互交流)教师带领幼儿用高兴的表情与欢快的声音表达,唱准歌曲中连音。

  (3)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

  4.师:小朋友歌曲我们学会了,我们根据歌词“踢脚”“伸腿”“咪咪笑”“唱歌谣”等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怎样?(如小鸟飞的动作可上臂张开,上下摆动,也可以在一侧上下摆动等。)

  5.幼儿自由结伴,随音乐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完整表现。

  6.结合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幼儿懂得应该坚持上幼儿园,才能够学到更多的本领。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画一画“快乐的幼儿园生活”,感受教师和幼儿在一起生活、游戏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片、节奏卡、图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幸福拍手歌》中走进教室

  二 、听《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1、猜谜语导入

  2、师:在上课之前啊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能猜出来吗?

  3、说说我们的小手能做些什么呢?(写字、扫地、穿衣服、吃饭、洗脸……

  4、那么多的事情都离不开我们的手,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展示我们这双小手吧!

  5、找一个自己喜欢做的动作进行表演。(随着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三、节奏练习

  1、老师首先要用双手模仿一些动物的造型,请同学仔细观察投影仪上有些什么动物?

  2、谁能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

  参考节奏:×× ×× ××× ×-

  嘎嘎 嘎嘎 汪汪汪 汪

  3、我们的小手能做这么多的事情,真的.是一双勤劳的手啊。我们来听听《我有一双勤劳的手》,你能听出来他做了些什么事情吗?

  4、 聆听《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5、 说一说你听到了除了我们想到的我们的小还能手做些什么?(补袜子、缝纽扣、补图书……)

  6、歌曲中小朋友都做了些什么呀?我们也学学他们的动作

  四、学唱

  第一遍:教师弹奏,幼儿模仿沙球声用“沙”的声音哼唱

  第二遍:教师弹奏,幼儿模仿串铃声用“铃”的声音哼唱

  念一念(按节奏强弱规律念歌词)

  拍一拍(结合念歌词,一拍拍手掌,二拍拍手心

  唱一唱(随着教师伴奏演唱歌曲)

  五、延伸谈话:

  1、如果你帮妈妈做了一点事,得到妈妈的夸奖,你的心情的怎样?

  展开讨论,结合歌词由此让幼儿懂得要爱劳动不怕脏和累,理解小歌中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的喜悦。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主要是因为本土环境因素,幼儿多为3、4岁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够,有部分幼儿动作协调能力不足,同时为了激发幼儿对于音乐游戏的兴趣爱好。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五官的名称和位置,乐意用小手指出来。

  2. 认识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五官的名称和位置

  难点:在音乐游戏快速的.用手指出五官的位置

  活动准备

  《小手拍拍》的音乐、组织幼儿坐好准备学习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做“指五官”的游戏。

  师:今天老师要来考一考小朋友的小手本领大不大,我们来玩一个“指五官”的游戏。老师问XX在哪里?小朋友就要很快地用小手指出来,还要说XX在这里,好吗?

  2、教师示范歌曲。

  音乐伴奏,教师唱歌曲《小手拍拍》,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内容。

  3、幼儿学唱歌曲。

  在老师的带领下,请幼儿跟着学一学《小手拍拍》,并反复几次,加深印象。

  4、引导幼儿边唱边随歌曲做相应的动作。

  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请幼儿尝试边唱边做动作,巩固五官的名称和位置,并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5、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小手拍拍》。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音阶的高低变化并能学唱。

  2、学唱歌曲,能够按照歌曲节奏变化做相应的动作。

  3、乐意与好朋友互相交流、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好朋友,行个礼》

  2、火车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身体弹琴的游戏。老师做弹琴状,请幼儿将自己的身体当琴键,带领幼儿边唱边以双手轻拍与音符对应的身体部位。

  so fa mi re do si do头 脸 肩 腰 膝盖 脚 膝盖

  二、学习歌曲

  1、师:如果你遇见了好朋友,你会怎么做?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可让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2、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里的'好朋友是怎么做的?(播放歌曲《好朋友,行个礼》)

  3、请幼儿说说歌曲的好朋友是怎么做的?可以让幼儿边说边做动作。(视幼儿回答情况,可以再欣赏一边歌曲。)

  4、教师帮助幼儿整理歌词并规范歌曲动作:

  好朋友我们行个礼:两人互相行个礼握握手呀来猜拳:两人握手石头布呀看谁赢:两人先握拳准备猜拳,再互相猜拳输了就要跟我走:猜拳赢了的人就在身上"弹音阶";平局就抱在一起,小脸对小脸左贴一下、右贴一下并回到位置

  5、幼儿尝试跟着录音演唱歌曲并做动作,演唱后教师点评,提醒幼儿不足的地方。

  6、幼儿以各种形式练习歌曲:小组唱、男女生分唱等。

  三、游戏:好朋友火车

  老师拿出火车头头饰,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请2~3名幼儿做火车头,戴上头饰,去邀请朋友做游戏,随着歌曲进行。谁赢谁可以戴上头饰做火车头。

中班音乐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儿歌和歌词之间的关系

  2)让幼儿尝试用手指绘画,制作卡片.

  活动准备:

  1)儿歌〈小猫咪写信〉;

  2)事先做好的指印画一张;

  3)幼儿带回来的卡片;

  4)画纸、调好的颜料、画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拿到之前准备好的卡片,让大家看看卡片的图案和内容,有什么特征,并让幼儿讨论会在什么情况下会收到别人送的卡片。(师:小朋友,你们看你们手上的卡片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征啊?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会收到别人送的'卡片呢?)

  2)教幼儿念儿歌:〈小猫咪写信〉并和幼儿讨论小猫咪写信的方法。(师:现在老师教你们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叫〈小猫咪写信〉,小朋友,你们先听听儿歌〈小猫咪写信〉,大家要认真听,然后我们在讨论一下小猫咪是怎样写信的,它有什么方法?)

  3)让幼儿听多几遍音乐,然后教他们读儿歌。

  4)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师:“小朋友,你们说,刚才儿歌里说小猫咪想要做什么啊?{幼儿回答}小猫咪想在信中说什么啊?[幼儿回答]但是小猫咪不会写字,那他是怎样写的?[幼儿回答] 哦```小猫咪不会写字,那么他是盖上四只脚趾印的,是不是啊?

  5)先让幼儿连贯跟老师读一遍歌词,然后在跟老师边唱歌边做动作。

  6)老师展示出事先做好的指印画,并告诉幼儿学习小猫咪的方法画卡片。(师:“小朋友,你们再告诉老师一次,小猫咪是怎样写信的啊?[幼儿回答] 好,那么我们也要用小猫咪的方法画卡片,好不好啊?)

  7)老师示范做指印画的方法,先用手指醮上颜料后,在画纸上轻轻按下就可以了。同时让幼儿边做印画边唱《小猫咪画卡片》这首歌,还可以让幼儿在印画的同时播放这首个的音乐。

  8)老师提供画纸、颜料和画笔,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印卡片。(师:“小朋友,现在你们利用桌面上的用具,自己也来印一张卡片,看谁印得最漂亮!)

  9)幼儿动手印画卡片,老师一边指导幼儿,一边循环观察幼儿印的画。

  10)根据上课的内容、时间点评幼儿画的画,并将画好的画晾干后放回画袋中。

  11)在复习一下所学的歌,让幼儿跟老师边做动作边唱歌,之后在让幼儿自己跟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活动小结:

  1)老师小结上课的内容和主题。(师:“小朋友,你们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歌啊?)

  2)老师表扬或批评个别小朋友上课时的表现。(师:“今天上课所有的小朋友都很认真,特别是XXX小朋友,我们一起鼓励他好不好?但是XXX小朋友今天上课不听老师讲课的,又不听老师的话,你们说这样好不好啊?那下次就要改正了,是不是啊?)

  活动延伸:

  老师可以根据可的内容和时间分两节课上。

  附儿歌:

  《小猫咪画卡片》

  1=D4/4

  3. 55—3.21—2.35432 X X X X X

  小 猫 咪学写 信想说 我爱你就画三颗心

  3 45 55—3.21—2.32.11— — 0II

  不会签大 名就 盖 上四 只脚趾印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9-13

中班音乐教案01-04

中班音乐教案:山上音乐家_中班艺术教案07-01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09-14

中班音乐教案《郊游》09-14

《袋鼠》中班音乐教案09-30

精品中班音乐教案09-30

中班清明音乐教案03-26

中班音乐教案:《买菜》08-19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08-12